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李群

學生:張家寧,畢業於浙江春暉中學,現就讀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時間過得真快,女兒家寧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到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接過北大錄取通知書,彷彿這一切都還在昨天,卻已走過十幾年。看著她一天天成長起來,收穫著知識與美德,我們都很欣慰。而她的成長也讓我收穫了很多。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張家寧同學

在女兒幾個月大的時候,當時有一本很流行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看了很長時間,受益匪淺。這本書中講到了四種教育的基本方法,即:“順應天性,積極引導,個性化培養,自主發展”。這四個基本方法互相聯繫又各有側重。

順應天性

按成長規律培養孩子;用愛贏得孩子信任;用理性完善天性。

女兒家寧是在愛意濃濃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為了讓她成長為一個“可愛又會愛”的人,我們一直不忘用愛培植親情。家寧是姥姥姥爺帶大的,他們在家寧的成長過程中,給家寧講了很多故事,也給了她很大的啟迪。我總是想起女兒還在蹣跚學步時,總喜歡用小手指著書上的圖畫讓我們講,直到一本書講完了,翻回來又從頭再講。這樣一遍遍反覆地講,直到有一天她也能從頭到尾把故事完整地背下來。其實她並不認字,只是故事已經熟爛於心。這段時間是孩子啟蒙的最佳時期,無論多忙都不能忽視對她的啟蒙和教育。比爾.蓋茨在宣佈把他的財產全部捐給基金會而沒有留給他的孩子後說:“因為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陪他們一起長大的,我給了他們成長的快樂。所以不用再給他們任何財產。”現實存在的問題是家長拼命地賺錢,卻忽略了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會和教育。我們是在工作之餘儘量把時間都留給女兒,伴著她成長也是作為父母的一個最重要的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任何語言和教育比身體力行更有效。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女兒特別喜歡讀書。俗話說 “讀書明理”,孩子從小愛讀書,很容易誘發各種美好理想。女兒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獨立閱讀童話故事,經常是別的小朋友拿來讀物,讓她念給大家聽。我記得她在小學一年級的寒假獨立閱讀的第一本書是《夏洛的網》,她早早起床站在床頭邊看,看著看著就躲到衛生間裡去了。等再出來的時候,我問她怎麼了?她說:“當看到夏洛用自己的力量救了威爾伯,蜘蛛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就忍不住哭了。”在上二年級的時候,她對我說,最喜歡看的書就是《魯濱遜漂流記》和《海底兩萬裡》,說這種厚厚的名著讀起來才有意思。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書讀得多了,自然就積累了很好的文字功底。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要求她們寫日記,她從一開始就很願意做這件事。第一學期結束的時候,她自己就能獨立寫日記了,記得那時的她還得用拼音和文字結合起來寫。女兒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現在家裡日記本已經有幾十本了,有時她拿出來讀一讀,看看自己以前的日記,也覺得很有趣。2007年我們在網易註冊了博客,在網上有更多的人和她分享,看到別人的評論她會很開心,對她的日記及寫作也有促進作用。到初中以後,課業加重了,但是也絲毫沒影響到家寧喜歡文學的熱情,她擔任學校的孔山文學社社長,並積極發表文章,多次在孔山文苑及各類比賽中獲獎。初三的時候出版了第一本個人文集《尋夢》。

到高中後,家寧閱讀的範圍更廣泛了,她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閱讀了托爾斯泰的《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以及大量中外名著古典詩詞。閱讀點燃了理想,也點燃了思考與寫作的激情。高中雖然學業繁忙,但是正如語文老師所言,她不是為語文考試而學習語文的孩子。她在繁忙的學業中抽時間讀了很多書,不僅錘鍊著寫作技巧,探索著新的表達方式,也思考著究竟為什麼而寫,又究竟該寫什麼。閱讀和思考讓家寧成長為一個擁有愛心和力量的人。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左一為張家寧同學

積極引導

全面激發有益興趣;主動預防人生缺憾;高效利用教育資源。

學習之外,我覺得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家寧在很小的時候喜歡畫畫,我們就給她報了書法國畫班,培養孩子在色彩和空間構圖方面的認識。起初女兒對學習樂器不感興趣,我就帶她先去聽二胡演奏,告訴她學習民樂可以陶冶人的心靈,小的時候培養了這方面的愛好,對自己一生都會很有益。她聽了覺得有道理,我才給她報了二胡班,每個星期到老師家裡學習一次,然後每天晚上完成作業後自己再練一段,拉二胡的時候,我覺得孩子是陶醉在音樂的世界裡,對大腦也是洗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家寧對二胡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孩子的身體是很重要的,起初她在體育方面不太好,我們買了乒乓球桌放在家裡,平時晚上寫完作業,就可以和她打乒乓球鍛鍊一下,對孩子緊張的學習生活也是放鬆。對英語的學習,我並沒有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讓她學很多,記得在她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美國朋友Mike到紹興來,家寧用學到不多的英語詞彙拼混著肢體語言很費力地向他介紹博物館裡的書畫,這件事對她觸動很大,回來後她和我說一定得學好英語。語言是與世界溝通的橋樑,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家寧對語言學習產生了極高的興趣,也開始覺得學習英語是件快樂的事。從閱讀簡單通俗的英語刊物開始,到初中高中閱讀英語原版名著,再到自學託福英語詞彙,收聽BBC新聞,家寧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語言是一種生活能力,它的影響會浸透到人的一生中。關鍵是要有興趣,並且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並且堅持不懈地一直學下去。把學習語言當成一種生活習慣。無論學習什麼,都要專心持之以恆,不能雜亂,這樣才會取得效果。

個性化培養

促成最有發展潛力的個性,承認差別,因材施教。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習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好的習慣才是至關重要的,它能使你受益終生。譬如寫日記記錄自己平時生活的點滴,既可以練筆,又可以作為自己平時學習生活中發生事情的一個總結,就是個良好的習慣。

我一直教導家寧做事務必要認真專注。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能在上面畫出什麼樣的圖畫,與後天的成長是分不開的。如果不確認的東西教給她,那就可能會給她灌輸一種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孩子今後的發展,所以一定要保持一種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張家寧同學與父母

我覺得孩子要有自信,又不要盲目自信。小的時候信心很重要,家寧一年級的時候不會跳跳繩,我就讓她堅持練,後來她堅持每天練習,最後能跳很多,自己也覺得很開心。有時她考試成績不太好,回來不敢和我們說,我就告訴她沒關係的,幫她一起分析錯在哪裡,下次注意就行了。為了防止女兒怕我們失望而報喜不報憂,我們經常告訴她說:“不論情況有多糟糕,父母都會盡力幫助你。”她也就懂得:“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參謀,欺騙父母是愚蠢的。” 初中時她對我們講,數學競賽班不想參加了,想放棄。於是爸爸就和她一起做幾何題,分析題目,找到解題的方法,題目解開了,就會發現解題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後來她和我說,爸爸是一個做事情極其認真的人,他做題目畫的圖都很標準。家長的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我常常告訴她:“即使你在班級裡很優秀,也並不代表你就是最優秀的。”讓她明白還有很多人要更優秀,要虛心地向別人學習,敢於面對自己的弱點,和別的孩子多溝通,取長補短,要有承受住挫折的良好心態,就會在成長過程中更好地去面對挫折和競爭。

自主發展

養成良好習慣,從自理走向自立;培養獨立能力,從自學走向自強。

在學習過程中,家寧都是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小學的時候我讓她把語文,數學,英語幾科交叉著寫,這樣就不會覺得疲勞,也為將來初中高中時多學科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出現的錯誤,她都有一個筆記會記錄這些問題。家寧有時也會很粗心,經常看錯題目,要培養安靜讀書的習慣,這樣就會更細心一點。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類拔萃,但是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千萬不能操之過急,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她自己去想問題,解決問題。出現問題了我們幫助她分析,一起去解決,而不要單純地告訴她該怎麼做。

家寧喜歡小動物,我們就在家裡養了鸚鵡,她在日記裡也寫了很多有關鸚鵡的文章。後來鸚鵡飛走了,我們又養了小魚,看著小魚兒快樂地游來游去,也讓生活充滿了生動和靈性。小時候她喜歡看恐龍的書,是個小恐龍專家,我覺得孩子的這些愛好都是很單純很美好的,沒有必要去扼殺它,還給她買了《恐龍世界大百科全書》,帶她看《侏羅紀公園》。孩子在這方面積累的知識遠遠超過我們,我感到很欣慰。

有時間和機會我們很喜歡帶她去旅遊。旅遊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拓寬孩子的思維。家寧也很喜歡旅遊,每次旅遊回來,家寧都會積累很多材料,記下來在博客裡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足跡從白雪皚皚的哈爾濱到天涯海角三亞,從大漠孤煙直的沙漠草原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鎮,家寧有感而發,落入筆端,就有了《不一樣的城-哈爾濱》,《夢裡水鄉》,《沙漠之旅》,《煙雲上海》,《駁色》,《地平線》等文章。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張家寧同學和媽媽

在旅遊中或生活中遇到的新鮮事物都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要養成把身邊的每件事物都變成知識寶庫的入口,吸引孩子深入探尋。柏拉圖說:“好奇者,知識之門。”不論是探索未知領域,還是學習現有知識,這句話都是適用的。去白馬湖回來,我給她看朱自清的《白馬湖》;桂花飄香的時節,我給她看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新鮮的桂花茶》;去浙江省博物館,感受人類從遙遠的河姆渡文化到明清王朝,從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孩子親身體驗之後,再去看相關的資料,就會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激發了孩子學習知識的強烈興趣。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張家寧同學和媽媽

與其說是教育孩子,不如說是陪伴著她一起成長,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家長也在成長,學到了很多,也積累了很多。教育不是一種付出,更多的是我們都在分享這種成長的快樂。

當我們的孩子懷揣夢想,即將踏入夢想中的燕園,開啟人生的新徵程時,我們的心情也是無比激動的。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古樸、安靜、平和、恬淡,是對這所夢想中的學府的第一印象。沒有想象中頂尖學府的壓迫感與緊張感,騎單車悠悠而過的學生,穿著全套運動服慢跑的女孩子,草坪上三三兩兩的學生,依偎著談笑的情侶,一張張年輕的、朝氣蓬勃的面孔感染著我。未名湖水碧波盪漾,湖光塔影相得益彰,注入了北大的靈魂而熠熠生輝。在燕園,隨處可見灰色的建築和暗紅色的窗戶被綠植掩映著,頗具年代感。靜靜沉澱的氣質便是如此,深藏不露,卻又歷久彌新。我們在雨中漫步,從未名湖畔,來到博雅塔前,從古老的校區來到教學區和生活區,在品種繁多的校園食堂吃過午飯,在瀰漫著濃香、搖曳著浪漫音樂的咖啡廳裡聊天,在風格迥異的書店裡翻看心怡的書籍,在安靜的教室裡感受濃厚的學習氛圍。多元的北大,總有一抹色彩適合你。 博雅塔下宜聆聽,未名湖畔好讀書。希望你在燕園也能一步步向前,一步步優於過去的自己。

通過這4個辦法,我將女兒培養進了北大,說得真好,很值得收藏!

在女兒高中成人典禮上,我把豐子愷的這段話送給了在場的同學們,今天也送給踏入新徵程的她。“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來源:北京大學招生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