“淮安律企同行”手機APP正式上線

法律 經濟 軟件 時政 中國江蘇網 2017-04-20

■記者杜勇清通訊員丁大勇盛傑

4月17日,市司法局、市發改委、市重大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聯合召開全市重大項目律企對接會,正式上線運行“淮安律企同行”手機APP。今年,我市編排實施的220個重大項目遇到任何法律服務需求,只需按下這款手機APP“求助鍵”,即可全天候享受“互聯網+律企訂製”法律服務,實現共性法律問題線上互動交流、個性法律需求律企訂製解決。

“律企同行”變身“掌中寶”

“律企同行”是市司法局幫助淮安臺資工業企業防控法律風險打造的法律服務品牌活動。活動自去年開展以來,已累計走訪臺資工業企業500餘次,幫助企業解決法律事務問題57件,為企業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1.2億元。上述做法被國家司法部以專刊形式向全國推廣,省司法廳目前已在全省複製推廣淮安經驗。

為進一步放大品牌效應,打造“律企同行”升級版,今年初,市司法局引入互聯網思維,與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蘇州盛世十月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攜手,組織相關人員歷經12輪座談論證,研發出“淮安律企同行”手機APP智能法律服務平臺,變單一的線下服務為線上線下同步服務。該平臺由“企業版、律師版、政府版”三大應用模塊組成,集“企業諮詢、法律求助、辦理結果、服務評價”於一體,兼具拍照錄音、資料傳輸、GPS實時定位等功能。安裝“律企同行”手機APP後,企業、律師可隨時打開這一軟件進行線上互動,預約個性化法律服務需求。

“傳感中樞”用好“指揮棒”

在開發“淮安律企同行”手機APP平臺基礎上,今年4月初,市司法局對“律企同行”服務範圍進行擴容,將服務觸角從臺資工業企業拓展至全市220個重大項目,攜手市發改委、市重大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組建了市重大項目法律服務中心。

該中心相當於“傳感中樞”,主要負責全市重大項目法律服務的聯絡、分流、協調、督辦等工作,對重大項目遇到的普遍性法律問題,通過“淮安律企同行”手機APP向社會公開發布,形成一般性風險防範指導;對個性化法律問題,引導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按照“一企一策”要求,編制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服務手冊,為企業提供訂製和特色法律服務。

除此以外,該中心將在市司法局指導下,集中全市優質法律服務資源,深入重大項目現場開展法律“體檢”,掃除重大項目建設中存在的“法律盲區”,當好重大項目法律服務“店小二”。作為輔助手段,市司法局目前已對市級“12348”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服務席增加至10個,話務平臺接通率達99%,為全市重大項目提供全天24小時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定期向法律風險高發領域推送典型案例。

“淮安十條”送上“大禮包”

前不久,市司法局、市發改委、市重大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已對全市220個重大項目的法律服務需求進行了梳理分析,並組織全市律師、公證員等法律服務人員對梳理出的法律問題進行了專題論證,編印了《淮安市重大項目法律服務手冊》。

作為此次全市重大項目推廣“律企同行”服務品牌的一大亮點,市司法局最新出臺的法律服務“淮安十條”,為全市220個重大項目送上了法律服務“大禮包”。“淮安十條”具體包括向重大項目免費提供“律企同行”手機客戶端軟件開發、法律體檢、法律諮詢、法律培訓、矛盾調解、公證辦理等9大類法律服務,同時秉持“最大限度優惠”原則,在提供訴訟代理及處理重大複雜疑難法律事務過程中實行“先服務後收費”、律師服務收費“按最低標準收取”的優惠政策,對重大項目服務做到“有求必響應,無事不打擾”。

市司法局還將針對重點項目開發系列法律服務產品,建立服務聯繫人制度,採取點對點形式結對,組建包括律師、公證、調解等在內的法律服務團,幫助企業完善法人治理、勞動保障等制度,為企業重大經營活動提供專業法律論證,對重大法律問題提供“組團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