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西安有座“塔堅強” 歷經70多次地震堅挺1300多年仍不倒
納蘭小魚的行走筆記
1/12 說到斜塔,多數人馬上就會想到55米高的比薩斜塔。 其實比薩斜塔的傾斜角度只有3.99度,知名度高的原因無非就是伽利略“兩個鐵球”自由落體實驗。 其實咱大西安也有一座千年古塔,歷經多次地震屹立仍不倒,可媲美比薩斜塔。 這座千年古塔就是聞名遐邇的大雁塔,又被人稱為“塔堅強” 。
2/12 大雁塔位於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 始建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唐高宗李治為安置高僧玄奘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而建造的,是古城西安的標誌和象徵,也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
3/12 玄奘是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方丈,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大雁塔為玄奘法師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我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佛教界的重視。 大雁塔通高64.5米,相當於20層樓高。在歷經了1300多年風雨和70多次地震後,古塔雖有傾斜,但依然堅強地屹立著。 每天都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裡自拍、或者在建築物前合影留念。
4/12 當你站在大雁塔北面的廣場之上遙望大雁塔時,你會發現,這座原本筆直屹立的古塔竟然傾斜了。塔頂明顯“倒”向西北,遠遠偏離了地面塔基所在的垂直位置。 當你慢慢走進細看時,你會發現,古塔的磚體在雨水尤其是酸雨的浸泡下出鹼發白。
5/12 據史料記載,早在700多年前,外國傳教士就發現了大雁塔的傾斜現象。 據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史料,大雁塔當時已向西北方向傾斜198毫米。 1941年,大雁塔向西北的傾斜擴大到413毫米。由於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從1945年起大雁塔的傾斜速度開始加快,1983年為894毫米。1996年時已達1010.5毫米。大雁塔因此也有了中國的“比薩斜塔”之稱。
6/12 關於塔身傾斜的原因眾說紛紜。經文物專家多年的分析研究,認為大雁塔傾斜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7/12 一是古塔自身因素,如材料、結構、整體性差,以及排水、防水方面存在問題。大雁塔64.5米高,地基面積比較小。在古代,地基處理方法簡單技術落後。經過千年的演變,土層承載能力發生不同變化,因此可能引起塔身傾斜。
8/12 二是古塔周圍過量採掘地下水,引起承壓水位大幅下降和地面不均勻沉降,從而造成傾斜; 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期間,受降水偏少和城市化發展影響,西安一度出現用水荒。由於常年超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大範圍的不均勻沉降。這一時期也是大雁塔的傾斜速度最快的時期。
9/12 三是大雁塔正好位於關中地質大斷裂帶邊緣。1300多年間,大雁塔先後歷經70多次地震,對大雁塔的破壞很大。如1556年的明嘉靖關中大地震曾經震裂塔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導致塔內粉層大塊脫落,甚至裂縫。這些都是導致塔身傾斜的原因。
10/12 為保護千年古塔,近幾年西安市陸續出臺多項保護水資源、嚴禁開採地下水等措施。大雁塔周圍的地下水位已在緩慢上升,附近地面沉降和塔體傾斜也得到了緩解。截至2006年年底,大雁塔已回彈9.4毫米。有專家推測,照目前每年回彈1毫米左右的“速度”,千年後大雁塔就有可能“回到原位”。
11/12 除了保存從天竺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大雁塔內還存有舍利子萬餘顆。 大雁塔保存的文物中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數貝葉經,即刻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經卷。由於古印度沒有紙張,書寫常以貝葉代之,玄奘沿著絲綢古道取回的657部真經均為貝葉經。大雁塔四層塔室內就供奉著兩片長約40釐米、寬約7釐米的貝葉經,上面刻寫著密密麻麻的梵文,據說現全世界認識該文字的學者不足10位,非常罕見。
12/12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文\/圖 納蘭小魚
2017-05-1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