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立27載 東方園林的變與不變'

"
"
品牌創立27載 東方園林的變與不變


本報記者 李萌

有著“園林第一股”之稱的東方園林,在今年的8月8日剛剛度過了品牌創立以來的第27個生日。與此同時,在行業內備受關注的東方園林引入國資戰略股東之事也終於有了結果。

2019年8月5日晚間,東方園林(002310)發佈股權轉讓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女士、唐凱先生同意將何巧女所持有的東方園林134,273,101股(佔總股本的5%)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全資子公司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5.90元/股,股份轉讓價款為7.92億元;同時承諾將其持有的除上述轉讓股份外的451,157,617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6.8%)的表決權委託給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本次股權過戶後,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為東方園林控股股東,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搖身一變之後的“新”東方園林,到底會有哪些變化呢?

變: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資源互補

東方園林是國內較早進入水環境治理的企業之一,在工業危廢處置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技術和項目資產,公司無論在品牌知名度還是技術方面,一直在生態環保領域充當風向標的角色。

但是2018年以來,宏觀收槓桿、緊信用、PPP持續規範等政策,導致社會資金成本較高,融資偏緊,環保企業的業務拓展及項目施工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也對東方園林的正常經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如今,隨著國資股東的進駐,東方園林勢必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資金鍊緊張的狀況。加之國資股東未來可能在資源和政策方面的加持,使得無論是銀行機構、政府客戶、投資者還是合作伙伴,對於東方園林的態度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普遍表示願意給予公司更大的支持。由此,東方園林的資源整合能力將獲得較大的提升。

事實上,任何一家優質的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都離不開外部資源的長期合作與支持。過去幾年,諸如萬科、格力等各領域的傳統企業龍頭之所以做得風生水起,同樣也離不開背後國資股東的支持,離不開產業鏈資源的協同。如今,中國生態環保行業的龍頭企業東方園林也有了更加穩固的靠山,這也意味著公司擁有了更為強大的資金和資源支持。

變:提振環保行業士氣

眾所周知,自2018年中國生態環保行業陷入了持續的動盪之中,大量中小企業關停,部分實力較強的大型民營環保企業也普遍遭遇了流動性難題。正所謂“氣可鼓不可洩”,近一年多以來環保行業發生的各種事情,讓環保行業從業者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而要提振士氣,就需要領軍企業的表率作用,以及外界對於企業的持續支持。

東方園林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國生態環保事業的堅定擁躉和踐行者,悉心梳理過去一年中東方園林為數不多的幾次表態,我們仍然不難發現這家行業龍頭企業對環保行業的前景持續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投資者集體接待活動中,東方園林高層就表示:公司未來將聚焦水環境綜合治理和工業危廢處置,鑑於國家將在較長期限內繼續加強環境汙染治理力度,並將持續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進入環保領域,帶動相關產業的穩定增長,這個領域的發展空間廣大,我對東方園林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此次朝陽國資再次加碼戰略入股並取得控股權,加上核心管理團隊的樂觀態度,都在一步步提升東方園林的士氣,讓企業內部乃至各方合作伙伴和投資者群體對東方園林的認識越來越樂觀。

不變:管理層及人員架構穩定

據此次股權轉讓公告顯示,朝陽國資累計將持有東方園林10%的股份及26.8%的表決權。也就是說,原創始股東退出東方園林。

我們知道,商業世界瞬息萬變,很難有基業長青的公司,這個時候,不僅企業的經營戰略重要,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和企業精神尤為重要。

如今國資如期而至,原有的東方園林核心團隊仍然選擇了堅守和支持。據公告中顯示,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不會導致東方園林經營管理層的重大變化,此舉不僅保持了企業原有經營機制和團隊的活力和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公司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降低了經營不確定性。

後續,對“新”東方園林而言,其一直堅持和提倡的“心繫地球 致敬自然”價值觀不會發生變化,而這種企業文化才是東方園林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中之重。只要精神不變,東方園林的精氣神就不會倒,哪怕遇到了再大的問題,也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吸納全新股東後的東方園林,公司經營風險得以降低,管理團隊穩定,公司技術實力和品牌溢價得以持續體現。

隨著朝陽國資入駐,東方園林的大量存量項目將有望得到激活,企業也重新迎來了新機遇。

不變: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危廢“雙主業”戰略不動搖

當然,東方園林要想真正脫離困境,關鍵還是要優化公司治理,特別是要把業務做好。我們看到,自從2018年行業速度放緩之後,公司隨即採取了穩健的發展戰略,重新確定了水環境綜合治理和工業危廢處置雙主業,不再以項目數量為指標,而是靜下心來打造精品項目,謀求企業穩健發展。

據悉,作為生態環保領域的龍頭企業,東方園林目前項目儲備充足。根據公司債券跟蹤評級報告顯示,公司2018年中標總金額為447.53億元,其中PPP項目45個,中標金額約408.05億元。截至2019年3月末,公司累計中標134個PPP項目,共有107個項目入財政部項目庫,其中國家示範項目的數量共12個;截至2019年3月末,公司累計參與投資成立SPV公司120家,項目總投資額為1,480.46億元。

再加上如今東方園林迴歸水環境治理和工業危廢處置雙主業,項目經驗和技術實力與過去相比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例如東方園林負責設計、建設的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鄉官莊公園項目、長江保護帶池州平天湖生態修復工程、昌寧右甸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赤黃公路景觀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均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和讚賞,這一點從東方園林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也是很好的證明。

未來,只要東方園林堅持做精品工程的態度不變,能力不變,東方園林就仍然充滿希望。朝陽國資對東方園林的戰略投資,也正是基於對東方園林在項目經驗、人才培養和技術沉澱方面價值的認可和對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在綠色中國戰略下,東方園林作為行業領軍者所展現出來的發展潛力。

一切為了明天

對於“新”東方園林而言,核心理念、使命與價值觀是不變的,企業永遠不能忘記企業在生態環保行業中的作用,也不能忘記在社會中的角色、對股東的責任。

而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方法、經營戰略、人事、資產都是可變的。基業長青的企業總是在嘗試各種可能的方案,根據成功與失敗的結果再決定保留或拋棄,最後就像自然界中優勝劣汰的道理一樣,能夠適應環境,留下來的就是最好的。

從這一次朝陽國資的入股可以看出,東方園林正在堅持那些必須堅持的東西,保持拼搏創業的精神不變、雙主業戰略不變,同時加緊補足自己的短板。不變與變,其實都是為了企業的持續經營。

由此,即使未來環保行業的競爭再激烈、環境再動盪,“新”東方園林也能夠做到穩如泰山。

"
品牌創立27載 東方園林的變與不變


本報記者 李萌

有著“園林第一股”之稱的東方園林,在今年的8月8日剛剛度過了品牌創立以來的第27個生日。與此同時,在行業內備受關注的東方園林引入國資戰略股東之事也終於有了結果。

2019年8月5日晚間,東方園林(002310)發佈股權轉讓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女士、唐凱先生同意將何巧女所持有的東方園林134,273,101股(佔總股本的5%)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全資子公司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5.90元/股,股份轉讓價款為7.92億元;同時承諾將其持有的除上述轉讓股份外的451,157,617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6.8%)的表決權委託給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本次股權過戶後,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為東方園林控股股東,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搖身一變之後的“新”東方園林,到底會有哪些變化呢?

變: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資源互補

東方園林是國內較早進入水環境治理的企業之一,在工業危廢處置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技術和項目資產,公司無論在品牌知名度還是技術方面,一直在生態環保領域充當風向標的角色。

但是2018年以來,宏觀收槓桿、緊信用、PPP持續規範等政策,導致社會資金成本較高,融資偏緊,環保企業的業務拓展及項目施工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也對東方園林的正常經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如今,隨著國資股東的進駐,東方園林勢必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資金鍊緊張的狀況。加之國資股東未來可能在資源和政策方面的加持,使得無論是銀行機構、政府客戶、投資者還是合作伙伴,對於東方園林的態度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普遍表示願意給予公司更大的支持。由此,東方園林的資源整合能力將獲得較大的提升。

事實上,任何一家優質的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都離不開外部資源的長期合作與支持。過去幾年,諸如萬科、格力等各領域的傳統企業龍頭之所以做得風生水起,同樣也離不開背後國資股東的支持,離不開產業鏈資源的協同。如今,中國生態環保行業的龍頭企業東方園林也有了更加穩固的靠山,這也意味著公司擁有了更為強大的資金和資源支持。

變:提振環保行業士氣

眾所周知,自2018年中國生態環保行業陷入了持續的動盪之中,大量中小企業關停,部分實力較強的大型民營環保企業也普遍遭遇了流動性難題。正所謂“氣可鼓不可洩”,近一年多以來環保行業發生的各種事情,讓環保行業從業者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而要提振士氣,就需要領軍企業的表率作用,以及外界對於企業的持續支持。

東方園林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國生態環保事業的堅定擁躉和踐行者,悉心梳理過去一年中東方園林為數不多的幾次表態,我們仍然不難發現這家行業龍頭企業對環保行業的前景持續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投資者集體接待活動中,東方園林高層就表示:公司未來將聚焦水環境綜合治理和工業危廢處置,鑑於國家將在較長期限內繼續加強環境汙染治理力度,並將持續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進入環保領域,帶動相關產業的穩定增長,這個領域的發展空間廣大,我對東方園林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此次朝陽國資再次加碼戰略入股並取得控股權,加上核心管理團隊的樂觀態度,都在一步步提升東方園林的士氣,讓企業內部乃至各方合作伙伴和投資者群體對東方園林的認識越來越樂觀。

不變:管理層及人員架構穩定

據此次股權轉讓公告顯示,朝陽國資累計將持有東方園林10%的股份及26.8%的表決權。也就是說,原創始股東退出東方園林。

我們知道,商業世界瞬息萬變,很難有基業長青的公司,這個時候,不僅企業的經營戰略重要,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和企業精神尤為重要。

如今國資如期而至,原有的東方園林核心團隊仍然選擇了堅守和支持。據公告中顯示,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不會導致東方園林經營管理層的重大變化,此舉不僅保持了企業原有經營機制和團隊的活力和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公司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降低了經營不確定性。

後續,對“新”東方園林而言,其一直堅持和提倡的“心繫地球 致敬自然”價值觀不會發生變化,而這種企業文化才是東方園林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中之重。只要精神不變,東方園林的精氣神就不會倒,哪怕遇到了再大的問題,也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吸納全新股東後的東方園林,公司經營風險得以降低,管理團隊穩定,公司技術實力和品牌溢價得以持續體現。

隨著朝陽國資入駐,東方園林的大量存量項目將有望得到激活,企業也重新迎來了新機遇。

不變: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危廢“雙主業”戰略不動搖

當然,東方園林要想真正脫離困境,關鍵還是要優化公司治理,特別是要把業務做好。我們看到,自從2018年行業速度放緩之後,公司隨即採取了穩健的發展戰略,重新確定了水環境綜合治理和工業危廢處置雙主業,不再以項目數量為指標,而是靜下心來打造精品項目,謀求企業穩健發展。

據悉,作為生態環保領域的龍頭企業,東方園林目前項目儲備充足。根據公司債券跟蹤評級報告顯示,公司2018年中標總金額為447.53億元,其中PPP項目45個,中標金額約408.05億元。截至2019年3月末,公司累計中標134個PPP項目,共有107個項目入財政部項目庫,其中國家示範項目的數量共12個;截至2019年3月末,公司累計參與投資成立SPV公司120家,項目總投資額為1,480.46億元。

再加上如今東方園林迴歸水環境治理和工業危廢處置雙主業,項目經驗和技術實力與過去相比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例如東方園林負責設計、建設的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鄉官莊公園項目、長江保護帶池州平天湖生態修復工程、昌寧右甸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赤黃公路景觀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均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和讚賞,這一點從東方園林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也是很好的證明。

未來,只要東方園林堅持做精品工程的態度不變,能力不變,東方園林就仍然充滿希望。朝陽國資對東方園林的戰略投資,也正是基於對東方園林在項目經驗、人才培養和技術沉澱方面價值的認可和對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在綠色中國戰略下,東方園林作為行業領軍者所展現出來的發展潛力。

一切為了明天

對於“新”東方園林而言,核心理念、使命與價值觀是不變的,企業永遠不能忘記企業在生態環保行業中的作用,也不能忘記在社會中的角色、對股東的責任。

而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方法、經營戰略、人事、資產都是可變的。基業長青的企業總是在嘗試各種可能的方案,根據成功與失敗的結果再決定保留或拋棄,最後就像自然界中優勝劣汰的道理一樣,能夠適應環境,留下來的就是最好的。

從這一次朝陽國資的入股可以看出,東方園林正在堅持那些必須堅持的東西,保持拼搏創業的精神不變、雙主業戰略不變,同時加緊補足自己的短板。不變與變,其實都是為了企業的持續經營。

由此,即使未來環保行業的競爭再激烈、環境再動盪,“新”東方園林也能夠做到穩如泰山。

品牌創立27載 東方園林的變與不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