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沒有病毒就好了?要是沒有病毒,這個世界就真的沒了!

地球 化學 動物 大學 徐德文5分鐘科學頻道 2019-05-23
如果世界上沒有病毒就好了?要是沒有病毒,這個世界就真的沒了!

什麼是病毒?乍一聽到這個問題,你很可能一愣,病毒,這個詞耳熟能詳,所有人都能說得非常順溜,但究竟什麼是病毒,可能很多人還真不清楚。

首先請你回答一下,病毒是動物,植物,微生物,還是其它什麼生命形式?很多人可能會想當然地說,病毒當然是微生物了,最不濟也是一種生命。

然而,在很多科學家看來,病毒並不是生命體,而只是一種類生物體,是一種存在於化學與生物邊界的東西。對生命的定義一般是“格倫太太”(Mrs Gren),即運動(movement),呼吸(respiration),感知(sensitivity),生長(growth),繁殖(reproduction),排洩(excretion)和營養(nutrition),病毒和這7個條件幾乎都不挨邊。

如果世界上沒有病毒就好了?要是沒有病毒,這個世界就真的沒了!

病毒沒有會分裂的細胞,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物過程,也不能獨立繁殖。更多的時候,病毒可看成是一團基因物質,嚴重依賴宿主的細胞,將自己注入其中來製造更多的副本。科學家們迄今也不知道病毒究竟是如何起源的,一些人認為它可能是由DNA進化而來,一些人則認為它可能由細菌進化而來。

那麼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種病毒呢?科學家們估計有數百萬種,但其中只有約5000種已經被詳細描述。近年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家馬修·沙利文領導的團隊,乘坐一艘名為塔拉(Tara)的科考船,在全球海洋中開展了一場病毒搜索,甚至到達了南極和北極,將海洋病毒的種類一舉從5,476種,提升到了195,728種,然而和預計的數百萬種還是差得很遠。

如果世界上沒有病毒就好了?要是沒有病毒,這個世界就真的沒了!

也許你會想,這有什麼呢?病毒再多,對這個世界來說也是微不足道,沒有什麼意義的。然而你的想法肯定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細菌在海洋生態系統和食物網中發揮著絕對重要的作用。每天海洋中20%到40%細菌的死亡是由病毒造成的,釋放出大量影響食物網的碳和其它營養物質;病毒每天還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轉移10^29個基因,來影響微生物群落的進化路線,並通過代謝重組宿主的光合作用,中心碳代謝和氮硫循環,進而改變地球的生物化學循環。

如果世界上沒有病毒就好了?要是沒有病毒,這個世界就真的沒了!

而整個地球氧氣的一半來自海洋生物,海洋也吸收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一半,所有這一切,都和海洋中病毒的參與分不開的。越基礎的生命,反而對地球的生命環境越重要,而病毒,更是行走在生命與化學物質邊界的類生物體,在全球碳循環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沒有病毒,生命就無法進化,甚至無法成其為生命!

所以,以後別再天真地感嘆,這個世界要是沒有病毒就好了——要是沒有病毒,這個世界就真的沒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