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朋友圈裡也經常見到那種邀約一起團購的,幾元錢解鎖,通過音頻的形式,陪孩子讀書。

不止一個朋友問過我:市場上的快速閱讀班,宣稱能快速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值不值得報?

我都是回答:不瞭解,沒接觸過。個人不建議報。

有的人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報還是不報,就不再往下說了。

有的人認真,喜歡刨根問底,就會追著問:為什麼呢?

我總是會反問:

你讀書嗎?

你愛讀書嗎?

你為什麼想給孩子報這個班?

你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目標你自己達到了嗎?

在我的角度看起來,很多家長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從側面暴露了自己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書的真相。

很多人不是不讀書,但要麼是為了工作和學業需要不得不讀一些教科書,要麼是為了打發時間圖個消遣讀一些輕鬆的書,這兩種情況,都不能證明你愛讀書。

如果去掉這兩種情況,你沒有工作、應試的需要,你也不需要讀輕鬆的書籍,你還會讀書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證明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那些讀書中的小祕密,只有真正愛讀書的人,才能明白。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朋友圈裡也經常見到那種邀約一起團購的,幾元錢解鎖,通過音頻的形式,陪孩子讀書。

不止一個朋友問過我:市場上的快速閱讀班,宣稱能快速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值不值得報?

我都是回答:不瞭解,沒接觸過。個人不建議報。

有的人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報還是不報,就不再往下說了。

有的人認真,喜歡刨根問底,就會追著問:為什麼呢?

我總是會反問:

你讀書嗎?

你愛讀書嗎?

你為什麼想給孩子報這個班?

你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目標你自己達到了嗎?

在我的角度看起來,很多家長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從側面暴露了自己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書的真相。

很多人不是不讀書,但要麼是為了工作和學業需要不得不讀一些教科書,要麼是為了打發時間圖個消遣讀一些輕鬆的書,這兩種情況,都不能證明你愛讀書。

如果去掉這兩種情況,你沒有工作、應試的需要,你也不需要讀輕鬆的書籍,你還會讀書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證明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那些讀書中的小祕密,只有真正愛讀書的人,才能明白。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小時候沒有別的消遣,就只能看書,而且經常偷看爸爸媽媽的書。小學三四年級我就偷看過媽媽買的唯一一本瓊瑤小說《六個夢》,看過爸爸學電大的教材《中國文學作品選》,裡面的《雷雨》、《小二黑結婚》。

三年級開始,迷上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看得最多,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囫圇吞棗,只顧著追情節。一直到初中,還是用假期追武俠小說。

後來上了中師,受同學影響(身邊女同學多),開始看言情小說,我記得那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席娟。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自考了,除了自考的教科書,就是胡亂看(那幾年只記得不停地學習,自由閱讀沒什麼印象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把《紅樓夢》放在床頭,每天晚上再晚也要翻幾頁看一看,這麼著,估計看了3、4遍得有吧。

看,我的閱讀就是這麼野蠻生長的。沒有人管,也沒有目的,就是自己需要,圖個開心。

就這樣的狀態,我考研複試的時候,聽說老師會問“你都看了什麼書”的問題,我還傻乎乎地覺得“真簡單”,後來稀裡糊塗地上了學,才知道人家所說的“讀了什麼書”可不是我那些基本的文學作品選,更不是那些金庸席娟等消遣的書,而是文學評論、文學理論書籍。

應該是從那時候,我開始進入閱讀專業書籍的門檻,也惡補了很多文學理論書,什麼黑格爾啊、亞里士多德啊、《理想國》,雖然看得半懂不懂,似是而非,但總算磨練了自己坐下來慢慢啃大部頭的耐性。

如果從小學三年級8歲開始算,到開始讀研24歲,足足16年,有了這麼曲折的閱讀經歷,我才算對閱讀入了門。自我總結如下:

1.閱讀題材,廣(其實就是亂),教育類、文學類、藝術類、小說、科普。

2.選書,全憑喜好、經驗,也會留意一下出版社,看看前言和目錄,試看一些文字。

這兩點,讓我練出了給娃選書的本領。加上對娃的陪伴多,瞭解也就多,選書(包括選故事)基本能碰到他的心坎上去。

3.讀書速度快。

估計小說看多了。

除了專業性特別強、或者思維含量比較高的書,其他書我都讀得特別快,差不多一目十行吧。所以,之前朋友問我:怎麼才能提高閱讀速度,我寫了2篇文章來回答:

《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

《方法訓練: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續)》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朋友圈裡也經常見到那種邀約一起團購的,幾元錢解鎖,通過音頻的形式,陪孩子讀書。

不止一個朋友問過我:市場上的快速閱讀班,宣稱能快速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值不值得報?

我都是回答:不瞭解,沒接觸過。個人不建議報。

有的人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報還是不報,就不再往下說了。

有的人認真,喜歡刨根問底,就會追著問:為什麼呢?

我總是會反問:

你讀書嗎?

你愛讀書嗎?

你為什麼想給孩子報這個班?

你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目標你自己達到了嗎?

在我的角度看起來,很多家長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從側面暴露了自己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書的真相。

很多人不是不讀書,但要麼是為了工作和學業需要不得不讀一些教科書,要麼是為了打發時間圖個消遣讀一些輕鬆的書,這兩種情況,都不能證明你愛讀書。

如果去掉這兩種情況,你沒有工作、應試的需要,你也不需要讀輕鬆的書籍,你還會讀書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證明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那些讀書中的小祕密,只有真正愛讀書的人,才能明白。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小時候沒有別的消遣,就只能看書,而且經常偷看爸爸媽媽的書。小學三四年級我就偷看過媽媽買的唯一一本瓊瑤小說《六個夢》,看過爸爸學電大的教材《中國文學作品選》,裡面的《雷雨》、《小二黑結婚》。

三年級開始,迷上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看得最多,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囫圇吞棗,只顧著追情節。一直到初中,還是用假期追武俠小說。

後來上了中師,受同學影響(身邊女同學多),開始看言情小說,我記得那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席娟。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自考了,除了自考的教科書,就是胡亂看(那幾年只記得不停地學習,自由閱讀沒什麼印象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把《紅樓夢》放在床頭,每天晚上再晚也要翻幾頁看一看,這麼著,估計看了3、4遍得有吧。

看,我的閱讀就是這麼野蠻生長的。沒有人管,也沒有目的,就是自己需要,圖個開心。

就這樣的狀態,我考研複試的時候,聽說老師會問“你都看了什麼書”的問題,我還傻乎乎地覺得“真簡單”,後來稀裡糊塗地上了學,才知道人家所說的“讀了什麼書”可不是我那些基本的文學作品選,更不是那些金庸席娟等消遣的書,而是文學評論、文學理論書籍。

應該是從那時候,我開始進入閱讀專業書籍的門檻,也惡補了很多文學理論書,什麼黑格爾啊、亞里士多德啊、《理想國》,雖然看得半懂不懂,似是而非,但總算磨練了自己坐下來慢慢啃大部頭的耐性。

如果從小學三年級8歲開始算,到開始讀研24歲,足足16年,有了這麼曲折的閱讀經歷,我才算對閱讀入了門。自我總結如下:

1.閱讀題材,廣(其實就是亂),教育類、文學類、藝術類、小說、科普。

2.選書,全憑喜好、經驗,也會留意一下出版社,看看前言和目錄,試看一些文字。

這兩點,讓我練出了給娃選書的本領。加上對娃的陪伴多,瞭解也就多,選書(包括選故事)基本能碰到他的心坎上去。

3.讀書速度快。

估計小說看多了。

除了專業性特別強、或者思維含量比較高的書,其他書我都讀得特別快,差不多一目十行吧。所以,之前朋友問我:怎麼才能提高閱讀速度,我寫了2篇文章來回答:

《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

《方法訓練: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續)》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4.不愛記筆記。

是的,我不愛記筆記,雖然我初中三年、中師三年,養成了很好的記筆記、做摘抄的習慣,家裡從初中到研究生的讀書筆記有十幾大本。但是,我還是不愛記筆記,尤其是手抄,因為——我總是讀得很快,總急著想知道後面的內容,但是,做筆記抄寫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讀書的速度。

所以,因為做筆記,我琢磨了偷懶的方法:

a.用訊飛語記,把要摘抄的部分讀出來,自動轉化為文檔。《懶人神器,快速記筆記》

b.最近一年喜歡用微信讀書來閱讀,要摘抄的部分,都是直接標紅,然後一鍵導出(但是如果筆記太多,一次導出不了,要分幾次)文檔,就可以編輯處理了。

5.不愛寫讀後感。

對,我也不愛寫讀後感,除非特別被打動,而且是我的能力能表達出來的。

比如說:之前我讀另維的《每一天夢想練習》就特別受觸動,忍不住想和別人分享推薦這本書,寫了一篇文章《每一天夢想練習,你終將夢想成真》。

而讀饅頭說的張瑋《歷史的溫度》系列,我也很受觸動,熱血沸騰,但是水平有限,寫不出來文字,表達內心的感覺。

6.不會問有沒有用。

因為我自己的閱讀史就是這麼發展的,我讀書從來不會去想有沒有用。所以,我對孩子也不會過分關心,尤其不會第一個問題就問,讀這一本書有沒有用。

最後,回到快速閱讀這個問題。

《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一書中,開頭就指出:衡量閱讀能力的的4個要素:

理解力、

準確性、

流利度、

詞彙量。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朋友圈裡也經常見到那種邀約一起團購的,幾元錢解鎖,通過音頻的形式,陪孩子讀書。

不止一個朋友問過我:市場上的快速閱讀班,宣稱能快速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值不值得報?

我都是回答:不瞭解,沒接觸過。個人不建議報。

有的人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報還是不報,就不再往下說了。

有的人認真,喜歡刨根問底,就會追著問:為什麼呢?

我總是會反問:

你讀書嗎?

你愛讀書嗎?

你為什麼想給孩子報這個班?

你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目標你自己達到了嗎?

在我的角度看起來,很多家長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從側面暴露了自己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書的真相。

很多人不是不讀書,但要麼是為了工作和學業需要不得不讀一些教科書,要麼是為了打發時間圖個消遣讀一些輕鬆的書,這兩種情況,都不能證明你愛讀書。

如果去掉這兩種情況,你沒有工作、應試的需要,你也不需要讀輕鬆的書籍,你還會讀書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證明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那些讀書中的小祕密,只有真正愛讀書的人,才能明白。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小時候沒有別的消遣,就只能看書,而且經常偷看爸爸媽媽的書。小學三四年級我就偷看過媽媽買的唯一一本瓊瑤小說《六個夢》,看過爸爸學電大的教材《中國文學作品選》,裡面的《雷雨》、《小二黑結婚》。

三年級開始,迷上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看得最多,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囫圇吞棗,只顧著追情節。一直到初中,還是用假期追武俠小說。

後來上了中師,受同學影響(身邊女同學多),開始看言情小說,我記得那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席娟。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自考了,除了自考的教科書,就是胡亂看(那幾年只記得不停地學習,自由閱讀沒什麼印象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把《紅樓夢》放在床頭,每天晚上再晚也要翻幾頁看一看,這麼著,估計看了3、4遍得有吧。

看,我的閱讀就是這麼野蠻生長的。沒有人管,也沒有目的,就是自己需要,圖個開心。

就這樣的狀態,我考研複試的時候,聽說老師會問“你都看了什麼書”的問題,我還傻乎乎地覺得“真簡單”,後來稀裡糊塗地上了學,才知道人家所說的“讀了什麼書”可不是我那些基本的文學作品選,更不是那些金庸席娟等消遣的書,而是文學評論、文學理論書籍。

應該是從那時候,我開始進入閱讀專業書籍的門檻,也惡補了很多文學理論書,什麼黑格爾啊、亞里士多德啊、《理想國》,雖然看得半懂不懂,似是而非,但總算磨練了自己坐下來慢慢啃大部頭的耐性。

如果從小學三年級8歲開始算,到開始讀研24歲,足足16年,有了這麼曲折的閱讀經歷,我才算對閱讀入了門。自我總結如下:

1.閱讀題材,廣(其實就是亂),教育類、文學類、藝術類、小說、科普。

2.選書,全憑喜好、經驗,也會留意一下出版社,看看前言和目錄,試看一些文字。

這兩點,讓我練出了給娃選書的本領。加上對娃的陪伴多,瞭解也就多,選書(包括選故事)基本能碰到他的心坎上去。

3.讀書速度快。

估計小說看多了。

除了專業性特別強、或者思維含量比較高的書,其他書我都讀得特別快,差不多一目十行吧。所以,之前朋友問我:怎麼才能提高閱讀速度,我寫了2篇文章來回答:

《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

《方法訓練: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續)》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4.不愛記筆記。

是的,我不愛記筆記,雖然我初中三年、中師三年,養成了很好的記筆記、做摘抄的習慣,家裡從初中到研究生的讀書筆記有十幾大本。但是,我還是不愛記筆記,尤其是手抄,因為——我總是讀得很快,總急著想知道後面的內容,但是,做筆記抄寫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讀書的速度。

所以,因為做筆記,我琢磨了偷懶的方法:

a.用訊飛語記,把要摘抄的部分讀出來,自動轉化為文檔。《懶人神器,快速記筆記》

b.最近一年喜歡用微信讀書來閱讀,要摘抄的部分,都是直接標紅,然後一鍵導出(但是如果筆記太多,一次導出不了,要分幾次)文檔,就可以編輯處理了。

5.不愛寫讀後感。

對,我也不愛寫讀後感,除非特別被打動,而且是我的能力能表達出來的。

比如說:之前我讀另維的《每一天夢想練習》就特別受觸動,忍不住想和別人分享推薦這本書,寫了一篇文章《每一天夢想練習,你終將夢想成真》。

而讀饅頭說的張瑋《歷史的溫度》系列,我也很受觸動,熱血沸騰,但是水平有限,寫不出來文字,表達內心的感覺。

6.不會問有沒有用。

因為我自己的閱讀史就是這麼發展的,我讀書從來不會去想有沒有用。所以,我對孩子也不會過分關心,尤其不會第一個問題就問,讀這一本書有沒有用。

最後,回到快速閱讀這個問題。

《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一書中,開頭就指出:衡量閱讀能力的的4個要素:

理解力、

準確性、

流利度、

詞彙量。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其中,流利度應該是說讀得熟練、讀得快,能看出來,速度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指標。

這本書中還有一處明確指出:要降低過快的速度,關注理解。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朋友圈裡也經常見到那種邀約一起團購的,幾元錢解鎖,通過音頻的形式,陪孩子讀書。

不止一個朋友問過我:市場上的快速閱讀班,宣稱能快速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值不值得報?

我都是回答:不瞭解,沒接觸過。個人不建議報。

有的人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報還是不報,就不再往下說了。

有的人認真,喜歡刨根問底,就會追著問:為什麼呢?

我總是會反問:

你讀書嗎?

你愛讀書嗎?

你為什麼想給孩子報這個班?

你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目標你自己達到了嗎?

在我的角度看起來,很多家長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從側面暴露了自己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書的真相。

很多人不是不讀書,但要麼是為了工作和學業需要不得不讀一些教科書,要麼是為了打發時間圖個消遣讀一些輕鬆的書,這兩種情況,都不能證明你愛讀書。

如果去掉這兩種情況,你沒有工作、應試的需要,你也不需要讀輕鬆的書籍,你還會讀書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證明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那些讀書中的小祕密,只有真正愛讀書的人,才能明白。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小時候沒有別的消遣,就只能看書,而且經常偷看爸爸媽媽的書。小學三四年級我就偷看過媽媽買的唯一一本瓊瑤小說《六個夢》,看過爸爸學電大的教材《中國文學作品選》,裡面的《雷雨》、《小二黑結婚》。

三年級開始,迷上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看得最多,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囫圇吞棗,只顧著追情節。一直到初中,還是用假期追武俠小說。

後來上了中師,受同學影響(身邊女同學多),開始看言情小說,我記得那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席娟。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自考了,除了自考的教科書,就是胡亂看(那幾年只記得不停地學習,自由閱讀沒什麼印象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把《紅樓夢》放在床頭,每天晚上再晚也要翻幾頁看一看,這麼著,估計看了3、4遍得有吧。

看,我的閱讀就是這麼野蠻生長的。沒有人管,也沒有目的,就是自己需要,圖個開心。

就這樣的狀態,我考研複試的時候,聽說老師會問“你都看了什麼書”的問題,我還傻乎乎地覺得“真簡單”,後來稀裡糊塗地上了學,才知道人家所說的“讀了什麼書”可不是我那些基本的文學作品選,更不是那些金庸席娟等消遣的書,而是文學評論、文學理論書籍。

應該是從那時候,我開始進入閱讀專業書籍的門檻,也惡補了很多文學理論書,什麼黑格爾啊、亞里士多德啊、《理想國》,雖然看得半懂不懂,似是而非,但總算磨練了自己坐下來慢慢啃大部頭的耐性。

如果從小學三年級8歲開始算,到開始讀研24歲,足足16年,有了這麼曲折的閱讀經歷,我才算對閱讀入了門。自我總結如下:

1.閱讀題材,廣(其實就是亂),教育類、文學類、藝術類、小說、科普。

2.選書,全憑喜好、經驗,也會留意一下出版社,看看前言和目錄,試看一些文字。

這兩點,讓我練出了給娃選書的本領。加上對娃的陪伴多,瞭解也就多,選書(包括選故事)基本能碰到他的心坎上去。

3.讀書速度快。

估計小說看多了。

除了專業性特別強、或者思維含量比較高的書,其他書我都讀得特別快,差不多一目十行吧。所以,之前朋友問我:怎麼才能提高閱讀速度,我寫了2篇文章來回答:

《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

《方法訓練: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續)》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4.不愛記筆記。

是的,我不愛記筆記,雖然我初中三年、中師三年,養成了很好的記筆記、做摘抄的習慣,家裡從初中到研究生的讀書筆記有十幾大本。但是,我還是不愛記筆記,尤其是手抄,因為——我總是讀得很快,總急著想知道後面的內容,但是,做筆記抄寫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讀書的速度。

所以,因為做筆記,我琢磨了偷懶的方法:

a.用訊飛語記,把要摘抄的部分讀出來,自動轉化為文檔。《懶人神器,快速記筆記》

b.最近一年喜歡用微信讀書來閱讀,要摘抄的部分,都是直接標紅,然後一鍵導出(但是如果筆記太多,一次導出不了,要分幾次)文檔,就可以編輯處理了。

5.不愛寫讀後感。

對,我也不愛寫讀後感,除非特別被打動,而且是我的能力能表達出來的。

比如說:之前我讀另維的《每一天夢想練習》就特別受觸動,忍不住想和別人分享推薦這本書,寫了一篇文章《每一天夢想練習,你終將夢想成真》。

而讀饅頭說的張瑋《歷史的溫度》系列,我也很受觸動,熱血沸騰,但是水平有限,寫不出來文字,表達內心的感覺。

6.不會問有沒有用。

因為我自己的閱讀史就是這麼發展的,我讀書從來不會去想有沒有用。所以,我對孩子也不會過分關心,尤其不會第一個問題就問,讀這一本書有沒有用。

最後,回到快速閱讀這個問題。

《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一書中,開頭就指出:衡量閱讀能力的的4個要素:

理解力、

準確性、

流利度、

詞彙量。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其中,流利度應該是說讀得熟練、讀得快,能看出來,速度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指標。

這本書中還有一處明確指出:要降低過快的速度,關注理解。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閱讀應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是我們學習中、生活中、工作中都用得著的能力,如:考任何學科都要讀題,這是閱讀;讀產品說明書、廣告,這是閱讀;搞研究要讀很多文獻,這是閱讀;工作中要查找資料,這是閱讀。

既然是能力,就要明確:

凡是能力,都不可能速成。

能速成的,都是技巧。

但是,能力不夠光靠技巧是走不遠的。

1.多讀,包括精讀和泛讀。

一般精讀都是在語文課上,或者你報的課外閱讀班,還有做的閱讀練習題,我們平時用得多的是泛讀。但如果你能夠在讀完之後做覆盤,寫書評,做思維導圖,嘗試運用,這也是精讀。

2.多練,做閱讀理解的練習,就是在學習閱讀技巧,這些技巧也是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都用得著的。

那些快速閱讀,不是不行,不是不好,只是在孩子的閱讀成長史中,我們難度不應該捨棄這些小巧的功夫,而是去走一條更正確的、更穩健的路,走一條陽關大道嗎?

在還沒有養成好習慣,具備一定能力打底的時候,就先去尋找技巧,似乎失之偏頗,投機取巧了。


"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家附近開了一家閱讀館,一年8000元陪孩子讀書。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朋友圈裡也經常見到那種邀約一起團購的,幾元錢解鎖,通過音頻的形式,陪孩子讀書。

不止一個朋友問過我:市場上的快速閱讀班,宣稱能快速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值不值得報?

我都是回答:不瞭解,沒接觸過。個人不建議報。

有的人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報還是不報,就不再往下說了。

有的人認真,喜歡刨根問底,就會追著問:為什麼呢?

我總是會反問:

你讀書嗎?

你愛讀書嗎?

你為什麼想給孩子報這個班?

你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目標你自己達到了嗎?

在我的角度看起來,很多家長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從側面暴露了自己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書的真相。

很多人不是不讀書,但要麼是為了工作和學業需要不得不讀一些教科書,要麼是為了打發時間圖個消遣讀一些輕鬆的書,這兩種情況,都不能證明你愛讀書。

如果去掉這兩種情況,你沒有工作、應試的需要,你也不需要讀輕鬆的書籍,你還會讀書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證明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那些讀書中的小祕密,只有真正愛讀書的人,才能明白。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小時候沒有別的消遣,就只能看書,而且經常偷看爸爸媽媽的書。小學三四年級我就偷看過媽媽買的唯一一本瓊瑤小說《六個夢》,看過爸爸學電大的教材《中國文學作品選》,裡面的《雷雨》、《小二黑結婚》。

三年級開始,迷上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看得最多,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囫圇吞棗,只顧著追情節。一直到初中,還是用假期追武俠小說。

後來上了中師,受同學影響(身邊女同學多),開始看言情小說,我記得那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席娟。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自考了,除了自考的教科書,就是胡亂看(那幾年只記得不停地學習,自由閱讀沒什麼印象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把《紅樓夢》放在床頭,每天晚上再晚也要翻幾頁看一看,這麼著,估計看了3、4遍得有吧。

看,我的閱讀就是這麼野蠻生長的。沒有人管,也沒有目的,就是自己需要,圖個開心。

就這樣的狀態,我考研複試的時候,聽說老師會問“你都看了什麼書”的問題,我還傻乎乎地覺得“真簡單”,後來稀裡糊塗地上了學,才知道人家所說的“讀了什麼書”可不是我那些基本的文學作品選,更不是那些金庸席娟等消遣的書,而是文學評論、文學理論書籍。

應該是從那時候,我開始進入閱讀專業書籍的門檻,也惡補了很多文學理論書,什麼黑格爾啊、亞里士多德啊、《理想國》,雖然看得半懂不懂,似是而非,但總算磨練了自己坐下來慢慢啃大部頭的耐性。

如果從小學三年級8歲開始算,到開始讀研24歲,足足16年,有了這麼曲折的閱讀經歷,我才算對閱讀入了門。自我總結如下:

1.閱讀題材,廣(其實就是亂),教育類、文學類、藝術類、小說、科普。

2.選書,全憑喜好、經驗,也會留意一下出版社,看看前言和目錄,試看一些文字。

這兩點,讓我練出了給娃選書的本領。加上對娃的陪伴多,瞭解也就多,選書(包括選故事)基本能碰到他的心坎上去。

3.讀書速度快。

估計小說看多了。

除了專業性特別強、或者思維含量比較高的書,其他書我都讀得特別快,差不多一目十行吧。所以,之前朋友問我:怎麼才能提高閱讀速度,我寫了2篇文章來回答:

《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

《方法訓練:我怎麼做到2小時讀20萬字的(續)》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4.不愛記筆記。

是的,我不愛記筆記,雖然我初中三年、中師三年,養成了很好的記筆記、做摘抄的習慣,家裡從初中到研究生的讀書筆記有十幾大本。但是,我還是不愛記筆記,尤其是手抄,因為——我總是讀得很快,總急著想知道後面的內容,但是,做筆記抄寫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讀書的速度。

所以,因為做筆記,我琢磨了偷懶的方法:

a.用訊飛語記,把要摘抄的部分讀出來,自動轉化為文檔。《懶人神器,快速記筆記》

b.最近一年喜歡用微信讀書來閱讀,要摘抄的部分,都是直接標紅,然後一鍵導出(但是如果筆記太多,一次導出不了,要分幾次)文檔,就可以編輯處理了。

5.不愛寫讀後感。

對,我也不愛寫讀後感,除非特別被打動,而且是我的能力能表達出來的。

比如說:之前我讀另維的《每一天夢想練習》就特別受觸動,忍不住想和別人分享推薦這本書,寫了一篇文章《每一天夢想練習,你終將夢想成真》。

而讀饅頭說的張瑋《歷史的溫度》系列,我也很受觸動,熱血沸騰,但是水平有限,寫不出來文字,表達內心的感覺。

6.不會問有沒有用。

因為我自己的閱讀史就是這麼發展的,我讀書從來不會去想有沒有用。所以,我對孩子也不會過分關心,尤其不會第一個問題就問,讀這一本書有沒有用。

最後,回到快速閱讀這個問題。

《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一書中,開頭就指出:衡量閱讀能力的的4個要素:

理解力、

準確性、

流利度、

詞彙量。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其中,流利度應該是說讀得熟練、讀得快,能看出來,速度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指標。

這本書中還有一處明確指出:要降低過快的速度,關注理解。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閱讀應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是我們學習中、生活中、工作中都用得著的能力,如:考任何學科都要讀題,這是閱讀;讀產品說明書、廣告,這是閱讀;搞研究要讀很多文獻,這是閱讀;工作中要查找資料,這是閱讀。

既然是能力,就要明確:

凡是能力,都不可能速成。

能速成的,都是技巧。

但是,能力不夠光靠技巧是走不遠的。

1.多讀,包括精讀和泛讀。

一般精讀都是在語文課上,或者你報的課外閱讀班,還有做的閱讀練習題,我們平時用得多的是泛讀。但如果你能夠在讀完之後做覆盤,寫書評,做思維導圖,嘗試運用,這也是精讀。

2.多練,做閱讀理解的練習,就是在學習閱讀技巧,這些技巧也是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都用得著的。

那些快速閱讀,不是不行,不是不好,只是在孩子的閱讀成長史中,我們難度不應該捨棄這些小巧的功夫,而是去走一條更正確的、更穩健的路,走一條陽關大道嗎?

在還沒有養成好習慣,具備一定能力打底的時候,就先去尋找技巧,似乎失之偏頗,投機取巧了。


快速閱讀班,多快才叫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