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只需要讀?日本學霸分享了11個閱讀技巧,會讀書的人,賺翻了

讀書只需要讀?日本學霸分享了11個閱讀技巧,會讀書的人,賺翻了

身處於高速發展時代下的我們,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對於知識的學習,不再僅僅只侷限於學校時所習得的專業知識,畢業後也不代表就不用再學習,相反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讓自己保持進步。

這是一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時代。

我們獲取知識,大多有兩種途徑:

一種是通過自己的個人經歷來直接獲取。這種方式更直接,因為是親身經歷的原因,這種途徑所獲取的知識的消化程度也更高。

另外一種就是通過讀書等方式來間接獲取別人經歷中所總結的知識經驗。

任憑再豐富的個人經歷,在知識的海洋中也是淺薄的。這樣,讀書就成為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

可一說起讀書,很多朋友都會一籌莫展,各有各的問題,極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幾個:

“我工作太忙,也想讀書,但是沒有時間啊?”

“我讀書很慢,一邊讀,一邊走神。”

“我知道應該讀書學習,可是我讀什麼書才對我有用呢?”

“我一直在讀書啊,可是一合上書就忘,更別指望用知識解決問題了!”

如果你也被這幾個問題所困擾,那麼,就要好好閱讀我今天的這一篇文章了。

讀書只需要讀?日本學霸分享了11個閱讀技巧,會讀書的人,賺翻了

來自日本的赤羽雄二是典型的學霸,拿到斯坦福大學的機械碩士學位後,他進入了麥肯錫公司從事諮詢工作,雖然工作和專業不對口,但他卻依舊發展的如魚得水。

四年後,他就創辦了麥肯錫韓國分公司,推動了很多企業的發展。

作為一名標準的麥肯錫精英,工作是相當繁忙的,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被工作所擠滿,參加會議,各種工作和應酬讓他忙的團團轉。

但就算如此,他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讀書和寫書,這是他的“充電時間”,他要求自己每月至少閱讀10本書,至今他已經讀完了1800本書。

可以這樣說,他的事業成功和多年積累的閱讀量以及紮實的閱讀習慣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

多年來,他還總結出了一套高效率的閱讀方法,還將其寫成了一本書,叫做《麥肯錫精英的高效閱讀法》。

一,工作忙到沒時間讀書,怎麼辦呢?

讀書只需要讀?日本學霸分享了11個閱讀技巧,會讀書的人,賺翻了

這是困擾很多朋友的問題。每天上班已經很累的,下班後還要做家務,輔導孩子作業,好不容易有一點空閒時間了,也只想要躺在床上玩會兒手機,心裡面知道應該讀書,可是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

赤羽雄二認為,很多人之所以覺得每天忙得沒時間看書,是因為沒有將讀書上升為每日必做的事情,而只是將其看成是隻有在有閒暇時間才需要做的。

當你去被動的等時間,你則永遠覺得沒有時間。讀書這件事情,是需要主動去找時間的!

想一想也的確如此。

我們會本能的將每日的工作,應酬,家務,娛樂等事情放到一個必要且重要的位置上,當將其全部完成之後才會想到讀書,可此時,要麼是沒有時間,要麼就是沒有精力了。

但如果我們將讀書看成是一件每天很重要也很緊急的事情呢?

我們就不會將其放到日程表的最後一位了。

帶著這樣的態度,我們就可以對每日的規劃進行一個調整,從而找到讀書的時間。

1.從當前的作息規律中找到空閒時間

可以觀察自己一週的作息,從中找到能夠馬上就能利用起來的空閒時間。

比如,原來上下班的通勤時間裡,你一直都是帶著耳機聽歌。那麼這段時間就可以利用起來,閱讀電子書。

又如,每天吃完午飯後都會和同事在辦公室聊八卦新聞,這些時間也都能用來讀書。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這些空閒時間是原有作息規律中就有的,不用犧牲你的睡眠時間,所以內心牴觸感相對較弱,更好適應。

還有就是它們一般是處於每日必做事情(如工作,睡覺,吃飯)的間隙,很容易將其模式化,習慣化。

2.優化作息計劃,主動創造更多的讀書時間

通過上面的方法,可以找到一定的空閒時間,作為每日讀書的基礎時間量。我們還能對作息計劃進行優化,從而主動創造出更多的讀書和思考的時間。

比如,通過觀察後發現自己每天都習慣於玩手機,熬夜,這樣第二天起床就變得很困難,總是因為起晚而坐車沒有座位。

這個作息習慣就有優化調整的空間。

可以培養自己早睡早起的習慣,在確保八小時睡眠的基礎上,每天早起一個小時,這樣既能保證早上精力最充沛的時候有至少三十分鐘的閱讀時間,還能趕早坐車,找到座位,開始一天的第二次主動閱讀。

3.將讀書時間模塊化,紀律化

我原來讀書的時間是十分碎片化的,找到個空閒點,也許就5分鐘,於是拿出書看兩眼。

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推薦。看似一天能夠找到很多這樣的碎片時間,實則是低效的行為。因為時間過於零碎的話,不利於閱讀的連貫性,也不利於深度閱讀和思考。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讀書時間設定成每30分鐘為一組,這個時間既不會因為過長而腦部疲勞,也不會因為過短而沒有進入狀態,光讀個皮毛。

除了將讀書時間模塊化以外,還要紀律化。

比如,規定自己必須要每天晚飯之前至少完成2組閱讀(每組30分鐘),這樣你就會自然的去主動找時間,而不會本能的將讀書留到每天最後才去完成。

根據決策疲勞效應,通常,經過一夜的休息,我們每天早上是意志力最強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意志力逐漸減弱,到了晚上,意志力一般已經達到每日的最低值。

所以,不重要的事情不要放到意志力強的時候去做,避免造成意志力的浪費。

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拖到晚上去做,因為那個時候,你很有可能有時間但卻沒有意志力去完成了,意志力也是要花在“刀刃”上啊!

二,閱讀時,應該如何選書呢?

讀書只需要讀?日本學霸分享了11個閱讀技巧,會讀書的人,賺翻了

有了時間去讀書,還需要選對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書籍呢?

在選擇之前,我覺得大家應該先卸掉心理包袱,不要因為“閱讀鄙視鏈”而影響自己。

正所謂“文人相輕”,這在讀書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所謂的“閱讀鄙視鏈”可以從讀書的類別,方式,介質,目的等多個層面上重重鄙視你。

比如,看經典著作的瞧不起看學術的,看學術的瞧不起看嚴肅文學的,看嚴肅文學的瞧不起看通俗文學的,看通俗文學的又瞧不起看實用類的,看實用類的瞧不起看網絡小說的,看網絡小說的瞧不起看心靈雞湯的。

在“閱讀鄙視鏈”的影響下,讓很多人忽視了自身的情況,純粹是為了迎合大眾而去選書。這也是造成讀不下去,對閱讀越發抗拒的原因之一。

赤羽雄二經過多年的閱讀,他總結了選擇書籍的好方法:

1.主動出擊,創建屬於自己的“實用書單”

現在,網絡上會流傳著各種閱讀的書單。這些很多是網友們根據自己的閱讀來整理的。有的人就會按照這個書單直接去一本本閱讀,這樣的做法是不推薦的。

它們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並不能夠盲從。

自己的書單,還是需要根據個人的閱讀需求,興趣愛好等因素來創建和收集。

舉個例子。

我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講的是職場發展時發現自身優勢的重要性,看完之後感覺很有啟發,在文章中提到一本書叫做《現在,發現你的優勢》,於是,我就將這本書加入到了我的個人書單當中,並且備註為:職場發展之個人優勢類。

平時的零碎時間,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碎片化閱讀,這個過程很像是獵人在尋找獵物一樣,能幫助我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的信息,為接下來的深度閱讀打好基礎。

除了碎片化閱讀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關鍵詞搜索,閱讀和瀏覽專業雜誌和行業網站,參加行業的講座和社群,關注行業的意見領袖等方式來創建自己的書單。

這樣創建的書籍不僅實用,也因為自己的全程參與而提升了信息敏感度。

2.帶著問題意識去選書

赤羽雄二認為:“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最關鍵的是對一切事物都要持有問題意識。”

這些問題可以是個人層面上的,比如工作學習,職場發展,人際關係,戀愛婚姻等等,也可以是行業資訊,甚至是社會環境,經濟趨勢等等。

有了問題,才會有追求答案的強烈好奇心,它是我們激發和維持行動的良好驅動力。

居里夫人就曾經說過:“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

當你陷入不知道從哪學習,去看什麼書籍時,不妨先問問自己,我當前的工作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在執行中遇到了哪些障礙?

找到問題就代表問題解決了一半。

這些問題都是嚮導,跟隨它們的指引去順藤摸瓜,找到相應的書籍和課程,去學習和思考,可以讓你的閱讀變得更為高效,思考更為系統和全面。

3.多讀長銷書,謹慎選擇暢銷書

選擇書籍時,不要只看當前的熱度。熱度高不代表質量就好,畢竟能夠影響熱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作者的知名度,營銷技巧,書名戰略等等。

長銷書往往是經歷了時間和讀者的考驗,最終站穩腳跟的書籍,這類書籍的質量相對更有保證。

因此,選擇書籍時,最好去選擇閱讀長銷書。

至於暢銷書,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可以延後閱讀。

4.以終為始,規劃未來的五年目標

雜亂無章的閱讀是難以形成體系的,也難以實現聚力效應。

突破這個難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終為始,想清楚你未來五年的目標是什麼。然後以此一步步倒推,找到你現在應該閱讀哪些書籍。

比如,你是一名剛入行的銷售,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五年後,成長為一名專業的營銷er。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你需要在前兩年閱讀學習關於營銷,銷售,心理學等多個主題的專業書籍。學習線路梳理清楚後,就可以找到每個主題的經典著作,然後一本本開始閱讀了。

5.找到和自己興趣相投的作家,然後通讀他的全部作品

我們在閱讀時,往往會發現看了某一本書後大受啟發。此時,最好能夠找到該書的作者,繼續閱讀該作者的其它作品。

赤羽雄二認為,一本書之所以能夠打動你,是因為該作品中展現的內容和自己的問題意識,所處的環境以及當前覺得困擾的事情有著相似之處。如果在閱讀時是抱著學習的目的,那麼最好將該作家的所有作品都去深入閱讀。

赤羽雄二的個人經歷也驗證了這一點。他曾經大學畢業後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程師,當時他讀了大前研一的《企業參謀》這本書後,受益匪淺,於是買來他的全部作品一一閱讀,這也是為什麼日後他能夠進入麥肯錫公司的原因。

三,如何將書本的知識內化並學以致用?

讀書只需要讀?日本學霸分享了11個閱讀技巧,會讀書的人,賺翻了

讀書本身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閱讀將書中的知識消化,轉化成能力,並將其應用在實際中去解決問題。

作為這方面的高手,赤羽雄二是如何做的呢?

1.讀書的時候應該去做的

想要讀書的人,往往還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卻愛上了“屯書”的感覺。

看著書架中的書越來越多,也會給自己造成一種錯局:“我很愛讀書”。

尤其是網購書籍,往往會有滿減活動,為了打折一下子買了很多書,然後通通放到書櫃中,可時間一長,當初買書的興奮感漸漸散去之後,打開書籍閱讀的動力則幾乎為零了,很多書籍也就此被你“打入冷宮”,“此生不復相見”。

赤羽雄二的做法是一次只買一本書,買了之後就馬上閱讀,絕對不拖延。

這樣也許從表面上看在購買時並不划算,但實際上不僅提高了閱讀效率,也避免了浪費,防止了“光買不讀”。

除此之外,赤羽雄二還認為,閱讀時不要多本書籍穿插,如早上閱讀實用類書籍,下午閱讀歷史,晚上閱讀小說。這樣做,表面上分配的很合理,實則不然。

因為書籍的類別不同,閱讀體驗也必然不一樣。這樣很容易讓我們本能的更喜歡閱讀那些風格輕鬆的書籍,拖延閱讀教科類的書籍,反而影響閱讀效果。

在閱讀時,也不要一邊讀一邊著急做筆記。閱讀時可以藉助熒光筆,便籤紙,標籤等小工具來劃重點,做記號。

為了鍛鍊專注力,建議在進行閱讀時,將手機調整成靜音模式,完成30分鐘閱讀之後再去集中處理。

2.閱讀完後應該去做的

讀完之後就是做筆記的時間了。赤羽雄二將其稱之為“讀書檔案”。

“讀書檔案”可以寫在一張A4紙上,也可以用一個專門的日記本來記錄。

每篇“讀書檔案”除了寫清楚書名,作家以及記錄時間等信息,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

閱讀本書的目的:寫清楚當初為什麼來購買這本書來看。

閱讀之後的收穫和感受:寫下對這本書的評價,如,讓我大受啟發,讓我學習到了一些東西,或是內容空洞,沒有什麼收穫等等。評價可以如實去寫。還要寫下自己的收穫,從中學到了哪些知識點,哪些方法或是有哪些感悟和啟示等等。

閱讀這本書後會採取哪些行動:閱讀之後要馬上寫下自己的具體行動計劃。

3個月後要做什麼,有什麼樣的改變:追蹤效果並且記錄在“檔案”中。

我們寫筆記,很容易會流於形式,與其稱之為寫筆記,比如是抄筆記。只不過是將書本的內容又用手寫的方法謄一遍。寫完之後就放到那裡不管了,這樣的記筆記是很難出效果的。

赤羽雄二在寫筆記時,不會翻書,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去寫,不會刻意要求自己的用詞和順序,寫完之後會定期回顧“讀書檔案”的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還會更新自己的行動方案。

這樣既讓自己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也保證自己的學習和行動形成體系。

3.加強理解效果時應該去做的

赤羽雄二推薦在每次讀完一本書之後去馬上寫文章發表在博客上。這個做法其實和費曼學習法的“以教為學”裡面很是相近。

教授和分享知識的過程也是自身消化知識,加深理解,提升表達能力的過程。

寫完文章發表到網絡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有很多志同道合的網友評論,這是觀點的互相碰撞與切磋,有時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分享的同時也在收穫。

讀書只需要讀?日本學霸分享了11個閱讀技巧,會讀書的人,賺翻了

其實,赤羽雄二的這本《麥肯錫精英的高效閱讀法》的核心理念無非不是在談“主動”二字。

主動找時間,主動選擇書籍,主動思考,主動提問,主動記筆記,主動分享,主動使用,主動行動。

我之所以在讀書時,覺得沒有時間,覺得看不進去,看完之後記不住,沒有什麼用,究其根由無非是在“主動”二字上做的不到位。

看似簡單的理念,卻是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種一棵樹最早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了。此時並不晚,拿起手中的書籍,開始閱讀吧!

作者簡介:time,專欄作家,職業撰稿人。一枚用大白話講乾貨的萌萌噠,time專注分享兩件事:一是自我提升,二是內容創業。微信公眾號:time內容創業;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點擊“瞭解更多”閱讀經典好文《(經驗分享)我是如何靠寫作賺錢年入十幾萬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