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屠夫浙江大舉開店 寧波7家杭州200家 揮刀斬肉一刀一個準

大學 北京大學 畜牧業 電子商務 都市快報 2017-03-27
北大屠夫浙江大舉開店 寧波7家杭州200家 揮刀斬肉一刀一個準

“北大才子屠夫”陸步軒(左)在超市揮刀斬肉,手法嫻熟。

記者 諸芸

三天前,“北大才子屠夫”陸步軒出現在寧波印象城華潤萬家的土豬肉檔口,現場操刀賣豬肉。穿著“壹號土豬”黃綠相間的工作服,陸步軒手起刀落,一斤豬肉上秤,不多不少。

只用了半天時間,預備的四頭土豬就銷售一空。當天,“壹號土豬”在寧波一下子開出7家店,銷售情況都差不多。

北大屠夫陸步軒 浙江大舉開店

上世紀80年代北大中文系畢業高材生,為生活所迫在街頭開豬肉攤……即使放在現在,這樣的信息也足以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何況這個故事發生在10多年前。2003年7月,《華商報》一篇《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肉》的報道,令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陸步軒一夜之間被世人知曉,坊間開始流傳“陸步軒現象”,引發人們對“就業觀念、人才標準、社會分配”的大討論。

而這些,似乎並非是陸步軒樂意見到的。

他也曾在很多聲音中迷茫。就像當年上柴靜的《看見》節目,主持人問,你對未來有什麼期待,他的回答是,“不知道,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裡。”

這次陸步軒現身寧波,似乎帶著某種“強勢迴歸”的味道。用他的話說,他是帶著一群高學歷的豬倌和已經在中國打響的土豬品牌壹號土豬“殺進”浙江市場。在寧波的7家店,只是“壹號土豬”今年大規模布點浙江的開門炮,陸步軒說,未來寧波“壹號土豬”門店要開到100家,杭州市場也計劃擴充到兩三百家。

對陸步軒而言,走到這一步,也許要從2008年他和同是北大畢業同樣在賣豬肉的師兄陳生相遇說起。

兩個北大畢業生

打拼出的豬肉產業

1999年,從北大畢業多年的陸步軒開檔賣豬肉。此後的人生,幾乎從未和“豬肉”分開過。

當屠夫是粗人,但陸步軒內心依然敏感,他不在外人面前看書報,如同武俠小說中,俠客常常隱沒於世間。當年豬肉攤的熟客見到他寫的一手好字,都以為他是自學成才。不賣注水豬肉,不賣不好的豬肉,他始終覺得自己是個文化人,該有道德底線。

從小打小鬧賣豬肉,到把賣豬肉當成一項事業——改變緣自2008年的一天,陸步軒飯後喝了點小酒,接到一個校友的電話。在廣州,有個師兄也和他做著同樣的事:賣豬肉。

直到見面,陸步軒才意識到,這個陳生師兄的豬肉生意和他並不是一個量級的,當時陳生已經擁有4家公司,2000多名員工,是個“大老闆”。

陳生同樣畢業於北京大學,曾放棄公務員身份毅然下海,倒騰過白酒和房地產,造過蘋果醋,最後靠賣豬肉成了千萬富翁,被稱為廣州“豬肉大王”。

相似的經歷,讓兩人碰撞出了火花。陳生邀請陸步軒共謀豬肉事業,先是開辦“屠夫學校”,由陸步軒擔任名譽校長。這次在寧波首發豬肉的活動中,現場售賣豬肉的小鮮肉就是從這所屠夫學校畢業的。

快報記者對話陸步軒

做自己熟悉的事情 並專注把它做好

如今的陸步軒,除了是公司的顧問、屠夫學校的名譽校長,還是壹號土豬天貓店店長。寧波豬肉檔口開業後,他很快返回了廣州。我聯繫他做採訪,他回覆:白天很忙,晚上8點後再說。

以下是記者與陸步軒的對話——

記:說說你的這些豬吧。

陸:我們賣的是土品種,喂的是土飼料,再用土法飼養。豬有豬道,土豬住的房子比普通豬的大一倍,豬能充分運動,還可以聽音樂調節心情。一頭土豬出欄,起碼要養10個月以上……

我們在寧波賣的豬肉,先從廣州的基地運到上海的臨時飼養場,靜養一個月後再送到寧波,當天送到當天賣,隔夜不再賣。壹號土豬比普通豬肉價格要貴三成以上,比如最便宜的五花肉也要26.8元一斤,裡脊肉和排骨則要將近40元一斤,卻還是很受歡迎。

記:聽說豬肉門店布點已有不少?

陸:壹號土豬已經初步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以及部分重點城市佈局線下門店,包括杭州、蘇州、天津、南京、成都、重慶。

今年的計劃是在8到10個城市布點。重點在東南沿海,蘇州無錫、寧波的店都已經開業,接下來還有紹興、常州、福州、廈門、合肥、徐州、武漢等。杭州目前有30多家門店,但杭州市場很大,起碼能發展到200家。

記:豬肉生意做得怎麼樣?嘗試過互聯網賣肉嗎?

陸:杭州的線下門店,用了半年實現盈利。進入上海的時候虧了三年,去年南京只兩個月就實現了盈虧平衡。

開始的虧損原因有很多。一是當地的消費習慣,再一個是我們派的人選的點,管理也有關係。有的檔口位置好,人流量大,就可能早扭虧為盈。

線上我們在嘗試做,說句老實話,目前難度很大。儘管互聯網是個趨勢,但電商生鮮冷鏈運輸、快遞的成本比較高。還有一點,農產品和工業標準化產品不一樣,人們在線上買農產品主要看圖片文字說明。如果圖片和實物不相符,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你可能很難想象,我們整個天貓店的銷售量,只相當於一個線下實體店。但線下和線上是可以互相配合的。

比如這個月就打算在廣州嘗試一個“農工直通車”,從養殖場到用戶手上,一路打通,利用小區的物業、清潔工等人力把豬肉送到用戶手中。

未來我們也想把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等到全國線下的門店佈局完成,冷鏈的配送問題就能解決。

記:“屠夫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教材哪裡來?

陸:我說過,人總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專注於這個事情,並把它做好。我現在就在做這樣的事,我的目標很明確:做賣豬肉這個行業裡的“大家”。專家教授關注的是豬的養殖過程、防疫等。我擅長的是進入屠宰廠之後的事情。屠夫學校沒有教材,我就根據自己過去20年來的經驗,加上調查、走訪、學習,自己撰寫,不斷學習,不斷修改我的教材。

我們學校培養行業人才有三個方向:一是去養殖場,基本上要求學農學獸醫營養學等出身,以後做技術人員;二是營銷儲備店長,初高中畢業就行,只要熱愛食品行業有吃苦精神,身體沒病就可以,未來直接進入市場賣豬肉;三是大學生,營銷管理培訓生,主要走向管理崗位,管理崗位高層年薪幾十萬是沒有問題的。

所有學員最重要的前提是不能弄虛作假,只賣好豬肉。

記:對大學生選擇專業、擇業、創業有什麼建議嗎?

陸:事實上,很多人上大學,選專業很多是受分數的制約。我女兒現在也讀大學了,她選了電子商務,其實我是希望她學醫的。

大學裡的學習,多是理論方面,能培養一種思維方式。畢業後,很多人就業時專業不對口,這不用怕。尤其遇上就業難的時候,希望值不要太高,先就業再擇業,可以不斷學習,想清楚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工作。

如果是創業,希望謹慎。因為創業是很難的,我不贊成大學生一出校門就創業,最好積累一定資源和經驗再去嘗試。

編輯:李大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