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成立於1837年的美國奢侈品珠寶商蒂凡尼(Tiffany)正把“復興”的希望放在中國年輕人身上。

2015年初開始,連續7個季度銷量同比增速為負的慘淡業績,迫使這家昔日珠寶零售巨頭經歷了管理層換血、產品品類擴充、營銷手段年輕化等一系列變革,而業績在2017年後逐漸回升,但並不穩定。2019年第二季度公佈的財報中,蒂凡尼全球銷量再度下滑3%。

業績困境的背後,是社會潮流的變化。歐美日益下降的低結婚率、年輕一代更追求爽感而非經典的消費口味,以及人造鑽石行業的興起,組成傳統珠寶行業的“逆風”環境。

中國,幾乎成為唯一亮點。在財報會議上,“中國戰略”被CEO Alessandro Bogliolo一再提及。這位曾經在寶格麗任職16年的行業老兵決定,加碼中國。不僅將升級中國地區內的旗艦店,而且將通過線上營銷打入中國的社交圈,討好奢侈品的半壁江山——中國千禧一代。

蒂凡尼已經初嘗甜頭。2018年,在中國人表達愛意的“520”節日期間,“入鄉隨俗”的蒂凡尼在中國社交平臺上試水限時精品店,選擇中國男星劉昊然為推廣大使,200條售價近2萬的ModernKeys項鍊一週內售罄。蒂凡尼稱,亞太地區的新增銷售正在抵消北美地區業績下滑的損失。

麥肯錫在《奢侈品報告2019》中預言,能否深刻理解中國年輕一代,並進入他們的社交圈子,已經成為決定品牌下一個十年生死存亡的關鍵要務。而一位海外買手曾對《稜鏡》表示,國際品牌在歐美市場建立根基經過時間淬鍊,如果海外品牌只出於規模效應把經過檢驗的海外款式帶到中國,或將被更能代表新消費群體精神內核的新興品牌所取代。

這次,180多歲的蒂凡尼能依靠中國的千禧一代完成翻盤嗎?

1

業績滑坡遭投資人逼宮

2017年2月,美國頂級流行女歌手Lady Gaga所代言的蒂凡尼HardWear新品系列在全美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上首次亮相。廣告片中傳達出來的“酷”勁,和傳統印象中典雅的蒂凡尼品牌形象迥異,轉型的急切,可見一斑。

但就在這支廣告片首發前不久,親自“點名”挑選Lady Gaga的蒂凡尼前CEO Frederic Cumenal沒有迎來董事會的賀喜,而是獲悉,自己已“被下課”。董事會認為,兩年來,轉型計劃推進不夠迅速。Frederic Cumenal出局的另一推手,是“不請自來”的激進投資人。

超級碗週末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激進投資人、對衝基金JanaPartners LLC對蒂凡尼的持倉增加至4.9%,接近5%的舉牌紅線——Jana Partners LLC尋求對董事會進行重組。

蒂凡尼的業績滑坡在2014年年末震驚了市場。在理應是旺季的聖誕假期期間,蒂凡尼的銷售意外低迷,被迫下調全年盈利預期。此後在2016年,蒂凡尼公佈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慘同店下跌——全球銷售跌幅達9%。

對衝基金JanaPartners創始人巴里·羅森斯坦(Barry Rosenstein)稱,蒂凡尼正在失去年輕一代。他認為,董事會多名70歲以上成員,已經和年輕人的想法脫節,建議尋找年輕化、更具有國際經驗的董事加入。上新週期長達數年,且新品不賣座、對銷售貢獻只佔10%,都是蒂凡尼業績被質疑的痛點。

最終,蒂凡尼董事會和管理層被迫大換血。前CEO和創意總監雙雙出局,在新董事長、寶格麗前CEO Francesco Trapani的斡旋下,蒂凡尼在2017年選定原Diesel CEO、曾在寶格麗效力16年的高管Alessandro Bogliolo擔任新CEO,並在同年10月走馬上任。

2

新消費觀和群體出現

但時尚的權柄已隨時代而變。

“內衣帝國”維多利亞的祕密銷量跳水的背後,是現代女性對舒適、自信的新需求,讓強調“完美身材”的維密顯得陳詞濫調。同理,蒂凡尼以婚戒或金銀首飾為名,曾大多依託於男士給愛人購買婚戒或週年紀念品的場景。但這一場景機會正在美國本土遭遇困境。

數據顯示,美國結婚率越來越低,從 1950 年的 78%下降到如今不足50%。蒂凡尼面對的是從2016年開始萎縮的美國珠寶市場。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稱,這種不斷萎縮的境遇,將持續到2022年。

為了提振銷量,珠寶行業開始定位於女性新需求,展開自救。鑽石生產商協會開啟“我心儀,我掏錢(For me, From me)”的營銷行為,鼓勵獨立有經濟能力的職業女性為自己花錢,而不是坐等別人的禮物。

職業女性“想買就買”、“為自己買”的新潮流,通過名人的加持,形成社會風氣。英國皇室的新王妃、美國演員梅根(Meghan Markle),就是代言人之一。

她曾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披露,2015年給自己買過一支5000英鎊(約4.3萬元人民幣)的卡地亞腕錶,並在表後刻上“來自M.M(名字的首字母)”。當時她主演的美國電視劇集《金牌律師(Suits)》即將籌備第三季,買了一塊新表,作為給自己的獎勵。

歐洲鑽石品牌戴比爾斯(De Beers)在2017年9月發佈的報告中顯示,女性角色的變化催生新的鑽石首飾需求,在中國有26%的鑽石珠寶由女性消費者購買,這一數據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

除了迎合女性消費觀改變之外,蒂凡尼也在積極拓展新品類,將在今年10月推出更多男性珠寶新品,去掉純女性珠寶飾品的標籤。品牌諮詢公司Brand Kyes總裁羅伯特·帕斯考夫(Robert Passikoff)對《稜鏡》表示,“男性飾品是增加增值產品品類的好機會,蒂凡尼正在非常努力擴張到更廣泛的新受眾群。”

羅伯特·帕斯考夫同時表示,奢侈品牌在拓展品類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拓展新群體時,不得罪或丟失傳統的消費群體。

3

“行走的錢包”迴流了

與此同時,親眼目睹2008年金融危機,經歷過房屋被收回、學生貸款還不上的美國人消費觀正走向保守,越來越不願在奢侈品上花錢。存量競爭中,中國消費者成為奢侈品解渴的綠洲。

美國旅遊局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去年在美國消費364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353億美元,為國際遊客中最捨得花錢的消費群體。蒂凡尼的財報數據顯示,儘管按照銷售總量計算,北美仍是蒂凡尼的第一大市場,但其中12%的貢獻率來自境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

CEO Alessandro Bogliolo 稱,第二季度北美市場銷量同比下跌4%至4.55億美元,主要也源於“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遊客消費大幅減少”。

除了蒂凡尼之外,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Coach和KateSpade的母公司、美國的Tapestry也財報中提及,中國遊客下跌,給歐美區域銷量帶來負面影響。

境內外價差,曾經是中國遊客熱衷於在境外旅遊時購買珠寶、腕錶、皮包等奢侈品的原因。在出境選擇越來越豐富的大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往往在出行前早已“種草”,帶著購物清單去旅遊。在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媒體上,也有達人分享的品牌各地比價表。

但價差正在逐漸縮小。一來,進口稅制得到調整。自2015年5月以來,多個品類的進口關稅得到大幅降低;二來,國際品牌為打擊代購灰色市場,主動降價以縮小不同市場間的價差。2015年,香奈兒就曾經在歐洲漲價的同時,在中國降價20%。

除了價差減少導致境外消費吸引力下降之外,中國赴美遊客數量也出現下滑。美國旅遊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赴美中國遊客出現15年來首次下滑,比上一年下降5.7%,至299萬人次。曾被譽為“行走的錢包”的中國遊客群體正在消費迴流。

4

巨頭們,去中國

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人的消費實力仍不可小覷。於是,蒂凡尼們決定,去中國。

商業決策由運營數據作為支撐。數據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主的亞太地區不僅是蒂凡尼第二大市場,且地區營業利潤率高於歐洲和北美地區。

"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成立於1837年的美國奢侈品珠寶商蒂凡尼(Tiffany)正把“復興”的希望放在中國年輕人身上。

2015年初開始,連續7個季度銷量同比增速為負的慘淡業績,迫使這家昔日珠寶零售巨頭經歷了管理層換血、產品品類擴充、營銷手段年輕化等一系列變革,而業績在2017年後逐漸回升,但並不穩定。2019年第二季度公佈的財報中,蒂凡尼全球銷量再度下滑3%。

業績困境的背後,是社會潮流的變化。歐美日益下降的低結婚率、年輕一代更追求爽感而非經典的消費口味,以及人造鑽石行業的興起,組成傳統珠寶行業的“逆風”環境。

中國,幾乎成為唯一亮點。在財報會議上,“中國戰略”被CEO Alessandro Bogliolo一再提及。這位曾經在寶格麗任職16年的行業老兵決定,加碼中國。不僅將升級中國地區內的旗艦店,而且將通過線上營銷打入中國的社交圈,討好奢侈品的半壁江山——中國千禧一代。

蒂凡尼已經初嘗甜頭。2018年,在中國人表達愛意的“520”節日期間,“入鄉隨俗”的蒂凡尼在中國社交平臺上試水限時精品店,選擇中國男星劉昊然為推廣大使,200條售價近2萬的ModernKeys項鍊一週內售罄。蒂凡尼稱,亞太地區的新增銷售正在抵消北美地區業績下滑的損失。

麥肯錫在《奢侈品報告2019》中預言,能否深刻理解中國年輕一代,並進入他們的社交圈子,已經成為決定品牌下一個十年生死存亡的關鍵要務。而一位海外買手曾對《稜鏡》表示,國際品牌在歐美市場建立根基經過時間淬鍊,如果海外品牌只出於規模效應把經過檢驗的海外款式帶到中國,或將被更能代表新消費群體精神內核的新興品牌所取代。

這次,180多歲的蒂凡尼能依靠中國的千禧一代完成翻盤嗎?

1

業績滑坡遭投資人逼宮

2017年2月,美國頂級流行女歌手Lady Gaga所代言的蒂凡尼HardWear新品系列在全美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上首次亮相。廣告片中傳達出來的“酷”勁,和傳統印象中典雅的蒂凡尼品牌形象迥異,轉型的急切,可見一斑。

但就在這支廣告片首發前不久,親自“點名”挑選Lady Gaga的蒂凡尼前CEO Frederic Cumenal沒有迎來董事會的賀喜,而是獲悉,自己已“被下課”。董事會認為,兩年來,轉型計劃推進不夠迅速。Frederic Cumenal出局的另一推手,是“不請自來”的激進投資人。

超級碗週末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激進投資人、對衝基金JanaPartners LLC對蒂凡尼的持倉增加至4.9%,接近5%的舉牌紅線——Jana Partners LLC尋求對董事會進行重組。

蒂凡尼的業績滑坡在2014年年末震驚了市場。在理應是旺季的聖誕假期期間,蒂凡尼的銷售意外低迷,被迫下調全年盈利預期。此後在2016年,蒂凡尼公佈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慘同店下跌——全球銷售跌幅達9%。

對衝基金JanaPartners創始人巴里·羅森斯坦(Barry Rosenstein)稱,蒂凡尼正在失去年輕一代。他認為,董事會多名70歲以上成員,已經和年輕人的想法脫節,建議尋找年輕化、更具有國際經驗的董事加入。上新週期長達數年,且新品不賣座、對銷售貢獻只佔10%,都是蒂凡尼業績被質疑的痛點。

最終,蒂凡尼董事會和管理層被迫大換血。前CEO和創意總監雙雙出局,在新董事長、寶格麗前CEO Francesco Trapani的斡旋下,蒂凡尼在2017年選定原Diesel CEO、曾在寶格麗效力16年的高管Alessandro Bogliolo擔任新CEO,並在同年10月走馬上任。

2

新消費觀和群體出現

但時尚的權柄已隨時代而變。

“內衣帝國”維多利亞的祕密銷量跳水的背後,是現代女性對舒適、自信的新需求,讓強調“完美身材”的維密顯得陳詞濫調。同理,蒂凡尼以婚戒或金銀首飾為名,曾大多依託於男士給愛人購買婚戒或週年紀念品的場景。但這一場景機會正在美國本土遭遇困境。

數據顯示,美國結婚率越來越低,從 1950 年的 78%下降到如今不足50%。蒂凡尼面對的是從2016年開始萎縮的美國珠寶市場。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稱,這種不斷萎縮的境遇,將持續到2022年。

為了提振銷量,珠寶行業開始定位於女性新需求,展開自救。鑽石生產商協會開啟“我心儀,我掏錢(For me, From me)”的營銷行為,鼓勵獨立有經濟能力的職業女性為自己花錢,而不是坐等別人的禮物。

職業女性“想買就買”、“為自己買”的新潮流,通過名人的加持,形成社會風氣。英國皇室的新王妃、美國演員梅根(Meghan Markle),就是代言人之一。

她曾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披露,2015年給自己買過一支5000英鎊(約4.3萬元人民幣)的卡地亞腕錶,並在表後刻上“來自M.M(名字的首字母)”。當時她主演的美國電視劇集《金牌律師(Suits)》即將籌備第三季,買了一塊新表,作為給自己的獎勵。

歐洲鑽石品牌戴比爾斯(De Beers)在2017年9月發佈的報告中顯示,女性角色的變化催生新的鑽石首飾需求,在中國有26%的鑽石珠寶由女性消費者購買,這一數據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

除了迎合女性消費觀改變之外,蒂凡尼也在積極拓展新品類,將在今年10月推出更多男性珠寶新品,去掉純女性珠寶飾品的標籤。品牌諮詢公司Brand Kyes總裁羅伯特·帕斯考夫(Robert Passikoff)對《稜鏡》表示,“男性飾品是增加增值產品品類的好機會,蒂凡尼正在非常努力擴張到更廣泛的新受眾群。”

羅伯特·帕斯考夫同時表示,奢侈品牌在拓展品類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拓展新群體時,不得罪或丟失傳統的消費群體。

3

“行走的錢包”迴流了

與此同時,親眼目睹2008年金融危機,經歷過房屋被收回、學生貸款還不上的美國人消費觀正走向保守,越來越不願在奢侈品上花錢。存量競爭中,中國消費者成為奢侈品解渴的綠洲。

美國旅遊局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去年在美國消費364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353億美元,為國際遊客中最捨得花錢的消費群體。蒂凡尼的財報數據顯示,儘管按照銷售總量計算,北美仍是蒂凡尼的第一大市場,但其中12%的貢獻率來自境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

CEO Alessandro Bogliolo 稱,第二季度北美市場銷量同比下跌4%至4.55億美元,主要也源於“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遊客消費大幅減少”。

除了蒂凡尼之外,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Coach和KateSpade的母公司、美國的Tapestry也財報中提及,中國遊客下跌,給歐美區域銷量帶來負面影響。

境內外價差,曾經是中國遊客熱衷於在境外旅遊時購買珠寶、腕錶、皮包等奢侈品的原因。在出境選擇越來越豐富的大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往往在出行前早已“種草”,帶著購物清單去旅遊。在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媒體上,也有達人分享的品牌各地比價表。

但價差正在逐漸縮小。一來,進口稅制得到調整。自2015年5月以來,多個品類的進口關稅得到大幅降低;二來,國際品牌為打擊代購灰色市場,主動降價以縮小不同市場間的價差。2015年,香奈兒就曾經在歐洲漲價的同時,在中國降價20%。

除了價差減少導致境外消費吸引力下降之外,中國赴美遊客數量也出現下滑。美國旅遊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赴美中國遊客出現15年來首次下滑,比上一年下降5.7%,至299萬人次。曾被譽為“行走的錢包”的中國遊客群體正在消費迴流。

4

巨頭們,去中國

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人的消費實力仍不可小覷。於是,蒂凡尼們決定,去中國。

商業決策由運營數據作為支撐。數據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主的亞太地區不僅是蒂凡尼第二大市場,且地區營業利潤率高於歐洲和北美地區。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2019年上半年蒂凡尼的地區營業數據

"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成立於1837年的美國奢侈品珠寶商蒂凡尼(Tiffany)正把“復興”的希望放在中國年輕人身上。

2015年初開始,連續7個季度銷量同比增速為負的慘淡業績,迫使這家昔日珠寶零售巨頭經歷了管理層換血、產品品類擴充、營銷手段年輕化等一系列變革,而業績在2017年後逐漸回升,但並不穩定。2019年第二季度公佈的財報中,蒂凡尼全球銷量再度下滑3%。

業績困境的背後,是社會潮流的變化。歐美日益下降的低結婚率、年輕一代更追求爽感而非經典的消費口味,以及人造鑽石行業的興起,組成傳統珠寶行業的“逆風”環境。

中國,幾乎成為唯一亮點。在財報會議上,“中國戰略”被CEO Alessandro Bogliolo一再提及。這位曾經在寶格麗任職16年的行業老兵決定,加碼中國。不僅將升級中國地區內的旗艦店,而且將通過線上營銷打入中國的社交圈,討好奢侈品的半壁江山——中國千禧一代。

蒂凡尼已經初嘗甜頭。2018年,在中國人表達愛意的“520”節日期間,“入鄉隨俗”的蒂凡尼在中國社交平臺上試水限時精品店,選擇中國男星劉昊然為推廣大使,200條售價近2萬的ModernKeys項鍊一週內售罄。蒂凡尼稱,亞太地區的新增銷售正在抵消北美地區業績下滑的損失。

麥肯錫在《奢侈品報告2019》中預言,能否深刻理解中國年輕一代,並進入他們的社交圈子,已經成為決定品牌下一個十年生死存亡的關鍵要務。而一位海外買手曾對《稜鏡》表示,國際品牌在歐美市場建立根基經過時間淬鍊,如果海外品牌只出於規模效應把經過檢驗的海外款式帶到中國,或將被更能代表新消費群體精神內核的新興品牌所取代。

這次,180多歲的蒂凡尼能依靠中國的千禧一代完成翻盤嗎?

1

業績滑坡遭投資人逼宮

2017年2月,美國頂級流行女歌手Lady Gaga所代言的蒂凡尼HardWear新品系列在全美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上首次亮相。廣告片中傳達出來的“酷”勁,和傳統印象中典雅的蒂凡尼品牌形象迥異,轉型的急切,可見一斑。

但就在這支廣告片首發前不久,親自“點名”挑選Lady Gaga的蒂凡尼前CEO Frederic Cumenal沒有迎來董事會的賀喜,而是獲悉,自己已“被下課”。董事會認為,兩年來,轉型計劃推進不夠迅速。Frederic Cumenal出局的另一推手,是“不請自來”的激進投資人。

超級碗週末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激進投資人、對衝基金JanaPartners LLC對蒂凡尼的持倉增加至4.9%,接近5%的舉牌紅線——Jana Partners LLC尋求對董事會進行重組。

蒂凡尼的業績滑坡在2014年年末震驚了市場。在理應是旺季的聖誕假期期間,蒂凡尼的銷售意外低迷,被迫下調全年盈利預期。此後在2016年,蒂凡尼公佈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慘同店下跌——全球銷售跌幅達9%。

對衝基金JanaPartners創始人巴里·羅森斯坦(Barry Rosenstein)稱,蒂凡尼正在失去年輕一代。他認為,董事會多名70歲以上成員,已經和年輕人的想法脫節,建議尋找年輕化、更具有國際經驗的董事加入。上新週期長達數年,且新品不賣座、對銷售貢獻只佔10%,都是蒂凡尼業績被質疑的痛點。

最終,蒂凡尼董事會和管理層被迫大換血。前CEO和創意總監雙雙出局,在新董事長、寶格麗前CEO Francesco Trapani的斡旋下,蒂凡尼在2017年選定原Diesel CEO、曾在寶格麗效力16年的高管Alessandro Bogliolo擔任新CEO,並在同年10月走馬上任。

2

新消費觀和群體出現

但時尚的權柄已隨時代而變。

“內衣帝國”維多利亞的祕密銷量跳水的背後,是現代女性對舒適、自信的新需求,讓強調“完美身材”的維密顯得陳詞濫調。同理,蒂凡尼以婚戒或金銀首飾為名,曾大多依託於男士給愛人購買婚戒或週年紀念品的場景。但這一場景機會正在美國本土遭遇困境。

數據顯示,美國結婚率越來越低,從 1950 年的 78%下降到如今不足50%。蒂凡尼面對的是從2016年開始萎縮的美國珠寶市場。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稱,這種不斷萎縮的境遇,將持續到2022年。

為了提振銷量,珠寶行業開始定位於女性新需求,展開自救。鑽石生產商協會開啟“我心儀,我掏錢(For me, From me)”的營銷行為,鼓勵獨立有經濟能力的職業女性為自己花錢,而不是坐等別人的禮物。

職業女性“想買就買”、“為自己買”的新潮流,通過名人的加持,形成社會風氣。英國皇室的新王妃、美國演員梅根(Meghan Markle),就是代言人之一。

她曾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披露,2015年給自己買過一支5000英鎊(約4.3萬元人民幣)的卡地亞腕錶,並在表後刻上“來自M.M(名字的首字母)”。當時她主演的美國電視劇集《金牌律師(Suits)》即將籌備第三季,買了一塊新表,作為給自己的獎勵。

歐洲鑽石品牌戴比爾斯(De Beers)在2017年9月發佈的報告中顯示,女性角色的變化催生新的鑽石首飾需求,在中國有26%的鑽石珠寶由女性消費者購買,這一數據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

除了迎合女性消費觀改變之外,蒂凡尼也在積極拓展新品類,將在今年10月推出更多男性珠寶新品,去掉純女性珠寶飾品的標籤。品牌諮詢公司Brand Kyes總裁羅伯特·帕斯考夫(Robert Passikoff)對《稜鏡》表示,“男性飾品是增加增值產品品類的好機會,蒂凡尼正在非常努力擴張到更廣泛的新受眾群。”

羅伯特·帕斯考夫同時表示,奢侈品牌在拓展品類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拓展新群體時,不得罪或丟失傳統的消費群體。

3

“行走的錢包”迴流了

與此同時,親眼目睹2008年金融危機,經歷過房屋被收回、學生貸款還不上的美國人消費觀正走向保守,越來越不願在奢侈品上花錢。存量競爭中,中國消費者成為奢侈品解渴的綠洲。

美國旅遊局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去年在美國消費364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353億美元,為國際遊客中最捨得花錢的消費群體。蒂凡尼的財報數據顯示,儘管按照銷售總量計算,北美仍是蒂凡尼的第一大市場,但其中12%的貢獻率來自境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

CEO Alessandro Bogliolo 稱,第二季度北美市場銷量同比下跌4%至4.55億美元,主要也源於“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遊客消費大幅減少”。

除了蒂凡尼之外,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Coach和KateSpade的母公司、美國的Tapestry也財報中提及,中國遊客下跌,給歐美區域銷量帶來負面影響。

境內外價差,曾經是中國遊客熱衷於在境外旅遊時購買珠寶、腕錶、皮包等奢侈品的原因。在出境選擇越來越豐富的大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往往在出行前早已“種草”,帶著購物清單去旅遊。在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媒體上,也有達人分享的品牌各地比價表。

但價差正在逐漸縮小。一來,進口稅制得到調整。自2015年5月以來,多個品類的進口關稅得到大幅降低;二來,國際品牌為打擊代購灰色市場,主動降價以縮小不同市場間的價差。2015年,香奈兒就曾經在歐洲漲價的同時,在中國降價20%。

除了價差減少導致境外消費吸引力下降之外,中國赴美遊客數量也出現下滑。美國旅遊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赴美中國遊客出現15年來首次下滑,比上一年下降5.7%,至299萬人次。曾被譽為“行走的錢包”的中國遊客群體正在消費迴流。

4

巨頭們,去中國

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人的消費實力仍不可小覷。於是,蒂凡尼們決定,去中國。

商業決策由運營數據作為支撐。數據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主的亞太地區不僅是蒂凡尼第二大市場,且地區營業利潤率高於歐洲和北美地區。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2019年上半年蒂凡尼的地區營業數據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2019年第二季度蒂凡尼地區銷售數據

嗅覺更靈敏的品牌已經搶先一步。競爭對手、輕奢珠寶潘多拉2018年實現收入228.06億丹麥克朗,同比僅增長0.1%,其中北美和亞太地區分別下滑4%和1%,但中國收入同比大增23.6%至19.69億丹麥克朗。

分析師認為,中國收入同比大增得益於在中國的新開門店。除了珠寶品牌之外,愛馬仕也在2018年在中國擴建並更新上海門店,並新開香港、長沙和西安新門店。

其他奢侈品巨頭中,LVMH在2018年首次參加中國的進口博覽會,將旗下腕錶品牌Hutlot和酒類品牌Mot Hennessy進行展示。據悉,LVMH今年還將繼續參加進博會,此次參展品牌將包括Louis Vuitton、Dior、Rimowa等。

LVMH的業績同樣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領跑各大區。公司用“強勁”來描述中國業績,稱銷售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時裝和皮具品牌增長,主要來自中國。

貝恩公司在《2018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中稱,2018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達到1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9.7%。中國奢侈品消費規模已經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3%,超過美國(佔比22%)和歐洲(佔比18%)。

5

討好網生一代朋友圈

面對新興的中國市場,蒂凡尼曾有過彷徨期。

在對手寶格麗和卡地亞先後挑選吳亦凡和鹿晗擔任產品代言人之後,蒂凡尼似乎才意識到中國本土明星和KOL的“帶貨能力”。此後,中國銷量增長逐漸抵消美國銷量下滑的業績數據,讓管理層繼續加碼。

2018年,蒂凡尼在中國首次試水線上快閃店,也是第一次通過線上平臺發售新品。同樣在這一年,蒂凡尼開始和青年男演員劉昊然合作。

在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CEO Alessandro Bogliolo宣佈,將會加速投資中國,除了將在中國內地開設首家蒂凡尼機場免稅店,升級中國地區旗艦店之外,還將融入中國電商洪流,加強和消費者的線上線下全渠道的互動。

線下方面,蒂凡尼計劃升級購物體驗,在中國上海的旗艦店新址中嵌入“藍盒子咖啡館”。藍盒子是蒂凡尼首飾盒的經典標識,此前這家品牌自營的咖啡館只在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中設立,供消費者茶歇、聊天。如今,這家咖啡館在中國更大的功用,將在於“拍照發朋友圈”。

"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成立於1837年的美國奢侈品珠寶商蒂凡尼(Tiffany)正把“復興”的希望放在中國年輕人身上。

2015年初開始,連續7個季度銷量同比增速為負的慘淡業績,迫使這家昔日珠寶零售巨頭經歷了管理層換血、產品品類擴充、營銷手段年輕化等一系列變革,而業績在2017年後逐漸回升,但並不穩定。2019年第二季度公佈的財報中,蒂凡尼全球銷量再度下滑3%。

業績困境的背後,是社會潮流的變化。歐美日益下降的低結婚率、年輕一代更追求爽感而非經典的消費口味,以及人造鑽石行業的興起,組成傳統珠寶行業的“逆風”環境。

中國,幾乎成為唯一亮點。在財報會議上,“中國戰略”被CEO Alessandro Bogliolo一再提及。這位曾經在寶格麗任職16年的行業老兵決定,加碼中國。不僅將升級中國地區內的旗艦店,而且將通過線上營銷打入中國的社交圈,討好奢侈品的半壁江山——中國千禧一代。

蒂凡尼已經初嘗甜頭。2018年,在中國人表達愛意的“520”節日期間,“入鄉隨俗”的蒂凡尼在中國社交平臺上試水限時精品店,選擇中國男星劉昊然為推廣大使,200條售價近2萬的ModernKeys項鍊一週內售罄。蒂凡尼稱,亞太地區的新增銷售正在抵消北美地區業績下滑的損失。

麥肯錫在《奢侈品報告2019》中預言,能否深刻理解中國年輕一代,並進入他們的社交圈子,已經成為決定品牌下一個十年生死存亡的關鍵要務。而一位海外買手曾對《稜鏡》表示,國際品牌在歐美市場建立根基經過時間淬鍊,如果海外品牌只出於規模效應把經過檢驗的海外款式帶到中國,或將被更能代表新消費群體精神內核的新興品牌所取代。

這次,180多歲的蒂凡尼能依靠中國的千禧一代完成翻盤嗎?

1

業績滑坡遭投資人逼宮

2017年2月,美國頂級流行女歌手Lady Gaga所代言的蒂凡尼HardWear新品系列在全美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上首次亮相。廣告片中傳達出來的“酷”勁,和傳統印象中典雅的蒂凡尼品牌形象迥異,轉型的急切,可見一斑。

但就在這支廣告片首發前不久,親自“點名”挑選Lady Gaga的蒂凡尼前CEO Frederic Cumenal沒有迎來董事會的賀喜,而是獲悉,自己已“被下課”。董事會認為,兩年來,轉型計劃推進不夠迅速。Frederic Cumenal出局的另一推手,是“不請自來”的激進投資人。

超級碗週末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激進投資人、對衝基金JanaPartners LLC對蒂凡尼的持倉增加至4.9%,接近5%的舉牌紅線——Jana Partners LLC尋求對董事會進行重組。

蒂凡尼的業績滑坡在2014年年末震驚了市場。在理應是旺季的聖誕假期期間,蒂凡尼的銷售意外低迷,被迫下調全年盈利預期。此後在2016年,蒂凡尼公佈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慘同店下跌——全球銷售跌幅達9%。

對衝基金JanaPartners創始人巴里·羅森斯坦(Barry Rosenstein)稱,蒂凡尼正在失去年輕一代。他認為,董事會多名70歲以上成員,已經和年輕人的想法脫節,建議尋找年輕化、更具有國際經驗的董事加入。上新週期長達數年,且新品不賣座、對銷售貢獻只佔10%,都是蒂凡尼業績被質疑的痛點。

最終,蒂凡尼董事會和管理層被迫大換血。前CEO和創意總監雙雙出局,在新董事長、寶格麗前CEO Francesco Trapani的斡旋下,蒂凡尼在2017年選定原Diesel CEO、曾在寶格麗效力16年的高管Alessandro Bogliolo擔任新CEO,並在同年10月走馬上任。

2

新消費觀和群體出現

但時尚的權柄已隨時代而變。

“內衣帝國”維多利亞的祕密銷量跳水的背後,是現代女性對舒適、自信的新需求,讓強調“完美身材”的維密顯得陳詞濫調。同理,蒂凡尼以婚戒或金銀首飾為名,曾大多依託於男士給愛人購買婚戒或週年紀念品的場景。但這一場景機會正在美國本土遭遇困境。

數據顯示,美國結婚率越來越低,從 1950 年的 78%下降到如今不足50%。蒂凡尼面對的是從2016年開始萎縮的美國珠寶市場。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稱,這種不斷萎縮的境遇,將持續到2022年。

為了提振銷量,珠寶行業開始定位於女性新需求,展開自救。鑽石生產商協會開啟“我心儀,我掏錢(For me, From me)”的營銷行為,鼓勵獨立有經濟能力的職業女性為自己花錢,而不是坐等別人的禮物。

職業女性“想買就買”、“為自己買”的新潮流,通過名人的加持,形成社會風氣。英國皇室的新王妃、美國演員梅根(Meghan Markle),就是代言人之一。

她曾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披露,2015年給自己買過一支5000英鎊(約4.3萬元人民幣)的卡地亞腕錶,並在表後刻上“來自M.M(名字的首字母)”。當時她主演的美國電視劇集《金牌律師(Suits)》即將籌備第三季,買了一塊新表,作為給自己的獎勵。

歐洲鑽石品牌戴比爾斯(De Beers)在2017年9月發佈的報告中顯示,女性角色的變化催生新的鑽石首飾需求,在中國有26%的鑽石珠寶由女性消費者購買,這一數據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

除了迎合女性消費觀改變之外,蒂凡尼也在積極拓展新品類,將在今年10月推出更多男性珠寶新品,去掉純女性珠寶飾品的標籤。品牌諮詢公司Brand Kyes總裁羅伯特·帕斯考夫(Robert Passikoff)對《稜鏡》表示,“男性飾品是增加增值產品品類的好機會,蒂凡尼正在非常努力擴張到更廣泛的新受眾群。”

羅伯特·帕斯考夫同時表示,奢侈品牌在拓展品類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拓展新群體時,不得罪或丟失傳統的消費群體。

3

“行走的錢包”迴流了

與此同時,親眼目睹2008年金融危機,經歷過房屋被收回、學生貸款還不上的美國人消費觀正走向保守,越來越不願在奢侈品上花錢。存量競爭中,中國消費者成為奢侈品解渴的綠洲。

美國旅遊局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去年在美國消費364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353億美元,為國際遊客中最捨得花錢的消費群體。蒂凡尼的財報數據顯示,儘管按照銷售總量計算,北美仍是蒂凡尼的第一大市場,但其中12%的貢獻率來自境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

CEO Alessandro Bogliolo 稱,第二季度北美市場銷量同比下跌4%至4.55億美元,主要也源於“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遊客消費大幅減少”。

除了蒂凡尼之外,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Coach和KateSpade的母公司、美國的Tapestry也財報中提及,中國遊客下跌,給歐美區域銷量帶來負面影響。

境內外價差,曾經是中國遊客熱衷於在境外旅遊時購買珠寶、腕錶、皮包等奢侈品的原因。在出境選擇越來越豐富的大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往往在出行前早已“種草”,帶著購物清單去旅遊。在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媒體上,也有達人分享的品牌各地比價表。

但價差正在逐漸縮小。一來,進口稅制得到調整。自2015年5月以來,多個品類的進口關稅得到大幅降低;二來,國際品牌為打擊代購灰色市場,主動降價以縮小不同市場間的價差。2015年,香奈兒就曾經在歐洲漲價的同時,在中國降價20%。

除了價差減少導致境外消費吸引力下降之外,中國赴美遊客數量也出現下滑。美國旅遊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赴美中國遊客出現15年來首次下滑,比上一年下降5.7%,至299萬人次。曾被譽為“行走的錢包”的中國遊客群體正在消費迴流。

4

巨頭們,去中國

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人的消費實力仍不可小覷。於是,蒂凡尼們決定,去中國。

商業決策由運營數據作為支撐。數據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主的亞太地區不僅是蒂凡尼第二大市場,且地區營業利潤率高於歐洲和北美地區。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2019年上半年蒂凡尼的地區營業數據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2019年第二季度蒂凡尼地區銷售數據

嗅覺更靈敏的品牌已經搶先一步。競爭對手、輕奢珠寶潘多拉2018年實現收入228.06億丹麥克朗,同比僅增長0.1%,其中北美和亞太地區分別下滑4%和1%,但中國收入同比大增23.6%至19.69億丹麥克朗。

分析師認為,中國收入同比大增得益於在中國的新開門店。除了珠寶品牌之外,愛馬仕也在2018年在中國擴建並更新上海門店,並新開香港、長沙和西安新門店。

其他奢侈品巨頭中,LVMH在2018年首次參加中國的進口博覽會,將旗下腕錶品牌Hutlot和酒類品牌Mot Hennessy進行展示。據悉,LVMH今年還將繼續參加進博會,此次參展品牌將包括Louis Vuitton、Dior、Rimowa等。

LVMH的業績同樣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領跑各大區。公司用“強勁”來描述中國業績,稱銷售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時裝和皮具品牌增長,主要來自中國。

貝恩公司在《2018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中稱,2018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達到1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9.7%。中國奢侈品消費規模已經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3%,超過美國(佔比22%)和歐洲(佔比18%)。

5

討好網生一代朋友圈

面對新興的中國市場,蒂凡尼曾有過彷徨期。

在對手寶格麗和卡地亞先後挑選吳亦凡和鹿晗擔任產品代言人之後,蒂凡尼似乎才意識到中國本土明星和KOL的“帶貨能力”。此後,中國銷量增長逐漸抵消美國銷量下滑的業績數據,讓管理層繼續加碼。

2018年,蒂凡尼在中國首次試水線上快閃店,也是第一次通過線上平臺發售新品。同樣在這一年,蒂凡尼開始和青年男演員劉昊然合作。

在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CEO Alessandro Bogliolo宣佈,將會加速投資中國,除了將在中國內地開設首家蒂凡尼機場免稅店,升級中國地區旗艦店之外,還將融入中國電商洪流,加強和消費者的線上線下全渠道的互動。

線下方面,蒂凡尼計劃升級購物體驗,在中國上海的旗艦店新址中嵌入“藍盒子咖啡館”。藍盒子是蒂凡尼首飾盒的經典標識,此前這家品牌自營的咖啡館只在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中設立,供消費者茶歇、聊天。如今,這家咖啡館在中國更大的功用,將在於“拍照發朋友圈”。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紐約第五大道上的藍盒子咖啡館

線下的購物體驗,也創造線上互動的“社交談資”。

在8.1萬元的純銀毛線團、1.3萬元的回形針、8900元易拉罐筆筒、4700元的純銀筷子引發社交圈熱議後,藍盒子咖啡館的“不經意生活照”或將引爆下一個刷屏熱點。

蒂凡尼正在學習融入中國的80後和90後的朋友圈,畢竟他們分別貢獻了中國奢侈品總消費的56%和23%。在人均支出方面,80後奢侈品消費者每年花費4.1萬人民幣,而90後奢侈品消費者每年平均花費2.5萬元人民幣。

"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成立於1837年的美國奢侈品珠寶商蒂凡尼(Tiffany)正把“復興”的希望放在中國年輕人身上。

2015年初開始,連續7個季度銷量同比增速為負的慘淡業績,迫使這家昔日珠寶零售巨頭經歷了管理層換血、產品品類擴充、營銷手段年輕化等一系列變革,而業績在2017年後逐漸回升,但並不穩定。2019年第二季度公佈的財報中,蒂凡尼全球銷量再度下滑3%。

業績困境的背後,是社會潮流的變化。歐美日益下降的低結婚率、年輕一代更追求爽感而非經典的消費口味,以及人造鑽石行業的興起,組成傳統珠寶行業的“逆風”環境。

中國,幾乎成為唯一亮點。在財報會議上,“中國戰略”被CEO Alessandro Bogliolo一再提及。這位曾經在寶格麗任職16年的行業老兵決定,加碼中國。不僅將升級中國地區內的旗艦店,而且將通過線上營銷打入中國的社交圈,討好奢侈品的半壁江山——中國千禧一代。

蒂凡尼已經初嘗甜頭。2018年,在中國人表達愛意的“520”節日期間,“入鄉隨俗”的蒂凡尼在中國社交平臺上試水限時精品店,選擇中國男星劉昊然為推廣大使,200條售價近2萬的ModernKeys項鍊一週內售罄。蒂凡尼稱,亞太地區的新增銷售正在抵消北美地區業績下滑的損失。

麥肯錫在《奢侈品報告2019》中預言,能否深刻理解中國年輕一代,並進入他們的社交圈子,已經成為決定品牌下一個十年生死存亡的關鍵要務。而一位海外買手曾對《稜鏡》表示,國際品牌在歐美市場建立根基經過時間淬鍊,如果海外品牌只出於規模效應把經過檢驗的海外款式帶到中國,或將被更能代表新消費群體精神內核的新興品牌所取代。

這次,180多歲的蒂凡尼能依靠中國的千禧一代完成翻盤嗎?

1

業績滑坡遭投資人逼宮

2017年2月,美國頂級流行女歌手Lady Gaga所代言的蒂凡尼HardWear新品系列在全美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上首次亮相。廣告片中傳達出來的“酷”勁,和傳統印象中典雅的蒂凡尼品牌形象迥異,轉型的急切,可見一斑。

但就在這支廣告片首發前不久,親自“點名”挑選Lady Gaga的蒂凡尼前CEO Frederic Cumenal沒有迎來董事會的賀喜,而是獲悉,自己已“被下課”。董事會認為,兩年來,轉型計劃推進不夠迅速。Frederic Cumenal出局的另一推手,是“不請自來”的激進投資人。

超級碗週末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激進投資人、對衝基金JanaPartners LLC對蒂凡尼的持倉增加至4.9%,接近5%的舉牌紅線——Jana Partners LLC尋求對董事會進行重組。

蒂凡尼的業績滑坡在2014年年末震驚了市場。在理應是旺季的聖誕假期期間,蒂凡尼的銷售意外低迷,被迫下調全年盈利預期。此後在2016年,蒂凡尼公佈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慘同店下跌——全球銷售跌幅達9%。

對衝基金JanaPartners創始人巴里·羅森斯坦(Barry Rosenstein)稱,蒂凡尼正在失去年輕一代。他認為,董事會多名70歲以上成員,已經和年輕人的想法脫節,建議尋找年輕化、更具有國際經驗的董事加入。上新週期長達數年,且新品不賣座、對銷售貢獻只佔10%,都是蒂凡尼業績被質疑的痛點。

最終,蒂凡尼董事會和管理層被迫大換血。前CEO和創意總監雙雙出局,在新董事長、寶格麗前CEO Francesco Trapani的斡旋下,蒂凡尼在2017年選定原Diesel CEO、曾在寶格麗效力16年的高管Alessandro Bogliolo擔任新CEO,並在同年10月走馬上任。

2

新消費觀和群體出現

但時尚的權柄已隨時代而變。

“內衣帝國”維多利亞的祕密銷量跳水的背後,是現代女性對舒適、自信的新需求,讓強調“完美身材”的維密顯得陳詞濫調。同理,蒂凡尼以婚戒或金銀首飾為名,曾大多依託於男士給愛人購買婚戒或週年紀念品的場景。但這一場景機會正在美國本土遭遇困境。

數據顯示,美國結婚率越來越低,從 1950 年的 78%下降到如今不足50%。蒂凡尼面對的是從2016年開始萎縮的美國珠寶市場。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稱,這種不斷萎縮的境遇,將持續到2022年。

為了提振銷量,珠寶行業開始定位於女性新需求,展開自救。鑽石生產商協會開啟“我心儀,我掏錢(For me, From me)”的營銷行為,鼓勵獨立有經濟能力的職業女性為自己花錢,而不是坐等別人的禮物。

職業女性“想買就買”、“為自己買”的新潮流,通過名人的加持,形成社會風氣。英國皇室的新王妃、美國演員梅根(Meghan Markle),就是代言人之一。

她曾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披露,2015年給自己買過一支5000英鎊(約4.3萬元人民幣)的卡地亞腕錶,並在表後刻上“來自M.M(名字的首字母)”。當時她主演的美國電視劇集《金牌律師(Suits)》即將籌備第三季,買了一塊新表,作為給自己的獎勵。

歐洲鑽石品牌戴比爾斯(De Beers)在2017年9月發佈的報告中顯示,女性角色的變化催生新的鑽石首飾需求,在中國有26%的鑽石珠寶由女性消費者購買,這一數據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

除了迎合女性消費觀改變之外,蒂凡尼也在積極拓展新品類,將在今年10月推出更多男性珠寶新品,去掉純女性珠寶飾品的標籤。品牌諮詢公司Brand Kyes總裁羅伯特·帕斯考夫(Robert Passikoff)對《稜鏡》表示,“男性飾品是增加增值產品品類的好機會,蒂凡尼正在非常努力擴張到更廣泛的新受眾群。”

羅伯特·帕斯考夫同時表示,奢侈品牌在拓展品類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拓展新群體時,不得罪或丟失傳統的消費群體。

3

“行走的錢包”迴流了

與此同時,親眼目睹2008年金融危機,經歷過房屋被收回、學生貸款還不上的美國人消費觀正走向保守,越來越不願在奢侈品上花錢。存量競爭中,中國消費者成為奢侈品解渴的綠洲。

美國旅遊局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去年在美國消費364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353億美元,為國際遊客中最捨得花錢的消費群體。蒂凡尼的財報數據顯示,儘管按照銷售總量計算,北美仍是蒂凡尼的第一大市場,但其中12%的貢獻率來自境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

CEO Alessandro Bogliolo 稱,第二季度北美市場銷量同比下跌4%至4.55億美元,主要也源於“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遊客消費大幅減少”。

除了蒂凡尼之外,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Coach和KateSpade的母公司、美國的Tapestry也財報中提及,中國遊客下跌,給歐美區域銷量帶來負面影響。

境內外價差,曾經是中國遊客熱衷於在境外旅遊時購買珠寶、腕錶、皮包等奢侈品的原因。在出境選擇越來越豐富的大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往往在出行前早已“種草”,帶著購物清單去旅遊。在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媒體上,也有達人分享的品牌各地比價表。

但價差正在逐漸縮小。一來,進口稅制得到調整。自2015年5月以來,多個品類的進口關稅得到大幅降低;二來,國際品牌為打擊代購灰色市場,主動降價以縮小不同市場間的價差。2015年,香奈兒就曾經在歐洲漲價的同時,在中國降價20%。

除了價差減少導致境外消費吸引力下降之外,中國赴美遊客數量也出現下滑。美國旅遊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赴美中國遊客出現15年來首次下滑,比上一年下降5.7%,至299萬人次。曾被譽為“行走的錢包”的中國遊客群體正在消費迴流。

4

巨頭們,去中國

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人的消費實力仍不可小覷。於是,蒂凡尼們決定,去中國。

商業決策由運營數據作為支撐。數據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主的亞太地區不僅是蒂凡尼第二大市場,且地區營業利潤率高於歐洲和北美地區。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2019年上半年蒂凡尼的地區營業數據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2019年第二季度蒂凡尼地區銷售數據

嗅覺更靈敏的品牌已經搶先一步。競爭對手、輕奢珠寶潘多拉2018年實現收入228.06億丹麥克朗,同比僅增長0.1%,其中北美和亞太地區分別下滑4%和1%,但中國收入同比大增23.6%至19.69億丹麥克朗。

分析師認為,中國收入同比大增得益於在中國的新開門店。除了珠寶品牌之外,愛馬仕也在2018年在中國擴建並更新上海門店,並新開香港、長沙和西安新門店。

其他奢侈品巨頭中,LVMH在2018年首次參加中國的進口博覽會,將旗下腕錶品牌Hutlot和酒類品牌Mot Hennessy進行展示。據悉,LVMH今年還將繼續參加進博會,此次參展品牌將包括Louis Vuitton、Dior、Rimowa等。

LVMH的業績同樣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領跑各大區。公司用“強勁”來描述中國業績,稱銷售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時裝和皮具品牌增長,主要來自中國。

貝恩公司在《2018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中稱,2018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達到1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9.7%。中國奢侈品消費規模已經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3%,超過美國(佔比22%)和歐洲(佔比18%)。

5

討好網生一代朋友圈

面對新興的中國市場,蒂凡尼曾有過彷徨期。

在對手寶格麗和卡地亞先後挑選吳亦凡和鹿晗擔任產品代言人之後,蒂凡尼似乎才意識到中國本土明星和KOL的“帶貨能力”。此後,中國銷量增長逐漸抵消美國銷量下滑的業績數據,讓管理層繼續加碼。

2018年,蒂凡尼在中國首次試水線上快閃店,也是第一次通過線上平臺發售新品。同樣在這一年,蒂凡尼開始和青年男演員劉昊然合作。

在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CEO Alessandro Bogliolo宣佈,將會加速投資中國,除了將在中國內地開設首家蒂凡尼機場免稅店,升級中國地區旗艦店之外,還將融入中國電商洪流,加強和消費者的線上線下全渠道的互動。

線下方面,蒂凡尼計劃升級購物體驗,在中國上海的旗艦店新址中嵌入“藍盒子咖啡館”。藍盒子是蒂凡尼首飾盒的經典標識,此前這家品牌自營的咖啡館只在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中設立,供消費者茶歇、聊天。如今,這家咖啡館在中國更大的功用,將在於“拍照發朋友圈”。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紐約第五大道上的藍盒子咖啡館

線下的購物體驗,也創造線上互動的“社交談資”。

在8.1萬元的純銀毛線團、1.3萬元的回形針、8900元易拉罐筆筒、4700元的純銀筷子引發社交圈熱議後,藍盒子咖啡館的“不經意生活照”或將引爆下一個刷屏熱點。

蒂凡尼正在學習融入中國的80後和90後的朋友圈,畢竟他們分別貢獻了中國奢侈品總消費的56%和23%。在人均支出方面,80後奢侈品消費者每年花費4.1萬人民幣,而90後奢侈品消費者每年平均花費2.5萬元人民幣。

奢侈品生死戰,在中國年輕人社交圈

標價8.1萬人民幣的純銀毛線球是蒂凡尼銀飾的網紅款

蒂凡尼還透露,將在今年9月23日,在上海舉辦首個大型展覽,向中國消費群體集中傳達品牌理念和歷史。

但老牌奢侈品將基礎款賣到中國、走量的輕鬆賺錢時代,已經過去了。並不盲目迷信品牌、且見多識廣的中國年輕消費者,注重品質,也注重通過品牌自我表達,並建立情感連接。

率先意識到這一點的國際奢侈品進行著各類嘗試。比如,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在2017年推出的創新護膚品牌“茶靈”,強調靈感來源於雲南原生態茶林。另一珠寶品牌卡地亞通過和故宮博物院共同舉辦展覽的方式,展現卡地亞發展歷史中,曾如何受到東方文化的薰陶等。

傳統奢侈品牌若想借助中國年輕一代維持或重返業績輝煌,還需更用心講述“中國故事”,否則將可能被更小眾但設計獨特的新興品牌所蠶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