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雲南大理千尋塔

洱海 崇聖寺 點蒼山 建築 老彭遊記 老彭遊記 2017-08-28

日前,收到幾張老宋大哥發來的照片,看著照片上那湛藍的天空中的幾多白雲,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去年我們一起去雲南旅遊的場景。讓我感到,好朋友真是不一定天天見,但一定會時常想念,正如好的感情或許很談,如水,似茶,只有細細品,慢慢嘗,其中的滋味才能體會。他使我回憶起在雲南大理看到的千尋塔。

那天,我們一同驅車來參觀雲南的大理,除去尋常的大理景點外,特別遊覽了聞名遐邇的大理三塔。三塔位於大理縣城西北的崇聖寺內,其東臨洱海、西負點蒼山。是一座建於南詔時的古剎。現在寺院建築早已蕩然無存,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據網上說:千尋塔是三塔中最大的,位於南北兩座小塔前方中間,也稱為中塔。塔的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於南詔保和年間(與唐朝同時代)距今也有千年之久遠。我們只是在塔前細細的觀望,據網上說:平面方形中空,迭澀密簷十六層磚塔。塔心是中空的,平面為方形,採用磚砌迭澀密簷結構,在古代有井字形樓梯可以供人攀登。塔身建有16層,塔高60餘米。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塔上遺留有許多的唐代漢子的文字資料和青銅器及經文、印章等。傳說古時候修建千尋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為“塔橋村”就是造塔時遺留下來的。那麼,為什麼在此地修建如此高的塔呢?據史料記載其建造原因,是大理自古為“澤國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編》中有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至於該塔具體是採用何物作為鎮塔之物?塔內的唐代漢字與中原內陸有什麼關係?還要請朋友們自己去研究一下。網文中還說千尋塔,指的是塔高,如宋代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寫到:“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雖然這首詩描述的是浙江寶林山上的應天塔,但其中的千尋直指塔的高度。

正是: 南詔大理有遺篇,千尋巍然立中間。

三塔千年崇聖寺,密簷鎮水系中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