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電商進村的:“最後一公里”

電子商務 農村電商 三農 農村 農村電商點評 2017-03-31

近年來,電商作為新經濟的代表模式,大舉“上山下鄉”,通過眾籌、眾包、點籌方式實施訂單農業和定製式農業,有效改善了農產品買難賣難、價格時常波動等問題,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到2016年,全國有1311個淘寶村以及135個淘寶鎮,給農村地區帶來了84萬個就業崗位。

在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同時,由於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電商人才匱乏、農產品電商平臺創新能力不強等因素的制約,電商進村仍存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相關資料顯示,到去年底,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3.1%,不到城鎮的一半;農村電商交易額2000多億元,僅為全部電商交易額的5%。農村物流在可及性、可靠性、服務水平、速度等方面與城市物流存在較大差異,農產品分級、包裝、保鮮、儲存、配送等相關技術和能力參差不齊。另外,目前我國涉農網站約3萬多家,大部分為農產品網上銷售的單一模式,創新能力不足,且農村電商從業人員多數為缺乏專業技能的當地農民,僅縣域電商人才缺口就超過200萬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8次提及“電子商務”,首次單設了“推進農村電商發展”的專節,對進一步發展農村電商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如何打通電商進村“最後一公里”?首先要補齊短板,提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和應用率,填平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重點支持農產品品牌建設,加快建立有機農產品從田頭到市場的各類標準體系建設,用電子商務倒逼農產品生產商品化、標準化。其次要發揮優勢,推動農村各類服務互聯網化,充分挖掘農村生態、物產、產業等各類資源優勢,加快農村電商與農資供應、農產品銷售、物流配送網絡、互聯網金融、農業科技等融合發展,真正實現全方位服務“三農”。再次要政策引導,建立政策扶持機制,創新農民技能培訓和電商平臺建設,鼓勵在外務工的青年、退役軍人、大學畢業生等返鄉創業,規劃建設一批設施配套、產業聚集的 “淘寶村”“電商村”,推進城市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

打通電商進村的:“最後一公里”

農民伯伯電商平臺創始人:劉易戰

在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的道路上,其中湖南農民伯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展速度較快,農民伯伯不光有工業品下行,更有農產品上行。在工業品下行方面,他們與各大工業品生產廠家直接達成合作,通過電商模式供到自有服務站,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工業品流通環節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成本,讓利百姓。農產品上行一直是農村電商發展的難題,農民伯伯團隊,通過不斷的模式與創新。農民伯伯農村電商創始人劉易戰如是說:“農產品上行不能單純地依靠電商,傳統的渠道任必不可少,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傳統的渠道嫁接到電商上來。讓更多的一線城市蔬果專賣,農產品專賣店加入到我們的團隊中來。我們農民伯伯服務站在全國有1200多個,都是紮根農村的地道農民。他們都有很好的農產品資源,苦於無法進城。我們起到一個橋樑作用,讓更多的優質農產品進城,那麼城裡的渠道大門也必不可少!目前我們在全國一線城市已經開設有12個農民伯伯農產品專賣店,為我們農產品上行發展努力。我們也會加快城市專賣店建設,通過電商將農產品直供我們專賣店,真正意義上幫助百姓,真正去解決農產品上行的問題!”

農產品上行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希望在農產品上行上,更多的企業去探索與發展,為農產品上行摸索一條陽光大道,真正為百姓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達到實際意義上通過電商來扶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