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根據7月25日,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淨營收為2.3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僅為16億日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季度的公司淨利潤則大減94.5%,僅為64億日元,在各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中,處於2009財年(虧損165億日元)以來的低位。

日產稱,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

1全球萎靡,中國反增

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全球總銷量同比下降6.0%至123萬輛。其中,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至12.6萬輛;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至35.1萬輛;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6.3%至13.5萬輛(包括俄羅斯);在其他市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日產的銷量同比下降13.1%至17.4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根據7月25日,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淨營收為2.3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僅為16億日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季度的公司淨利潤則大減94.5%,僅為64億日元,在各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中,處於2009財年(虧損165億日元)以來的低位。

日產稱,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

1全球萎靡,中國反增

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全球總銷量同比下降6.0%至123萬輛。其中,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至12.6萬輛;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至35.1萬輛;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6.3%至13.5萬輛(包括俄羅斯);在其他市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日產的銷量同比下降13.1%至17.4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反觀中國市場,其銷售額卻增長2.3%至34.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與全球其他市場銷量下跌形成鮮明對比。日產稱,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對日產軒逸、逍客、奇駿及東風啟辰T60等車型的需求。據悉,2019年上半年,日產在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車71.82萬輛,日產軒逸上半年累計銷售20.9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6%;奇駿1-6月累計銷售10.56萬輛,同比增長9.3%,穩居日系SUV半年銷量冠軍。

即使是在2018財年,日產因前董事長CarlosGhosn(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了內部動盪和業績下滑交織,外加中國車市下行的大環境,日產汽車依舊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銷量的正增長,達到了156.4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近三成,就算說中國市場是保持日產在全球份額和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撐也不為過。2018年,在中國市場,軒逸累計銷售46.36萬輛,同比增長9.8%;奇駿累計銷量達20.45萬輛,同比增長12.1%,在日系SUV中位居第一。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根據7月25日,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淨營收為2.3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僅為16億日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季度的公司淨利潤則大減94.5%,僅為64億日元,在各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中,處於2009財年(虧損165億日元)以來的低位。

日產稱,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

1全球萎靡,中國反增

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全球總銷量同比下降6.0%至123萬輛。其中,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至12.6萬輛;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至35.1萬輛;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6.3%至13.5萬輛(包括俄羅斯);在其他市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日產的銷量同比下降13.1%至17.4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反觀中國市場,其銷售額卻增長2.3%至34.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與全球其他市場銷量下跌形成鮮明對比。日產稱,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對日產軒逸、逍客、奇駿及東風啟辰T60等車型的需求。據悉,2019年上半年,日產在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車71.82萬輛,日產軒逸上半年累計銷售20.9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6%;奇駿1-6月累計銷售10.56萬輛,同比增長9.3%,穩居日系SUV半年銷量冠軍。

即使是在2018財年,日產因前董事長CarlosGhosn(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了內部動盪和業績下滑交織,外加中國車市下行的大環境,日產汽車依舊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銷量的正增長,達到了156.4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近三成,就算說中國市場是保持日產在全球份額和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撐也不為過。2018年,在中國市場,軒逸累計銷售46.36萬輛,同比增長9.8%;奇駿累計銷量達20.45萬輛,同比增長12.1%,在日系SUV中位居第一。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不過對於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日產在制定目標時卻十分理性,2019年的銷量目標仍然保持在160萬輛,與2018年持平。我們知道,日產在華的銷量主要由東風日產貢獻,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也遭遇到了動盪,但東風日產依然達成了53.2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了0.3%。再加上今年東風日產旗下兩款重磅車型逍客和軒逸又雙雙迎來換代,對於日產在中國下半年的市場前景應該是不用擔心了,但其他市場就極具挑戰了。

2提升利潤,美國市場成重點

面對嚴峻的形勢,日產在此次公告中表示,日產正在實施戰略性改革,以建立一個運營基礎,確保在中期內實現可持續性的盈利。該公司正在優化成本結構和製造業務,對核心車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提升品牌價值,穩步更新其產品陣容,實現全球持續增長。日產CEO Hiroto Saikawa(西川廣人)希望在2023年3月31日時,將公司的營業利潤恢復到6%,日產去年的營業利潤僅為2.7%。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根據7月25日,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淨營收為2.3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僅為16億日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季度的公司淨利潤則大減94.5%,僅為64億日元,在各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中,處於2009財年(虧損165億日元)以來的低位。

日產稱,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

1全球萎靡,中國反增

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全球總銷量同比下降6.0%至123萬輛。其中,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至12.6萬輛;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至35.1萬輛;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6.3%至13.5萬輛(包括俄羅斯);在其他市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日產的銷量同比下降13.1%至17.4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反觀中國市場,其銷售額卻增長2.3%至34.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與全球其他市場銷量下跌形成鮮明對比。日產稱,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對日產軒逸、逍客、奇駿及東風啟辰T60等車型的需求。據悉,2019年上半年,日產在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車71.82萬輛,日產軒逸上半年累計銷售20.9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6%;奇駿1-6月累計銷售10.56萬輛,同比增長9.3%,穩居日系SUV半年銷量冠軍。

即使是在2018財年,日產因前董事長CarlosGhosn(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了內部動盪和業績下滑交織,外加中國車市下行的大環境,日產汽車依舊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銷量的正增長,達到了156.4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近三成,就算說中國市場是保持日產在全球份額和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撐也不為過。2018年,在中國市場,軒逸累計銷售46.36萬輛,同比增長9.8%;奇駿累計銷量達20.45萬輛,同比增長12.1%,在日系SUV中位居第一。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不過對於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日產在制定目標時卻十分理性,2019年的銷量目標仍然保持在160萬輛,與2018年持平。我們知道,日產在華的銷量主要由東風日產貢獻,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也遭遇到了動盪,但東風日產依然達成了53.2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了0.3%。再加上今年東風日產旗下兩款重磅車型逍客和軒逸又雙雙迎來換代,對於日產在中國下半年的市場前景應該是不用擔心了,但其他市場就極具挑戰了。

2提升利潤,美國市場成重點

面對嚴峻的形勢,日產在此次公告中表示,日產正在實施戰略性改革,以建立一個運營基礎,確保在中期內實現可持續性的盈利。該公司正在優化成本結構和製造業務,對核心車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提升品牌價值,穩步更新其產品陣容,實現全球持續增長。日產CEO Hiroto Saikawa(西川廣人)希望在2023年3月31日時,將公司的營業利潤恢復到6%,日產去年的營業利潤僅為2.7%。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在本次公告中,日產也宣佈了之前就有傳言的裁員決定。日產表示,為提高整體利用率,日產將在2022財年結束前將其全球產能減少10%,騰出資金投入到更有價值的電動化與自動駕駛研發。與此同時,日產還計劃在2022年以前推出20款電動車型,以此提高面向未來的市場競爭力,新車從上市到全新改款的平均時間,從此前的5年加速到3.5年。與生產優化相一致,Hiroto Saikawa計劃到2023年3月31日前將全球裁員1.25萬人,這相當於日產全球員工總數的9%。

具體計劃如下,到2020年3月31日前,將在全球8個地區裁員6400人,包括美國裁員1420人、墨西哥裁員1000人、英國裁員90人、西班牙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470人、印度尼西亞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830人、日本裁員880人、印度裁員1710人。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根據7月25日,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淨營收為2.3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僅為16億日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季度的公司淨利潤則大減94.5%,僅為64億日元,在各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中,處於2009財年(虧損165億日元)以來的低位。

日產稱,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

1全球萎靡,中國反增

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全球總銷量同比下降6.0%至123萬輛。其中,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至12.6萬輛;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至35.1萬輛;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6.3%至13.5萬輛(包括俄羅斯);在其他市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日產的銷量同比下降13.1%至17.4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反觀中國市場,其銷售額卻增長2.3%至34.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與全球其他市場銷量下跌形成鮮明對比。日產稱,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對日產軒逸、逍客、奇駿及東風啟辰T60等車型的需求。據悉,2019年上半年,日產在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車71.82萬輛,日產軒逸上半年累計銷售20.9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6%;奇駿1-6月累計銷售10.56萬輛,同比增長9.3%,穩居日系SUV半年銷量冠軍。

即使是在2018財年,日產因前董事長CarlosGhosn(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了內部動盪和業績下滑交織,外加中國車市下行的大環境,日產汽車依舊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銷量的正增長,達到了156.4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近三成,就算說中國市場是保持日產在全球份額和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撐也不為過。2018年,在中國市場,軒逸累計銷售46.36萬輛,同比增長9.8%;奇駿累計銷量達20.45萬輛,同比增長12.1%,在日系SUV中位居第一。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不過對於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日產在制定目標時卻十分理性,2019年的銷量目標仍然保持在160萬輛,與2018年持平。我們知道,日產在華的銷量主要由東風日產貢獻,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也遭遇到了動盪,但東風日產依然達成了53.2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了0.3%。再加上今年東風日產旗下兩款重磅車型逍客和軒逸又雙雙迎來換代,對於日產在中國下半年的市場前景應該是不用擔心了,但其他市場就極具挑戰了。

2提升利潤,美國市場成重點

面對嚴峻的形勢,日產在此次公告中表示,日產正在實施戰略性改革,以建立一個運營基礎,確保在中期內實現可持續性的盈利。該公司正在優化成本結構和製造業務,對核心車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提升品牌價值,穩步更新其產品陣容,實現全球持續增長。日產CEO Hiroto Saikawa(西川廣人)希望在2023年3月31日時,將公司的營業利潤恢復到6%,日產去年的營業利潤僅為2.7%。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在本次公告中,日產也宣佈了之前就有傳言的裁員決定。日產表示,為提高整體利用率,日產將在2022財年結束前將其全球產能減少10%,騰出資金投入到更有價值的電動化與自動駕駛研發。與此同時,日產還計劃在2022年以前推出20款電動車型,以此提高面向未來的市場競爭力,新車從上市到全新改款的平均時間,從此前的5年加速到3.5年。與生產優化相一致,Hiroto Saikawa計劃到2023年3月31日前將全球裁員1.25萬人,這相當於日產全球員工總數的9%。

具體計劃如下,到2020年3月31日前,將在全球8個地區裁員6400人,包括美國裁員1420人、墨西哥裁員1000人、英國裁員90人、西班牙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470人、印度尼西亞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830人、日本裁員880人、印度裁員1710人。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到2023年春季日產將再進行裁員6100人,將在6個地點進行,但日產公司拒絕透露裁減的細節。只是透露“裁員將集中在產能不足、生產小型汽車和生產Datsun的海外工廠,主要裁員對象是在工廠的工人。”

為了扭轉局勢,除了裁員減產以外,日產還計劃改變美國地區的汽車銷售方法,來複蘇美國車市。Hiroto Saikawa計劃改變戈恩在美國地區推行已久的“以價換量”、“以獎勵金換業績”的盲目擴張策略,希望通過提高零售比例來提高日產在美國的盈利能力,目標是將純零售銷量提高10萬輛,將美國汽車銷量恢復至140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根據7月25日,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淨營收為2.3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僅為16億日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季度的公司淨利潤則大減94.5%,僅為64億日元,在各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中,處於2009財年(虧損165億日元)以來的低位。

日產稱,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

1全球萎靡,中國反增

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全球總銷量同比下降6.0%至123萬輛。其中,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至12.6萬輛;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至35.1萬輛;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6.3%至13.5萬輛(包括俄羅斯);在其他市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日產的銷量同比下降13.1%至17.4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反觀中國市場,其銷售額卻增長2.3%至34.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與全球其他市場銷量下跌形成鮮明對比。日產稱,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對日產軒逸、逍客、奇駿及東風啟辰T60等車型的需求。據悉,2019年上半年,日產在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車71.82萬輛,日產軒逸上半年累計銷售20.9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6%;奇駿1-6月累計銷售10.56萬輛,同比增長9.3%,穩居日系SUV半年銷量冠軍。

即使是在2018財年,日產因前董事長CarlosGhosn(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了內部動盪和業績下滑交織,外加中國車市下行的大環境,日產汽車依舊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銷量的正增長,達到了156.4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近三成,就算說中國市場是保持日產在全球份額和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撐也不為過。2018年,在中國市場,軒逸累計銷售46.36萬輛,同比增長9.8%;奇駿累計銷量達20.45萬輛,同比增長12.1%,在日系SUV中位居第一。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不過對於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日產在制定目標時卻十分理性,2019年的銷量目標仍然保持在160萬輛,與2018年持平。我們知道,日產在華的銷量主要由東風日產貢獻,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也遭遇到了動盪,但東風日產依然達成了53.2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了0.3%。再加上今年東風日產旗下兩款重磅車型逍客和軒逸又雙雙迎來換代,對於日產在中國下半年的市場前景應該是不用擔心了,但其他市場就極具挑戰了。

2提升利潤,美國市場成重點

面對嚴峻的形勢,日產在此次公告中表示,日產正在實施戰略性改革,以建立一個運營基礎,確保在中期內實現可持續性的盈利。該公司正在優化成本結構和製造業務,對核心車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提升品牌價值,穩步更新其產品陣容,實現全球持續增長。日產CEO Hiroto Saikawa(西川廣人)希望在2023年3月31日時,將公司的營業利潤恢復到6%,日產去年的營業利潤僅為2.7%。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在本次公告中,日產也宣佈了之前就有傳言的裁員決定。日產表示,為提高整體利用率,日產將在2022財年結束前將其全球產能減少10%,騰出資金投入到更有價值的電動化與自動駕駛研發。與此同時,日產還計劃在2022年以前推出20款電動車型,以此提高面向未來的市場競爭力,新車從上市到全新改款的平均時間,從此前的5年加速到3.5年。與生產優化相一致,Hiroto Saikawa計劃到2023年3月31日前將全球裁員1.25萬人,這相當於日產全球員工總數的9%。

具體計劃如下,到2020年3月31日前,將在全球8個地區裁員6400人,包括美國裁員1420人、墨西哥裁員1000人、英國裁員90人、西班牙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470人、印度尼西亞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830人、日本裁員880人、印度裁員1710人。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到2023年春季日產將再進行裁員6100人,將在6個地點進行,但日產公司拒絕透露裁減的細節。只是透露“裁員將集中在產能不足、生產小型汽車和生產Datsun的海外工廠,主要裁員對象是在工廠的工人。”

為了扭轉局勢,除了裁員減產以外,日產還計劃改變美國地區的汽車銷售方法,來複蘇美國車市。Hiroto Saikawa計劃改變戈恩在美國地區推行已久的“以價換量”、“以獎勵金換業績”的盲目擴張策略,希望通過提高零售比例來提高日產在美國的盈利能力,目標是將純零售銷量提高10萬輛,將美國汽車銷量恢復至140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據瞭解,由於價格折扣,日產在美國的利潤率僅為1%~2%,而Hiroto Saikawa希望通過調整將這一數據提升5個百分點。畢竟,美國市場曾經是日產最大的利益來源,從這一市場下手來改變日產的成本結構再合適不過。

只是根據日本一家諮詢公司的調研,截止至2019年2月份,日產在過去12個月的美國市場銷售中,有四分之一走的是租賃公司的渠道,而非經銷商渠道。租賃公司渠道的銷售比重在北美行業水平大概是12%,日產的現狀顯然並不健康。Hiroto Saikawa也曾坦言,此前已有多家汽車企業在美國經歷過類似的經銷渠道窘境,但沒有一家公司能在三年內迅速解決這一問題。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根據7月25日,日產汽車發佈的2019年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務報告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淨營收為2.3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僅為16億日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季度的公司淨利潤則大減94.5%,僅為64億日元,在各財年的第一季度數據中,處於2009財年(虧損165億日元)以來的低位。

日產稱,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減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匯率波動和符合監管標準的投資)的負面影響。

1全球萎靡,中國反增

數據顯示,日產一季度全球總銷量同比下降6.0%至123萬輛。其中,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至12.6萬輛;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至35.1萬輛;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6.3%至13.5萬輛(包括俄羅斯);在其他市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日產的銷量同比下降13.1%至17.4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反觀中國市場,其銷售額卻增長2.3%至34.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與全球其他市場銷量下跌形成鮮明對比。日產稱,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對日產軒逸、逍客、奇駿及東風啟辰T60等車型的需求。據悉,2019年上半年,日產在中國市場共銷售新車71.82萬輛,日產軒逸上半年累計銷售20.9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6%;奇駿1-6月累計銷售10.56萬輛,同比增長9.3%,穩居日系SUV半年銷量冠軍。

即使是在2018財年,日產因前董事長CarlosGhosn(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了內部動盪和業績下滑交織,外加中國車市下行的大環境,日產汽車依舊在中國市場實現了銷量的正增長,達到了156.4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近三成,就算說中國市場是保持日產在全球份額和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撐也不為過。2018年,在中國市場,軒逸累計銷售46.36萬輛,同比增長9.8%;奇駿累計銷量達20.45萬輛,同比增長12.1%,在日系SUV中位居第一。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不過對於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日產在制定目標時卻十分理性,2019年的銷量目標仍然保持在160萬輛,與2018年持平。我們知道,日產在華的銷量主要由東風日產貢獻,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也遭遇到了動盪,但東風日產依然達成了53.2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了0.3%。再加上今年東風日產旗下兩款重磅車型逍客和軒逸又雙雙迎來換代,對於日產在中國下半年的市場前景應該是不用擔心了,但其他市場就極具挑戰了。

2提升利潤,美國市場成重點

面對嚴峻的形勢,日產在此次公告中表示,日產正在實施戰略性改革,以建立一個運營基礎,確保在中期內實現可持續性的盈利。該公司正在優化成本結構和製造業務,對核心車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提升品牌價值,穩步更新其產品陣容,實現全球持續增長。日產CEO Hiroto Saikawa(西川廣人)希望在2023年3月31日時,將公司的營業利潤恢復到6%,日產去年的營業利潤僅為2.7%。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在本次公告中,日產也宣佈了之前就有傳言的裁員決定。日產表示,為提高整體利用率,日產將在2022財年結束前將其全球產能減少10%,騰出資金投入到更有價值的電動化與自動駕駛研發。與此同時,日產還計劃在2022年以前推出20款電動車型,以此提高面向未來的市場競爭力,新車從上市到全新改款的平均時間,從此前的5年加速到3.5年。與生產優化相一致,Hiroto Saikawa計劃到2023年3月31日前將全球裁員1.25萬人,這相當於日產全球員工總數的9%。

具體計劃如下,到2020年3月31日前,將在全球8個地區裁員6400人,包括美國裁員1420人、墨西哥裁員1000人、英國裁員90人、西班牙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470人、印度尼西亞暫停一條生產線並裁員830人、日本裁員880人、印度裁員1710人。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到2023年春季日產將再進行裁員6100人,將在6個地點進行,但日產公司拒絕透露裁減的細節。只是透露“裁員將集中在產能不足、生產小型汽車和生產Datsun的海外工廠,主要裁員對象是在工廠的工人。”

為了扭轉局勢,除了裁員減產以外,日產還計劃改變美國地區的汽車銷售方法,來複蘇美國車市。Hiroto Saikawa計劃改變戈恩在美國地區推行已久的“以價換量”、“以獎勵金換業績”的盲目擴張策略,希望通過提高零售比例來提高日產在美國的盈利能力,目標是將純零售銷量提高10萬輛,將美國汽車銷量恢復至140萬輛。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據瞭解,由於價格折扣,日產在美國的利潤率僅為1%~2%,而Hiroto Saikawa希望通過調整將這一數據提升5個百分點。畢竟,美國市場曾經是日產最大的利益來源,從這一市場下手來改變日產的成本結構再合適不過。

只是根據日本一家諮詢公司的調研,截止至2019年2月份,日產在過去12個月的美國市場銷售中,有四分之一走的是租賃公司的渠道,而非經銷商渠道。租賃公司渠道的銷售比重在北美行業水平大概是12%,日產的現狀顯然並不健康。Hiroto Saikawa也曾坦言,此前已有多家汽車企業在美國經歷過類似的經銷渠道窘境,但沒有一家公司能在三年內迅速解決這一問題。

利潤暴跌、銷量下滑、全球裁員,這就是現在的日產

可見對於當下,面對頹勢中的新政,承壓已久的Hiroto Saikawa(西川廣人)已有些力不從心。最終這場自救能有幾分勝算,唯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圖 | 來源於網絡

About Astoncar

愛車,更多一點

雅斯頓 | 以消費者的目光探討汽車,分享更多原創真實的汽車觀點

Contact us

gao@astoncar.com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