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今天的電商領域,仍然是風起雲湧,各路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場。

當人們還在討論無人零售、社區團購、盒馬鮮生這些“新寵”時,殊不知,已經十歲的垂直生鮮電商們卻紛紛偃旗息鼓、退出江湖,令人不勝唏噓。

1、開端:為水果零售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張曄在創立易果生鮮之前,已經是易貿控股集團董事長。

易貿成立於 1999 年,主要為化工、能源、漿紙等行業提供信息資訊、商務服務和交易服務。

也是這一年,日後雄霸一方的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誕生。彼時,張曄和他的小夥伴金光磊,深信未來一定是互聯網的天下。

在利用互聯網讓傳統交易變得更簡單之後,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讓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生鮮領域。

茅廬,張曄和金光磊共同的朋友,做進口水果報關服務。

當時的進口水果還是稀有物種,張曄和金光磊突發奇想,能不能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國內的消費者吃到物美價廉的進口水果呢?

不久之後,易果生鮮就誕生了。但是,易果的發展速度相當慢,只能算是一個小眾領域,阿里、京東的3C、服裝、家電等品類的電商才是主流。

2009 年,易果艱難地把地盤拓展到了北京。此時,生鮮電商業受到眾多創業者的青睞,IT男王偉和他的同學創辦了天天果園,主打有機農產品的沱沱工社也開始進軍北京市場。

不過, 2009 年依然是生鮮電商的起步階段,據估算,當年水果電商的市場不超過 5000 萬。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不久後,生鮮電商爆發了一個小高峰。

2011 年,想要幹一番事業的喻華峰做了市場調查,他發現B2C領域競爭太激烈,於是決定避開,轉向B端供貨,但是,後來發現生鮮資源太少,而且良莠不齊,無法保證質量,最終,未來生活選擇了進軍C端。

在未來生活誕生的第一年,媒體人出身的喻華峰,用自己敏銳的嗅覺捕捉到了一個商機——褚時健花費十年所種的褚橙。

與商機並存的還有風險,褚橙遠在雲南,要想運送到北京,幾箱肯定是不划算的,作為生鮮市場的菜鳥,未來生活的本錢並不太充裕。

在衡量一番利弊之後,喻華峰一咬牙,買了 20 噸,也就是 4000 箱褚橙。

沒想到,“進京趕考”的褚橙不負所望,大獲成功,名不見經傳的本來生活頓時也名聲大噪。到 2013 年,本來生活的褚橙已經銷售了 2000 噸。

嚐到甜頭的未來生活快馬加鞭,把目光投向了國內的農產品供應基地,挑選優質農產品,進行品牌包裝,而且,還與國外的食品供應商合作,到 2015 年的時候,本來生活已經涵蓋水果、蔬菜、糧油、酒水等 10 個品類,合作的企業也達到了上千家。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未來生活的成功,為生鮮電商行業樹立了一個新旗幟,尤其是主打進口水果的易果、天天果園,後者醍醐灌頂,想不到生鮮電商還能有這種操作!

為了打造標準化的生鮮產品,天天果園在雲南買地建廠,砸下重金引進加工設備,仿照褚橙,打造自營品牌“橙先生”。

在天天果園的工廠裡,每一位“橙先生”都要洗得乾乾淨淨的,然後烘乾,拍 48 張照片,技術人員分析他們的大小、顏色,再用光譜測糖儀測試甜度,為的就是讓每一位“橙先生”大小一樣,顏色一樣,口感一樣。

與此同時,滿懷激情的沱沱工社CEO杜非,不辭辛苦,親自跑到山東的山溝溝裡,尋找優質農產品。

生鮮電商的創業者們,滿懷希望與激情,期盼著能在新領域揚名立萬、建立自己的生鮮帝國。

2、巔峰時刻:生鮮電商的美好時代

經過前期的探索之後,生鮮電商進入了自己的黃金髮展期。

眾多生鮮電商平臺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比如愛鮮蜂、社區001、多點Dmall等,這些創業公司誕生之日起就拿到了大筆的融資,比如擁有豪華創始團隊的多點Dmall,天使輪就融資 1 億美金。其他一些規模較小的創業項目更是數不勝數。

據資料顯示, 2015 年新成立的生鮮電商就有 260 餘家,其中還有不少巨頭的身影,比如京東到家、順豐優選等。

眾多創業者高呼:生鮮電商的風口來了!

雖然這些生鮮平臺都是為用戶提供生鮮產品即時配送服務,但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如愛鮮蜂的模式,是通過整合社區便利店,為它們供應生鮮商品,同時讓店主就近提供配送服務。

對於小店主來說,這筆買賣只賺不虧,首先可以拿到平臺補貼的配送費,然後還可以通過銷售生鮮商品獲得利潤。

通過這種模式,愛鮮蜂迅速發展,上線 6 個月,就與北京 2000 家社區便利店達成了合作,用戶超過 40 萬。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這樣的成績單,也讓愛鮮蜂在資本市場左右逢源, 2014 年獲得 1000 萬人民幣天使輪、 2000 萬美元A輪融資, 2015 年又獲得兩筆融資,一度估值 3 億人民幣。

多點Dmall則是與傳統商超合作,依靠後者做周邊三公里的生鮮配送服務。

野蠻生長的生鮮O2O,讓眾多老牌生鮮電商躍躍欲試。

2015 年,天天果園完成 7000 萬美元c輪融資後,正式啟動“天天到家”O2O服務。

具體來說,首先推出天天到家平臺,以果汁、水果為主,進行兩小時配送服務,業務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成都五個城市,到 2015 年底,天天果園的O2O門店以及達到 100 家。

在商業模式上,天天果園堅持重模式,除了自己把控後端供應鏈之外,還自建倉庫、組建物流等,對各個環節實施全程把控。

2015 年興起的生鮮O2O,絕大多數是通過輕模式實現快速擴張,也就是自己做平臺,供應商提供商品,物流公司做配送,平臺主要做營銷,把客戶拉過去就行了。

在王偉(天天果園創始人)看來,上游生鮮標準化程度不足、國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薄弱,生鮮電商如果不介入這些環節,就沒有辦法保證商品品質。

天天果園的重模式運營思路一度取得了勝利。 2016 年,大批做輕模式的生鮮O2O倒閉,其中也包括天天果園的O2O業務,但是它自建工廠和倉儲物流的B2C主業卻逆流而上,頑強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在當年 8 月獲得 1 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

後來,大家對生鮮電商的“輕”與“重”,看得已經很清楚了。輕模式操作簡單,門檻低,但是商品品質沒有保障,用戶購物體驗差,很多是一錘子買賣。

重模式的用戶體驗好,但是自建倉儲、物流設施的成本高,很多平臺根本扛不住。

在一片蕭條之中,保持著清醒頭腦的易果鶴立雞群,它沒有一股腦地往O2O業務上衝,而是投資了另一家生鮮O2O平臺——果酷網,並且向它開放供應鏈資源,通過這種方式來入局O2O。

此時的易果,已經獲得了阿里投資,正在花大力氣打造冷鏈物流公司——安鮮達,這套基礎設施日後成為易果最值錢的部分。

2014 到 2015 年是生鮮電商發展最快的階段,眾多的資本投入,讓創業者們覺得風口已經到了,但是接下里的一幕卻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

3、落幕:垂直生鮮電商們的集體潰敗

潮水退去,原來很多人都在裸泳。

2016 年 4 月,美味七七倒閉,緊接著是更多類似的噩耗,生鮮電商領域一片淒涼景象。

社區001、青年菜君、許鮮等生鮮O2O一一倒閉,愛鮮蜂被中商惠民收入麾下,多點則轉型成為商超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眾多創業者含淚退場。

冰冷的數字更是顯示了生鮮市場的慘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 4000 多家入局者,7%鉅虧, 88%虧損,4%持平,只有可憐的1%盈利。

生鮮電商的模式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到底能否繼續下去呢?

從這些失敗的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幾點原因:

1.不符合中國人的買菜習慣。中國人買菜講究一次性搞定,涉及的材料包括油鹽醬醋、蔥薑蒜,以及生鮮食材等,生鮮電商根本無法滿足這種需求。

2.配送模式成本高昂。生鮮商品從產地到用戶手裡需要多次搬運,不僅損耗大,而且運送成本高。

3.電商平臺與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弱。生鮮電商一般採用預售模式集中採購,這種模式導致生鮮供應鏈模型依舊是訂單化、批次化,議價能力遠遜於傳統商超的穩定訂單。

雖然生鮮電商不好做,但是阿里和京東等巨頭依然入場,積極推動生鮮上游標準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冷鏈物流設施等,同時創辦線下門店:盒馬鮮生、7FRESH。

垂直類生鮮電商已經成為過去,社區團購、社交電商等成為新的解決方案。

但是無論是何種模式,都展現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大趨勢,而且生鮮上游標準化、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加強。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阿里的盒馬接管貓超生鮮,7FRESH與京東生鮮正式合併,無一不是這一趨勢的體現。

平臺供應鏈與線下門店打通後,不僅補齊了新商品的供應鏈短板,而且基於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為用戶提供門店周邊 3 公里即時配送服務,京東商城和天貓,將實現利用生鮮品類提高打開頻次、提升流量的目的。

這是垂直生鮮電商不具備的優勢。平臺流量有限,限制了議價能力,而且商業模式導致成本高,商品價格高,競爭力下降,垂直電商只能做小而精的電商平臺,想要做大就很困難了。

因此,絕大多數垂直生鮮電商平臺都很難做,除非能夠另闢蹊徑,轉型成功,未來的生鮮電商領域,還是巨頭們的天下。

電商之家(ID:iechome),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來源:站長之家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2009-2019見證生鮮電商10年跌宕史:易果、本來生活、盒馬

點擊“瞭解更多”,比車釐子近10000公里的“紅脣之吻”國產大櫻桃等你來嚐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