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有理,賣萌無罪——東野圭吾:《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敬》

品書錄029—2019年3月讀書:八卦有理,賣萌無罪

——東野圭吾:《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敬》

八卦有理,賣萌無罪——東野圭吾:《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敬》

看東野圭吾的這本隨筆集的時候,想起一件關於錢鍾書的軼事:一次一女士想拜訪錢鍾書,錢鍾書說:“假如你吃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又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委婉而風趣地拒絕了拜訪。

《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敬》這本書就是了解東野圭吾這個“母雞”的途徑之一。

讀了東野圭吾的好多本小說,但是對他的瞭解是從簡介或者別人的介紹中得來的,相比那些枯燥的乾巴巴文字,直接讀東野圭吾的隨筆更能體現他的真性情。

本來《我們那時是傻瓜》一書才是東野圭吾的自傳體隨筆,但淘寶找不到,微信讀書也沒有。

這本《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敬》是他最後的一本隨筆集,雖然東野圭吾說這不該出版,因為他不擅長直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寧願選擇把想傾訴的東西融入小說之中。可是,這對我們這些原來對東野圭吾並不熟悉的讀者,無異於提供了最直接的材料。

八卦有理,賣萌無罪——東野圭吾:《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敬》

本書共7輯,東野圭吾分別從不同方面記述了他的生活的點滴。

第一輯:年譜

讀東野圭吾的小說時,覺得他思想前衛,對時代脈搏的把握準確,對感情的描寫雖不直接但熱烈奔放,以為他年紀並不大,看了他的第一輯“年譜”才發現我只比我的父親小一歲,但是我們往往會覺得過了六十歲的父親已經老了。

這是為什麼呢?

或許文字帶有偽裝性,讀書寫作的人時常更新思想,不會讓人覺得思想腐朽垂垂老矣吧?所以,一個人老去,首先是從思想開始,然後肉體才會留下歲月雕琢的痕跡。

這一輯東野圭吾發揮逗比本色,時不時買一下萌,也是我最喜歡全書的精華所在。

第二輯:自作解說

這一輯東野圭吾按照時間順序從一九八五年的第一部小說《放學後》一直介紹到二零零六年的《使命與心的極限》——這本書是2006年出版的。

或介紹著作的起由,或著作的創作花絮,或介紹著作在他寫作生涯的地位,或介紹著作的主題思想,或介紹著作的寫作背景……讀這些文字,對東野圭吾的小說會有更好的瞭解。

第三輯:與影視化有關的那些事

這一輯介紹了東野圭吾的小說改編為影視的一些瑣事,記錄了他和一些參演他的作品的明星,經常見他說某某明星如何漂亮,可惜對我來說,這些名字是陌生的,這些人也是陌生的,也就無從想象她們如何美貌動人。

第四輯:回憶

書裡面提到,為了寫小說不重複自己能夠更真實,東野圭吾深入瞭解各行各業的人,在獲得江戶川亂步獎後也從原來的小縣城大阪搬家去東京,目的就是想小說的背景發生在讀者熟悉的地方而不是沒有具體地名,使小說的角色能說普通話而不是大阪的地方方言,力求使小說不脫離實際。

我又想起我之前思考過的問題:究竟語言對我們的教學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地方方言和普通話教學對我們的語言表達究竟有何不同?

當我們寫作的時候,用地方方言表述對讀者而言會不會有理解的難度?

東野圭吾選擇了大眾更容易接受的普通話,為此還把家搬去了東京!

第五輯:喜好

棒球的巨人隊、電影、推理小說、歌劇都有涉獵。

第六輯:體育運動

寥寥五篇,講了職業棒球、2000年悉尼奧運日本選手參加的男女子賽跑、游泳項目。

第七輯:作家的日常

介紹了東野圭吾吃喝玩樂、小說獲獎等的日常生活。我最感興趣的是他說的預防著作二度販賣犯罪的觀點,他建議在書上蓋書店章,既可防止偷竊,也可防止不正當退書,既可區分新舊書店,也可提高新書店的形象;在蓋書章上寫上日期的話,還可以幫助讀者記得購買時間。

八卦有理,賣萌無罪——東野圭吾:《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敬》

掩卷合上這本隨筆集,原來扁平化的東野圭吾慢慢在大腦中立體起來。看著他的照片,心裡會在想,原來寫出這麼好看的小說的東野圭吾也是離過婚,看見美女明星也會流口水,原來他的日常也會跟朋友吃30道菜的便宜大餐然後肚子脹得鬆褲帶,原來他在小說裡面用到的很多情節或者場景也是源於他的生活,原來他在獲獎之前也試過九連敗,原來他也曾經被讀者和評論界拋棄,甚至跑到書店買自己的新書以求提高銷量

如果看過東野圭吾的小說又對他不瞭解的讀者,可以翻開這一本書來看看“母雞”不下蛋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作者簡介:胡銳,高中教師,畢業次年起連續十一年擔任高三畢業班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寫有30萬字的班主任工作手記,曾過獲全國知名教育網站“教育在線”第十八期班主任英雄榜推介;寶爸一枚,家有二寶牛哥猴弟,沉迷閱讀,分享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讀書生活的點滴,願和你一起成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