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坦克:東瀛末代鐵甲,二戰日本五式中型坦克解密

作為二戰中日本最強大的王牌戰車,四/五式中型坦克是為了實現“本土決戰”來扭轉戰局而密祕研發的“決戰兵器”。

日本人管坦克叫“戰車”。在二戰前和整個二戰期間,日本研製的各型坦克和戰車,包括改進型在內,共有50多種。不過,雖然型號多多,但精品寥寥。稍微能夠叫得響的,恐怕只有97式中型坦克和“卡米”2水陸坦克等少數幾種。

小日本的戰車以欺軟怕硬、懼強凌弱而著稱。在二戰的初期,日本軍隊主要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作戰,作戰對象基本上沒有坦克部隊或僅裝備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較弱,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想當年,日軍的95式輕型坦克等在今馬來西亞等地橫衝直撞,短期內攻佔了馬來亞全境,小日本驕傲地稱之為 “馬來亞閃電戰”。其實,這和德國大兵的“閃擊戰”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上的。日本研製和生產的97式中型坦克,自稱為“得意之作”。不過,“得意之作”的結果,是抑制了日本坦克的發展,致使日本研製和生產的小坦克,在二戰的相當長的時間內火力不強,裝甲薄弱。

到了二戰的中後期,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日軍面對的是美軍強大的M3/M4中型坦克,小日本的各型戰車顯得不堪一擊,武士道精神抵擋不住美軍的鋼甲鐵騎,使日軍感到“切膚之痛”。痛定思痛的結果,是緊急研製能與對方坦克作戰的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三式中型坦克於1944年研製成功,共生產了150輛。日本人稱三式中型坦克是“真正與坦克作戰的坦克”,準備用於“本土決戰”,大量部署在九州地區。不過,三式中型坦克的防護力仍然明顯偏弱,這促使日本軍方研製更強大的坦克,於是,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的研製計劃便緊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王牌坦克:東瀛末代鐵甲,二戰日本五式中型坦克解密

四式坦克和五式坦克,是作為“本土決戰兵器”而研製的。到了1945年初,小日本已經是“秋後的螞蚱”,美國大兵已經殺到沖繩島,對日本的持續大轟炸,令日本的東京等大城市一片狼藉,軍工生產能力嚴重受損,使得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的研製和生產受到很大的影響。結果,四式坦克僅生產出幾輛,五式坦克僅製成樣車,還沒有來得及“露臉”,小日本就戰敗投降了,成為日本軍方手中未打出的“王牌”。

五式中型坦克的研製大綱要求,主要作戰對象是美軍的M4“謝爾曼”坦克,首先要增強火炮威力,能擊穿M4中型坦克的正面裝甲;同時要強化裝甲防護,不能輕易地被M4中型坦克擊穿;隨之而來的必然要增大發動機的功率。根據這一大綱的要求,決定採用75毫米級的加農炮,戰鬥全重在30噸級,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應達到550馬力。研製的擔當者為第四研究所,試製單位為三菱重工業東京機器製作所,研製的代號為“奇利”。

試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還是長身管的75毫米坦克炮,由日本大阪陸軍造兵廠研製。樣炮於1944年8月試製完成,8~10月間進行了彈道性能試驗;10~11月間將樣炮裝到四式坦克上進行了裝車實用性試驗,地點在陸軍戰車學校;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間,又特地將這款裝75毫米樣炮的四式坦克運到中國東北北部(日本人稱為“北滿”)進行寒區適應性試驗。實彈射擊試驗表明,這種火炮的射彈散佈很小,穿甲威力提高,是一種性能不錯的火炮。

王牌坦克:東瀛末代鐵甲,二戰日本五式中型坦克解密

然而,由於“戰局迅速惡化”日本軍方為了能儘快裝車,不得不取消自動裝彈機。在底盤的研製上,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選用大馬力的發動機,二是全面採用車體焊接結構。由於日軍在前線節節敗退,美軍很快就要打到日本本土,這樣,五式中型坦克僅製成一輛樣車,停留在樣車研製階段,最終未能定型投產。二戰後,被美軍繳獲的五式中型坦克,連75毫米主炮也未裝上,僅在車體前部裝上了37毫米副炮,但其碩大的炮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二戰中日本最強大的戰車,五式中型坦克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進型,外形上很相似,但五式的車體加長、加大,每側有8個負重輪,炮塔也改為全焊接結構,有稜有角。這些成為區分五式坦克和四式坦克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徵。

王牌坦克:東瀛末代鐵甲,二戰日本五式中型坦克解密

五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達到了35噸,比四式坦克重約4噸,乘員人數仍為5人,車長7.307米,車寬3.07米,車高3.049米,車底距地高為400毫米。各部位的裝甲厚度與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異,但車體前部側面的裝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車體和炮塔正面的裝甲厚度達到了75毫米。從外觀上看,五式中型坦克已經具備了二戰後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徵,但整車的高度較高。

五式中型坦克其主要武器是1門五式75毫米坦克炮,身管長為56倍口徑,炮管重1710千克,炮全重2221千克,採用橫式自動炮閂,火炮的高低射界為-6.5~+20度,方向射界360度,發射的彈種有一式穿甲彈和四式榴彈,彈藥基數為78發。主炮的炮彈佈置在車體底部(60發)和炮塔尾艙(18發)。其穿甲彈的穿甲威力較四式坦克又有一定提高,在10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75毫米厚的鋼裝甲,可以較容易地擊穿M4“謝爾曼”坦克的正面裝甲。

車體前部右側裝1門一式37毫米火炮,彈藥基數為124發。輔助武器為2挺97式7.7毫米重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為5340發。另有自衛用的衝鋒槍若干支,子彈300發。在觀瞄儀器上,除了炮長瞄準鏡外,還裝上了光學測距儀,基線長75釐米。

五式中型坦克整個動力傳動裝置的佈置上,發動機在車體後部,其動力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遞到位於車體前部的變速箱,再通過行星轉向機和側減速器,最後將動力傳遞給主動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

王牌坦克:東瀛末代鐵甲,二戰日本五式中型坦克解密

五式中型坦克動力裝置為德國BMW航空發動機的改進型,這是一款V型、12缸、水冷汽油機,最大功率550馬力(404千瓦)。本來,在二戰的許多日本坦克上,已經採用了柴油機,但是,當時日本坦克上現成的坦克柴油機的最大功率只有400馬力的風冷柴油機。雖然日本軍方很喜歡風冷柴油機,無奈馬力不夠,不得已才選用了德國造的航空發動機,加以若干改進後用到了五式坦克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