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文 | 瓜瓜

提到中國電影導演,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

是初出茅廬就嶄露頭角的青年導演文牧野,還是早已是一代名導的馮小剛?是才華橫溢亦正亦邪的姜文,還是厚重綺麗的陳凱歌?

太多值得被人提起的名字。

但有一個人,是不得不提的。

張藝謀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張藝謀保持著讓人難以置信的活力,從剛開始那部充滿原始野性的生命力的《紅高粱》,到象徵意識極強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再到頗有現實主義風味的《有話好好說》,無論彼時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他都能拿捏到電影新的表達方式。

就像這部我難以將其準確定義的《》。

那個善於調配顏色,將畫面色彩斑斕到極致的張藝謀,從《英雄》時期開始鋪陳大場面的張藝謀,似乎倒退回去了。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褪去了豔麗的顏色,在《影》中只留下了黑白灰的基調,也摒棄了整齊劃一的大場面,空出大片的留白,在所有的先導片預告片中,我們能看到的都是舒展的水墨色。

讓人想起來剛端起照相機的美術攝影張藝謀,在黑白色調中充斥細緻凌厲的美學。

那個熟悉的張藝謀回來了,也有什麼新的東西誕生了。

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在細節上較真,朝堂屏風的紗因為透光性換了又換,一件戲服要繡工花上幾個月,而出現在鏡頭裡的文字,也一定得是草書。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影》的色調趨近於黑白,但又不同於普通的黑白電影,我更願意將其稱之為“水墨電影”,看過電影的花絮就知道,《影》的色彩,都是實打實印染在拍攝現場的。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用什麼樣的光人臉才會呈現最自然的顏色,用什麼樣的色才能讓畫面看起來協調而富有層次感,用什麼樣的演員才能讓電影呈現出最真實的質感。

所以哪怕鄧超要一人分飾兩角,長時間同框的時候,他也拒絕使用電腦CG合成技術,哪怕現在的技術已經以假亂真。

他一定要和你來真的。

演員也要來真的。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在《影》中,鄧超飾演了兩個角色:都督子虞和他的影子境州。

為了演繹這兩個樣貌相同,人格迥然不同的角色,鄧超先是在三個月裡增肥20斤,體脂一降再降,又在之後的兩個月中暴瘦30斤,甚至在演戲中途不得不停下來吃塊巧克力補充體能。

他還要揣摩兩個如同相生花一樣互相汲取但又分崩離析的角色本質。

《影》還未上映,看到主演名單的觀眾裡就有不少質疑之聲: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往下翻閱,有這樣想法的觀眾不佔少數。

而對這些評論,看過《影》的我反而有些許開心。

現在有多質疑,成片就有多驚豔。

鄧超鄭愷等人作為國民綜藝《奔跑吧兄弟》的常駐嘉賓,因為節目本身極高的普及度而被更多的人熟識,而在節目中插科打諢打打鬧鬧的形象,像是一個標籤死死釘在了他們身上。

“跑男團”。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這個標籤成為了否定演員,甚至於否定整個電影的絕佳理由:

跑男大電影?不看!

用標籤為一部作品乃至一個人下定義,是獨斷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難免會對一個人產生固有印象:善良、狡猾、軟弱、悲觀......

但那絕不是一個人的全部。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紋著花臂的大哥會熱心的給大雨中的小攤販撐傘,乖巧的學生悄悄揣走了超市的一塊糖。

那就讓《影》乾脆撕掉所有的標籤,讓觀眾看到演員、看到角色、看到故事本身。

而不是觀眾用自己的已知世界為他們匆忙下的定義。

鄧超達標了,鄭愷也達標了,還有孫儷、關曉彤、吳磊。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鄧超的雙角色詮釋得出色極了,就像貫穿在整部電影中的水墨色調一般,境州作為影子,心思純淨的他是無垢的白色,而真身子虞作為幕後的軍師,在斗室之間運籌帷幄操控大局,他是癲狂黝深的峽谷,在現實與理想中撕出一條裂縫。

子虞雕刻他的影子,雕刻境州,像是在完成一件藝術品那樣。

他從未把境州當做一個人格獨立完整的人。

而人是會變的,境州是影子,更是一個人。

這兩個人的激烈衝突,讓電影在結尾的最後20分鐘裡高潮迭起。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影》中不僅有黑白兩色,還有徘徊在黑白之間的灰色。

孫儷飾演的小艾。

作為片中的主要女性角色,面對兩個一模一樣的“丈夫”,她是周旋在兩個人之間的灰色。

現在輪到女性做出選擇了:紅玫瑰與硃砂痣,選擇哪一個都未免殘忍。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小艾作為灰色,作為主線人物,調和與承載了子虞與境州兩個角色的個性轉化,也讓整部影片在爾虞我詐的宮心計之餘,多了一點溫柔包容的顏色。

好一副相生相依的太極陰陽圖。

無論是子虞、境州、小艾,還是至高無上的王,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背後,一團漆黑的影子。

人絕不止你看到的那一面。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你看不到的,才是真實。

這就是《影》的精彩所在,不到電影結束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勝利者究竟是誰。

那誰贏了?

我不劇透,你要自己看。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另外《影》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上完成了展映,對於張藝謀這樣一反常態的單色調電影,外媒是這樣說的: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影》很容易讓人想起黑澤明的《影子武士》,這也讓很多觀眾誤認為《影》是中國版的《影子武士》,然而現實是,《影》除了與《影子武士》都擁有影子,兩者再無任何聯繫。

《影》是從裡到外,只屬於中國的電影,是中國的縱橫交錯光影颯颯。

將色彩褪去,本質與細節將更為直接。

濃到化不開的霧氣,不知何時停歇的落雨,風吹過竹林窸窸窣窣的聲響,兵戎相見時空曠悠長的脆響。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這是《影》的中國質感。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他拍電影的熱情和初心從未改變。

(就讓我們忽略《長城》吧,畢竟那樣頂尖的製作宣發,是個人都會心動)

在漫長的等待與蟄伏後,張藝謀又成為了自己。

看完這部電影,感嘆的還是那句: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影》有著真實的殘酷美學。

噓,不要為它下定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