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徐蔚冰

8月10日,搭載鴻蒙系統的榮耀智慧屏上市,給流傳已久的“華為入局電視領域”的消息畫上句號。

華為逆市進入電視行業。面對困境,高端和大屏是電視行業的治本之策嗎?客廳經濟、超高清視頻產業政策、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是否是電視行業的“良藥”?華為入局電視領域,令行業玩家多了一絲興奮與希望。

行業面臨重重困境

事實上,隨著2019年上半年數據統計的不斷出爐,國內彩電行業正瀰漫著憂慮情緒。7月29日,《2019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大多數家電品類零售均價下降,但降價並未能換來銷售提升,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等傳統意義上的家電產品銷售疲軟。其中彩電領頭大幅下降,同比降11%。

行業數據平臺奧維雲網數據也顯示,2019年上半年雖然彩電均價同比下降9.4%,但市場規模並沒有實現增長。201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00萬臺,同比下降2.7%,零售額規模為640億元,同比下降11.8%。

量價雙降因何而起?中怡康分析認為,80後人口紅利已過,房地產銷售增速放緩,智能化電視已經基本完成換代普及,沒有新技術可以刺激消費者的換機慾望。中國彩電市場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存量替換的狀態。

電視龍頭企業海信電器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3億元,同比增長7.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220.5萬元,同比下滑81.48%。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電視行業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處於發展成熟期,目前正面臨三個主要困境。需求不振的困境,受移動設備分流的影響;惡性競爭的困境,受長期價格戰影響;產品創新的困境,新的顯示技術尚未實現大規模突破。

業內企業也紛紛表示,電視行業現在的確很艱難。主要原因包括此前電視機普及率已經很高,年輕消費人群主要的娛樂休閒時間被智能手機佔據,該現象短期內很難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總體而言,電視機市場發展非常緩慢,對於用戶來說,電視機越來越變得可有可無。

中國家電行業協會理事長姜風在不久前的一次會議上提到,家電行業疲軟不振已存在較長時間,彩電行業受衝擊最為明顯。

行業巨頭轉型自救

當然,面對頹勢,彩電行業的頭部企業也都開始自救。比如TCL集團剝離智能終端業務,康佳集團重新定位發展戰略。

2018年TCL集團以47.6億元剝離智能終端業務。TCL集團認為,整體來看,消費電子及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在過去2年中虧損額較大、負債額及資產負債率較高;部分標的公司因歷史虧損,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業務板塊出現鉅額虧損,導致智能終端業務群整體出現較大虧損,因而形成負資產;儘管標的公司整體在2018年上半年取得了一定改善,但經營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康佳集團則是提出戰略轉型,以消費電子業務(彩電、白電、手機)為基礎,逐步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向科技產業園業務拓展、向互聯網及供應鏈管理業務延伸,形成了“科技園區業務群、產業產品業務群、平臺服務業務群以及投資金融業務群”四大業務群協同發展的局面。

時值行業低迷期,作為電視行業研發的主力軍,創維與海信在各自領域開展自救。7月份以來,海信發佈首臺疊屏電視。創維宣佈將通過下調售價等一系列的舉措推動OLED自發光電視全面普及。

創維RGB董事長兼總裁王志國認為,從2016年至今的市場結構數據上看,高端市場在逐步消失,如不重塑,行業必亡。

海信電器營銷公司總經理王偉也坦言,近一年來,電視價格戰讓行業銷售額下降近14%,拖著電視市場一再朝著產品低端低質的泥潭下滑,如此下去整個電視產業只有死路一條。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表示,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守住價格底線,放棄惡性競爭,企業需要從用戶端開拓新的使用場景,來促進電視的更新換代,讓行業走上積極的正向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為促進彩電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快速整合,工信部不久前制定出臺了差異化的地方超高清視頻產業行動計劃,為了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支持各地建設超高清製作協同中心,引導全行業聚焦關鍵短板環節,實現創新突破。

此外5G、AI、4K/8K超高清視頻都為電視行業提供了技術機遇。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祕書長彭健鋒認為,新型顯示技術在與人工智能、物聯網、5G、4K/8K超高清等技術融合發展,電視機的屬性正在發生改變。IoT時代,電視機將會24小時在線管理所有的家庭設備。彩電的創新也會變得越來越密集,從音視頻技術,到人機交互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未來幾年會有很大變化。

在已經到來的5G、IoT物聯網、AI人工智能時代,電視將是多種場景交互的核心入口,電視廠商需要對相關應用技術深度佈局,這是一個必然的方向。而此番華為的強勢入局,或成為彩電行業的一劑強心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