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
"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小雨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一到寫作業,就各種耍花招。一會餓了,一會兒渴了,一會兒又說上廁所……20分鐘的作業,活生生拖到一個多小時。小雨的媽媽試過很多辦法,發怒、吼叫、甜蜜攻略……全不奏效。最後小雨媽媽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問蒼天,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寫作業?

其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散孩子精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說手機、電腦、遊戲、玩具等。所以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怎樣讓孩子靜下來。

有研究表明,那些能夠靜下心來寫作業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小擁有閱讀習慣,而且喜歡廣泛的閱讀。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家長停留在閱讀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和見識上。而忽略了閱讀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可以改變大腦。《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告訴人們,大腦是可以被改造的,而且簡單易行。作者茂木健一朗作為日本知名腦科學家,他認為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磨鍊語言能力,還能使大腦得到鍛鍊。

"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小雨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一到寫作業,就各種耍花招。一會餓了,一會兒渴了,一會兒又說上廁所……20分鐘的作業,活生生拖到一個多小時。小雨的媽媽試過很多辦法,發怒、吼叫、甜蜜攻略……全不奏效。最後小雨媽媽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問蒼天,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寫作業?

其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散孩子精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說手機、電腦、遊戲、玩具等。所以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怎樣讓孩子靜下來。

有研究表明,那些能夠靜下心來寫作業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小擁有閱讀習慣,而且喜歡廣泛的閱讀。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家長停留在閱讀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和見識上。而忽略了閱讀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可以改變大腦。《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告訴人們,大腦是可以被改造的,而且簡單易行。作者茂木健一朗作為日本知名腦科學家,他認為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磨鍊語言能力,還能使大腦得到鍛鍊。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1.閱讀是怎樣改變大腦的?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講,讀書可以讓大腦的顳葉不斷積累信息。而大腦顳葉是掌管人的記憶、聽覺和視覺的地方,它能夠幫助人們儲存所有過往經歷的事件。讀書可以讓讀者感受主人公的悲歡離合,體驗到自己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當然,重點不是在經歷這麼簡單,而是大腦中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發酵,最終形成智慧與見識。

美國兒科學會曾發佈聲明,建議兒科的護理要包含讀寫能力的內容,並要求家長給孩子朗讀,包括在襁褓中的孩子。 《兒科學》期刊也曾發表過一篇論文,研究關於3~5歲幼兒在聽到故事時候的腦部運動。他們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來觀察,最後發現在家聽到故事越多的孩童,他的腦部越活躍。

而腦部越活躍,學習能力就越強。郝景芳就是一個例子。她是繼劉慈欣之後第2個獲得科幻文學作品諾貝爾之雨果獎的得主。因《流浪地球》而一炮走紅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稱她為,“她把我們常見的科幻題材灑上了一層很詩意的陽光”。

郝景芳是清華經濟學博士和物理學碩士,作為一枚妥妥地學霸,兒時的郝景芳竟從未被父母檢查或催促作業。她放學後,可以和小朋友玩,能看動畫片,直到晚上十點多才上床睡覺。雖然看起來,郝景芳的父母對她的管教很寬鬆,但她的母親卻有一件事情從未間斷過,就是每天給她講故事。郝景芳說,是母親帶著自己閱讀,而自己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可以讀沒有拼音標註的故事書了。也就是說,郝景芳的學業和作品足以體現出,閱讀在她生命中的意義和價值。

郝景芳說:“這個世界上,只要一個孩子掉進了書的海洋,他的一輩子基本上並不用擔心走不好。因為這個世界的智慧,都是用書來傳承的。”

也許,有書的世界經得起推敲,有書的大腦才經得起波瀾。

"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小雨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一到寫作業,就各種耍花招。一會餓了,一會兒渴了,一會兒又說上廁所……20分鐘的作業,活生生拖到一個多小時。小雨的媽媽試過很多辦法,發怒、吼叫、甜蜜攻略……全不奏效。最後小雨媽媽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問蒼天,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寫作業?

其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散孩子精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說手機、電腦、遊戲、玩具等。所以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怎樣讓孩子靜下來。

有研究表明,那些能夠靜下心來寫作業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小擁有閱讀習慣,而且喜歡廣泛的閱讀。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家長停留在閱讀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和見識上。而忽略了閱讀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可以改變大腦。《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告訴人們,大腦是可以被改造的,而且簡單易行。作者茂木健一朗作為日本知名腦科學家,他認為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磨鍊語言能力,還能使大腦得到鍛鍊。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1.閱讀是怎樣改變大腦的?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講,讀書可以讓大腦的顳葉不斷積累信息。而大腦顳葉是掌管人的記憶、聽覺和視覺的地方,它能夠幫助人們儲存所有過往經歷的事件。讀書可以讓讀者感受主人公的悲歡離合,體驗到自己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當然,重點不是在經歷這麼簡單,而是大腦中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發酵,最終形成智慧與見識。

美國兒科學會曾發佈聲明,建議兒科的護理要包含讀寫能力的內容,並要求家長給孩子朗讀,包括在襁褓中的孩子。 《兒科學》期刊也曾發表過一篇論文,研究關於3~5歲幼兒在聽到故事時候的腦部運動。他們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來觀察,最後發現在家聽到故事越多的孩童,他的腦部越活躍。

而腦部越活躍,學習能力就越強。郝景芳就是一個例子。她是繼劉慈欣之後第2個獲得科幻文學作品諾貝爾之雨果獎的得主。因《流浪地球》而一炮走紅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稱她為,“她把我們常見的科幻題材灑上了一層很詩意的陽光”。

郝景芳是清華經濟學博士和物理學碩士,作為一枚妥妥地學霸,兒時的郝景芳竟從未被父母檢查或催促作業。她放學後,可以和小朋友玩,能看動畫片,直到晚上十點多才上床睡覺。雖然看起來,郝景芳的父母對她的管教很寬鬆,但她的母親卻有一件事情從未間斷過,就是每天給她講故事。郝景芳說,是母親帶著自己閱讀,而自己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可以讀沒有拼音標註的故事書了。也就是說,郝景芳的學業和作品足以體現出,閱讀在她生命中的意義和價值。

郝景芳說:“這個世界上,只要一個孩子掉進了書的海洋,他的一輩子基本上並不用擔心走不好。因為這個世界的智慧,都是用書來傳承的。”

也許,有書的世界經得起推敲,有書的大腦才經得起波瀾。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2.怎樣利用大腦幫助孩子開始閱讀?

那麼,如果孩子不愛閱讀的話,家長該怎樣幫助他呢?

人的大腦裡有一種物質叫多巴胺,它可以製造快樂。《自控力》裡曾提到這樣一個實驗,科學家在一隻小老鼠的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位置放了一個電片,然後把這隻老鼠放到籠子裡。在籠子的上方安裝電機,實驗人員隔一段時間放一次電,電擊老鼠。經過幾次電擊後,小老鼠會主動地停留在可能會放電的地方等待被電擊。因為它大腦裡的多巴胺告訴它這樣很快樂,即便他的身體已經受不了了。也就是說,當人們做一件事情感到很快樂時,大腦會提醒人們再來一次。就像減肥的人總是控制不住甜品的誘惑一樣。

同理,刺激孩子大腦的多巴胺,就可以幫助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獲得從未有過的快感。比如,帶孩子嘗試完成一個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幫他挑選一本稍微有一點難,但又不要太難的書籍。然後選擇合適的時機推薦給他閱讀。舉個例子,某一天孩子看動畫片《西遊記》正起勁,家裡突然停電,孩子非常想知道結局怎樣。此時,家長可以順勢推出已準備好的書——《西遊記》的簡版,讓孩子閱讀。當孩子有過第一次愉快的體驗以後,再閱讀起來就不難了。

電影《國王的演講》曾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它講述的是約克郡公爵患有口吃,沒有辦法在眾人面前講話。後來,約克郡公爵為了改變自己的狀況,在一位治療師的幫助下不斷地練習演講。當約克郡公爵第一次流利地講出自己想要說的話時,他整個人都震驚了,這種感覺原來這麼好。於是他愛上了演講,即便他的演講跟其他人還是比不了,但他願意為此付出一切努力。最後,在國家出現危機之時,他臨危受命,成功地發表了一場精彩的鼓舞人心的演講。當然,他也成為了喬治六世。

其實,愛上某件事,有時並不難。就像嬰兒邁出人生第一步,興奮地走著,即便跌倒也會再爬起來繼續練習。英語裡,有個俗語叫做,第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科恩博士指出,孩子天生就是熱愛學習的。當我們擔心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時候,早已忘了他們內在的學習天性,也忽略了人類大腦的能力。所以,利用好大腦,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小雨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一到寫作業,就各種耍花招。一會餓了,一會兒渴了,一會兒又說上廁所……20分鐘的作業,活生生拖到一個多小時。小雨的媽媽試過很多辦法,發怒、吼叫、甜蜜攻略……全不奏效。最後小雨媽媽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問蒼天,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寫作業?

其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散孩子精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說手機、電腦、遊戲、玩具等。所以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怎樣讓孩子靜下來。

有研究表明,那些能夠靜下心來寫作業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小擁有閱讀習慣,而且喜歡廣泛的閱讀。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家長停留在閱讀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和見識上。而忽略了閱讀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可以改變大腦。《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告訴人們,大腦是可以被改造的,而且簡單易行。作者茂木健一朗作為日本知名腦科學家,他認為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磨鍊語言能力,還能使大腦得到鍛鍊。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1.閱讀是怎樣改變大腦的?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講,讀書可以讓大腦的顳葉不斷積累信息。而大腦顳葉是掌管人的記憶、聽覺和視覺的地方,它能夠幫助人們儲存所有過往經歷的事件。讀書可以讓讀者感受主人公的悲歡離合,體驗到自己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當然,重點不是在經歷這麼簡單,而是大腦中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發酵,最終形成智慧與見識。

美國兒科學會曾發佈聲明,建議兒科的護理要包含讀寫能力的內容,並要求家長給孩子朗讀,包括在襁褓中的孩子。 《兒科學》期刊也曾發表過一篇論文,研究關於3~5歲幼兒在聽到故事時候的腦部運動。他們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來觀察,最後發現在家聽到故事越多的孩童,他的腦部越活躍。

而腦部越活躍,學習能力就越強。郝景芳就是一個例子。她是繼劉慈欣之後第2個獲得科幻文學作品諾貝爾之雨果獎的得主。因《流浪地球》而一炮走紅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稱她為,“她把我們常見的科幻題材灑上了一層很詩意的陽光”。

郝景芳是清華經濟學博士和物理學碩士,作為一枚妥妥地學霸,兒時的郝景芳竟從未被父母檢查或催促作業。她放學後,可以和小朋友玩,能看動畫片,直到晚上十點多才上床睡覺。雖然看起來,郝景芳的父母對她的管教很寬鬆,但她的母親卻有一件事情從未間斷過,就是每天給她講故事。郝景芳說,是母親帶著自己閱讀,而自己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可以讀沒有拼音標註的故事書了。也就是說,郝景芳的學業和作品足以體現出,閱讀在她生命中的意義和價值。

郝景芳說:“這個世界上,只要一個孩子掉進了書的海洋,他的一輩子基本上並不用擔心走不好。因為這個世界的智慧,都是用書來傳承的。”

也許,有書的世界經得起推敲,有書的大腦才經得起波瀾。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2.怎樣利用大腦幫助孩子開始閱讀?

那麼,如果孩子不愛閱讀的話,家長該怎樣幫助他呢?

人的大腦裡有一種物質叫多巴胺,它可以製造快樂。《自控力》裡曾提到這樣一個實驗,科學家在一隻小老鼠的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位置放了一個電片,然後把這隻老鼠放到籠子裡。在籠子的上方安裝電機,實驗人員隔一段時間放一次電,電擊老鼠。經過幾次電擊後,小老鼠會主動地停留在可能會放電的地方等待被電擊。因為它大腦裡的多巴胺告訴它這樣很快樂,即便他的身體已經受不了了。也就是說,當人們做一件事情感到很快樂時,大腦會提醒人們再來一次。就像減肥的人總是控制不住甜品的誘惑一樣。

同理,刺激孩子大腦的多巴胺,就可以幫助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獲得從未有過的快感。比如,帶孩子嘗試完成一個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幫他挑選一本稍微有一點難,但又不要太難的書籍。然後選擇合適的時機推薦給他閱讀。舉個例子,某一天孩子看動畫片《西遊記》正起勁,家裡突然停電,孩子非常想知道結局怎樣。此時,家長可以順勢推出已準備好的書——《西遊記》的簡版,讓孩子閱讀。當孩子有過第一次愉快的體驗以後,再閱讀起來就不難了。

電影《國王的演講》曾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它講述的是約克郡公爵患有口吃,沒有辦法在眾人面前講話。後來,約克郡公爵為了改變自己的狀況,在一位治療師的幫助下不斷地練習演講。當約克郡公爵第一次流利地講出自己想要說的話時,他整個人都震驚了,這種感覺原來這麼好。於是他愛上了演講,即便他的演講跟其他人還是比不了,但他願意為此付出一切努力。最後,在國家出現危機之時,他臨危受命,成功地發表了一場精彩的鼓舞人心的演講。當然,他也成為了喬治六世。

其實,愛上某件事,有時並不難。就像嬰兒邁出人生第一步,興奮地走著,即便跌倒也會再爬起來繼續練習。英語裡,有個俗語叫做,第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科恩博士指出,孩子天生就是熱愛學習的。當我們擔心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時候,早已忘了他們內在的學習天性,也忽略了人類大腦的能力。所以,利用好大腦,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3.怎樣利用大腦幫助孩子持續閱讀?

當然,愛上閱讀只是開始,如果想持續閱讀,依然離不開多巴胺的幫助。多巴胺會刺激大腦反覆嘗試,甚至上癮,形成依賴。就像戒菸的人,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卻還是停不來叼起菸頭的嘴。這就是癮。

閱讀也會成癮。讀得越爽,就越想讀,越是讀得多,就越爽。這種癮需要父母幫助引導,在選擇書籍的時候,最好從孩子最喜歡的類型入手。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而愛因斯坦也認為,愛為學問之始。所以,要想讓孩子閱讀成癮,就要找到他的最愛。

本書的作者茂木健一郎,從小特別喜歡蝴蝶,用狂熱來形容一點不為過。小時候的他,發現書店有一套關於蝴蝶的圖書,價值1萬日元。於是他開始攢錢購買了那套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的書(對於小孩子來說,1萬日元可是巨資)。他如飢似渴地研究,蝴蝶棲息在什麼地方,怎麼飛行,什麼樣的種類……最神奇的是,在這套關於蝴蝶的書裡,涉及到了小學的數學、相對論、粒子物理學、生命的起源等內容。由此,他開始接觸到愛因斯坦,並讀了他的傳記,隨後茂木立志成為一名科學家。沒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圓了自己的夢,成了一名腦科學家。而也正是如此,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這本書。

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閱讀不需要拘泥於形式,不是一定要閱讀國學、經典,而是擇其好。這樣才能更加持久。當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大腦就會發揮作用,使孩子的智力相對更好。而且家長也不必擔心這些課外書對孩子學業的影響,因為知識都是相通的。

俄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青少年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他認為孩子的閱讀是可以建立腦部神經連接性纖維,使得神經元之間順利聯繫。而事實上,有趣的閱讀不僅可以讓孩子變得聰明,也豐富了他們的生命。

"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小雨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一到寫作業,就各種耍花招。一會餓了,一會兒渴了,一會兒又說上廁所……20分鐘的作業,活生生拖到一個多小時。小雨的媽媽試過很多辦法,發怒、吼叫、甜蜜攻略……全不奏效。最後小雨媽媽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問蒼天,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寫作業?

其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散孩子精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說手機、電腦、遊戲、玩具等。所以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怎樣讓孩子靜下來。

有研究表明,那些能夠靜下心來寫作業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小擁有閱讀習慣,而且喜歡廣泛的閱讀。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家長停留在閱讀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和見識上。而忽略了閱讀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可以改變大腦。《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告訴人們,大腦是可以被改造的,而且簡單易行。作者茂木健一朗作為日本知名腦科學家,他認為通過閱讀不僅可以磨鍊語言能力,還能使大腦得到鍛鍊。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1.閱讀是怎樣改變大腦的?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講,讀書可以讓大腦的顳葉不斷積累信息。而大腦顳葉是掌管人的記憶、聽覺和視覺的地方,它能夠幫助人們儲存所有過往經歷的事件。讀書可以讓讀者感受主人公的悲歡離合,體驗到自己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當然,重點不是在經歷這麼簡單,而是大腦中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發酵,最終形成智慧與見識。

美國兒科學會曾發佈聲明,建議兒科的護理要包含讀寫能力的內容,並要求家長給孩子朗讀,包括在襁褓中的孩子。 《兒科學》期刊也曾發表過一篇論文,研究關於3~5歲幼兒在聽到故事時候的腦部運動。他們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來觀察,最後發現在家聽到故事越多的孩童,他的腦部越活躍。

而腦部越活躍,學習能力就越強。郝景芳就是一個例子。她是繼劉慈欣之後第2個獲得科幻文學作品諾貝爾之雨果獎的得主。因《流浪地球》而一炮走紅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稱她為,“她把我們常見的科幻題材灑上了一層很詩意的陽光”。

郝景芳是清華經濟學博士和物理學碩士,作為一枚妥妥地學霸,兒時的郝景芳竟從未被父母檢查或催促作業。她放學後,可以和小朋友玩,能看動畫片,直到晚上十點多才上床睡覺。雖然看起來,郝景芳的父母對她的管教很寬鬆,但她的母親卻有一件事情從未間斷過,就是每天給她講故事。郝景芳說,是母親帶著自己閱讀,而自己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可以讀沒有拼音標註的故事書了。也就是說,郝景芳的學業和作品足以體現出,閱讀在她生命中的意義和價值。

郝景芳說:“這個世界上,只要一個孩子掉進了書的海洋,他的一輩子基本上並不用擔心走不好。因為這個世界的智慧,都是用書來傳承的。”

也許,有書的世界經得起推敲,有書的大腦才經得起波瀾。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2.怎樣利用大腦幫助孩子開始閱讀?

那麼,如果孩子不愛閱讀的話,家長該怎樣幫助他呢?

人的大腦裡有一種物質叫多巴胺,它可以製造快樂。《自控力》裡曾提到這樣一個實驗,科學家在一隻小老鼠的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位置放了一個電片,然後把這隻老鼠放到籠子裡。在籠子的上方安裝電機,實驗人員隔一段時間放一次電,電擊老鼠。經過幾次電擊後,小老鼠會主動地停留在可能會放電的地方等待被電擊。因為它大腦裡的多巴胺告訴它這樣很快樂,即便他的身體已經受不了了。也就是說,當人們做一件事情感到很快樂時,大腦會提醒人們再來一次。就像減肥的人總是控制不住甜品的誘惑一樣。

同理,刺激孩子大腦的多巴胺,就可以幫助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獲得從未有過的快感。比如,帶孩子嘗試完成一個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幫他挑選一本稍微有一點難,但又不要太難的書籍。然後選擇合適的時機推薦給他閱讀。舉個例子,某一天孩子看動畫片《西遊記》正起勁,家裡突然停電,孩子非常想知道結局怎樣。此時,家長可以順勢推出已準備好的書——《西遊記》的簡版,讓孩子閱讀。當孩子有過第一次愉快的體驗以後,再閱讀起來就不難了。

電影《國王的演講》曾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它講述的是約克郡公爵患有口吃,沒有辦法在眾人面前講話。後來,約克郡公爵為了改變自己的狀況,在一位治療師的幫助下不斷地練習演講。當約克郡公爵第一次流利地講出自己想要說的話時,他整個人都震驚了,這種感覺原來這麼好。於是他愛上了演講,即便他的演講跟其他人還是比不了,但他願意為此付出一切努力。最後,在國家出現危機之時,他臨危受命,成功地發表了一場精彩的鼓舞人心的演講。當然,他也成為了喬治六世。

其實,愛上某件事,有時並不難。就像嬰兒邁出人生第一步,興奮地走著,即便跌倒也會再爬起來繼續練習。英語裡,有個俗語叫做,第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科恩博士指出,孩子天生就是熱愛學習的。當我們擔心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時候,早已忘了他們內在的學習天性,也忽略了人類大腦的能力。所以,利用好大腦,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03.怎樣利用大腦幫助孩子持續閱讀?

當然,愛上閱讀只是開始,如果想持續閱讀,依然離不開多巴胺的幫助。多巴胺會刺激大腦反覆嘗試,甚至上癮,形成依賴。就像戒菸的人,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卻還是停不來叼起菸頭的嘴。這就是癮。

閱讀也會成癮。讀得越爽,就越想讀,越是讀得多,就越爽。這種癮需要父母幫助引導,在選擇書籍的時候,最好從孩子最喜歡的類型入手。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而愛因斯坦也認為,愛為學問之始。所以,要想讓孩子閱讀成癮,就要找到他的最愛。

本書的作者茂木健一郎,從小特別喜歡蝴蝶,用狂熱來形容一點不為過。小時候的他,發現書店有一套關於蝴蝶的圖書,價值1萬日元。於是他開始攢錢購買了那套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的書(對於小孩子來說,1萬日元可是巨資)。他如飢似渴地研究,蝴蝶棲息在什麼地方,怎麼飛行,什麼樣的種類……最神奇的是,在這套關於蝴蝶的書裡,涉及到了小學的數學、相對論、粒子物理學、生命的起源等內容。由此,他開始接觸到愛因斯坦,並讀了他的傳記,隨後茂木立志成為一名科學家。沒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圓了自己的夢,成了一名腦科學家。而也正是如此,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這本書。

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閱讀不需要拘泥於形式,不是一定要閱讀國學、經典,而是擇其好。這樣才能更加持久。當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大腦就會發揮作用,使孩子的智力相對更好。而且家長也不必擔心這些課外書對孩子學業的影響,因為知識都是相通的。

俄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青少年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他認為孩子的閱讀是可以建立腦部神經連接性纖維,使得神經元之間順利聯繫。而事實上,有趣的閱讀不僅可以讓孩子變得聰明,也豐富了他們的生命。

只知道玩、看動畫的她,考上清華!劉慈欣都誇她:閱讀力太強大

有人說,讀書是最低的標準,也是最高的標準。用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服務於孩子的成長,要比花上上萬元報班學習更經濟實惠。

不得不說,讀書,不僅如培根所說,使人完整。它更如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所訴,使人明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