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的《圓桌派》又開始了。每期都在第一時間追著看,就像和一個老朋友會面,聊一場天,然後心滿意足地回家,下次再約。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從大學時看《鏘鏘三人行》起,對竇文濤的喜歡,十年如一日沒變過。這一點忠誠在其他任何一個主持人都沒出現過。追過蔡康永的節目和書,曾經喜歡過白巖鬆、董卿、魯豫、許戈輝、汪涵……後來,都慢慢失望,或者沒興趣了,唯有竇文濤,只要他一出節目,儘管有些節目一看就純粹為錢去的,我還是會去看。每次都看得很開心,很有收穫。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和別的主持人很不一樣。得益於一開始做新聞的環境是在香港鳳凰衛視,他沒有很多內地主持人的腔調和政治正確;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博學又不賣弄,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聊得來,可高可低,可俗可雅,不管節目中來的是學者還是明星,還是邊緣人物,他都能聊得入流,不突兀。

《鏘鏘三人行》停播後,幾乎就很少能看到竇文濤的聊天節目了。《圓桌派》彌補了這個缺憾,也因只有這個節目可追,所以感覺一季要等好久,且看一集少一集,格外珍惜。

竇文濤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說過,他一開始做《鏘鏘三人行》的時候,也不知道要怎麼做聊天節目,也是硬著頭皮,抱著不做就會失業的心態接下來的。但在主持的過程中,慢慢悟出了聊天節目的精髓:就當是朋友之間飯桌上的聊天。飯桌上,功夫茶間,幾個老相識不就這麼天南海北永遠聊不完的話題。

就是一群朋友間的話家常,就一個社會議題,大家各抒己見,天馬行空,話題跑偏了也無所謂,圖一個樂字。而這種聊天重要的就是,熟人之間,或氣場相合的朋友之間,才能聊得盡興。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所以偶爾在飯局裡出現一兩個新人,總會把原來的節奏和氣氛搞亂掉。比如某天飯局裡突然來了一個大家都不太熟的美女,話題都集中在她身上,可美女就是不愛說話,當天的氣氛也是會比較冷,但畢竟有美女看,也就無所謂。或者,來了一個特能侃,還老愛懟人的新朋友,遇到這種人只有兩種情況,要麼和同桌的人吵起來;要麼就話不投機半句多,大家都不怎麼說話了,吃完散會。

第一集的嘉賓是:周迅、陳坤和馬未都。原以為是個新鮮的組合,沒想到周迅和陳坤在一起反倒不好聊,因為話題都集中在周迅和陳坤身上,馬未都也變成了陪襯。而內容無非就是當演員那點事兒,沒有八卦、也沒有深度的內容,估計是竇文濤的觀眾最不能容忍的事吧。

還有王晶那一集,其餘的嘉賓都是常客:樑文道和周軼君,與文濤配合好幾年了。王晶是香港電影鼎盛時期的風雲人物,導過很多賣座的電影,對他作品的評價也褒貶不一,甚至很多觀眾稱他為“爛片之王”,不過他倒不以為然。

這一期的尷尬,在一開頭就埋下種子了。一開始竇文濤就給他一個“說話直”的人設,以致於接下來的談話中,他就一副“誰都不怕得罪”的態度。

在聊天中,最怕較勁的人。而王晶這集的表現就是全程跟其他嘉賓唱反調。在談到導演的狀態時,周軼君提到89歲高齡的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徳,說他最新電影《騾夫》很好看,王晶懟說,他從《百萬美女寶貝》以後,就沒有一部能看的,全片整個節奏都不對。樑文道這邊談到,好萊塢工業文化如何保持高專業度,也被王晶駁回:“實在不是,好萊塢也是看誰帶錢誰老大”。文道平時多麼能說的一個人,也被搞得很尷尬。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整集看下來,就竇文濤一直在緩和這種氣氛,然後王晶並不打算放下攻擊,就這樣談了一小時。觀眾看起來確實是挺累的,感覺隨時會談不下去了。但看到進度條還那麼長,有一種看戲的心理,這天怎麼聊下去,也是看節目的一種特殊體驗。

當然,這種情況出現得比較少,一般有竇文濤在,大家都能相談甚歡。竇文濤自稱“淺薄”,其實是裝淺薄。樑文道說,他平時如果不錄節目,就在家裡看書,研究中國畫。從節目中隨便一個接地氣的娛樂話題中,都能講到佛性或者畫中的內容,就知道了,他有一種化低級為高級,化俗為雅,雅俗共賞的本事。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同樣還是周迅,這一集裡就聊得比較融洽。都說周迅的演技好,眼睛有戲。竇文濤說出了另一種觀點:周公子眼裡有空性,就像山水畫裡的留白,觀眾就可以自行補足情緒和內容,所以看起來有戲。

每集都有收穫就在於此。在談到演技的時候,周迅分享了她的經驗。

周迅說,她會把生活中的很多經驗和情緒記住,然後運用到作品中。比如人們常常以為面對親人逝世或者失戀,就應該是嚎啕大哭。而周迅在她奶奶去世的時候,她當下是沒有哭的,而是驚嚇。直到後來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突然眼前浮現出奶奶才放聲大哭。周公子就把這個經驗運用到了《紅高粱》的某一場戲中。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嚎啕大哭也是對的,那是別人的反應。所以,演戲就是這樣,這個角色是誰演的,就是帶有誰的理解和經驗。

而這種隨時把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緒記住,不管當下是難過還是高興,都有一個理智的聲音告訴自己,這個要記住,下次演戲時要這麼用。演了二十幾年的周公子,早已人戲不分,生活中也處處在想著演戲。這不才是文藝工作者的工作態度和方式。

以此類推,不管演戲、寫作、音樂、畫畫,但凡文藝工作者,都可以用這一招。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

就寫作者而言,時刻把自己當作一個寫作者,就會時時關注身邊發生的一切,此時的場景,此時的感受,此時的人物,要用怎麼樣的詞彙描述和記錄下來,默默記在心裡,然後某天在寫文章時會自動跳出來,自動聯想。而素材和選題才可以這麼源源不斷被積累起來,延續下去。

我發現保持寫作習慣的人,都是很敏感和善於觀察的人。而這個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做到的。

昨天在圖書館裡,有一個兒童作家來籤售,一堆家長帶著小孩,現場買書給作家要簽名和合照,好不熱鬧。當我沿著長長的隊伍,看到坐在書桌前的那位女作家,五六十歲的樣子,豐腴的身材,即使化著濃濃的妝也看得出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皺紋;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作家,汗流浹背,被一群工作人員和小朋友圍住簽名、拍照的時候,我在想她是簽到心裡罵娘,還是每籤一本都開心地數著:又賣出了一本,可以賺到多少錢了。我下意識的會好奇他們的心裡,然後想著,將來寫小說這一段可以用進去,到時候就可以由我來做主她是個怎麼樣的人。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竇文濤的圓桌派:笑談間,不負言值不負卿

每個場景,每個人物心理都去揣測一翻,常常做這樣的練習,對寫作很有幫助,也可以嘗試跟他們溝通,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樂趣。

這只是我作為一個寫作者,就節目中周迅的分享,而產生的關於藝術創造與實際生活關係的思考和延伸。不同的人會在這一小時裡,聽到不同的內容,得到不同的東西。

能夠在你娛樂之餘帶給你收穫,引導你去思考,這樣的作品應該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他們在分享觀點的同時,也在傳達獨有的品味和價值,而不是迎合觀眾的口味,因為觀眾是無知的。

就像喬布斯說的,人們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直到你展示給他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