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地球 小行星 土星 木星 宇宙 娛樂大話談 2019-04-26

通俗一點說,就是在太空中游弋的小行星碎塊被較大質量的天體引力捕獲,脫離原有的運行軌道,以很快的速度掉落到地球上或其他行星上的硬塊。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這種硬塊在進入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會發熱燃燒,而掉到地上的是沒有燃燒完的殘骸,這種殘骸成分為石質、鐵質或者混合物。所以只有掉到地上的殘骸才叫隕石,在天上時它們不叫隕石。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隕石發光,源於高溫,而非燃燒。發光的東西不一定在燃燒,就比如你家的電燈泡,發光,但絕不是在燃燒。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隕石發光的本質就是高溫。任何物質,只要溫度大於絕對零度,就會不斷的向外輻射電磁波。有的強,有的弱,其功率與表面積成正比,同時也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我們平時看到燒紅的鐵塊,它發光是因為高溫,從而向外輻射電磁波。而其中的可見光波段足夠強,所以我們能夠看到。

其實平常的時候,隕石基本就是一塊石頭,它們不會發光不會發熱,只有當它們進入大氣層的時候,才會出現所謂的燃燒現象,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但隕石燃燒並不是真的在燃燒,這是因為它們的速度太快,導致了它們進入大氣層的時候,會和大氣層產生劇烈的摩擦。

我們的自然界及浩瀚的宇宙當中到處都有這種光和熱散發的現象,我們人類習慣性得將這種現象描繪成燃燒,通過前文大家知道這種氧化還原反應可以產生光和熱的散發,因此許多人誤以為氧氣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必要條件,其實不是的,首先氧化還原反應並不一定需要有氧氣,其次除了氧化還原反應之外還有許多反應也能散發光和熱,產生火焰未必需要氧氣。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不僅是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會燃燒,進入木星、土星這類有著厚厚的大氣層的氣態巨行星就更加容易燃燒,這也成為了我們處理結束任務的探測器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了防止探測器攜帶的來自地球上的物質汙染可能存在生命的木星衛星和土星衛星,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當年的木星探測器伽利略號,和今年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最終都是在燃料完全耗盡之前,趁著地面監控站還完全能夠對探測器的軌道進行控制的時候,主動選擇讓伽利略號和卡西尼號分別墜入木星和土星大氣層燒燬的。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如果是結構不緊密的小行星還可能在未撞擊前就解體爆炸,比如發生在20世紀初的西伯利亞通古斯大爆炸事件。

所以,這樣的情況,就不能說太空中沒有氧氣了,因為,根本就沒發生在太空中。太空中的環境幾近真空,每一個立方厘米可能只含有一個原子,如此空蕩蕩的空間,小行星會不受阻礙的飛行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