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其實經常進窩,只是我們忽略細節,把他們放走了'

釣魚 草魚 鯽魚 佐治芬娜 2019-08-28
"

在釣魚的時候,我們經常遇到大魚明明進窩,卻就是怎麼釣也釣不到,氣得半死。其實每位釣友應該都多次遇到過大魚已進窩卻沒搞到的時候,最後大魚吃得腸滿肚脹還浮出水面說聲拜拜,瀟灑轉身揚長而去,只好氣急敗壞收杆空軍而歸。下面就這點談下個人的一些粗淺體會,供大家參考交流。

"

在釣魚的時候,我們經常遇到大魚明明進窩,卻就是怎麼釣也釣不到,氣得半死。其實每位釣友應該都多次遇到過大魚已進窩卻沒搞到的時候,最後大魚吃得腸滿肚脹還浮出水面說聲拜拜,瀟灑轉身揚長而去,只好氣急敗壞收杆空軍而歸。下面就這點談下個人的一些粗淺體會,供大家參考交流。

大魚其實經常進窩,只是我們忽略細節,把他們放走了


首先,明辨假象,堅決忍耐。

大魚進窩後,最明顯的信號之一就是壓漂。

所謂壓漂就是大魚在窩裡遊動吃食時其身體和釣線接觸,或者其尾部扇動湖水而衝擊釣線,而引起浮漂瞬間下沉又迅速上浮回原的現象,壓漂是一個常見的假象。

不少初學者一見到浮漂下沉就激動得迅猛提杆,結果是空空如也,或者就是鉤了一片魚鱗起來,或者是鉤入魚身大魚一跑就脫了,遺憾不已。

為此,我們一定要明辨大魚究竟是在吃鉤還是在壓漂,判斷是否壓漂的方法是看浮漂是否回到原位置,以總浮漂五目為例(兩目在水面,三目在水下)壓漂時上面兩目最常見的是會被壓下去一目,有時也會兩目全部壓下去,然後浮漂馬上浮上來恢復原狀,水面依然是兩目浮漂,這就是典型的壓漂現象。

此時我們要剋制心裡的激動,堅決不輕易提杆,提杆的時機應該是水面的兩目浮漂變成了三目或者四目(送漂,回漂),堅決提杆,二是水面的兩目浮漂勻速進入水裡,看不見了(黑漂)堅決提杆,注意強調勻速二字,在實戰中體會,祝釣友們多釣大魚少釣哎喲。

其次,注意落鉤處的遠近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在魚泡最多最好的地方是釣不到魚的,(大魚來時多數時候窩子裡會冒泡,有時象開鍋一樣)。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是釣遠,釣到窩子外面泡較少的地方,這裡多為一群魚中的大魚。

其二,釣近,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窩子的後部會有細密的小泡,就是常說的點子,這個位置是最容易釣到魚的,特別是草魚,在我的實戰中釣起來的草魚,多數就是在窩子的後部獲得,而不是窩子的正中部。

"

在釣魚的時候,我們經常遇到大魚明明進窩,卻就是怎麼釣也釣不到,氣得半死。其實每位釣友應該都多次遇到過大魚已進窩卻沒搞到的時候,最後大魚吃得腸滿肚脹還浮出水面說聲拜拜,瀟灑轉身揚長而去,只好氣急敗壞收杆空軍而歸。下面就這點談下個人的一些粗淺體會,供大家參考交流。

大魚其實經常進窩,只是我們忽略細節,把他們放走了


首先,明辨假象,堅決忍耐。

大魚進窩後,最明顯的信號之一就是壓漂。

所謂壓漂就是大魚在窩裡遊動吃食時其身體和釣線接觸,或者其尾部扇動湖水而衝擊釣線,而引起浮漂瞬間下沉又迅速上浮回原的現象,壓漂是一個常見的假象。

不少初學者一見到浮漂下沉就激動得迅猛提杆,結果是空空如也,或者就是鉤了一片魚鱗起來,或者是鉤入魚身大魚一跑就脫了,遺憾不已。

為此,我們一定要明辨大魚究竟是在吃鉤還是在壓漂,判斷是否壓漂的方法是看浮漂是否回到原位置,以總浮漂五目為例(兩目在水面,三目在水下)壓漂時上面兩目最常見的是會被壓下去一目,有時也會兩目全部壓下去,然後浮漂馬上浮上來恢復原狀,水面依然是兩目浮漂,這就是典型的壓漂現象。

此時我們要剋制心裡的激動,堅決不輕易提杆,提杆的時機應該是水面的兩目浮漂變成了三目或者四目(送漂,回漂),堅決提杆,二是水面的兩目浮漂勻速進入水裡,看不見了(黑漂)堅決提杆,注意強調勻速二字,在實戰中體會,祝釣友們多釣大魚少釣哎喲。

其次,注意落鉤處的遠近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在魚泡最多最好的地方是釣不到魚的,(大魚來時多數時候窩子裡會冒泡,有時象開鍋一樣)。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是釣遠,釣到窩子外面泡較少的地方,這裡多為一群魚中的大魚。

其二,釣近,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窩子的後部會有細密的小泡,就是常說的點子,這個位置是最容易釣到魚的,特別是草魚,在我的實戰中釣起來的草魚,多數就是在窩子的後部獲得,而不是窩子的正中部。

大魚其實經常進窩,只是我們忽略細節,把他們放走了


其三,守魚路,開始不精於釣魚時喜歡跟著魚追,泡到哪裡鉤就追到哪裡,結果是常常鉤去了魚或者遊過了或者轉彎了,只好又追,如此反覆,累死人,最悲慘的是有時在追釣時驚動了魚群,那背時的魚乾脆就一走了之,再不回頭。

後來時間久了我發現魚在窩子邊遊動時是有軌跡的,有的地方魚老是從那裡經過,彷彿交通要道,把鉤預先埋伏在那魚兒必經之路上,魚一到那裡多半被捉拿歸案,成功率大大增加。

再次,個人覺得釣大魚最好用手車杆。

車盤要靈活,盤裡的線不得少於一百米,因為會釣到大傢伙,力大無窮,跑得邊都看不見,線太短就會捉襟見肘,臺釣杆的缺點是太短,而且硬度不夠,如此近岸處有水草,釣到大魚後往往竄進水草,臺釣杆很難把魚弄出來。

用七米二的手杆,釣到大魚後把杆全部抽出來,強勁的彈力估到把魚從草里拉出來,臺釣杆還不適合追釣,剛才說了,釣大魚需要一會釣遠一會兒釣近,遠深近淺,手杆因為浮漂多顆所以不用調整浮漂,而臺釣杆就需要不斷調整漂,那太麻煩了,等你把漂調好了,魚都走了。


第四,學會逗釣。

有時氣候不好或者水質太差,大魚進窩後也不沉底,在窩子的上部留戀於穀子的味道不願離開,或者偶爾下去吃幾口又上浮了,怎麼辦?逗釣!

逗釣的前提是鉛墜要小要輕,越輕越好,小小的一顆金黃色的鉤上一顆金黃色的穀子,在水裡飄飄灑灑緩緩下沉,就在這個下沉過程中,魚兒往往來個空中接力,一口吞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如果水太淺,鉛墜太重,落水時響聲會很大,也會驚跑大魚(鯽魚智商太低,所以不會跑),逗釣的第二個注意點是不要拋杆,不能把鉤狠狠甩出去再拉近來,拋杆動作太大,如果水淺或者水太清亮,都會嚇跑大魚。

"

在釣魚的時候,我們經常遇到大魚明明進窩,卻就是怎麼釣也釣不到,氣得半死。其實每位釣友應該都多次遇到過大魚已進窩卻沒搞到的時候,最後大魚吃得腸滿肚脹還浮出水面說聲拜拜,瀟灑轉身揚長而去,只好氣急敗壞收杆空軍而歸。下面就這點談下個人的一些粗淺體會,供大家參考交流。

大魚其實經常進窩,只是我們忽略細節,把他們放走了


首先,明辨假象,堅決忍耐。

大魚進窩後,最明顯的信號之一就是壓漂。

所謂壓漂就是大魚在窩裡遊動吃食時其身體和釣線接觸,或者其尾部扇動湖水而衝擊釣線,而引起浮漂瞬間下沉又迅速上浮回原的現象,壓漂是一個常見的假象。

不少初學者一見到浮漂下沉就激動得迅猛提杆,結果是空空如也,或者就是鉤了一片魚鱗起來,或者是鉤入魚身大魚一跑就脫了,遺憾不已。

為此,我們一定要明辨大魚究竟是在吃鉤還是在壓漂,判斷是否壓漂的方法是看浮漂是否回到原位置,以總浮漂五目為例(兩目在水面,三目在水下)壓漂時上面兩目最常見的是會被壓下去一目,有時也會兩目全部壓下去,然後浮漂馬上浮上來恢復原狀,水面依然是兩目浮漂,這就是典型的壓漂現象。

此時我們要剋制心裡的激動,堅決不輕易提杆,提杆的時機應該是水面的兩目浮漂變成了三目或者四目(送漂,回漂),堅決提杆,二是水面的兩目浮漂勻速進入水裡,看不見了(黑漂)堅決提杆,注意強調勻速二字,在實戰中體會,祝釣友們多釣大魚少釣哎喲。

其次,注意落鉤處的遠近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在魚泡最多最好的地方是釣不到魚的,(大魚來時多數時候窩子裡會冒泡,有時象開鍋一樣)。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是釣遠,釣到窩子外面泡較少的地方,這裡多為一群魚中的大魚。

其二,釣近,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窩子的後部會有細密的小泡,就是常說的點子,這個位置是最容易釣到魚的,特別是草魚,在我的實戰中釣起來的草魚,多數就是在窩子的後部獲得,而不是窩子的正中部。

大魚其實經常進窩,只是我們忽略細節,把他們放走了


其三,守魚路,開始不精於釣魚時喜歡跟著魚追,泡到哪裡鉤就追到哪裡,結果是常常鉤去了魚或者遊過了或者轉彎了,只好又追,如此反覆,累死人,最悲慘的是有時在追釣時驚動了魚群,那背時的魚乾脆就一走了之,再不回頭。

後來時間久了我發現魚在窩子邊遊動時是有軌跡的,有的地方魚老是從那裡經過,彷彿交通要道,把鉤預先埋伏在那魚兒必經之路上,魚一到那裡多半被捉拿歸案,成功率大大增加。

再次,個人覺得釣大魚最好用手車杆。

車盤要靈活,盤裡的線不得少於一百米,因為會釣到大傢伙,力大無窮,跑得邊都看不見,線太短就會捉襟見肘,臺釣杆的缺點是太短,而且硬度不夠,如此近岸處有水草,釣到大魚後往往竄進水草,臺釣杆很難把魚弄出來。

用七米二的手杆,釣到大魚後把杆全部抽出來,強勁的彈力估到把魚從草里拉出來,臺釣杆還不適合追釣,剛才說了,釣大魚需要一會釣遠一會兒釣近,遠深近淺,手杆因為浮漂多顆所以不用調整浮漂,而臺釣杆就需要不斷調整漂,那太麻煩了,等你把漂調好了,魚都走了。


第四,學會逗釣。

有時氣候不好或者水質太差,大魚進窩後也不沉底,在窩子的上部留戀於穀子的味道不願離開,或者偶爾下去吃幾口又上浮了,怎麼辦?逗釣!

逗釣的前提是鉛墜要小要輕,越輕越好,小小的一顆金黃色的鉤上一顆金黃色的穀子,在水裡飄飄灑灑緩緩下沉,就在這個下沉過程中,魚兒往往來個空中接力,一口吞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如果水太淺,鉛墜太重,落水時響聲會很大,也會驚跑大魚(鯽魚智商太低,所以不會跑),逗釣的第二個注意點是不要拋杆,不能把鉤狠狠甩出去再拉近來,拋杆動作太大,如果水淺或者水太清亮,都會嚇跑大魚。

大魚其實經常進窩,只是我們忽略細節,把他們放走了


正確的方法是把杆伸長,手臂打直前伸,把釣線收短,輕輕地把鉤放進釣點,慢慢讓鉤垂直落下去,注意,是把鉤垂直落進窩子而不是拋進窩子,這個動作應該成為野釣高手的一個好習慣,整個動作突出三個字輕,準,慢。

輕輕把鉤落到窩子處,講究的是穩,準,輕,慢,落下去後就進一步把釣線收短,不要讓釣線很長一段在水裡,為的是在浮漂上浮或下沉時能及時讓鉤著力於大魚的嘴巴。

抬杆要講究快,穩,力度適量,不可太過用力,否則就會在抬杆的瞬間斷線,或者把魚肉鉤一塊起來,有的朋友提杆時很猛,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聲音,那不好。

其實只要你的鉤鋒利(每次換新鉤)釣線又收得短,只需稍微用力,這鉤就進去了,沒有鉤不進去的嘴殼子,隨便那魚嘴巴再硬,本來我掛穀子時鉤尖,倒須都是露出來了的,所以提杆時手腕一抖,這鉤就進去了。

第五,最好是用穀物垂釣。

釣鉤宜小不宜大,這是在水質差,天氣悶的時候把大魚釣到的最後絕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