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灣區東部流動人口量、密度均大於西部

深圳東部帶動臨深區域


另外,從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可看出,大灣區東部(深圳、東莞和惠州)的流動人口數量和密度均比西部大,而深圳東部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臨深區域延伸輻射,將其變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灣區東部流動人口量、密度均大於西部

深圳東部帶動臨深區域


另外,從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可看出,大灣區東部(深圳、東莞和惠州)的流動人口數量和密度均比西部大,而深圳東部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臨深區域延伸輻射,將其變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廣東位置熱力圖(騰訊位置大數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要“建設人才高地”,其中“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鑑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

大亞灣總人口從總量上看並不突出,但從人口密度上看,卻有著巨大的潛力。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則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因此,大亞灣作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也是全國樓市的絕佳風口,除了蓬勃的樓市,其產業經濟也較為發達。

據大亞灣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在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年煉油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帶動下,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267.7億元,增長4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增長23.8%,全區1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06家,比重達74.1%。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灣區東部流動人口量、密度均大於西部

深圳東部帶動臨深區域


另外,從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可看出,大灣區東部(深圳、東莞和惠州)的流動人口數量和密度均比西部大,而深圳東部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臨深區域延伸輻射,將其變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廣東位置熱力圖(騰訊位置大數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要“建設人才高地”,其中“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鑑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

大亞灣總人口從總量上看並不突出,但從人口密度上看,卻有著巨大的潛力。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則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因此,大亞灣作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也是全國樓市的絕佳風口,除了蓬勃的樓市,其產業經濟也較為發達。

據大亞灣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在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年煉油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帶動下,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267.7億元,增長4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增長23.8%,全區1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06家,比重達74.1%。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慧聰集團簽約大亞灣

未來將有上萬人湧入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慧聰集團與惠州大亞灣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與政府、龍光集團及德捷公司共同打造“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

據悉,“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項目總投資額超人民幣 150 億。在項目建成後還將引進規模和影響力在行業排名前列的30-50家產業互聯網企業入駐,2000 名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互聯網專業人才進駐,未來園區進駐的產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專業人才總人數將超過10000人,未來項目打造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圈將影響30000人。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灣區東部流動人口量、密度均大於西部

深圳東部帶動臨深區域


另外,從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可看出,大灣區東部(深圳、東莞和惠州)的流動人口數量和密度均比西部大,而深圳東部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臨深區域延伸輻射,將其變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廣東位置熱力圖(騰訊位置大數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要“建設人才高地”,其中“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鑑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

大亞灣總人口從總量上看並不突出,但從人口密度上看,卻有著巨大的潛力。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則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因此,大亞灣作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也是全國樓市的絕佳風口,除了蓬勃的樓市,其產業經濟也較為發達。

據大亞灣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在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年煉油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帶動下,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267.7億元,增長4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增長23.8%,全區1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06家,比重達74.1%。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慧聰集團簽約大亞灣

未來將有上萬人湧入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慧聰集團與惠州大亞灣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與政府、龍光集團及德捷公司共同打造“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

據悉,“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項目總投資額超人民幣 150 億。在項目建成後還將引進規模和影響力在行業排名前列的30-50家產業互聯網企業入駐,2000 名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互聯網專業人才進駐,未來園區進駐的產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專業人才總人數將超過10000人,未來項目打造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圈將影響30000人。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網傳慧聰雙塔效果圖

這意味著,未來大亞灣將有上萬人湧入。對當下只有21萬長住人口的大亞灣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投資總額為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正式落戶廣東惠州大亞灣,讓肩負逐鹿世界新使命的惠州石化產業,再添強勁引擎。產業的不斷引進,人口必將不斷的增加,大亞灣再也不是隻有樓市而沒有人氣的地方。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灣區東部流動人口量、密度均大於西部

深圳東部帶動臨深區域


另外,從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可看出,大灣區東部(深圳、東莞和惠州)的流動人口數量和密度均比西部大,而深圳東部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臨深區域延伸輻射,將其變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廣東位置熱力圖(騰訊位置大數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要“建設人才高地”,其中“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鑑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

大亞灣總人口從總量上看並不突出,但從人口密度上看,卻有著巨大的潛力。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則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因此,大亞灣作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也是全國樓市的絕佳風口,除了蓬勃的樓市,其產業經濟也較為發達。

據大亞灣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在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年煉油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帶動下,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267.7億元,增長4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增長23.8%,全區1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06家,比重達74.1%。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慧聰集團簽約大亞灣

未來將有上萬人湧入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慧聰集團與惠州大亞灣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與政府、龍光集團及德捷公司共同打造“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

據悉,“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項目總投資額超人民幣 150 億。在項目建成後還將引進規模和影響力在行業排名前列的30-50家產業互聯網企業入駐,2000 名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互聯網專業人才進駐,未來園區進駐的產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專業人才總人數將超過10000人,未來項目打造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圈將影響30000人。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網傳慧聰雙塔效果圖

這意味著,未來大亞灣將有上萬人湧入。對當下只有21萬長住人口的大亞灣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投資總額為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正式落戶廣東惠州大亞灣,讓肩負逐鹿世界新使命的惠州石化產業,再添強勁引擎。產業的不斷引進,人口必將不斷的增加,大亞灣再也不是隻有樓市而沒有人氣的地方。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如何抓住機遇?

持續吸引人口,推動產城人融合


目前,大亞灣區已基本形成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及裝備製造、港口物流、濱海旅遊“1+4”現代產業體系,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亞灣如何抓住機遇推動產城人的融合發展,關鍵一環便是要加快科技孵化器群建設,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源頭企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灣區東部流動人口量、密度均大於西部

深圳東部帶動臨深區域


另外,從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可看出,大灣區東部(深圳、東莞和惠州)的流動人口數量和密度均比西部大,而深圳東部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臨深區域延伸輻射,將其變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廣東位置熱力圖(騰訊位置大數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要“建設人才高地”,其中“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鑑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

大亞灣總人口從總量上看並不突出,但從人口密度上看,卻有著巨大的潛力。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則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因此,大亞灣作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也是全國樓市的絕佳風口,除了蓬勃的樓市,其產業經濟也較為發達。

據大亞灣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在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年煉油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帶動下,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267.7億元,增長4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增長23.8%,全區1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06家,比重達74.1%。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慧聰集團簽約大亞灣

未來將有上萬人湧入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慧聰集團與惠州大亞灣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與政府、龍光集團及德捷公司共同打造“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

據悉,“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項目總投資額超人民幣 150 億。在項目建成後還將引進規模和影響力在行業排名前列的30-50家產業互聯網企業入駐,2000 名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互聯網專業人才進駐,未來園區進駐的產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專業人才總人數將超過10000人,未來項目打造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圈將影響30000人。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網傳慧聰雙塔效果圖

這意味著,未來大亞灣將有上萬人湧入。對當下只有21萬長住人口的大亞灣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投資總額為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正式落戶廣東惠州大亞灣,讓肩負逐鹿世界新使命的惠州石化產業,再添強勁引擎。產業的不斷引進,人口必將不斷的增加,大亞灣再也不是隻有樓市而沒有人氣的地方。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如何抓住機遇?

持續吸引人口,推動產城人融合


目前,大亞灣區已基本形成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及裝備製造、港口物流、濱海旅遊“1+4”現代產業體系,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亞灣如何抓住機遇推動產城人的融合發展,關鍵一環便是要加快科技孵化器群建設,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源頭企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科技創新園

當前,大亞灣區正以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慧聰集團計劃將總部及關聯企業的整體業務遷入,必將會帶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帶動產城融合。根據計劃,到2024年,慧聰將為當地創收不少於765億元、納稅7.3億元,引進各類入駐人員過萬人。

"

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


大亞灣,大深圳生活圈的一部分,成立於1993年5月。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24人/平方公里。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

高於廣東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底,大亞灣常住人口21.2萬人,人口密度約724人/平方公里。那麼,這一密度在省內、全國是怎樣的標準呢?截至2018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346萬人,繼續居全國首位,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13%,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為全國的4.35倍。而大亞灣人口密度是724人/平方公里,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2018年廣東各市人口數據

據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55%。相較於2017年,珠三角三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2018年常住人口淨增量略有下調,但同時珠海、惠州等地常住人口淨增量創下近八年新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珠三角對人才還將產生新“引力”。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灣區東部流動人口量、密度均大於西部

深圳東部帶動臨深區域


另外,從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可看出,大灣區東部(深圳、東莞和惠州)的流動人口數量和密度均比西部大,而深圳東部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臨深區域延伸輻射,將其變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廣東位置熱力圖(騰訊位置大數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要“建設人才高地”,其中“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鑑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

大亞灣總人口從總量上看並不突出,但從人口密度上看,卻有著巨大的潛力。人口是房地產的有力支撐,產業經濟則是人口聚集的源動力。因此,大亞灣作為大深圳生活圈的一環,也是全國樓市的絕佳風口,除了蓬勃的樓市,其產業經濟也較為發達。

據大亞灣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在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年煉油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帶動下,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267.7億元,增長4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增長23.8%,全區1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06家,比重達74.1%。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慧聰集團簽約大亞灣

未來將有上萬人湧入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慧聰集團與惠州大亞灣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與政府、龍光集團及德捷公司共同打造“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

據悉,“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項目總投資額超人民幣 150 億。在項目建成後還將引進規模和影響力在行業排名前列的30-50家產業互聯網企業入駐,2000 名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互聯網專業人才進駐,未來園區進駐的產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專業人才總人數將超過10000人,未來項目打造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圈將影響30000人。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網傳慧聰雙塔效果圖

這意味著,未來大亞灣將有上萬人湧入。對當下只有21萬長住人口的大亞灣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投資總額為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正式落戶廣東惠州大亞灣,讓肩負逐鹿世界新使命的惠州石化產業,再添強勁引擎。產業的不斷引進,人口必將不斷的增加,大亞灣再也不是隻有樓市而沒有人氣的地方。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如何抓住機遇?

持續吸引人口,推動產城人融合


目前,大亞灣區已基本形成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及裝備製造、港口物流、濱海旅遊“1+4”現代產業體系,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亞灣如何抓住機遇推動產城人的融合發展,關鍵一環便是要加快科技孵化器群建設,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源頭企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科技創新園

當前,大亞灣區正以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慧聰集團計劃將總部及關聯企業的整體業務遷入,必將會帶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帶動產城融合。根據計劃,到2024年,慧聰將為當地創收不少於765億元、納稅7.3億元,引進各類入駐人員過萬人。

大亞灣人口密度724人/km²,高於廣東平均水平!未來將上萬人湧入


大亞灣各項產業較為發達


此外,信息產業龍頭項目落子,無疑是一個新機遇。長期以來,大亞灣區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較為依賴石化產業,經濟抗風險能力較差。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較小、發展較為緩慢。待慧聰項目建成後,有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信息產業發展。

大亞灣陸地面積並不大,但人口密度非常可觀,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如今大亞灣各項配套逐漸興起,例如:萬達廣場落戶惠州並首選大亞灣,如今已順利開業;燦邦新天地、翡翠山Hello City等大型商業MALL異軍突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亞灣人口將越來越密集,成為大深圳生活圈中亮眼的一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