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如夢初醒,當時自己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知道她花了很大的心思,而自己沒有誇獎她,是怕她驕傲,所以沒對她說謝謝。

但是在女兒九歌眼裡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對自己的心意滿不在乎,兩個人的視角不同,導致看法不同。

方莉連忙道歉“對不起,孩子!都怪媽媽當時太忙,忘了說謝謝。這個掛鐘做得非常棒,媽媽特別喜歡。我愛你!”

後來方莉決定要拋棄中國人骨子裡的保守,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效果非常顯著,即使是孩子犯錯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時,結尾來一句“我愛你”,就會讓孩子的牴觸情緒大大降低。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如夢初醒,當時自己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知道她花了很大的心思,而自己沒有誇獎她,是怕她驕傲,所以沒對她說謝謝。

但是在女兒九歌眼裡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對自己的心意滿不在乎,兩個人的視角不同,導致看法不同。

方莉連忙道歉“對不起,孩子!都怪媽媽當時太忙,忘了說謝謝。這個掛鐘做得非常棒,媽媽特別喜歡。我愛你!”

後來方莉決定要拋棄中國人骨子裡的保守,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效果非常顯著,即使是孩子犯錯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時,結尾來一句“我愛你”,就會讓孩子的牴觸情緒大大降低。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那一刻,她接受了西方的育兒理念,毫不吝嗇地表示孩子的欣賞和誇獎,後來孩子越來越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孩子要的非常簡單,就是他不管犯沒犯錯,都時刻希望父母是愛自己的,而“我愛你”是最直接的表達。

所以,含蓄的父母們都該學學,多對孩子說“我愛你”,尤其是孩子犯錯時,以“我愛你”結尾。


忌說孩子不行,忌把孩子當成機器人

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這點從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能看出,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潛意識裡,就是認定孩子不行。

看著別人家孩子很優秀,有的家長就說“我的孩子不行,以後他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看似謙虛,不給孩子壓力的背後,其實給了孩子心理暗示:我不行,達不到爸媽的期望。

這是最大的忌諱。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如夢初醒,當時自己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知道她花了很大的心思,而自己沒有誇獎她,是怕她驕傲,所以沒對她說謝謝。

但是在女兒九歌眼裡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對自己的心意滿不在乎,兩個人的視角不同,導致看法不同。

方莉連忙道歉“對不起,孩子!都怪媽媽當時太忙,忘了說謝謝。這個掛鐘做得非常棒,媽媽特別喜歡。我愛你!”

後來方莉決定要拋棄中國人骨子裡的保守,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效果非常顯著,即使是孩子犯錯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時,結尾來一句“我愛你”,就會讓孩子的牴觸情緒大大降低。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那一刻,她接受了西方的育兒理念,毫不吝嗇地表示孩子的欣賞和誇獎,後來孩子越來越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孩子要的非常簡單,就是他不管犯沒犯錯,都時刻希望父母是愛自己的,而“我愛你”是最直接的表達。

所以,含蓄的父母們都該學學,多對孩子說“我愛你”,尤其是孩子犯錯時,以“我愛你”結尾。


忌說孩子不行,忌把孩子當成機器人

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這點從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能看出,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潛意識裡,就是認定孩子不行。

看著別人家孩子很優秀,有的家長就說“我的孩子不行,以後他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看似謙虛,不給孩子壓力的背後,其實給了孩子心理暗示:我不行,達不到爸媽的期望。

這是最大的忌諱。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的小兒子曾不止一次地笑著說“兩個姐姐都考上哈佛了,我怎麼也不能比她們差吧”,方莉說“你將來怎麼樣是次要的,但兩個姐姐能成功,至少說明哈佛並不是遙不可及,你要有信心。”

媽媽的肯定,給他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她認為我行,那我怎麼也要試試。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哈佛。

方莉很不贊同把孩子當成機器,把孩子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即使老公認為嚴格點才更有出息。

大女兒上小學時有一個叫Carol的同學,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曾一度讓方莉羨慕。

但當女兒告訴她,Carol的媽媽對孩子的管理特別嚴格,要求孩子6點50分醒來,6點55分進廁所,7點刷牙,7點10分下樓……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如夢初醒,當時自己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知道她花了很大的心思,而自己沒有誇獎她,是怕她驕傲,所以沒對她說謝謝。

但是在女兒九歌眼裡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對自己的心意滿不在乎,兩個人的視角不同,導致看法不同。

方莉連忙道歉“對不起,孩子!都怪媽媽當時太忙,忘了說謝謝。這個掛鐘做得非常棒,媽媽特別喜歡。我愛你!”

後來方莉決定要拋棄中國人骨子裡的保守,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效果非常顯著,即使是孩子犯錯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時,結尾來一句“我愛你”,就會讓孩子的牴觸情緒大大降低。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那一刻,她接受了西方的育兒理念,毫不吝嗇地表示孩子的欣賞和誇獎,後來孩子越來越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孩子要的非常簡單,就是他不管犯沒犯錯,都時刻希望父母是愛自己的,而“我愛你”是最直接的表達。

所以,含蓄的父母們都該學學,多對孩子說“我愛你”,尤其是孩子犯錯時,以“我愛你”結尾。


忌說孩子不行,忌把孩子當成機器人

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這點從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能看出,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潛意識裡,就是認定孩子不行。

看著別人家孩子很優秀,有的家長就說“我的孩子不行,以後他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看似謙虛,不給孩子壓力的背後,其實給了孩子心理暗示:我不行,達不到爸媽的期望。

這是最大的忌諱。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的小兒子曾不止一次地笑著說“兩個姐姐都考上哈佛了,我怎麼也不能比她們差吧”,方莉說“你將來怎麼樣是次要的,但兩個姐姐能成功,至少說明哈佛並不是遙不可及,你要有信心。”

媽媽的肯定,給他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她認為我行,那我怎麼也要試試。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哈佛。

方莉很不贊同把孩子當成機器,把孩子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即使老公認為嚴格點才更有出息。

大女兒上小學時有一個叫Carol的同學,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曾一度讓方莉羨慕。

但當女兒告訴她,Carol的媽媽對孩子的管理特別嚴格,要求孩子6點50分醒來,6點55分進廁所,7點刷牙,7點10分下樓……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天啊,這是把孩子當成機器了,輸入程序,讓她幹什麼就必須幹什麼,她立即反對這種以犧牲孩子幸福感為代價的做法。

她說“站在孩子角度想想,如果孩子只是一臺讀書的機器,她會快樂嗎?終究會有疲勞的那一天。”

“父母只是加油站,應該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自由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勵他們的創造力”,她說道。

把孩子當成機器人的父母,有沒有想過機器疲勞的時候,該怎麼修理?那一定是大修特修。


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支持和尊重

有人會覺得,孩子肯定很聰明,要不然同樣努力的父母,結果千差萬別。

真不是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做母親的有多努力和細膩。

方莉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站在他們的角度。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如夢初醒,當時自己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知道她花了很大的心思,而自己沒有誇獎她,是怕她驕傲,所以沒對她說謝謝。

但是在女兒九歌眼裡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對自己的心意滿不在乎,兩個人的視角不同,導致看法不同。

方莉連忙道歉“對不起,孩子!都怪媽媽當時太忙,忘了說謝謝。這個掛鐘做得非常棒,媽媽特別喜歡。我愛你!”

後來方莉決定要拋棄中國人骨子裡的保守,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效果非常顯著,即使是孩子犯錯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時,結尾來一句“我愛你”,就會讓孩子的牴觸情緒大大降低。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那一刻,她接受了西方的育兒理念,毫不吝嗇地表示孩子的欣賞和誇獎,後來孩子越來越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孩子要的非常簡單,就是他不管犯沒犯錯,都時刻希望父母是愛自己的,而“我愛你”是最直接的表達。

所以,含蓄的父母們都該學學,多對孩子說“我愛你”,尤其是孩子犯錯時,以“我愛你”結尾。


忌說孩子不行,忌把孩子當成機器人

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這點從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能看出,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潛意識裡,就是認定孩子不行。

看著別人家孩子很優秀,有的家長就說“我的孩子不行,以後他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看似謙虛,不給孩子壓力的背後,其實給了孩子心理暗示:我不行,達不到爸媽的期望。

這是最大的忌諱。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的小兒子曾不止一次地笑著說“兩個姐姐都考上哈佛了,我怎麼也不能比她們差吧”,方莉說“你將來怎麼樣是次要的,但兩個姐姐能成功,至少說明哈佛並不是遙不可及,你要有信心。”

媽媽的肯定,給他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她認為我行,那我怎麼也要試試。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哈佛。

方莉很不贊同把孩子當成機器,把孩子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即使老公認為嚴格點才更有出息。

大女兒上小學時有一個叫Carol的同學,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曾一度讓方莉羨慕。

但當女兒告訴她,Carol的媽媽對孩子的管理特別嚴格,要求孩子6點50分醒來,6點55分進廁所,7點刷牙,7點10分下樓……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天啊,這是把孩子當成機器了,輸入程序,讓她幹什麼就必須幹什麼,她立即反對這種以犧牲孩子幸福感為代價的做法。

她說“站在孩子角度想想,如果孩子只是一臺讀書的機器,她會快樂嗎?終究會有疲勞的那一天。”

“父母只是加油站,應該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自由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勵他們的創造力”,她說道。

把孩子當成機器人的父母,有沒有想過機器疲勞的時候,該怎麼修理?那一定是大修特修。


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支持和尊重

有人會覺得,孩子肯定很聰明,要不然同樣努力的父母,結果千差萬別。

真不是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做母親的有多努力和細膩。

方莉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站在他們的角度。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二女兒性格內向,成績很不穩定,有時候能拿滿分,有時候不及格,一年級讀了兩次才過,七八年級都在慢班(差班)。

那時候她迷上了溜冰,為了滿足她的心願,方莉幫女兒找冰場,僱教練,買冰鞋和溜冰服,陪女兒上課;有人說,溜冰是富人的運動,對工薪階層的他們來說,花費不菲。

方莉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到公司上班,這樣下午就可以早點回家帶孩子去溜冰。

二女兒進步很快,但也經常摔跤,身上到處是青一塊紫一塊,晚上睡覺也會痛醒,但這是她自己選擇的,就是哭著也要堅持。

好在溜冰不斷地鍛鍊了她的意志,成績也開始逐步上升,進入了快班。

看似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暗地裡方莉的辛苦比孩子付出的多得多。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如夢初醒,當時自己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知道她花了很大的心思,而自己沒有誇獎她,是怕她驕傲,所以沒對她說謝謝。

但是在女兒九歌眼裡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對自己的心意滿不在乎,兩個人的視角不同,導致看法不同。

方莉連忙道歉“對不起,孩子!都怪媽媽當時太忙,忘了說謝謝。這個掛鐘做得非常棒,媽媽特別喜歡。我愛你!”

後來方莉決定要拋棄中國人骨子裡的保守,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效果非常顯著,即使是孩子犯錯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時,結尾來一句“我愛你”,就會讓孩子的牴觸情緒大大降低。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那一刻,她接受了西方的育兒理念,毫不吝嗇地表示孩子的欣賞和誇獎,後來孩子越來越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孩子要的非常簡單,就是他不管犯沒犯錯,都時刻希望父母是愛自己的,而“我愛你”是最直接的表達。

所以,含蓄的父母們都該學學,多對孩子說“我愛你”,尤其是孩子犯錯時,以“我愛你”結尾。


忌說孩子不行,忌把孩子當成機器人

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這點從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能看出,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潛意識裡,就是認定孩子不行。

看著別人家孩子很優秀,有的家長就說“我的孩子不行,以後他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看似謙虛,不給孩子壓力的背後,其實給了孩子心理暗示:我不行,達不到爸媽的期望。

這是最大的忌諱。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的小兒子曾不止一次地笑著說“兩個姐姐都考上哈佛了,我怎麼也不能比她們差吧”,方莉說“你將來怎麼樣是次要的,但兩個姐姐能成功,至少說明哈佛並不是遙不可及,你要有信心。”

媽媽的肯定,給他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她認為我行,那我怎麼也要試試。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哈佛。

方莉很不贊同把孩子當成機器,把孩子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即使老公認為嚴格點才更有出息。

大女兒上小學時有一個叫Carol的同學,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曾一度讓方莉羨慕。

但當女兒告訴她,Carol的媽媽對孩子的管理特別嚴格,要求孩子6點50分醒來,6點55分進廁所,7點刷牙,7點10分下樓……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天啊,這是把孩子當成機器了,輸入程序,讓她幹什麼就必須幹什麼,她立即反對這種以犧牲孩子幸福感為代價的做法。

她說“站在孩子角度想想,如果孩子只是一臺讀書的機器,她會快樂嗎?終究會有疲勞的那一天。”

“父母只是加油站,應該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自由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勵他們的創造力”,她說道。

把孩子當成機器人的父母,有沒有想過機器疲勞的時候,該怎麼修理?那一定是大修特修。


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支持和尊重

有人會覺得,孩子肯定很聰明,要不然同樣努力的父母,結果千差萬別。

真不是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做母親的有多努力和細膩。

方莉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站在他們的角度。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二女兒性格內向,成績很不穩定,有時候能拿滿分,有時候不及格,一年級讀了兩次才過,七八年級都在慢班(差班)。

那時候她迷上了溜冰,為了滿足她的心願,方莉幫女兒找冰場,僱教練,買冰鞋和溜冰服,陪女兒上課;有人說,溜冰是富人的運動,對工薪階層的他們來說,花費不菲。

方莉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到公司上班,這樣下午就可以早點回家帶孩子去溜冰。

二女兒進步很快,但也經常摔跤,身上到處是青一塊紫一塊,晚上睡覺也會痛醒,但這是她自己選擇的,就是哭著也要堅持。

好在溜冰不斷地鍛鍊了她的意志,成績也開始逐步上升,進入了快班。

看似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暗地裡方莉的辛苦比孩子付出的多得多。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小兒子和其他人一樣,都喜歡玩遊戲,一天早上,方莉在送兒子去上學的路上嘆了口氣,說:“如果你能控制自己少玩遊戲,等把書寫完再玩,你長大了一定會了不起。”

兒子問:“為什麼?”方莉說:“遊戲就像吸毒一樣會上癮。如果你能控制自己,那一定了不起。”兒子沉思了一會兒說:“OK,我能做到。”“你確定嗎?少玩遊戲多寫書?”“OK!”他回答。

結果,第二天方莉下班剛進門,兒子馬上坐到她身邊,給她看他寫的東西。

後來,兒子的遊戲癮就這樣慢慢地被戒掉了。

我們可以看出,方莉也是怕孩子玩遊戲的,但她不會強制孩子戒掉,而是換一種方式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她花了心思。

她先是尊重孩子的興趣,甚至是支持,再花心思從別的地方下手,而不是像個魯莽的士兵一樣,拿起衝鋒槍就突突突地掃射,讓孩子投降。

"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媽媽,儘管她已經移居美國,但她一直以中國媽媽身份自居。

她是硅谷高級工程師,手裡有20多項美國專利,還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但是這些光環還不足以掩蓋她哈佛媽媽的身份。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她的三個孩子先後考入哈佛大學,其中還有一個曾經進過“慢班”的差生。

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這幾個字: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多說“我愛你”

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愛就要說出來。

大女兒秦九歌在上六年級時,一次在手工課上做了個木頭掛鐘,說是送給媽媽的禮物。

那個木頭掛鐘樣子很可愛,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她拿回家,希望得到媽媽的讚賞。

但當時方莉正在忙著,拿過木鐘就放在旁邊,一躺就是幾天。

女兒哭了,哭得很傷心,她說自己辛苦做的木鐘媽媽卻不喜歡,連一句謝謝都沒說。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如夢初醒,當時自己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知道她花了很大的心思,而自己沒有誇獎她,是怕她驕傲,所以沒對她說謝謝。

但是在女兒九歌眼裡認為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對自己的心意滿不在乎,兩個人的視角不同,導致看法不同。

方莉連忙道歉“對不起,孩子!都怪媽媽當時太忙,忘了說謝謝。這個掛鐘做得非常棒,媽媽特別喜歡。我愛你!”

後來方莉決定要拋棄中國人骨子裡的保守,常對孩子說“我愛你”,效果非常顯著,即使是孩子犯錯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時,結尾來一句“我愛你”,就會讓孩子的牴觸情緒大大降低。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那一刻,她接受了西方的育兒理念,毫不吝嗇地表示孩子的欣賞和誇獎,後來孩子越來越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孩子要的非常簡單,就是他不管犯沒犯錯,都時刻希望父母是愛自己的,而“我愛你”是最直接的表達。

所以,含蓄的父母們都該學學,多對孩子說“我愛你”,尤其是孩子犯錯時,以“我愛你”結尾。


忌說孩子不行,忌把孩子當成機器人

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這點從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能看出,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潛意識裡,就是認定孩子不行。

看著別人家孩子很優秀,有的家長就說“我的孩子不行,以後他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看似謙虛,不給孩子壓力的背後,其實給了孩子心理暗示:我不行,達不到爸媽的期望。

這是最大的忌諱。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方莉的小兒子曾不止一次地笑著說“兩個姐姐都考上哈佛了,我怎麼也不能比她們差吧”,方莉說“你將來怎麼樣是次要的,但兩個姐姐能成功,至少說明哈佛並不是遙不可及,你要有信心。”

媽媽的肯定,給他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她認為我行,那我怎麼也要試試。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哈佛。

方莉很不贊同把孩子當成機器,把孩子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即使老公認為嚴格點才更有出息。

大女兒上小學時有一個叫Carol的同學,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曾一度讓方莉羨慕。

但當女兒告訴她,Carol的媽媽對孩子的管理特別嚴格,要求孩子6點50分醒來,6點55分進廁所,7點刷牙,7點10分下樓……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天啊,這是把孩子當成機器了,輸入程序,讓她幹什麼就必須幹什麼,她立即反對這種以犧牲孩子幸福感為代價的做法。

她說“站在孩子角度想想,如果孩子只是一臺讀書的機器,她會快樂嗎?終究會有疲勞的那一天。”

“父母只是加油站,應該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自由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勵他們的創造力”,她說道。

把孩子當成機器人的父母,有沒有想過機器疲勞的時候,該怎麼修理?那一定是大修特修。


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支持和尊重

有人會覺得,孩子肯定很聰明,要不然同樣努力的父母,結果千差萬別。

真不是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做母親的有多努力和細膩。

方莉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站在他們的角度。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二女兒性格內向,成績很不穩定,有時候能拿滿分,有時候不及格,一年級讀了兩次才過,七八年級都在慢班(差班)。

那時候她迷上了溜冰,為了滿足她的心願,方莉幫女兒找冰場,僱教練,買冰鞋和溜冰服,陪女兒上課;有人說,溜冰是富人的運動,對工薪階層的他們來說,花費不菲。

方莉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到公司上班,這樣下午就可以早點回家帶孩子去溜冰。

二女兒進步很快,但也經常摔跤,身上到處是青一塊紫一塊,晚上睡覺也會痛醒,但這是她自己選擇的,就是哭著也要堅持。

好在溜冰不斷地鍛鍊了她的意志,成績也開始逐步上升,進入了快班。

看似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暗地裡方莉的辛苦比孩子付出的多得多。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小兒子和其他人一樣,都喜歡玩遊戲,一天早上,方莉在送兒子去上學的路上嘆了口氣,說:“如果你能控制自己少玩遊戲,等把書寫完再玩,你長大了一定會了不起。”

兒子問:“為什麼?”方莉說:“遊戲就像吸毒一樣會上癮。如果你能控制自己,那一定了不起。”兒子沉思了一會兒說:“OK,我能做到。”“你確定嗎?少玩遊戲多寫書?”“OK!”他回答。

結果,第二天方莉下班剛進門,兒子馬上坐到她身邊,給她看他寫的東西。

後來,兒子的遊戲癮就這樣慢慢地被戒掉了。

我們可以看出,方莉也是怕孩子玩遊戲的,但她不會強制孩子戒掉,而是換一種方式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她花了心思。

她先是尊重孩子的興趣,甚至是支持,再花心思從別的地方下手,而不是像個魯莽的士兵一樣,拿起衝鋒槍就突突突地掃射,讓孩子投降。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三個教育大招:一多說,二忌諱,三體驗

作家孫生龍曾說:“這年頭,不是有錢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權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比錢、拼權都是假的,拼智慧、拼情商、拼給孩子最好的傳承,才是真的。”

養孩子,一定少不了媽媽的巧妙心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