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多元化之路步履維艱,董明珠為公司和員工付出,未來大業可成

董明珠 格力 空調 美的 小牛股票 小牛股票 2017-09-14

格力電器的成功有目共睹。但隨著家電寡頭越來越集中,家電第一梯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果沒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很容易掉隊。對格力來說,多元化發展遲遲沒有成效,僅靠空調貢獻營收確實不是長久之計,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已經公開暴露出來。但是我相信格力掌門人在多元化的發展道路上是可以的。

先說說格力目前的業績情況

格力多元化之路步履維艱,董明珠為公司和員工付出,未來大業可成

對比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的半年報會發現,在空調領域實力和業績不相上下的兩家企業其實營收規模的差距已經不小。2017年上半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總收入691.8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4.5億元;而美的營業收入1249億元,利潤總額為108億元。從營收來看,美的集團幾乎是格力電器的2倍;雖然利潤率格力相對較高,但總額依然落後美的集團13.5億元。

空調業務上兩者差距正在縮小,但是對格力來說,最關鍵的原因是多元化道路不給力,除主業空調外始終無法找到新的增長點。據美的集團半年報顯示,公司消費電器業務實現營收518億元;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實現營收136億元。而相類似的兩大品類中,格力生活電器業務營收僅10億元;在發力的智能裝備領域,也僅營收9.62億。

格力多元化之路步履維艱,董明珠為公司和員工付出,未來大業可成

格力並非堅持不走多元化,而是不走尋常發展的多元化。很多家電企業多元化擴張,多是佈局相關產業,比如冰箱企業就發力洗衣機、空調,甚至是彩電等家電產品。因為對相關聯產業比較熟悉,而且可以共用經銷商和渠道優勢,能做到資源最大化利用,成功率也較高。但格力不,董明珠近年來在生活電器、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領域多元化佈局,卻都不順暢。雖然董明珠“從不認為自己的手機做的失敗”,但不能否認,格力靠空調貢獻九成以上營收。想要在多元化之路上走得更遠更好,格力可能還需要在每一個新領域找到靈魂人物

格力多元化之路步履維艱,董明珠為公司和員工付出,未來大業可成

董明珠中國好老闆

據媒體報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透露,格力已經在珠海開始建3000多套的“兩房一廳”,要讓每個員工不用為一套房子辛苦一輩子。

董明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會在格力電器內部提出新要求,空調十年不準壞,如果十年內壞了,直接給消費者換新。同時還要提升員工薪酬福利,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地更投入在工作當中,目前正在構想建房,讓每個員工都享受到兩房一廳的待遇,回報他們對公司的貢獻。

按董明珠的說法,她將為格力員工建房,“兩房一廳,如果當員工以後的收入更高,有幾千萬的收入要買一個豪宅,也可以去。只要員工不走,在格力,這房子就屬於員工。”

董明珠曾表示:企業要想掌握核心技術,最關鍵的一點是解決人才問題。為了留住人才,她將會繼續給員工漲薪水、建房子,與勞動者共享創新成果,提升員工的幸福感。

企業擁有這樣一位值得讓人尊重和驕傲的老闆,何愁大業不成

在市場容量有限,單一品類的發展很容易遭遇“天花板”,特別是在家電巨頭紛紛尋找新的增長通道的當下,格力電器自身發展選擇的不是規模化增長,而是掌握核心技術、全產業鏈的內生增長模式,從而獲得較高利潤率。

公司發展的核心是人,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董明珠為員工付出,為公司付出,即使現在並未掙得行業第一,無論有多麼艱難,多麼坎坷,格力多元化發展前途無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