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地球 土星 木星 小行星 宇宙 電力工程技術 2018-11-25

不僅是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會燃燒,進入木星、土星這類有著厚厚的大氣層的氣態巨行星就更加容易燃燒,這也成為了我們處理結束任務的探測器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了防止探測器攜帶的來自地球上的物質汙染可能存在生命的木星衛星和土星衛星,當年的木星探測器伽利略號,和今年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最終都是在燃料完全耗盡之前,趁著地面監控站還完全能夠對探測器的軌道進行控制的時候,主動選擇讓伽利略號和卡西尼號分別墜入木星和土星大氣層燒燬的。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燃燒需要的是助燃劑,而不是氧氣,鎂條在氯氣中燃燒,鈉在氯氣中燃燒,硫和鐵的燃燒,都是沒有氧氣參與的燃燒。隕石在宇宙真空的環境下是不會燃燒的,因為真空沒有空氣就不會有摩擦!所以提的問題就是錯的,你在地球上看到隕石燃燒,那是因為隕石已經進入了大氣層,與空氣摩擦,不管是氧氣還是氮氣,只要是氣體就會有產生摩擦。摩擦生成的高溫使得周圍的空氣電離,點燃形成火焰。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但是從化學的角度講,燃燒是一個氧化反應。氧化反應除了和氧氣發生作用外,還可以和其他物質,只是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的可燃物容易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與其他物質很難發生這樣的反應。

但是隕石之所以也能燃燒的原因也正好在這裡。那就是隕石中所含有的物質,自身發生了這種氧化反應。在太空中沒有氧氣,隕石也能燃燒,是因為隕石在星際引力或者自身物質的作用下產生了熱量導致這樣這種反應的發生。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鎂元素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除了在接觸氧的情況下,可以燃燒,在無氧條件下,和氮氣或者其他氣體接觸也可以發生氧化反應,也可以燃燒。所以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會被介紹到,如果是鎂這種物質著火以後,是不可以用二氧化碳作滅火劑的。使用二氧化碳滅火的話,只會讓美這種物質燃燒的更加劇烈,因為鎂在二氧化碳的環境中也是可以燃燒的,即使沒有氧氣。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最後總結一個概念,就是,燃燒是一種氧化反應,大部分時候是在有氧氣的條件下進行,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很多時候氧化反應的發生,不需要氧氣。

真正發生燃燒現象是進入了另一星球的大氣層了,由於流星的高速墜落飛行,與大氣層中的氣體物質分子發生激烈撞擊導致流星體物質因激烈撞擊而分解或裂變,發生光子,電子等微能量粒子的逃逸形象。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有氧燃燒是一種物質化合產生能量粒子逃逸時的一種現象。就是拿兩個金屬或石頭猛烈撞擊也會產生火花。只要是物質裂變或物質之間化合,都會有能量粒子發生逃逸而產生燃燒現象,巨烈時就會發生爆炸現象。

既然都隕石了,還能在太空燃燒?事實上沒有進入大氣層的只能稱為太空岩石或小行星,不能稱之為隕石。太空岩石或小行星進入大氣層,與空氣摩擦燃燒分解,一些碎片會墜落地表,這些碎片才能被稱為隕石。所以太空沒有氧氣並不妨礙隕石燃燒,因為隕石根本就不在太空燃燒!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大氣層的厚度大概有幾十公里,隕石在太空的時候是不會燃燒的,因為太空是真空,沒有摩擦,隕石就是安靜的飛行,一旦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隕石開始接觸到氣體,這個時候因為氣體與隕石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可以把隕石周圍的大氣加熱到等離子體的狀態,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火焰。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其實,隕石裡可能沒有可燃燒的物質,但因為溫度太高,主要是把周圍的大氣加熱了產生了火焰,這其實與氧氣也沒有什麼關係,就算地球上全是氮氣,這樣的大石頭從天下掉下來,照樣能著火。

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有一個誤解,總覺得燃燒要有氧氣,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比如太陽也在燃燒,就不需要氧氣,把加熱的硫磺放在氫氣裡,也是可以燃燒的——不需要氧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