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也許你是一名大學生,或即將成為大學生;也許在你心中,上大學並不特別,大學生也不稀奇。沒錯,今天有接近一半的同齡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在1999年,僅有9%的同齡人獲得這個珍貴的機會。2015年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數據表明,已經有1.7億中國人接受過高等教育,總量上與美國相當,但高等教育人口占比卻相去甚遠。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20年時光,高等教育從教育的“奢侈品”成為了“大眾消費品”,這讓無數從未出過大學生的家庭走出了第一個大學生。從個人到家庭到國家,命運因此而悄然改變。今天,超過70%的在校大學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做“第一個人”,意味著沒人能給你建議,犯錯的概率高了,容錯的資本卻少了,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要成為怎樣的人,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去挑戰、去征服。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當年就是一名“家庭第一代大學生”。薛其坤的“一”到“無窮”薛其坤,1963年出生于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此刻作為頂尖科學家的他,彼時卻只是齊魯大地上的一個放牛娃。

對於薛家,家裡出了個大學生,是破天荒頭一遭。然而“破天荒”的薛其坤,求學之路卻並不順利。他曾兩次考研失敗,數學和物理只得了39分;但挫折沒有打倒他,反而激發出他的鬥志。此後二十多年裡,他每天工作15個小時,終於帶領團隊率先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取得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成果。三戰考研,七年攻博,他沒想到自己能在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大器晚成的他,比其他人更明白從無到有的艱難。如今他已帶領更多人,走出他們的“第一步”。回國至今,薛其坤培養出了18位博士後、85位博士和3位碩士。從“一”到“無窮”,他和他的團隊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清華大學在基礎科學領域的一張“名片”。一個人與無盡世界,命運將我們相連今天,薛其坤請來了一些清華同學。他們看似有著不同的人生,命運卻在不經意間羈絆:有的人,是1949年以來,家鄉縣城中的第一個清華學生。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教育資源的匱乏,讓他們的課程學習比別人更吃力。但他們不僅用超人的意志縮短差距,還年復一年地堅持支教。在自己走出大山後,選擇投身教育,改變更多人的命運。有的人,是清華女籃的第一批隊員,最初只有6個人,常常連對抗訓練的人數都湊不齊。但她們不怕失敗,一場一場拼下來,獲得了兩屆CUBA總冠軍,還將代表國家出戰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有的人,從小熱愛詩詞,一身漢服,滿腹詩書,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驚豔全場。其實她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師,將詩詞的浪漫投入星空,作為自己一生的志業。有的人,在攻讀博士期間得知中國芯片進口額連續十年超過石油後,把國家需求和個人發展緊密結合,至今奮鬥在人工智能芯片研發領域。所有偉大成功的背後,都要跨出第一步,都要克服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鼓足常人沒有的勇氣。從一到無窮大薛其坤和這些清華的同學們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他們都是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他們是各自家庭裡的第一個,也代表著中國無數家庭中的第一個。

1949-2019這無數個“一”背後,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世紀跨越,孕育著中國未來的無限希望。你有勇氣,做自己的“第一個”嗎?從放牛娃,到取得諾獎級成果的科學家,從家鄉70年來“斷地脈”,到一鳴驚人考入清華“破天荒”,從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從一到無窮大,我們在乎每一個“一”,它不只是一個身份,一次突破,一個選擇,一份事業。每個“我”都應該成為自己真正的驕傲,每個“我”都潛藏著無窮潛力,無盡未來。清華,為每一個學生驕傲。所以,成為大學生,這比我們所能想象的,意味著更多。

2019年高考已經順利結束。考生和家長很快又將面臨上面這樣令人糾結的問題——志願填報。到底該選好大學還是選好專業?

對此,我的建議是:“一本選學校,二本、三本選專業”。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在取消錄取批次後,選擇院校和專業的基本原則應該是:通識教育院校選學校,職業教育院校選專業。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為什麼一本(第一批次或重點院校批次)要選學校?

第一,第一批次院校主要包含985高校、211院校以及地方建設的重點本科院校。總體來看,第一批次院校的辦學層次、辦學質量各有千秋。如果能夠進入一所更好的大學,可能意味著有機會獲得更多教育資源。

第二,第一批次院校大部分實行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基本特點是淡化專業界限、擴寬專業面。這些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培養學術性人才,是以培養學生基礎能力為導向,更關注學生基本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核心競爭力的培養。

第三,這些院校指定了許多配套政策,給予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

一是轉專業政策。有的學校會有30%的指標,允許學生在大學一年級結束時換專業,包括從文科專業換到理科專業。大部分實行換專業政策的學校,會對申請換專業的學生提出GPA要求,也有學校提出“零門檻”申請換專業,但需要在換專業時對申請的同學進行考核。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因此,在選擇大學時,考生可以提前瞭解大學是否有換專業政策。如果有,高考升學時沒有進入理想專業,就可以通過換專業換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當然,對於換專業政策,也需理性看待,如果換專業不成功,則需要安心學好本專業。

二是輔修政策。即主修A專業,學有餘力可以選修B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B專業的核心課程考核後,可以獲得B專業的輔修證書。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同學們的選擇面,可以在大學裡多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內容。但這也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學好本專業,又要投入精力學好輔修專業課程。

三是跨校選課。即在A學校讀書,可以跨校選B學校的專業課程,通過B學校的專業課程學習,積累一定的學分,可以獲得B學校的相關專業或課程證書。這需要A、B學校之間建立學分互認制度。此外,同學們還可以通過在線教育方式,學習其他學校,包括國外大學的課程。

在互聯網時代,學習資源已經十分豐富,同學們想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內容,並不是什麼難事,關鍵在於自己是否願意投入精力。有不少同學在進大學之前,特別關注大學有沒有換專業政策、輔修政策,但是進入大學之後,卻是另外一副模樣,沒有明確的目標,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雖然大學提供了很多學習機會,但很多同學卻並沒有把握住。

因此,在第一批次選擇院校、專業時,應先關注學校;在定位院校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當然,如果有明確的專業興趣,則應根據專業興趣選擇適合自己實力的院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上大學意味著什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農村學子怎麼選?一本選學校

為什麼第二批次、第三批次(二本、三本)選專業呢?

首先,總體來看,目前安排在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招生的院校,辦學質量、辦學層次並沒有多大的差異,不像第一批次院校間差別那麼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更關注學校的辦學特點、特色專業。

其次,從辦學定位看,二本、三本院校的辦學定位,應該是進行職業教育,培養職業技術人才、應用技術人才。這樣的辦學定位應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考生在選擇時,就應該關注能更好就業的專業。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目前的高等教育發展存在一定結構與社會需求失衡的問題,許多高等院校沒有清晰的定位,在學術型大學和職業型大學的目標間來回搖擺。

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下,本應進行通識教育的大學,為迎合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在職業培訓上也花費了很多精力;應該進行職業教育的高校,反而捨本逐末地追求學術型大學的發展目標,導致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以學生,只能把考研作為唯一的出路。

因此,大學應明確自己的定位,考生和家長也要有長遠的發展規劃,清楚自己適合成為學術型人才還是成為技能型人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