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

雪松教育專欄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是雪松老師對於當下中文閱讀教育思考的系列文章。近些年來,通過大量的樣本觀察,雪松老師發出了“學前兒童自主閱讀能力養成”的倡議,她希望無論是幼兒園或是家庭中的年輕父母,都要提起對早期中文閱讀教育的重視。

中文是我們的根基,而閱讀又是中文學習的根基,如何幫助孩子一步步養成紮實的中文閱讀能力,這並不是簡單的通過多讀繪本、多讀書就能實現的。在早期閱讀教育這個領域,幼兒園要探索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教學體系,而父母也要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有效的幫助,這樣的合力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順利實現中文閱讀能力的發展。

教孩子早期閱讀(讀文,非讀圖)識字量是根本,識多少字,識哪些字,才能既不耽誤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又能讓他們儘早得以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其實功夫還要下在我們教什麼,怎麼教上!

"

雪松教育專欄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是雪松老師對於當下中文閱讀教育思考的系列文章。近些年來,通過大量的樣本觀察,雪松老師發出了“學前兒童自主閱讀能力養成”的倡議,她希望無論是幼兒園或是家庭中的年輕父母,都要提起對早期中文閱讀教育的重視。

中文是我們的根基,而閱讀又是中文學習的根基,如何幫助孩子一步步養成紮實的中文閱讀能力,這並不是簡單的通過多讀繪本、多讀書就能實現的。在早期閱讀教育這個領域,幼兒園要探索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教學體系,而父母也要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有效的幫助,這樣的合力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順利實現中文閱讀能力的發展。

教孩子早期閱讀(讀文,非讀圖)識字量是根本,識多少字,識哪些字,才能既不耽誤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又能讓他們儘早得以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其實功夫還要下在我們教什麼,怎麼教上!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公公的識字量

我公公是洞庭湖區土生土長的農民,幸運的是他讀過三年小學,他能看書讀報寫信。早年他讀《毛選》,晚年他讀《聖經》,都沒問題。

從他三十年前給我們的書信來看,每封都有大概百分之十左右的錯別字,我粗略地估計了一下他的識字量,應該不會超過1000個。

十年前,他和婆婆來上海,每天手裡都捧著本《聖經》認認真真地讀,我猜想他認識“神”,但肯定不認識“祗”,但他從來沒問過我任何疑難雜字,我因此而相信,一本厚厚的《聖經》,他看得懂。

我公公的個案讓我更加堅信:一個母語為英語的農夫有600個單詞量,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編注:這是一種民間流行的說法)。

"

雪松教育專欄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是雪松老師對於當下中文閱讀教育思考的系列文章。近些年來,通過大量的樣本觀察,雪松老師發出了“學前兒童自主閱讀能力養成”的倡議,她希望無論是幼兒園或是家庭中的年輕父母,都要提起對早期中文閱讀教育的重視。

中文是我們的根基,而閱讀又是中文學習的根基,如何幫助孩子一步步養成紮實的中文閱讀能力,這並不是簡單的通過多讀繪本、多讀書就能實現的。在早期閱讀教育這個領域,幼兒園要探索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教學體系,而父母也要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有效的幫助,這樣的合力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順利實現中文閱讀能力的發展。

教孩子早期閱讀(讀文,非讀圖)識字量是根本,識多少字,識哪些字,才能既不耽誤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又能讓他們儘早得以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其實功夫還要下在我們教什麼,怎麼教上!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公公的識字量

我公公是洞庭湖區土生土長的農民,幸運的是他讀過三年小學,他能看書讀報寫信。早年他讀《毛選》,晚年他讀《聖經》,都沒問題。

從他三十年前給我們的書信來看,每封都有大概百分之十左右的錯別字,我粗略地估計了一下他的識字量,應該不會超過1000個。

十年前,他和婆婆來上海,每天手裡都捧著本《聖經》認認真真地讀,我猜想他認識“神”,但肯定不認識“祗”,但他從來沒問過我任何疑難雜字,我因此而相信,一本厚厚的《聖經》,他看得懂。

我公公的個案讓我更加堅信:一個母語為英語的農夫有600個單詞量,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編注:這是一種民間流行的說法)。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學齡前兒童識字絕對不是越多越好

回到孩子的閱讀學習上來說,識字量是必須的,也是他們有能力完成的任務。

如果充分考慮他們閱讀內容的年齡特點,也就是停留在相當淺顯的故事類童書和小科普知識上(完全沒必要成為讀報機),我認為五、六百字打底,足矣

可是,按著我們成人自以為是的慣性思維,孩子最容易識記的一定是“人口手,爸媽爺”這類看得見摸得著的字。名詞固然重要,但放在書面語言裡,作為主語的名詞往往被“他她它”所代替,所以我們不能把功夫下在教孩子名詞上,教會他們代詞,更有效且實用。

如果我們認為“爸媽貓”比“他她它”對孩子來說更容易區分,那又是我們的自以為是使然。其實對孩子來說,辨識他、她、它,就和分辨院子裡三個都叫“寶寶”的小朋友一樣,他們老早就曉得了此寶寶非彼寶寶。

所以,一旦孩子認識了“他她它”,就是三個有著同樣名字的字寶寶,再放到故事裡給他們一個慢慢識別的過程,他們多半比我們想象的接受起來還要快。

"

雪松教育專欄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是雪松老師對於當下中文閱讀教育思考的系列文章。近些年來,通過大量的樣本觀察,雪松老師發出了“學前兒童自主閱讀能力養成”的倡議,她希望無論是幼兒園或是家庭中的年輕父母,都要提起對早期中文閱讀教育的重視。

中文是我們的根基,而閱讀又是中文學習的根基,如何幫助孩子一步步養成紮實的中文閱讀能力,這並不是簡單的通過多讀繪本、多讀書就能實現的。在早期閱讀教育這個領域,幼兒園要探索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教學體系,而父母也要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有效的幫助,這樣的合力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順利實現中文閱讀能力的發展。

教孩子早期閱讀(讀文,非讀圖)識字量是根本,識多少字,識哪些字,才能既不耽誤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又能讓他們儘早得以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其實功夫還要下在我們教什麼,怎麼教上!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公公的識字量

我公公是洞庭湖區土生土長的農民,幸運的是他讀過三年小學,他能看書讀報寫信。早年他讀《毛選》,晚年他讀《聖經》,都沒問題。

從他三十年前給我們的書信來看,每封都有大概百分之十左右的錯別字,我粗略地估計了一下他的識字量,應該不會超過1000個。

十年前,他和婆婆來上海,每天手裡都捧著本《聖經》認認真真地讀,我猜想他認識“神”,但肯定不認識“祗”,但他從來沒問過我任何疑難雜字,我因此而相信,一本厚厚的《聖經》,他看得懂。

我公公的個案讓我更加堅信:一個母語為英語的農夫有600個單詞量,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編注:這是一種民間流行的說法)。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學齡前兒童識字絕對不是越多越好

回到孩子的閱讀學習上來說,識字量是必須的,也是他們有能力完成的任務。

如果充分考慮他們閱讀內容的年齡特點,也就是停留在相當淺顯的故事類童書和小科普知識上(完全沒必要成為讀報機),我認為五、六百字打底,足矣

可是,按著我們成人自以為是的慣性思維,孩子最容易識記的一定是“人口手,爸媽爺”這類看得見摸得著的字。名詞固然重要,但放在書面語言裡,作為主語的名詞往往被“他她它”所代替,所以我們不能把功夫下在教孩子名詞上,教會他們代詞,更有效且實用。

如果我們認為“爸媽貓”比“他她它”對孩子來說更容易區分,那又是我們的自以為是使然。其實對孩子來說,辨識他、她、它,就和分辨院子裡三個都叫“寶寶”的小朋友一樣,他們老早就曉得了此寶寶非彼寶寶。

所以,一旦孩子認識了“他她它”,就是三個有著同樣名字的字寶寶,再放到故事裡給他們一個慢慢識別的過程,他們多半比我們想象的接受起來還要快。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學齡前兒童識字應以“高頻字”為主

所謂高頻字,就是我們從前說的常用字,我公公之所以1000個左右的識字量便足以閱讀和書寫了,就是解放初期,掃盲的切實需要,我們的語言學家們編寫了無需漢語拼音輔助,便可立竿見影的掃盲班教材。那就是學習最常用的那些字。

到了計算機時代,統計常用字可以準確到了在一個龐大的語料庫中每個字出現的具體頻次。所以,現在的高頻字都是按著這個數字從大到小排隊的。最高頻字幾乎都是虛詞,“的了是”之流。

當我們懷疑孩子是否有能力認識這些不代表任何意義的漢字時,我們又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其實學齡前孩子識字,就是一個“命名”的過程,如果我們有能力讓孩子相信每個“字寶寶”都有一個名字,他們就有能力記住這些字寶寶的名字,就像是記住一大幫女人堆裡,只有一個女人可以叫媽媽一樣。

教孩子早期閱讀(讀文,非讀圖)識字量是根本,識多少字,識哪些字,才能既不耽誤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又能讓他們儘早得以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其實功夫還要下在我們教什麼,怎麼教上!

"

雪松教育專欄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是雪松老師對於當下中文閱讀教育思考的系列文章。近些年來,通過大量的樣本觀察,雪松老師發出了“學前兒童自主閱讀能力養成”的倡議,她希望無論是幼兒園或是家庭中的年輕父母,都要提起對早期中文閱讀教育的重視。

中文是我們的根基,而閱讀又是中文學習的根基,如何幫助孩子一步步養成紮實的中文閱讀能力,這並不是簡單的通過多讀繪本、多讀書就能實現的。在早期閱讀教育這個領域,幼兒園要探索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教學體系,而父母也要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有效的幫助,這樣的合力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順利實現中文閱讀能力的發展。

教孩子早期閱讀(讀文,非讀圖)識字量是根本,識多少字,識哪些字,才能既不耽誤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又能讓他們儘早得以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其實功夫還要下在我們教什麼,怎麼教上!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公公的識字量

我公公是洞庭湖區土生土長的農民,幸運的是他讀過三年小學,他能看書讀報寫信。早年他讀《毛選》,晚年他讀《聖經》,都沒問題。

從他三十年前給我們的書信來看,每封都有大概百分之十左右的錯別字,我粗略地估計了一下他的識字量,應該不會超過1000個。

十年前,他和婆婆來上海,每天手裡都捧著本《聖經》認認真真地讀,我猜想他認識“神”,但肯定不認識“祗”,但他從來沒問過我任何疑難雜字,我因此而相信,一本厚厚的《聖經》,他看得懂。

我公公的個案讓我更加堅信:一個母語為英語的農夫有600個單詞量,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編注:這是一種民間流行的說法)。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學齡前兒童識字絕對不是越多越好

回到孩子的閱讀學習上來說,識字量是必須的,也是他們有能力完成的任務。

如果充分考慮他們閱讀內容的年齡特點,也就是停留在相當淺顯的故事類童書和小科普知識上(完全沒必要成為讀報機),我認為五、六百字打底,足矣

可是,按著我們成人自以為是的慣性思維,孩子最容易識記的一定是“人口手,爸媽爺”這類看得見摸得著的字。名詞固然重要,但放在書面語言裡,作為主語的名詞往往被“他她它”所代替,所以我們不能把功夫下在教孩子名詞上,教會他們代詞,更有效且實用。

如果我們認為“爸媽貓”比“他她它”對孩子來說更容易區分,那又是我們的自以為是使然。其實對孩子來說,辨識他、她、它,就和分辨院子裡三個都叫“寶寶”的小朋友一樣,他們老早就曉得了此寶寶非彼寶寶。

所以,一旦孩子認識了“他她它”,就是三個有著同樣名字的字寶寶,再放到故事裡給他們一個慢慢識別的過程,他們多半比我們想象的接受起來還要快。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學齡前兒童識字應以“高頻字”為主

所謂高頻字,就是我們從前說的常用字,我公公之所以1000個左右的識字量便足以閱讀和書寫了,就是解放初期,掃盲的切實需要,我們的語言學家們編寫了無需漢語拼音輔助,便可立竿見影的掃盲班教材。那就是學習最常用的那些字。

到了計算機時代,統計常用字可以準確到了在一個龐大的語料庫中每個字出現的具體頻次。所以,現在的高頻字都是按著這個數字從大到小排隊的。最高頻字幾乎都是虛詞,“的了是”之流。

當我們懷疑孩子是否有能力認識這些不代表任何意義的漢字時,我們又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其實學齡前孩子識字,就是一個“命名”的過程,如果我們有能力讓孩子相信每個“字寶寶”都有一個名字,他們就有能力記住這些字寶寶的名字,就像是記住一大幫女人堆裡,只有一個女人可以叫媽媽一樣。

教孩子早期閱讀(讀文,非讀圖)識字量是根本,識多少字,識哪些字,才能既不耽誤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又能讓他們儘早得以享受自主閱讀的樂趣,其實功夫還要下在我們教什麼,怎麼教上!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5)學齡前識字,識什麼?識多少?

最後,敲黑板,劃重點,學齡前兒童識字教育的要與不要:

不要:學齡前兒童識字不要貪多、貪快,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與學習速度,逐漸掌握500-600字足夠。

要:學齡前兒童識字要以常用字、高頻字為主。

雪松談閱讀教育系列文章: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1):當下的教育,是在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2)在幼兒園聽了節繪本閱讀課後我深感不安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3)孩子們早就有能力接受識字教育了

雪松老師談閱讀教育(4)在湖南貧困縣幫扶幼教,我最深的感受

“媽媽學校”熱點文章:

當我們養育男孩時,我們其實還在養育一個未來的“父親”

我不認為我的孩子在學校教育中能夠得到真正有助於他生存的東西

生命的兩個階段,我對幼兒識字的理解截然相反

母親的眼界有多開闊,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大!

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高分低能”的孩子

孩子成長路上,做指手劃腳的旁觀者,還是有力的支持者?

寫給8歲女兒的一封信:這三件重要的事,媽媽希望你永遠記在心裡

如何幫助學齡前兒童走向獨立閱讀,有觀點有方法有好書!

雪松:幼兒教育專家,北京多彩光譜學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長年從事幼兒教育研究和寫作。曾就職幼師學校,長期從事“幼兒語言教學法”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她創辦“小小船兒童之家”,踐行幼兒語言教育的全新理念與理想;她以自己的孩子簫為個案研究對象,在全社會熱衷於英語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專業的視角冷靜地對待簫的母語發展,深信沒有紮實的母語功力,不會有第二語言深入發展的空間。

已出版作品:

《當我成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當我成為一個男人的妻子》

學前兒童自主能力養成讀本《白貓黑貓的幼兒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