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釣魚 鯽魚 認真的釣魚 2019-09-02
"
"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釣的時候,每個釣魚人都希望至少能上一條大點的魚,這樣就算釣了一天的小魚,只要來一條大傢伙,也值得了,但是現實往往是比較骨感的,釣了一天下來,雜魚多、小魚鬧,巴掌大小的鯽魚也不多,反覆幾次,就只能得出,釣點水域可能真的沒有大魚這樣的結論,殊不知,可能在開始調漂時,就沒到位。

"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釣的時候,每個釣魚人都希望至少能上一條大點的魚,這樣就算釣了一天的小魚,只要來一條大傢伙,也值得了,但是現實往往是比較骨感的,釣了一天下來,雜魚多、小魚鬧,巴掌大小的鯽魚也不多,反覆幾次,就只能得出,釣點水域可能真的沒有大魚這樣的結論,殊不知,可能在開始調漂時,就沒到位。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要知道,在野外水域,對大魚來說,食物始終不夠吃,但是一直都有,對大魚來說,最著緊的是安全,所以大魚出沒的水域,水底情況能有多複雜就有多複雜,而且大多數有大魚出沒的水域,還有著暗流,也就是說,我們在調漂時,不僅要顧慮到水底複雜的地形,還要時刻留意浮漂會不會走水,面對這麼多前置條件,不少釣友都會這麼想,野釣麼,隨便調一下,有魚就釣,沒魚拉到,連精準的水底都找不到,又或者只找了釣點附近20~30釐米左右,就開始打窩作釣,這樣的情況,就算有大魚進窩,也不太可能釣的上,又或者就算大魚進窩,漂相上也看不出來。

"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釣的時候,每個釣魚人都希望至少能上一條大點的魚,這樣就算釣了一天的小魚,只要來一條大傢伙,也值得了,但是現實往往是比較骨感的,釣了一天下來,雜魚多、小魚鬧,巴掌大小的鯽魚也不多,反覆幾次,就只能得出,釣點水域可能真的沒有大魚這樣的結論,殊不知,可能在開始調漂時,就沒到位。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要知道,在野外水域,對大魚來說,食物始終不夠吃,但是一直都有,對大魚來說,最著緊的是安全,所以大魚出沒的水域,水底情況能有多複雜就有多複雜,而且大多數有大魚出沒的水域,還有著暗流,也就是說,我們在調漂時,不僅要顧慮到水底複雜的地形,還要時刻留意浮漂會不會走水,面對這麼多前置條件,不少釣友都會這麼想,野釣麼,隨便調一下,有魚就釣,沒魚拉到,連精準的水底都找不到,又或者只找了釣點附近20~30釐米左右,就開始打窩作釣,這樣的情況,就算有大魚進窩,也不太可能釣的上,又或者就算大魚進窩,漂相上也看不出來。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外水域,甭管水色看上去多漂亮,水質都是很糟糕的,至少是肯定達不到引用標準,那麼直觀點的理解,就是野外水域,浮力值是變化的,這是其一;其二,野外水底多草、泥、石、雜物,高低不平是必然,對小體型魚來說,只要不是斷崖式地形,都不影響,但是對大魚來說,高低落差超過15~30釐米,面積再小點,魚身都進不來,如果沒找準底,把窩料打在這樣的水底,那真是聞得到,沒辦法吃到;第三,找不到實底,離底釣,水底多暗流,浮漂會走水,就算風線壓的深,但是暗流湧動,都會帶著浮漂有小動作,根本分不清是大魚進窩還是小魚鬧窩,又或者別的什麼動靜。

那麼,在實戰中,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守釣大魚,正確的調漂思路呢?又分別應該怎麼操作呢?

<一>不僅要精找底,還要通過精找底,找到適合誘釣大魚的窩點

大多數釣友,在野釣時,是先打窩,後找底,這本來沒什麼毛病,但是如果確定要守釣大魚,那首先要做的,還得是精找底;前文我們說了,水底的地形複雜,想要誘聚大魚,讓大魚進窩,總得找一塊合適的位置作為窩點,不說別的,至少地勢要相對平整,就算高低有起伏,但是至少要大魚能進來,能吃到窩料;

"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釣的時候,每個釣魚人都希望至少能上一條大點的魚,這樣就算釣了一天的小魚,只要來一條大傢伙,也值得了,但是現實往往是比較骨感的,釣了一天下來,雜魚多、小魚鬧,巴掌大小的鯽魚也不多,反覆幾次,就只能得出,釣點水域可能真的沒有大魚這樣的結論,殊不知,可能在開始調漂時,就沒到位。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要知道,在野外水域,對大魚來說,食物始終不夠吃,但是一直都有,對大魚來說,最著緊的是安全,所以大魚出沒的水域,水底情況能有多複雜就有多複雜,而且大多數有大魚出沒的水域,還有著暗流,也就是說,我們在調漂時,不僅要顧慮到水底複雜的地形,還要時刻留意浮漂會不會走水,面對這麼多前置條件,不少釣友都會這麼想,野釣麼,隨便調一下,有魚就釣,沒魚拉到,連精準的水底都找不到,又或者只找了釣點附近20~30釐米左右,就開始打窩作釣,這樣的情況,就算有大魚進窩,也不太可能釣的上,又或者就算大魚進窩,漂相上也看不出來。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外水域,甭管水色看上去多漂亮,水質都是很糟糕的,至少是肯定達不到引用標準,那麼直觀點的理解,就是野外水域,浮力值是變化的,這是其一;其二,野外水底多草、泥、石、雜物,高低不平是必然,對小體型魚來說,只要不是斷崖式地形,都不影響,但是對大魚來說,高低落差超過15~30釐米,面積再小點,魚身都進不來,如果沒找準底,把窩料打在這樣的水底,那真是聞得到,沒辦法吃到;第三,找不到實底,離底釣,水底多暗流,浮漂會走水,就算風線壓的深,但是暗流湧動,都會帶著浮漂有小動作,根本分不清是大魚進窩還是小魚鬧窩,又或者別的什麼動靜。

那麼,在實戰中,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守釣大魚,正確的調漂思路呢?又分別應該怎麼操作呢?

<一>不僅要精找底,還要通過精找底,找到適合誘釣大魚的窩點

大多數釣友,在野釣時,是先打窩,後找底,這本來沒什麼毛病,但是如果確定要守釣大魚,那首先要做的,還得是精找底;前文我們說了,水底的地形複雜,想要誘聚大魚,讓大魚進窩,總得找一塊合適的位置作為窩點,不說別的,至少地勢要相對平整,就算高低有起伏,但是至少要大魚能進來,能吃到窩料;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其次,找的窩點,周邊要儘量少草,但是又不能離草太遠,這樣才能在減低大魚警惕性的同時,不至於中魚後,被大魚繞草,再者,有相當的淤泥厚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大魚進窩點的概率也要高許多;先找到合適的窩點,再進行打窩垂釣,這樣放一把竿專門守釣大物,中大魚的概率都大血多。

<二>以調低釣高為調釣思路,只抓實口、死口

野外的大魚,和我們在塘釣、坑釣中遇見的大魚相比,除了魚種相同,習性、食性等細節上,絕對有本質區別,最明顯的,就是野外環境中,個頭大的魚,基本上全是滑魚,很少有生口,而且密度極為稀疏,可能逗漂一天,始終就一條魚在窩子裡,魚口不僅滑,還輕,如果沒耐心,那別說釣上來,光逗漂就能把人玩崩潰了,所以調釣主要以抓死口、實口,不中魚,不刺魚成功,絕對不主動抓口。

"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釣的時候,每個釣魚人都希望至少能上一條大點的魚,這樣就算釣了一天的小魚,只要來一條大傢伙,也值得了,但是現實往往是比較骨感的,釣了一天下來,雜魚多、小魚鬧,巴掌大小的鯽魚也不多,反覆幾次,就只能得出,釣點水域可能真的沒有大魚這樣的結論,殊不知,可能在開始調漂時,就沒到位。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要知道,在野外水域,對大魚來說,食物始終不夠吃,但是一直都有,對大魚來說,最著緊的是安全,所以大魚出沒的水域,水底情況能有多複雜就有多複雜,而且大多數有大魚出沒的水域,還有著暗流,也就是說,我們在調漂時,不僅要顧慮到水底複雜的地形,還要時刻留意浮漂會不會走水,面對這麼多前置條件,不少釣友都會這麼想,野釣麼,隨便調一下,有魚就釣,沒魚拉到,連精準的水底都找不到,又或者只找了釣點附近20~30釐米左右,就開始打窩作釣,這樣的情況,就算有大魚進窩,也不太可能釣的上,又或者就算大魚進窩,漂相上也看不出來。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外水域,甭管水色看上去多漂亮,水質都是很糟糕的,至少是肯定達不到引用標準,那麼直觀點的理解,就是野外水域,浮力值是變化的,這是其一;其二,野外水底多草、泥、石、雜物,高低不平是必然,對小體型魚來說,只要不是斷崖式地形,都不影響,但是對大魚來說,高低落差超過15~30釐米,面積再小點,魚身都進不來,如果沒找準底,把窩料打在這樣的水底,那真是聞得到,沒辦法吃到;第三,找不到實底,離底釣,水底多暗流,浮漂會走水,就算風線壓的深,但是暗流湧動,都會帶著浮漂有小動作,根本分不清是大魚進窩還是小魚鬧窩,又或者別的什麼動靜。

那麼,在實戰中,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守釣大魚,正確的調漂思路呢?又分別應該怎麼操作呢?

<一>不僅要精找底,還要通過精找底,找到適合誘釣大魚的窩點

大多數釣友,在野釣時,是先打窩,後找底,這本來沒什麼毛病,但是如果確定要守釣大魚,那首先要做的,還得是精找底;前文我們說了,水底的地形複雜,想要誘聚大魚,讓大魚進窩,總得找一塊合適的位置作為窩點,不說別的,至少地勢要相對平整,就算高低有起伏,但是至少要大魚能進來,能吃到窩料;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其次,找的窩點,周邊要儘量少草,但是又不能離草太遠,這樣才能在減低大魚警惕性的同時,不至於中魚後,被大魚繞草,再者,有相當的淤泥厚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大魚進窩點的概率也要高許多;先找到合適的窩點,再進行打窩垂釣,這樣放一把竿專門守釣大物,中大魚的概率都大血多。

<二>以調低釣高為調釣思路,只抓實口、死口

野外的大魚,和我們在塘釣、坑釣中遇見的大魚相比,除了魚種相同,習性、食性等細節上,絕對有本質區別,最明顯的,就是野外環境中,個頭大的魚,基本上全是滑魚,很少有生口,而且密度極為稀疏,可能逗漂一天,始終就一條魚在窩子裡,魚口不僅滑,還輕,如果沒耐心,那別說釣上來,光逗漂就能把人玩崩潰了,所以調釣主要以抓死口、實口,不中魚,不刺魚成功,絕對不主動抓口。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那麼調低釣高,就是非常適合野釣的一種調釣思路;因為釣目比調目高,所以雙鉤是觸底、甚至是拖底狀態,所以保證了鉤餌能到底,這樣窩點和釣點會無限接近,以至於重合,只要我們不主動抓口,只要大魚能進窩點,那中鉤、刺魚,就是遲早的事,那麼也正因為此,精找底,找到適合大魚進窩的窩點,就可想而知有多重要了。

<三>在調釣上,多建議調平水釣2~3目

調低釣高調釣思路,在野釣中,其實操作起來也是非常簡單的,不管是單鉤帶餌調漂,亦或者是雙鉤帶餌調漂,在實戰中,都有著操作簡單、調漂快速,只需要2~3個步驟就能快速精找底,而且因為掛著餌,直接能把餌重壓漂的目數給帶出來,所以調漂的結果,比較精準,就算是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釣的時候,每個釣魚人都希望至少能上一條大點的魚,這樣就算釣了一天的小魚,只要來一條大傢伙,也值得了,但是現實往往是比較骨感的,釣了一天下來,雜魚多、小魚鬧,巴掌大小的鯽魚也不多,反覆幾次,就只能得出,釣點水域可能真的沒有大魚這樣的結論,殊不知,可能在開始調漂時,就沒到位。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要知道,在野外水域,對大魚來說,食物始終不夠吃,但是一直都有,對大魚來說,最著緊的是安全,所以大魚出沒的水域,水底情況能有多複雜就有多複雜,而且大多數有大魚出沒的水域,還有著暗流,也就是說,我們在調漂時,不僅要顧慮到水底複雜的地形,還要時刻留意浮漂會不會走水,面對這麼多前置條件,不少釣友都會這麼想,野釣麼,隨便調一下,有魚就釣,沒魚拉到,連精準的水底都找不到,又或者只找了釣點附近20~30釐米左右,就開始打窩作釣,這樣的情況,就算有大魚進窩,也不太可能釣的上,又或者就算大魚進窩,漂相上也看不出來。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野外水域,甭管水色看上去多漂亮,水質都是很糟糕的,至少是肯定達不到引用標準,那麼直觀點的理解,就是野外水域,浮力值是變化的,這是其一;其二,野外水底多草、泥、石、雜物,高低不平是必然,對小體型魚來說,只要不是斷崖式地形,都不影響,但是對大魚來說,高低落差超過15~30釐米,面積再小點,魚身都進不來,如果沒找準底,把窩料打在這樣的水底,那真是聞得到,沒辦法吃到;第三,找不到實底,離底釣,水底多暗流,浮漂會走水,就算風線壓的深,但是暗流湧動,都會帶著浮漂有小動作,根本分不清是大魚進窩還是小魚鬧窩,又或者別的什麼動靜。

那麼,在實戰中,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守釣大魚,正確的調漂思路呢?又分別應該怎麼操作呢?

<一>不僅要精找底,還要通過精找底,找到適合誘釣大魚的窩點

大多數釣友,在野釣時,是先打窩,後找底,這本來沒什麼毛病,但是如果確定要守釣大魚,那首先要做的,還得是精找底;前文我們說了,水底的地形複雜,想要誘聚大魚,讓大魚進窩,總得找一塊合適的位置作為窩點,不說別的,至少地勢要相對平整,就算高低有起伏,但是至少要大魚能進來,能吃到窩料;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其次,找的窩點,周邊要儘量少草,但是又不能離草太遠,這樣才能在減低大魚警惕性的同時,不至於中魚後,被大魚繞草,再者,有相當的淤泥厚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大魚進窩點的概率也要高許多;先找到合適的窩點,再進行打窩垂釣,這樣放一把竿專門守釣大物,中大魚的概率都大血多。

<二>以調低釣高為調釣思路,只抓實口、死口

野外的大魚,和我們在塘釣、坑釣中遇見的大魚相比,除了魚種相同,習性、食性等細節上,絕對有本質區別,最明顯的,就是野外環境中,個頭大的魚,基本上全是滑魚,很少有生口,而且密度極為稀疏,可能逗漂一天,始終就一條魚在窩子裡,魚口不僅滑,還輕,如果沒耐心,那別說釣上來,光逗漂就能把人玩崩潰了,所以調釣主要以抓死口、實口,不中魚,不刺魚成功,絕對不主動抓口。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那麼調低釣高,就是非常適合野釣的一種調釣思路;因為釣目比調目高,所以雙鉤是觸底、甚至是拖底狀態,所以保證了鉤餌能到底,這樣窩點和釣點會無限接近,以至於重合,只要我們不主動抓口,只要大魚能進窩點,那中鉤、刺魚,就是遲早的事,那麼也正因為此,精找底,找到適合大魚進窩的窩點,就可想而知有多重要了。

<三>在調釣上,多建議調平水釣2~3目

調低釣高調釣思路,在野釣中,其實操作起來也是非常簡單的,不管是單鉤帶餌調漂,亦或者是雙鉤帶餌調漂,在實戰中,都有著操作簡單、調漂快速,只需要2~3個步驟就能快速精找底,而且因為掛著餌,直接能把餌重壓漂的目數給帶出來,所以調漂的結果,比較精準,就算是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不是大魚不進窩,是調漂沒調好,大魚進窩了也不知道

比如我們用單線通鉤,粗找底後,推動浮漂,修剪鉛皮,只要確定鉤餌能離底,然後帶餌調平水,推漂知道漂目大於一目,那麼鉤餌就到底了;如果是雙鉤帶餌,那思路也是類似,帶餌調平水之後,只要浮漂漂目大於1目,底鉤必然到底;一般我們掛玉米、顆粒、紅薯塊、自制餌塊等,用這種方法調釣,效果是非常好的,如果用拉餌,用這個思路調釣,也是可以的。

做好調釣之後,把杆子打好,放在那裡,只要大魚進窩,不要嘗試主動抓口,等著其主動進窩覓食,那麼中鉤,就是遲早的事,所以調釣思路,在我們野釣的時候,細緻點,就有機會上大物,不細緻,太隨意,那釣上大魚,就只能拼人品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