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①|大朗鎮巷頭村:不產一根羊毛的“中國毛織第一村”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祖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今起,東莞日報將開設“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專欄,推出系列專題報道,深入基層一線,講述東莞發展故事,深刻反映70年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和寶貴經驗,揭示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激發幹部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凝聚新時代團結一心、艱苦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①|大朗鎮巷頭村:不產一根羊毛的“中國毛織第一村”

一年一度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盛況。

放眼望去,富康路的燈光夜景璀璨奪目,兩旁的高樓大廈、毛織店鋪鱗次櫛比,這是全市首條“星光大道”,也是整個大朗的核心毛織商圈——今天,記者實地走訪巷頭社區,看到了這樣的興旺景象。

“40年前,這裡還是一大片農田。”今年65歲的村民陳漢明感慨地說,巷頭翻天覆地的鉅變,毛織當記首功。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①|大朗鎮巷頭村:不產一根羊毛的“中國毛織第一村”

巷頭人以毛織產業實現富民強村。

據瞭解,自1979年引進第一家毛織廠以來,巷頭人始終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硬是在不產一根羊毛的情況下,闖出了一條以毛織產業實現富民強村,並逐步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發展之路。2000多家毛織企業、4個專業市場、9條專業街、3.25平方公里毛織核心區,便是這條路上最生動的註腳。2013年,巷頭被授予“中國毛織第一村”稱號。

大朗巷頭社區黨工委書記陳錦照表示,目前社區以毛織產業為核心,形成“毛織+電商+物流+服務”的產業發展格局,並以此帶動城市品質提升,促進產城融合發展。進入新時代,圍繞“世界毛衣看大朗,大朗毛衣巷頭產”的目標,巷頭社區將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①|大朗鎮巷頭村:不產一根羊毛的“中國毛織第一村”

世界毛衣看大朗,大朗毛衣巷頭產。

起步

家家毛線繞、戶戶織機響

今天,記者走進巷頭“舊圍”,探尋大朗毛織的起源。漫步“舊圍”,織機作業時的“噓噓聲”時刻縈繞在每個角落。

陳漢明介紹,1979年,聽說有一位香港人有意向到東莞投資辦毛織廠,巷頭村幹部陳秋順連夜趕往深圳,他們等了兩天兩夜,才把香港老闆拉到巷頭走了一圈。看到巷頭的投資環境不錯,這位香港老闆即時簽下開辦擁有16臺機器的毛織廠合約,這便是該社區引進的第一間毛織廠——志旺毛織廠,毛織產業在巷頭踏出了發展的第一步,也標誌著巷頭從農耕時代邁入工業時代。

“巷頭人紛紛洗腳上田,進入港資企業打工。”陳漢明表示,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腦子活絡的巷頭人開始“自立門戶”,紛紛辦起了“兄弟檔”、“夫妻廠”等家庭作坊式毛織廠。一時之間,毛織廠在巷頭遍地開花,10戶巷頭人就有8戶開辦毛織廠,幾乎全體村民都參與到毛織行業當中,村裡每個角落都是織機聲,形成“家家毛線繞、戶戶織機響”的熱鬧景象。

就在此時,陳漢明買來24臺手搖機,辦起了毛織“夫妻廠”。另一個村民陳志強看到其中的商機,也開始自己出來創業。“剛起步不久,競爭小,需求大,利潤比較高。” 陳漢明和陳志強兩人回憶說,由於能賺錢,大家都起早貪黑,乾得很起勁。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①|大朗鎮巷頭村:不產一根羊毛的“中國毛織第一村”

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

騰飛

數個因素疊加讓巷頭毛織一枝獨秀

改革開放以來,整個大朗乃至東莞,並非只有巷頭才發展毛織廠,甚至落戶大朗的第一間毛織廠也不在巷頭,但是為何唯獨巷頭的毛織產業發展得快、走在前列?

“多虧了歷屆村幹部的努力,他們能夠抓住機遇,有眼光、意識強。”陳錦照道破了其中的玄機,當時供電嚴重不足,村委會預先購置了大量發電機,供毛織廠使用,很好地解決用電問題。“巷頭的優勢還體現在村民比較團結,親戚、朋友之間願意互相帶動辦廠,包容性也比較強,故而吸引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陳錦照進一步解釋說,村民們還有著極強的商業敏感性,他們能夠搶先到廣州進行內銷。

“主動到廣州去交易,讓巷頭的毛織廠開始突破單純的來料加工,開始走內銷的道路。”陳漢明向記者佐證表示,淡季的時候,接不到大廠的點單,巷頭的毛織廠開始到廣州尋找客商交易。由於巷頭的毛織產品質量過硬,加上當時大朗舊汽車站就在巷頭,客商來大朗,首先就到巷頭尋求合作。1995年,巷頭以地作價,與大朗政府一起建立了廣東毛織市場,從此巷頭和大朗的毛織產業,有了一個對外展銷的重要平臺。上世紀90年代,上述幾個因素疊加一起,巷頭毛織產業迎來了發展壯大與騰飛。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①|大朗鎮巷頭村:不產一根羊毛的“中國毛織第一村”

毛織+電商+物流+服務

升級

形成“毛織+電商+物流+服務”格局

進入2007年,巷頭順應市場發展形勢,從研發、人才、“觸電”上線、融合配套產業等方面進行轉型升級,使毛織產業得到新的驅動力量,形成“毛織+電商+物流+服務”的產業發展格局,一年一度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主會場就設在該社區。

40年來,憑藉敢為人先、奮力拼搏的精神,巷頭毛織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產品品牌化、市場國際化的龐大的產業集群。

陳志強自豪地告訴記者,紗線、針織機械、羊毛衫……只要與毛織有關的配件或材料,都能在巷頭買到。

2013年,巷頭被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授予了“中國毛織第一村”稱號。陳錦照介紹,目前巷頭坐擁中國(大朗)毛織貿易中心、廣東毛織市場、環球貿易廣場、紡織世界等大朗毛織4個專業市場,建有創意中心、環城物流園、紅旗商業廣場等配套,打造了富康路、富華北路等9條毛織專業街,同時結合3.25平方公里毛織核心區建設,形成商業氛圍濃厚的毛織商圈,已成為大朗最重要的“毛織產品發源地”“毛織產品銷售基地”“毛織產品集散地”。在毛織產業的牽引下,巷頭經濟不斷髮展壯大,村民收入有90%來自於毛織產業。2018年,巷頭集體總收入18894萬元,同比增收2786萬元,增長17.3%,真正實現了民富村強。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①|大朗鎮巷頭村:不產一根羊毛的“中國毛織第一村”

中國毛織第一村——大朗鎮巷頭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