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那些動物們'

"
"
美文||那些動物們

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隻狗的眼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五六歲的樣子。那是一個秋季,貧窮象暮靄一樣籠罩著渭北的村莊,人們單薄得象田野裡的莊稼,憂悒和苦愁隨著秋葉緩緩飄落在蒼黃的大路上。

食物不足,貓和狗被趕出家門。家貓家狗變成了野貓野狗,毛蓬骨瘦,目光暗淡,孑孓而遊,看見人的影子就夾尾側身,顧首逃去。在以後的人生閱歷中,我逐漸覺悟,人其實沒有動物長情。鴉哺羊跪,蛇珠雀環,動物尚有報恩之心,貓和狗更有情分,家貧不離舍,人窮不欺主,而人類有時候卻冷酷絕情,拋親棄友,更何況要吃口糧的貓和狗?那時侯流浪的貓和狗非常多,逡巡在村莊周圍,每到夜裡,淒厲的吠叫,讓人恐怖悚然,無法入眠。

二表哥不太言語卻很有點子。我家在村口,出了大門向左就是一大片包穀地,掰了包穀的秸杆枯葉成了野狗的家。我們決定逮野狗找樂子。先布好機關。將大門的兩扇虛掩一道縫,用繩子拴了門環從頂上穿過門楣,引到大門裡側,向下繫住門檻,把門檻橫擱在門墩石上,門檻上撒幾團玉米發糕。關鍵技巧在於門檻怎麼擱,耽一點沿,找到那個平衡點,狗想吃發糕,就必須從門縫裡伸進頭來,一動發糕門檻就會掉落,牽動繩索,拉動門環,虛掩的門扇就會閉上,“哐”一下夾住狗的脖子,狗向後退,門就閉的越緊。狗就套到手了。

布好機關,我們躲在炕頭,趴在窗臺上,心砰砰跳著等了好長時間,都快懈氣了,突然聽見“咣噹”一聲,然後就是狗吱吱的急叫和掙扎。我們飛一般跳下炕,衝到大門口。那是一隻黃色的狗,臉瘦的只剩下了眼睛和嘴巴,有一隻耳朵殘了一塊,是鐵叉留下的傷疤。看見一群人衝了過來,狗更著急了,使勁後退,但脖子卻卡的更緊了。狗張大嘴巴,喘不過氣來,喉嚨裡發出“嘶嘶”的聲音。人和狗僵持在那裡對視著。

狗的眼神卻刺痛了我們。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驚懼而慌亂,憤怒而無措,瞪大的眼睛裡寫盡世間所有的憐楚與悽苦。狗的眼眶了突然湧出淚水,露出了哀求與悲酸,它渾身顫慄著,嗓子裡的“嘶嘶”聲變成了絕望而悲慟的嗚咽,我此生再也沒聽過如此悲涼的哭鳴。我們全怔住了,二表哥跨上前去,向里拉了一下門扇,門縫張大了,狗迅速跳出去,頭也不回,狂奔而去。一群找樂子的孩子們卻沉淪在愧疚之中,沉默了。

那隻耳朵殘缺、瘦骨嶙峋、體毛蓬亂的黃狗的眼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人生之路,艱困多於平順。多少次,我在街頭看見過這樣的眼神。而又有多少次,我在黑夜裡點燃一支菸卷凝望天幕,我知道,這時候我的眼神就是那隻黃狗的眼神。

那個時候,野狗野貓真的很多,貓和狗就躲在村子周圍的角落裡,不遠離但也不敢靠近。他們流浪卻還要依賴傷害他們的人類,內心深處該藏著多麼複雜的情感?人不也一樣嗎?往往還要依賴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和事,內心充滿無奈、憤懣、辛酸與哀憐。這不是與生活和解,而是向現實屈服,精神飽受折磨與摧殘。

爺爺去閣樓上整理雜物。我看見梯子搭在樓口,就爬上去。關中農村的房子叫廈子房。夯土築牆兩米餘,再在夯土牆上用土坯壘至五六米高,叫背牆。在院內三四米遠的地方,用土坯壘牆高至三米左右,叫簷牆。從背牆向簷牆密密地擺上木椽,蓬上蘆葦草簾,覆草泥蓋青瓦。這樣屋頂從背牆到簷牆形成一個坡度,下起雨來,雨水流進自家院落。天花板用厚木板做成,閣樓就是天花板和屋頂之間三角形的空間,不能住人,只放一些雜物。這種房子就地取材,防風防晒,利水安全。上了閣樓,就聽見小貓咪的叫聲。尋著聲音看到閣樓靠近簷牆的地方有一個木盒子,那裡空間逼仄,光線黑暗。我貓著腰走過去。木盒被作成了窩,裡面蜷著七八隻毛茸茸的剛睜開眼睛的小貓咪,緊緊擠在一起。這是一窩野貓的仔。

我看得出神,正想去摸小貓。突然,竄出一隻老貓來,厲聲叫著撲向我。我慌忙一退,差點摔倒。那隻貓落在木箱前,雙眼瞪著我,尾巴高高豎起來,毛如刺,齒如劍,弓身怒吼,歇斯底里。我退一步它進一步。爺爺拿根小木棍趕過來,那隻老貓不但不退,反而象彈弓彈出的石子,猛擊過來。爺爺護著我下了閣樓,那隻老貓站在樓口盯著我們,直到我們搬走木梯。

我雙腿打著篩,心悸不已,擦擦額頭上的汗,長吁一口氣,嚇壞了。心底卻被老貓的母愛所強烈震撼。後來,我悄悄從樓口扔上去幾塊發糕,不知道那隻老貓可否領會了我的敬佩與善意?

動物的母愛熾烈而綿長,毫不保留,毫無條件。家裡養過幾只奶山羊。山羊是家畜裡最敏感最警覺的動物,只信賴長期相處的主人。每天傍晚放羊回家,羊兒就會掙脫繩索,一溜煙向家跑去,它認識家門。有時候大門緊閉,它會舉起兩個前蹄推開大門。奶山羊冬天懷崽,春季下羔。剛出生的羊羔裹著胞衣,母羊會仔細地舔舐,小羊羔見風就能站立,站起來就會吃奶。小羊羔嘬奶,母羊回首相望,滿滿的慈愛與柔情,這是許多繪畫的題材,也是亙古感人的畫面。

小羊羔長到兩個多月,能吃草的時候,就該賣掉了。集市上小羊羔被牽走的時候,母羊瘋了一般掙扎打轉,繩子都快被扯斷了。小羊四踢撐硬,拼命後縮,地上劃出深深的槽。撕心裂肺的叫聲讓人揪心地疼。回到家裡,母羊無精打采,若有所失若有所思,不吃不喝,眼神裡全是感傷與落寞。如果偶然聽到有小羊羔的“咩咩”聲,母羊會“噌”地跳起來,昂著頭大聲叫著,不安地打轉走動,其實她也知道那不是她的孩子。

賣幾隻小羊羔,我的心就會滴幾次血,胸口又痛又悶,難受到窒息。2013年6月,在聽到南京一位母親把3歲和1歲的孩子鎖在家裡活活餓死的時候,這種感覺又湧上心頭,但更多的是憤怒與痛恨。動物尚且傷別離,而人呢?看報道上說,孩子們餓急了,抓爛了木門,吃掉馬桶裡的殘渣,我真的不忍心去想象兩個幼小的女孩經歷了什麼。唉!穿心的痛吶!

"
美文||那些動物們

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隻狗的眼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五六歲的樣子。那是一個秋季,貧窮象暮靄一樣籠罩著渭北的村莊,人們單薄得象田野裡的莊稼,憂悒和苦愁隨著秋葉緩緩飄落在蒼黃的大路上。

食物不足,貓和狗被趕出家門。家貓家狗變成了野貓野狗,毛蓬骨瘦,目光暗淡,孑孓而遊,看見人的影子就夾尾側身,顧首逃去。在以後的人生閱歷中,我逐漸覺悟,人其實沒有動物長情。鴉哺羊跪,蛇珠雀環,動物尚有報恩之心,貓和狗更有情分,家貧不離舍,人窮不欺主,而人類有時候卻冷酷絕情,拋親棄友,更何況要吃口糧的貓和狗?那時侯流浪的貓和狗非常多,逡巡在村莊周圍,每到夜裡,淒厲的吠叫,讓人恐怖悚然,無法入眠。

二表哥不太言語卻很有點子。我家在村口,出了大門向左就是一大片包穀地,掰了包穀的秸杆枯葉成了野狗的家。我們決定逮野狗找樂子。先布好機關。將大門的兩扇虛掩一道縫,用繩子拴了門環從頂上穿過門楣,引到大門裡側,向下繫住門檻,把門檻橫擱在門墩石上,門檻上撒幾團玉米發糕。關鍵技巧在於門檻怎麼擱,耽一點沿,找到那個平衡點,狗想吃發糕,就必須從門縫裡伸進頭來,一動發糕門檻就會掉落,牽動繩索,拉動門環,虛掩的門扇就會閉上,“哐”一下夾住狗的脖子,狗向後退,門就閉的越緊。狗就套到手了。

布好機關,我們躲在炕頭,趴在窗臺上,心砰砰跳著等了好長時間,都快懈氣了,突然聽見“咣噹”一聲,然後就是狗吱吱的急叫和掙扎。我們飛一般跳下炕,衝到大門口。那是一隻黃色的狗,臉瘦的只剩下了眼睛和嘴巴,有一隻耳朵殘了一塊,是鐵叉留下的傷疤。看見一群人衝了過來,狗更著急了,使勁後退,但脖子卻卡的更緊了。狗張大嘴巴,喘不過氣來,喉嚨裡發出“嘶嘶”的聲音。人和狗僵持在那裡對視著。

狗的眼神卻刺痛了我們。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驚懼而慌亂,憤怒而無措,瞪大的眼睛裡寫盡世間所有的憐楚與悽苦。狗的眼眶了突然湧出淚水,露出了哀求與悲酸,它渾身顫慄著,嗓子裡的“嘶嘶”聲變成了絕望而悲慟的嗚咽,我此生再也沒聽過如此悲涼的哭鳴。我們全怔住了,二表哥跨上前去,向里拉了一下門扇,門縫張大了,狗迅速跳出去,頭也不回,狂奔而去。一群找樂子的孩子們卻沉淪在愧疚之中,沉默了。

那隻耳朵殘缺、瘦骨嶙峋、體毛蓬亂的黃狗的眼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人生之路,艱困多於平順。多少次,我在街頭看見過這樣的眼神。而又有多少次,我在黑夜裡點燃一支菸卷凝望天幕,我知道,這時候我的眼神就是那隻黃狗的眼神。

那個時候,野狗野貓真的很多,貓和狗就躲在村子周圍的角落裡,不遠離但也不敢靠近。他們流浪卻還要依賴傷害他們的人類,內心深處該藏著多麼複雜的情感?人不也一樣嗎?往往還要依賴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和事,內心充滿無奈、憤懣、辛酸與哀憐。這不是與生活和解,而是向現實屈服,精神飽受折磨與摧殘。

爺爺去閣樓上整理雜物。我看見梯子搭在樓口,就爬上去。關中農村的房子叫廈子房。夯土築牆兩米餘,再在夯土牆上用土坯壘至五六米高,叫背牆。在院內三四米遠的地方,用土坯壘牆高至三米左右,叫簷牆。從背牆向簷牆密密地擺上木椽,蓬上蘆葦草簾,覆草泥蓋青瓦。這樣屋頂從背牆到簷牆形成一個坡度,下起雨來,雨水流進自家院落。天花板用厚木板做成,閣樓就是天花板和屋頂之間三角形的空間,不能住人,只放一些雜物。這種房子就地取材,防風防晒,利水安全。上了閣樓,就聽見小貓咪的叫聲。尋著聲音看到閣樓靠近簷牆的地方有一個木盒子,那裡空間逼仄,光線黑暗。我貓著腰走過去。木盒被作成了窩,裡面蜷著七八隻毛茸茸的剛睜開眼睛的小貓咪,緊緊擠在一起。這是一窩野貓的仔。

我看得出神,正想去摸小貓。突然,竄出一隻老貓來,厲聲叫著撲向我。我慌忙一退,差點摔倒。那隻貓落在木箱前,雙眼瞪著我,尾巴高高豎起來,毛如刺,齒如劍,弓身怒吼,歇斯底里。我退一步它進一步。爺爺拿根小木棍趕過來,那隻老貓不但不退,反而象彈弓彈出的石子,猛擊過來。爺爺護著我下了閣樓,那隻老貓站在樓口盯著我們,直到我們搬走木梯。

我雙腿打著篩,心悸不已,擦擦額頭上的汗,長吁一口氣,嚇壞了。心底卻被老貓的母愛所強烈震撼。後來,我悄悄從樓口扔上去幾塊發糕,不知道那隻老貓可否領會了我的敬佩與善意?

動物的母愛熾烈而綿長,毫不保留,毫無條件。家裡養過幾只奶山羊。山羊是家畜裡最敏感最警覺的動物,只信賴長期相處的主人。每天傍晚放羊回家,羊兒就會掙脫繩索,一溜煙向家跑去,它認識家門。有時候大門緊閉,它會舉起兩個前蹄推開大門。奶山羊冬天懷崽,春季下羔。剛出生的羊羔裹著胞衣,母羊會仔細地舔舐,小羊羔見風就能站立,站起來就會吃奶。小羊羔嘬奶,母羊回首相望,滿滿的慈愛與柔情,這是許多繪畫的題材,也是亙古感人的畫面。

小羊羔長到兩個多月,能吃草的時候,就該賣掉了。集市上小羊羔被牽走的時候,母羊瘋了一般掙扎打轉,繩子都快被扯斷了。小羊四踢撐硬,拼命後縮,地上劃出深深的槽。撕心裂肺的叫聲讓人揪心地疼。回到家裡,母羊無精打采,若有所失若有所思,不吃不喝,眼神裡全是感傷與落寞。如果偶然聽到有小羊羔的“咩咩”聲,母羊會“噌”地跳起來,昂著頭大聲叫著,不安地打轉走動,其實她也知道那不是她的孩子。

賣幾隻小羊羔,我的心就會滴幾次血,胸口又痛又悶,難受到窒息。2013年6月,在聽到南京一位母親把3歲和1歲的孩子鎖在家裡活活餓死的時候,這種感覺又湧上心頭,但更多的是憤怒與痛恨。動物尚且傷別離,而人呢?看報道上說,孩子們餓急了,抓爛了木門,吃掉馬桶裡的殘渣,我真的不忍心去想象兩個幼小的女孩經歷了什麼。唉!穿心的痛吶!

美文||那些動物們

小動物總是惹人愛憐。

村裡有一窩小狗快滿月了,可以領養。我和弟弟去看熱鬧。走的時候,腳後就跟了兩隻狗崽,一隻純黑,一隻雜色,象肉球一樣,又憨又萌。我們停下來,它就會偎在腳旁,用鼻尖碰觸腳面,溼溼的涼涼的,趕都趕不走。彎腰逮它,會順了耳朵縮了脖子,抱在臂彎裡溫順而柔軟。撫摩它,它會閉上雙眼,一副愜意而甜蜜的表情。放下來,再走再跟,眼睛巴巴地看著我們,讓人心生憐惜。弟弟不捨了,抱回家。父親一句“玩物喪志”,讓把小狗抱回去。倒黴孩子抹著眼淚還了小狗,好幾天開心不起來。

舅舅會養蜂。兩個蜂箱,那是舅舅的至愛。每到春天,洋槐花、棗花、油菜花漸次開放,蜜蜂就開始忙碌起來。鮮花、陽光、蜜蜂、庭院,這是我對春天最溫馨的記憶。舅舅會用碟子盛上花蜜,舅媽會端來剛出鍋的熱饅頭,熱饅頭蘸花蜜,甜蜜了我的童年。小表哥養了十幾羽鴿子,在庭院的圍牆上鑿了一個龕做鴿子窩。表哥喚來一隻鴿子,藏到衣襟裡,騎上自行車駝著我,走出村外好遠,放出鴿子。鴿子定定神,展翅飛去,鴿哨在藍天白雲上劃出一道歡快的音符。我喜歡的不得了,也想養鴿子,結果被父親一眼瞪了回去。

"
美文||那些動物們

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隻狗的眼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五六歲的樣子。那是一個秋季,貧窮象暮靄一樣籠罩著渭北的村莊,人們單薄得象田野裡的莊稼,憂悒和苦愁隨著秋葉緩緩飄落在蒼黃的大路上。

食物不足,貓和狗被趕出家門。家貓家狗變成了野貓野狗,毛蓬骨瘦,目光暗淡,孑孓而遊,看見人的影子就夾尾側身,顧首逃去。在以後的人生閱歷中,我逐漸覺悟,人其實沒有動物長情。鴉哺羊跪,蛇珠雀環,動物尚有報恩之心,貓和狗更有情分,家貧不離舍,人窮不欺主,而人類有時候卻冷酷絕情,拋親棄友,更何況要吃口糧的貓和狗?那時侯流浪的貓和狗非常多,逡巡在村莊周圍,每到夜裡,淒厲的吠叫,讓人恐怖悚然,無法入眠。

二表哥不太言語卻很有點子。我家在村口,出了大門向左就是一大片包穀地,掰了包穀的秸杆枯葉成了野狗的家。我們決定逮野狗找樂子。先布好機關。將大門的兩扇虛掩一道縫,用繩子拴了門環從頂上穿過門楣,引到大門裡側,向下繫住門檻,把門檻橫擱在門墩石上,門檻上撒幾團玉米發糕。關鍵技巧在於門檻怎麼擱,耽一點沿,找到那個平衡點,狗想吃發糕,就必須從門縫裡伸進頭來,一動發糕門檻就會掉落,牽動繩索,拉動門環,虛掩的門扇就會閉上,“哐”一下夾住狗的脖子,狗向後退,門就閉的越緊。狗就套到手了。

布好機關,我們躲在炕頭,趴在窗臺上,心砰砰跳著等了好長時間,都快懈氣了,突然聽見“咣噹”一聲,然後就是狗吱吱的急叫和掙扎。我們飛一般跳下炕,衝到大門口。那是一隻黃色的狗,臉瘦的只剩下了眼睛和嘴巴,有一隻耳朵殘了一塊,是鐵叉留下的傷疤。看見一群人衝了過來,狗更著急了,使勁後退,但脖子卻卡的更緊了。狗張大嘴巴,喘不過氣來,喉嚨裡發出“嘶嘶”的聲音。人和狗僵持在那裡對視著。

狗的眼神卻刺痛了我們。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驚懼而慌亂,憤怒而無措,瞪大的眼睛裡寫盡世間所有的憐楚與悽苦。狗的眼眶了突然湧出淚水,露出了哀求與悲酸,它渾身顫慄著,嗓子裡的“嘶嘶”聲變成了絕望而悲慟的嗚咽,我此生再也沒聽過如此悲涼的哭鳴。我們全怔住了,二表哥跨上前去,向里拉了一下門扇,門縫張大了,狗迅速跳出去,頭也不回,狂奔而去。一群找樂子的孩子們卻沉淪在愧疚之中,沉默了。

那隻耳朵殘缺、瘦骨嶙峋、體毛蓬亂的黃狗的眼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人生之路,艱困多於平順。多少次,我在街頭看見過這樣的眼神。而又有多少次,我在黑夜裡點燃一支菸卷凝望天幕,我知道,這時候我的眼神就是那隻黃狗的眼神。

那個時候,野狗野貓真的很多,貓和狗就躲在村子周圍的角落裡,不遠離但也不敢靠近。他們流浪卻還要依賴傷害他們的人類,內心深處該藏著多麼複雜的情感?人不也一樣嗎?往往還要依賴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和事,內心充滿無奈、憤懣、辛酸與哀憐。這不是與生活和解,而是向現實屈服,精神飽受折磨與摧殘。

爺爺去閣樓上整理雜物。我看見梯子搭在樓口,就爬上去。關中農村的房子叫廈子房。夯土築牆兩米餘,再在夯土牆上用土坯壘至五六米高,叫背牆。在院內三四米遠的地方,用土坯壘牆高至三米左右,叫簷牆。從背牆向簷牆密密地擺上木椽,蓬上蘆葦草簾,覆草泥蓋青瓦。這樣屋頂從背牆到簷牆形成一個坡度,下起雨來,雨水流進自家院落。天花板用厚木板做成,閣樓就是天花板和屋頂之間三角形的空間,不能住人,只放一些雜物。這種房子就地取材,防風防晒,利水安全。上了閣樓,就聽見小貓咪的叫聲。尋著聲音看到閣樓靠近簷牆的地方有一個木盒子,那裡空間逼仄,光線黑暗。我貓著腰走過去。木盒被作成了窩,裡面蜷著七八隻毛茸茸的剛睜開眼睛的小貓咪,緊緊擠在一起。這是一窩野貓的仔。

我看得出神,正想去摸小貓。突然,竄出一隻老貓來,厲聲叫著撲向我。我慌忙一退,差點摔倒。那隻貓落在木箱前,雙眼瞪著我,尾巴高高豎起來,毛如刺,齒如劍,弓身怒吼,歇斯底里。我退一步它進一步。爺爺拿根小木棍趕過來,那隻老貓不但不退,反而象彈弓彈出的石子,猛擊過來。爺爺護著我下了閣樓,那隻老貓站在樓口盯著我們,直到我們搬走木梯。

我雙腿打著篩,心悸不已,擦擦額頭上的汗,長吁一口氣,嚇壞了。心底卻被老貓的母愛所強烈震撼。後來,我悄悄從樓口扔上去幾塊發糕,不知道那隻老貓可否領會了我的敬佩與善意?

動物的母愛熾烈而綿長,毫不保留,毫無條件。家裡養過幾只奶山羊。山羊是家畜裡最敏感最警覺的動物,只信賴長期相處的主人。每天傍晚放羊回家,羊兒就會掙脫繩索,一溜煙向家跑去,它認識家門。有時候大門緊閉,它會舉起兩個前蹄推開大門。奶山羊冬天懷崽,春季下羔。剛出生的羊羔裹著胞衣,母羊會仔細地舔舐,小羊羔見風就能站立,站起來就會吃奶。小羊羔嘬奶,母羊回首相望,滿滿的慈愛與柔情,這是許多繪畫的題材,也是亙古感人的畫面。

小羊羔長到兩個多月,能吃草的時候,就該賣掉了。集市上小羊羔被牽走的時候,母羊瘋了一般掙扎打轉,繩子都快被扯斷了。小羊四踢撐硬,拼命後縮,地上劃出深深的槽。撕心裂肺的叫聲讓人揪心地疼。回到家裡,母羊無精打采,若有所失若有所思,不吃不喝,眼神裡全是感傷與落寞。如果偶然聽到有小羊羔的“咩咩”聲,母羊會“噌”地跳起來,昂著頭大聲叫著,不安地打轉走動,其實她也知道那不是她的孩子。

賣幾隻小羊羔,我的心就會滴幾次血,胸口又痛又悶,難受到窒息。2013年6月,在聽到南京一位母親把3歲和1歲的孩子鎖在家裡活活餓死的時候,這種感覺又湧上心頭,但更多的是憤怒與痛恨。動物尚且傷別離,而人呢?看報道上說,孩子們餓急了,抓爛了木門,吃掉馬桶裡的殘渣,我真的不忍心去想象兩個幼小的女孩經歷了什麼。唉!穿心的痛吶!

美文||那些動物們

小動物總是惹人愛憐。

村裡有一窩小狗快滿月了,可以領養。我和弟弟去看熱鬧。走的時候,腳後就跟了兩隻狗崽,一隻純黑,一隻雜色,象肉球一樣,又憨又萌。我們停下來,它就會偎在腳旁,用鼻尖碰觸腳面,溼溼的涼涼的,趕都趕不走。彎腰逮它,會順了耳朵縮了脖子,抱在臂彎裡溫順而柔軟。撫摩它,它會閉上雙眼,一副愜意而甜蜜的表情。放下來,再走再跟,眼睛巴巴地看著我們,讓人心生憐惜。弟弟不捨了,抱回家。父親一句“玩物喪志”,讓把小狗抱回去。倒黴孩子抹著眼淚還了小狗,好幾天開心不起來。

舅舅會養蜂。兩個蜂箱,那是舅舅的至愛。每到春天,洋槐花、棗花、油菜花漸次開放,蜜蜂就開始忙碌起來。鮮花、陽光、蜜蜂、庭院,這是我對春天最溫馨的記憶。舅舅會用碟子盛上花蜜,舅媽會端來剛出鍋的熱饅頭,熱饅頭蘸花蜜,甜蜜了我的童年。小表哥養了十幾羽鴿子,在庭院的圍牆上鑿了一個龕做鴿子窩。表哥喚來一隻鴿子,藏到衣襟裡,騎上自行車駝著我,走出村外好遠,放出鴿子。鴿子定定神,展翅飛去,鴿哨在藍天白雲上劃出一道歡快的音符。我喜歡的不得了,也想養鴿子,結果被父親一眼瞪了回去。

美文||那些動物們

這是我和弟弟與寵物最完整的故事。時到今日,我倆誰也沒養過寵物,也許童心童趣會在老年的時候再度萌發,到那時候養只貓或者狗,還掉童年的心願,慰藉晚年的孤單,也是很有可能呢。但我的孩子,我從沒有阻止他養寵物。在他三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去菜市場,孩子看見街邊賣小兔子,滴溜溜跑過去,又蹦又跳地唱起了兒歌,“小兔子,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逗樂了半條街的人。那隻小兔子領回家後,成了他最大的牽掛。動物和人其實是很親密的關係,它們比人類更自然地去接受愛,也用全部信任和依戀去愛著人類。

家裡養了一隻牛犢。剛牽回家的時候,又瘦又弱,打桶水用刷子洗乾淨它,割來青草餵它,站在它身旁聽它咀嚼的聲音。牛會看你,汪汪的眼睛裡滿是溫順和親切。爺爺用大油和柏枝熬成糊,盛在盆裡讓它吃下去,柏枝與煉油的香味至今留在我鼻尖,時刻都能聞到。連吃幾天,不久之後,小牛就從黃色變成了黑紅色,渾身的毛油光發亮,象緞子一般,眸子清澈透亮,四蹄矯健有力,那種生命力和活力讓人心生茂盛的希望。

從此,每天放學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牛打草,或者用鍘刀把包穀秸切成小段。青草、秸段拌上麥麩,是牛的主餐。但牛最愛吃的是苜蓿根。刨來好多苜蓿根,挎開切碎,拌了草料餵它,估計它也是吃個勁道,其實這東西不好消化。果不其然,牛被苜蓿根嗝住了,肚皮撐得老大,吃不下東西,臥倒在地上,像個生病的孩子,可憐兮兮地看著焦急的家人。

牛就是家裡的一口人啊。那幾天,家裡都不開伙,誰還有心思吃飯呢?全家人圍著它,煮玉米、炒黑豆,它聞都不聞,只是低著頭吭吭地喘氣,也不反芻了。後來請來獸醫,在它的前腹部插入一根竹管,放了它的嗝氣。到晚上半夜裡,點上燈去看它的時候,它正站在槽前舔著沾在槽邊上的草料。真是個貪吃的傢伙。

後來,家裡不需要牛了,要賣掉它。那天一大早它被牽走的時候,不安地踏著蹄子,低沉的“哞哞”聲好像從肺腑間吐出來,眼睛裡全是淚。它賴著不走,爺爺揮手拍它一下,自己回過頭揩了把淚。後來,我好多次夢見那隻牛又回來了,夢見它的淚眼變成了一張笑靨。

"
美文||那些動物們

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隻狗的眼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五六歲的樣子。那是一個秋季,貧窮象暮靄一樣籠罩著渭北的村莊,人們單薄得象田野裡的莊稼,憂悒和苦愁隨著秋葉緩緩飄落在蒼黃的大路上。

食物不足,貓和狗被趕出家門。家貓家狗變成了野貓野狗,毛蓬骨瘦,目光暗淡,孑孓而遊,看見人的影子就夾尾側身,顧首逃去。在以後的人生閱歷中,我逐漸覺悟,人其實沒有動物長情。鴉哺羊跪,蛇珠雀環,動物尚有報恩之心,貓和狗更有情分,家貧不離舍,人窮不欺主,而人類有時候卻冷酷絕情,拋親棄友,更何況要吃口糧的貓和狗?那時侯流浪的貓和狗非常多,逡巡在村莊周圍,每到夜裡,淒厲的吠叫,讓人恐怖悚然,無法入眠。

二表哥不太言語卻很有點子。我家在村口,出了大門向左就是一大片包穀地,掰了包穀的秸杆枯葉成了野狗的家。我們決定逮野狗找樂子。先布好機關。將大門的兩扇虛掩一道縫,用繩子拴了門環從頂上穿過門楣,引到大門裡側,向下繫住門檻,把門檻橫擱在門墩石上,門檻上撒幾團玉米發糕。關鍵技巧在於門檻怎麼擱,耽一點沿,找到那個平衡點,狗想吃發糕,就必須從門縫裡伸進頭來,一動發糕門檻就會掉落,牽動繩索,拉動門環,虛掩的門扇就會閉上,“哐”一下夾住狗的脖子,狗向後退,門就閉的越緊。狗就套到手了。

布好機關,我們躲在炕頭,趴在窗臺上,心砰砰跳著等了好長時間,都快懈氣了,突然聽見“咣噹”一聲,然後就是狗吱吱的急叫和掙扎。我們飛一般跳下炕,衝到大門口。那是一隻黃色的狗,臉瘦的只剩下了眼睛和嘴巴,有一隻耳朵殘了一塊,是鐵叉留下的傷疤。看見一群人衝了過來,狗更著急了,使勁後退,但脖子卻卡的更緊了。狗張大嘴巴,喘不過氣來,喉嚨裡發出“嘶嘶”的聲音。人和狗僵持在那裡對視著。

狗的眼神卻刺痛了我們。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驚懼而慌亂,憤怒而無措,瞪大的眼睛裡寫盡世間所有的憐楚與悽苦。狗的眼眶了突然湧出淚水,露出了哀求與悲酸,它渾身顫慄著,嗓子裡的“嘶嘶”聲變成了絕望而悲慟的嗚咽,我此生再也沒聽過如此悲涼的哭鳴。我們全怔住了,二表哥跨上前去,向里拉了一下門扇,門縫張大了,狗迅速跳出去,頭也不回,狂奔而去。一群找樂子的孩子們卻沉淪在愧疚之中,沉默了。

那隻耳朵殘缺、瘦骨嶙峋、體毛蓬亂的黃狗的眼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人生之路,艱困多於平順。多少次,我在街頭看見過這樣的眼神。而又有多少次,我在黑夜裡點燃一支菸卷凝望天幕,我知道,這時候我的眼神就是那隻黃狗的眼神。

那個時候,野狗野貓真的很多,貓和狗就躲在村子周圍的角落裡,不遠離但也不敢靠近。他們流浪卻還要依賴傷害他們的人類,內心深處該藏著多麼複雜的情感?人不也一樣嗎?往往還要依賴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和事,內心充滿無奈、憤懣、辛酸與哀憐。這不是與生活和解,而是向現實屈服,精神飽受折磨與摧殘。

爺爺去閣樓上整理雜物。我看見梯子搭在樓口,就爬上去。關中農村的房子叫廈子房。夯土築牆兩米餘,再在夯土牆上用土坯壘至五六米高,叫背牆。在院內三四米遠的地方,用土坯壘牆高至三米左右,叫簷牆。從背牆向簷牆密密地擺上木椽,蓬上蘆葦草簾,覆草泥蓋青瓦。這樣屋頂從背牆到簷牆形成一個坡度,下起雨來,雨水流進自家院落。天花板用厚木板做成,閣樓就是天花板和屋頂之間三角形的空間,不能住人,只放一些雜物。這種房子就地取材,防風防晒,利水安全。上了閣樓,就聽見小貓咪的叫聲。尋著聲音看到閣樓靠近簷牆的地方有一個木盒子,那裡空間逼仄,光線黑暗。我貓著腰走過去。木盒被作成了窩,裡面蜷著七八隻毛茸茸的剛睜開眼睛的小貓咪,緊緊擠在一起。這是一窩野貓的仔。

我看得出神,正想去摸小貓。突然,竄出一隻老貓來,厲聲叫著撲向我。我慌忙一退,差點摔倒。那隻貓落在木箱前,雙眼瞪著我,尾巴高高豎起來,毛如刺,齒如劍,弓身怒吼,歇斯底里。我退一步它進一步。爺爺拿根小木棍趕過來,那隻老貓不但不退,反而象彈弓彈出的石子,猛擊過來。爺爺護著我下了閣樓,那隻老貓站在樓口盯著我們,直到我們搬走木梯。

我雙腿打著篩,心悸不已,擦擦額頭上的汗,長吁一口氣,嚇壞了。心底卻被老貓的母愛所強烈震撼。後來,我悄悄從樓口扔上去幾塊發糕,不知道那隻老貓可否領會了我的敬佩與善意?

動物的母愛熾烈而綿長,毫不保留,毫無條件。家裡養過幾只奶山羊。山羊是家畜裡最敏感最警覺的動物,只信賴長期相處的主人。每天傍晚放羊回家,羊兒就會掙脫繩索,一溜煙向家跑去,它認識家門。有時候大門緊閉,它會舉起兩個前蹄推開大門。奶山羊冬天懷崽,春季下羔。剛出生的羊羔裹著胞衣,母羊會仔細地舔舐,小羊羔見風就能站立,站起來就會吃奶。小羊羔嘬奶,母羊回首相望,滿滿的慈愛與柔情,這是許多繪畫的題材,也是亙古感人的畫面。

小羊羔長到兩個多月,能吃草的時候,就該賣掉了。集市上小羊羔被牽走的時候,母羊瘋了一般掙扎打轉,繩子都快被扯斷了。小羊四踢撐硬,拼命後縮,地上劃出深深的槽。撕心裂肺的叫聲讓人揪心地疼。回到家裡,母羊無精打采,若有所失若有所思,不吃不喝,眼神裡全是感傷與落寞。如果偶然聽到有小羊羔的“咩咩”聲,母羊會“噌”地跳起來,昂著頭大聲叫著,不安地打轉走動,其實她也知道那不是她的孩子。

賣幾隻小羊羔,我的心就會滴幾次血,胸口又痛又悶,難受到窒息。2013年6月,在聽到南京一位母親把3歲和1歲的孩子鎖在家裡活活餓死的時候,這種感覺又湧上心頭,但更多的是憤怒與痛恨。動物尚且傷別離,而人呢?看報道上說,孩子們餓急了,抓爛了木門,吃掉馬桶裡的殘渣,我真的不忍心去想象兩個幼小的女孩經歷了什麼。唉!穿心的痛吶!

美文||那些動物們

小動物總是惹人愛憐。

村裡有一窩小狗快滿月了,可以領養。我和弟弟去看熱鬧。走的時候,腳後就跟了兩隻狗崽,一隻純黑,一隻雜色,象肉球一樣,又憨又萌。我們停下來,它就會偎在腳旁,用鼻尖碰觸腳面,溼溼的涼涼的,趕都趕不走。彎腰逮它,會順了耳朵縮了脖子,抱在臂彎裡溫順而柔軟。撫摩它,它會閉上雙眼,一副愜意而甜蜜的表情。放下來,再走再跟,眼睛巴巴地看著我們,讓人心生憐惜。弟弟不捨了,抱回家。父親一句“玩物喪志”,讓把小狗抱回去。倒黴孩子抹著眼淚還了小狗,好幾天開心不起來。

舅舅會養蜂。兩個蜂箱,那是舅舅的至愛。每到春天,洋槐花、棗花、油菜花漸次開放,蜜蜂就開始忙碌起來。鮮花、陽光、蜜蜂、庭院,這是我對春天最溫馨的記憶。舅舅會用碟子盛上花蜜,舅媽會端來剛出鍋的熱饅頭,熱饅頭蘸花蜜,甜蜜了我的童年。小表哥養了十幾羽鴿子,在庭院的圍牆上鑿了一個龕做鴿子窩。表哥喚來一隻鴿子,藏到衣襟裡,騎上自行車駝著我,走出村外好遠,放出鴿子。鴿子定定神,展翅飛去,鴿哨在藍天白雲上劃出一道歡快的音符。我喜歡的不得了,也想養鴿子,結果被父親一眼瞪了回去。

美文||那些動物們

這是我和弟弟與寵物最完整的故事。時到今日,我倆誰也沒養過寵物,也許童心童趣會在老年的時候再度萌發,到那時候養只貓或者狗,還掉童年的心願,慰藉晚年的孤單,也是很有可能呢。但我的孩子,我從沒有阻止他養寵物。在他三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去菜市場,孩子看見街邊賣小兔子,滴溜溜跑過去,又蹦又跳地唱起了兒歌,“小兔子,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逗樂了半條街的人。那隻小兔子領回家後,成了他最大的牽掛。動物和人其實是很親密的關係,它們比人類更自然地去接受愛,也用全部信任和依戀去愛著人類。

家裡養了一隻牛犢。剛牽回家的時候,又瘦又弱,打桶水用刷子洗乾淨它,割來青草餵它,站在它身旁聽它咀嚼的聲音。牛會看你,汪汪的眼睛裡滿是溫順和親切。爺爺用大油和柏枝熬成糊,盛在盆裡讓它吃下去,柏枝與煉油的香味至今留在我鼻尖,時刻都能聞到。連吃幾天,不久之後,小牛就從黃色變成了黑紅色,渾身的毛油光發亮,象緞子一般,眸子清澈透亮,四蹄矯健有力,那種生命力和活力讓人心生茂盛的希望。

從此,每天放學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牛打草,或者用鍘刀把包穀秸切成小段。青草、秸段拌上麥麩,是牛的主餐。但牛最愛吃的是苜蓿根。刨來好多苜蓿根,挎開切碎,拌了草料餵它,估計它也是吃個勁道,其實這東西不好消化。果不其然,牛被苜蓿根嗝住了,肚皮撐得老大,吃不下東西,臥倒在地上,像個生病的孩子,可憐兮兮地看著焦急的家人。

牛就是家裡的一口人啊。那幾天,家裡都不開伙,誰還有心思吃飯呢?全家人圍著它,煮玉米、炒黑豆,它聞都不聞,只是低著頭吭吭地喘氣,也不反芻了。後來請來獸醫,在它的前腹部插入一根竹管,放了它的嗝氣。到晚上半夜裡,點上燈去看它的時候,它正站在槽前舔著沾在槽邊上的草料。真是個貪吃的傢伙。

後來,家裡不需要牛了,要賣掉它。那天一大早它被牽走的時候,不安地踏著蹄子,低沉的“哞哞”聲好像從肺腑間吐出來,眼睛裡全是淚。它賴著不走,爺爺揮手拍它一下,自己回過頭揩了把淚。後來,我好多次夢見那隻牛又回來了,夢見它的淚眼變成了一張笑靨。

美文||那些動物們

多年之後,家裡還養過一隻貓,聰明而敏捷,像只小豹子。平常在家裡,慵懶粘人,見了人就往懷裡鑽,要是不撫摸它,它就乜斜著你,在身上踩來踩去,喵喵叫著,希望你注意它。你可不要摸它,它會著迷的,伸長了四肢,露出脖子,眯縫了眼睛,既享受又嘚瑟,有時候嗲到讓人發笑。其實,人類也一樣,很多時候玩各種小伎倆小手段,只是為了讓別人更愛自己一點。這隻貓見了陌生人,會警覺地瞪大雙眼,粗聲叫著,像石雕一樣杵在那裡盯住你,活脫脫一個小鬥士。貓只對自己的親人撒嬌。

過去老鼠很多,養貓就是為了逮老鼠。為了防止它跑丟了,就用繩子繫住它,但這樣它就無法自由活動。為了防止它跑遠走丟又能方便自如地逮老鼠,就給它脖子上系根繩子,繩子上再拴一隻鞋,這樣貓算是得到半個自由。但是,這隻貓還是走丟了一次。

全家人動員起來,找了好幾天,村子外邊的所有枯井也都仔細查看了一遍,卻仍然沒找到。沒了那隻貓,生活好像坍塌了一半。妹妹當時上小學,清早去學校,走過壕溝裡的小樹林,突然聽到貓急切的叫聲。那隻貓記得妹妹的腳步。別的孩子叫它的時候,它就沒了聲息,妹妹輕輕喚它,它就大聲迴應。走進樹林,拴貓的繩子纏在樹上,那隻貓被繩子勒著脖子趴在樹杈上動彈不得。天知道它這幾天遭的什麼罪,瘦的皮包骨頭,抱在懷裡,輕輕抖動著,眼睛裡是劫後餘生的後怕和見到親人的熱切。

這隻貓在家裡養了好多年。最後一次走丟是一個下大雪的冬天。怎麼找都找不見了。不知道它是拖著鞋子在茫茫雪地裡迷路了,還是又一次被纏在什麼雜物上困住了。大雪紛飛,天寒地凍,那隻貓該是悽慘地叫了好多天吧?

"
美文||那些動物們

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那隻狗的眼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五六歲的樣子。那是一個秋季,貧窮象暮靄一樣籠罩著渭北的村莊,人們單薄得象田野裡的莊稼,憂悒和苦愁隨著秋葉緩緩飄落在蒼黃的大路上。

食物不足,貓和狗被趕出家門。家貓家狗變成了野貓野狗,毛蓬骨瘦,目光暗淡,孑孓而遊,看見人的影子就夾尾側身,顧首逃去。在以後的人生閱歷中,我逐漸覺悟,人其實沒有動物長情。鴉哺羊跪,蛇珠雀環,動物尚有報恩之心,貓和狗更有情分,家貧不離舍,人窮不欺主,而人類有時候卻冷酷絕情,拋親棄友,更何況要吃口糧的貓和狗?那時侯流浪的貓和狗非常多,逡巡在村莊周圍,每到夜裡,淒厲的吠叫,讓人恐怖悚然,無法入眠。

二表哥不太言語卻很有點子。我家在村口,出了大門向左就是一大片包穀地,掰了包穀的秸杆枯葉成了野狗的家。我們決定逮野狗找樂子。先布好機關。將大門的兩扇虛掩一道縫,用繩子拴了門環從頂上穿過門楣,引到大門裡側,向下繫住門檻,把門檻橫擱在門墩石上,門檻上撒幾團玉米發糕。關鍵技巧在於門檻怎麼擱,耽一點沿,找到那個平衡點,狗想吃發糕,就必須從門縫裡伸進頭來,一動發糕門檻就會掉落,牽動繩索,拉動門環,虛掩的門扇就會閉上,“哐”一下夾住狗的脖子,狗向後退,門就閉的越緊。狗就套到手了。

布好機關,我們躲在炕頭,趴在窗臺上,心砰砰跳著等了好長時間,都快懈氣了,突然聽見“咣噹”一聲,然後就是狗吱吱的急叫和掙扎。我們飛一般跳下炕,衝到大門口。那是一隻黃色的狗,臉瘦的只剩下了眼睛和嘴巴,有一隻耳朵殘了一塊,是鐵叉留下的傷疤。看見一群人衝了過來,狗更著急了,使勁後退,但脖子卻卡的更緊了。狗張大嘴巴,喘不過氣來,喉嚨裡發出“嘶嘶”的聲音。人和狗僵持在那裡對視著。

狗的眼神卻刺痛了我們。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啊,驚懼而慌亂,憤怒而無措,瞪大的眼睛裡寫盡世間所有的憐楚與悽苦。狗的眼眶了突然湧出淚水,露出了哀求與悲酸,它渾身顫慄著,嗓子裡的“嘶嘶”聲變成了絕望而悲慟的嗚咽,我此生再也沒聽過如此悲涼的哭鳴。我們全怔住了,二表哥跨上前去,向里拉了一下門扇,門縫張大了,狗迅速跳出去,頭也不回,狂奔而去。一群找樂子的孩子們卻沉淪在愧疚之中,沉默了。

那隻耳朵殘缺、瘦骨嶙峋、體毛蓬亂的黃狗的眼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人生之路,艱困多於平順。多少次,我在街頭看見過這樣的眼神。而又有多少次,我在黑夜裡點燃一支菸卷凝望天幕,我知道,這時候我的眼神就是那隻黃狗的眼神。

那個時候,野狗野貓真的很多,貓和狗就躲在村子周圍的角落裡,不遠離但也不敢靠近。他們流浪卻還要依賴傷害他們的人類,內心深處該藏著多麼複雜的情感?人不也一樣嗎?往往還要依賴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和事,內心充滿無奈、憤懣、辛酸與哀憐。這不是與生活和解,而是向現實屈服,精神飽受折磨與摧殘。

爺爺去閣樓上整理雜物。我看見梯子搭在樓口,就爬上去。關中農村的房子叫廈子房。夯土築牆兩米餘,再在夯土牆上用土坯壘至五六米高,叫背牆。在院內三四米遠的地方,用土坯壘牆高至三米左右,叫簷牆。從背牆向簷牆密密地擺上木椽,蓬上蘆葦草簾,覆草泥蓋青瓦。這樣屋頂從背牆到簷牆形成一個坡度,下起雨來,雨水流進自家院落。天花板用厚木板做成,閣樓就是天花板和屋頂之間三角形的空間,不能住人,只放一些雜物。這種房子就地取材,防風防晒,利水安全。上了閣樓,就聽見小貓咪的叫聲。尋著聲音看到閣樓靠近簷牆的地方有一個木盒子,那裡空間逼仄,光線黑暗。我貓著腰走過去。木盒被作成了窩,裡面蜷著七八隻毛茸茸的剛睜開眼睛的小貓咪,緊緊擠在一起。這是一窩野貓的仔。

我看得出神,正想去摸小貓。突然,竄出一隻老貓來,厲聲叫著撲向我。我慌忙一退,差點摔倒。那隻貓落在木箱前,雙眼瞪著我,尾巴高高豎起來,毛如刺,齒如劍,弓身怒吼,歇斯底里。我退一步它進一步。爺爺拿根小木棍趕過來,那隻老貓不但不退,反而象彈弓彈出的石子,猛擊過來。爺爺護著我下了閣樓,那隻老貓站在樓口盯著我們,直到我們搬走木梯。

我雙腿打著篩,心悸不已,擦擦額頭上的汗,長吁一口氣,嚇壞了。心底卻被老貓的母愛所強烈震撼。後來,我悄悄從樓口扔上去幾塊發糕,不知道那隻老貓可否領會了我的敬佩與善意?

動物的母愛熾烈而綿長,毫不保留,毫無條件。家裡養過幾只奶山羊。山羊是家畜裡最敏感最警覺的動物,只信賴長期相處的主人。每天傍晚放羊回家,羊兒就會掙脫繩索,一溜煙向家跑去,它認識家門。有時候大門緊閉,它會舉起兩個前蹄推開大門。奶山羊冬天懷崽,春季下羔。剛出生的羊羔裹著胞衣,母羊會仔細地舔舐,小羊羔見風就能站立,站起來就會吃奶。小羊羔嘬奶,母羊回首相望,滿滿的慈愛與柔情,這是許多繪畫的題材,也是亙古感人的畫面。

小羊羔長到兩個多月,能吃草的時候,就該賣掉了。集市上小羊羔被牽走的時候,母羊瘋了一般掙扎打轉,繩子都快被扯斷了。小羊四踢撐硬,拼命後縮,地上劃出深深的槽。撕心裂肺的叫聲讓人揪心地疼。回到家裡,母羊無精打采,若有所失若有所思,不吃不喝,眼神裡全是感傷與落寞。如果偶然聽到有小羊羔的“咩咩”聲,母羊會“噌”地跳起來,昂著頭大聲叫著,不安地打轉走動,其實她也知道那不是她的孩子。

賣幾隻小羊羔,我的心就會滴幾次血,胸口又痛又悶,難受到窒息。2013年6月,在聽到南京一位母親把3歲和1歲的孩子鎖在家裡活活餓死的時候,這種感覺又湧上心頭,但更多的是憤怒與痛恨。動物尚且傷別離,而人呢?看報道上說,孩子們餓急了,抓爛了木門,吃掉馬桶裡的殘渣,我真的不忍心去想象兩個幼小的女孩經歷了什麼。唉!穿心的痛吶!

美文||那些動物們

小動物總是惹人愛憐。

村裡有一窩小狗快滿月了,可以領養。我和弟弟去看熱鬧。走的時候,腳後就跟了兩隻狗崽,一隻純黑,一隻雜色,象肉球一樣,又憨又萌。我們停下來,它就會偎在腳旁,用鼻尖碰觸腳面,溼溼的涼涼的,趕都趕不走。彎腰逮它,會順了耳朵縮了脖子,抱在臂彎裡溫順而柔軟。撫摩它,它會閉上雙眼,一副愜意而甜蜜的表情。放下來,再走再跟,眼睛巴巴地看著我們,讓人心生憐惜。弟弟不捨了,抱回家。父親一句“玩物喪志”,讓把小狗抱回去。倒黴孩子抹著眼淚還了小狗,好幾天開心不起來。

舅舅會養蜂。兩個蜂箱,那是舅舅的至愛。每到春天,洋槐花、棗花、油菜花漸次開放,蜜蜂就開始忙碌起來。鮮花、陽光、蜜蜂、庭院,這是我對春天最溫馨的記憶。舅舅會用碟子盛上花蜜,舅媽會端來剛出鍋的熱饅頭,熱饅頭蘸花蜜,甜蜜了我的童年。小表哥養了十幾羽鴿子,在庭院的圍牆上鑿了一個龕做鴿子窩。表哥喚來一隻鴿子,藏到衣襟裡,騎上自行車駝著我,走出村外好遠,放出鴿子。鴿子定定神,展翅飛去,鴿哨在藍天白雲上劃出一道歡快的音符。我喜歡的不得了,也想養鴿子,結果被父親一眼瞪了回去。

美文||那些動物們

這是我和弟弟與寵物最完整的故事。時到今日,我倆誰也沒養過寵物,也許童心童趣會在老年的時候再度萌發,到那時候養只貓或者狗,還掉童年的心願,慰藉晚年的孤單,也是很有可能呢。但我的孩子,我從沒有阻止他養寵物。在他三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去菜市場,孩子看見街邊賣小兔子,滴溜溜跑過去,又蹦又跳地唱起了兒歌,“小兔子,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逗樂了半條街的人。那隻小兔子領回家後,成了他最大的牽掛。動物和人其實是很親密的關係,它們比人類更自然地去接受愛,也用全部信任和依戀去愛著人類。

家裡養了一隻牛犢。剛牽回家的時候,又瘦又弱,打桶水用刷子洗乾淨它,割來青草餵它,站在它身旁聽它咀嚼的聲音。牛會看你,汪汪的眼睛裡滿是溫順和親切。爺爺用大油和柏枝熬成糊,盛在盆裡讓它吃下去,柏枝與煉油的香味至今留在我鼻尖,時刻都能聞到。連吃幾天,不久之後,小牛就從黃色變成了黑紅色,渾身的毛油光發亮,象緞子一般,眸子清澈透亮,四蹄矯健有力,那種生命力和活力讓人心生茂盛的希望。

從此,每天放學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牛打草,或者用鍘刀把包穀秸切成小段。青草、秸段拌上麥麩,是牛的主餐。但牛最愛吃的是苜蓿根。刨來好多苜蓿根,挎開切碎,拌了草料餵它,估計它也是吃個勁道,其實這東西不好消化。果不其然,牛被苜蓿根嗝住了,肚皮撐得老大,吃不下東西,臥倒在地上,像個生病的孩子,可憐兮兮地看著焦急的家人。

牛就是家裡的一口人啊。那幾天,家裡都不開伙,誰還有心思吃飯呢?全家人圍著它,煮玉米、炒黑豆,它聞都不聞,只是低著頭吭吭地喘氣,也不反芻了。後來請來獸醫,在它的前腹部插入一根竹管,放了它的嗝氣。到晚上半夜裡,點上燈去看它的時候,它正站在槽前舔著沾在槽邊上的草料。真是個貪吃的傢伙。

後來,家裡不需要牛了,要賣掉它。那天一大早它被牽走的時候,不安地踏著蹄子,低沉的“哞哞”聲好像從肺腑間吐出來,眼睛裡全是淚。它賴著不走,爺爺揮手拍它一下,自己回過頭揩了把淚。後來,我好多次夢見那隻牛又回來了,夢見它的淚眼變成了一張笑靨。

美文||那些動物們

多年之後,家裡還養過一隻貓,聰明而敏捷,像只小豹子。平常在家裡,慵懶粘人,見了人就往懷裡鑽,要是不撫摸它,它就乜斜著你,在身上踩來踩去,喵喵叫著,希望你注意它。你可不要摸它,它會著迷的,伸長了四肢,露出脖子,眯縫了眼睛,既享受又嘚瑟,有時候嗲到讓人發笑。其實,人類也一樣,很多時候玩各種小伎倆小手段,只是為了讓別人更愛自己一點。這隻貓見了陌生人,會警覺地瞪大雙眼,粗聲叫著,像石雕一樣杵在那裡盯住你,活脫脫一個小鬥士。貓只對自己的親人撒嬌。

過去老鼠很多,養貓就是為了逮老鼠。為了防止它跑丟了,就用繩子繫住它,但這樣它就無法自由活動。為了防止它跑遠走丟又能方便自如地逮老鼠,就給它脖子上系根繩子,繩子上再拴一隻鞋,這樣貓算是得到半個自由。但是,這隻貓還是走丟了一次。

全家人動員起來,找了好幾天,村子外邊的所有枯井也都仔細查看了一遍,卻仍然沒找到。沒了那隻貓,生活好像坍塌了一半。妹妹當時上小學,清早去學校,走過壕溝裡的小樹林,突然聽到貓急切的叫聲。那隻貓記得妹妹的腳步。別的孩子叫它的時候,它就沒了聲息,妹妹輕輕喚它,它就大聲迴應。走進樹林,拴貓的繩子纏在樹上,那隻貓被繩子勒著脖子趴在樹杈上動彈不得。天知道它這幾天遭的什麼罪,瘦的皮包骨頭,抱在懷裡,輕輕抖動著,眼睛裡是劫後餘生的後怕和見到親人的熱切。

這隻貓在家裡養了好多年。最後一次走丟是一個下大雪的冬天。怎麼找都找不見了。不知道它是拖著鞋子在茫茫雪地裡迷路了,還是又一次被纏在什麼雜物上困住了。大雪紛飛,天寒地凍,那隻貓該是悽慘地叫了好多天吧?

美文||那些動物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