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姨奶王淑清

讀書 千字文 宣統 文化 樂亭故鄉人 2018-12-01

作者:肖克龍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

題圖來自網絡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我的三姨奶王淑清

我三姨奶名叫王淑清,樂亭縣龐各莊鎮任田各莊人,生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故於民國二十六年正月十八(1937年2月28日),享年72歲,在她的一生中,有兩件事是值得讚佩的。

第一件事:據我所知,她是樂亭第一位女老師。

王淑清9歲時,父親王鳳鳴即去世了,王淑清由其祖父撫養。祖父王雲即通文墨,又懂醫術。他見淑清聰惠,遂教她讀書識字,學習的內容有國文、修身、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尺牘、珠算等,兼習醫方,她學習非常用功,進步很快,經常受到誇獎,祖父非常喜愛這個小孫女。

在祖父精心培育下,她很快學完了上述功課,在此基礎上,她還學了很多課外知識,因而成為當地有名的才女。

當時的學校,公立的非常之少,大多是鄉間私塾。且上學的全是清一色的男學生,根本沒有女學生。就是有條件的女孩子,雖有上學的願望,但囿於當時的社會風氣,也只能是望學興嘆。有了知識的王淑清不理解,常常想:女子為什麼不能上學讀書呢?經多年反覆思考後,她決定辦一所學校,讓女孩子也能讀書!在她40歲時,毅然在自己家中辦起了一所女子私塾。她借來門板,墊起來當課桌,學生自帶板凳,每年春季開學,平時也可隨時插班,沒有學習期限,出校時間由學生及其家長自行決定。

在當時社會,女子辦學是需要相當有勇氣的。她為了取得辦學的合法性,特意到縣教育部門辦理批准手續。女教師辦學的消息很快傳到知縣耳朵裡,他揮著胳膊不無感慨地說:“難怪外地人都說樂亭人雅重讀書,文化底蘊深厚,連女子都要辦學館。”

她辦的私塾專教女學生,但由於那時辦學規模小,再加上窮苦人家唸書有困難,大多是讀個二、三年,能夠識些字、會看書寫信,打打算盤也就可以了。如此以來,她將私塾一直辦到因母親年邁不支而停止。

第二件事,王淑清是個孝女。

王淑清姐妹三人,王淑清最小。兩個姐姐先後出嫁,又無兄弟。她看到母親年事已高,自己如出嫁,年邁的母親由誰來侍奉呢?即便過繼一個兒子,包括過繼的兒媳婦在內,他(她)們在侍奉老人方面,使她很不放心。也就是說,老人的後半生免不了要遭罪的。因此,她下定了決心,在家侍奉母親一輩子。但按舊社會的習俗,沒有親生兒子的老人是要過繼一個兒子的。那時,母親經和族人商議,準備從族人中過繼一個男孩以續王家香火。這事她雖不能違抗,但在寫過子單時,她特意加上了兩點:一是在王淑清未去世之前,不準繼承人來到被繼承人宅院居住;二是王淑清去世後,要給其父母頂偏腳。

因父親過早離世,她一直和祖父、母親一起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祖父也過世了。在祖父病故時,因家中生計窘迫,無力為葬,她就將家中僅有的6畝地賣掉辦理了祖父的後事。她15歲那年,母親又雙目失明瞭,尚未成年的她,就沒日沒夜地為別人縫縫補補以維持生活,盲母弱女相依為命,為照顧好母親,她矢志不嫁。她的舉動,感動了鄰里,傳到四鄉八村。宣統元年,縣府當局嘉其貞孝,具呈提學使傅公轉呈總督陳公諮部題請旌表,奉旨以“心甘冰櫱”匾額褒其門。在她60歲時,母親病故,享年84歲。王淑清決定暫不埋葬,權以居室為殯宮,仍舊與母親作伴。後來,她用舊磚把棺木圍在窗前,並在墓前留一個小門,朝夕奉食如生前,每逢初一、十五即燒香上供,坐守一棺,虔誠至極。因孤身無依,衣食困窘,常連日不生火為炊,身體日漸衰弱。鄉里善士向縣長趙公稟告,縣決定照《教員撫卹條例》每年貼銀幣二十四元,以終其身。在她去世時,當時的樂亭縣長特送石碑一塊,上面刻有“節孝可風”四個大字,縣賢達王潤霖親為其撰寫銘文。

王淑清一生清苦度日。她的幾個外甥均闖關東,每次回家一定去看望她老人家。她從中年吃素,外甥們去看她時,不能帶點心,只帶點掛麵、粳米或小雜糧以及她指名要的——醬缸裡醃的蘿蔔瓜子(鹹菜),這是她最愛吃的。臨終前約兩個月,僱了一位同她感情很好的老太太扶持她,與其說是僱的,還不如說是盡義務,最後分文未取,只把一口六印鍋拔去了,說這口鍋是她最需要的。

她故去時,我親眼看見她的一個學生(一個40多歲的王姓婦女)為她料理後事,因老師生活困難,買不起棺材,就從自己家裡把為老人準備的一口棺材給老師用上了,盡到了自己的師生情誼。

我讚佩我的三姨奶,讚佩她不平凡的一生。遺憾的是,在她故去時,我同堂兄去參加葬禮(當時我9歲),已經先一天入殮了,沒趕上見到她最後一面。

(作者肖克龍,原灤縣供銷社退休幹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