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在美的日本僑民遭到報復,付出慘痛代價

二戰 日本 美國 美的 黑哥說歷史 黑哥說歷史 2017-08-27

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如今,世界的文化及人口流動都是開放的。在每個國家都或多或少的來自異國的僑民。而這些僑民是最容易在戰爭中受害的,對於這樣的事歷史上就有不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在日本向美國發起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當地來自日本的僑民就慘遭其害,那麼美國是怎樣對待來自日本的幾十萬僑民的呢?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在美的日本僑民遭到報復,付出慘痛代價

圖1 珍珠港事件

自日本在1941年發動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政府就立即發起反攻並採取了對日本的報復行動。當然,作為日本的僑民,首當期衝就成為了美國報復日本的“工具”。當時美國政府主要制定了三個報復策略。

第一,就是隔離日本僑民。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的第二天,美國就找藉口將日本僑民定罪為間諜嫌疑人,對打他們實施不公的待遇。並且宣佈取消所有日本僑民的公民待遇,剝奪他們的所有權益。隨後美國政府開始籌備設定隔離區,計劃將日本僑民都隔離拘禁起來並嚴加看守。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在美的日本僑民遭到報復,付出慘痛代價

圖2 日本僑民被隔離

第二,實施全面沒收計劃,美國政府宣佈沒收日本僑民的一切私人資產,包括房產,股票,證券等歸美國政府所有。而日本的僑民,每人只限攜帶七十公斤的日常用品,然後將他們全部驅趕到已經設置好的隔離地點。而美國政府也會定時進隔離點檢查,以防這些僑民偷偷通風報信,在這期間一旦發現有人私藏財務,立即沒收並定罪接受懲罰。

第三,下令通報美國所有的僱傭單位,例如工廠,農廠,以及所有個體都不能僱傭僑民,並且將現有的日本員工都免去了職位,不讓他們再有經濟來源。當時就有一位美國的農場主因貪圖便宜僱傭了日本的一位僑民,最後被市民發現後不僅對這位日本人做出了深刻的懲罰,而且讓農場主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在美的日本僑民遭到報復,付出慘痛代價

圖3 日本僑民在美國受難

從這三條針車政策中就可以感受到,當時在美國生活的日本僑民基本上沒有尊嚴,沒有地位,苦不堪言。不僅僅失去了所以的財務就連自己的人生自由都喪失了,著實悲涼悽慘。而且對於日本僑民來說這場噩夢遠遠沒有結束,美國進一步對日本僑民進行欺壓,將他們送到德國戰場,讓他們與德軍交戰。都知道美國軍隊是多麼的強大,他們去了基本是當炮灰送死。

而這些為美國賣命的日本僑民除了得不到一分錢的補償外還受到來自他們的歧視。好在戰後日本與美國關係發展良好,美國也開始站在新的角度來看待當時惡劣的行為。直到1988年,美國政府終於對日本表達了歉意,並且對日本做出了相應的金錢賠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