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區內一本招生的專業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區內一本招生的專業

通過一本專業就可以大概瞭解到,桂林理工大學的專業強項是哪些了,桂林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就是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地質工程/地球化學等,特別是勘查類的專業,聽說就業不愁,未來的工資也高,就是一開始工作可能艱苦點。

桂林理工大學簡介

桂林理工大學是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管理為主的高校。學校源於1956年原國家重工業部在廣西組建的桂林地質學校,歷經五改歸屬、十易校名的發展歷程,其中,1978年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桂林工學院,2009年正式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曲久輝為學校名譽校長。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區內一本招生的專業

學校現有桂林屏風、桂林雁山、南寧安吉、南寧空港四個校區,校園總面積3300餘畝。

學校現有二級教學單位19個,本科專業75個、高職高專專業50個,有34個區內一本招生專業;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4000餘人;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類別有11個專業領域),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藝7大學科門類,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學校。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區內一本招生的專業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700餘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710餘人,博士生導師52人。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學者、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優秀教師資助計劃等國家級高層次專家、人才41人;廣西“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卓越學者、優秀專家、優秀教師、傑出科技人才、“十百千人才工程” 、廣西高校教學名師等省部級高層次人才53人。學校還聘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Harold Kroto為名譽教授,一批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講座教授、客座教授。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區內一本招生的專業

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有7個學科領域、5個本科專業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共獲得國家本科教學工程項目26項,包括: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精品課程4門、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程3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特色專業5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獲得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97項。2014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主持1項、參與1項);自治區教學成果獎最近兩屆獲獎62項,其中特等獎4項(參與1項)、一等獎12項。近年來,承擔省級教育科研、教學改革項目300多項。教師主編、出版教材200多本,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14本,自治區級獲獎教材6本,21世紀系列教材18本,其它優秀、規劃教材43本。獲全國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17項。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區內一本招生的專業

學校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廣西重點學科24個(其中5個為優勢特色學科),廣西區政府院士工作站6個、廣西重點實驗室8個,廣西工程研究中心1個,廣西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廣西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個、廣西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有國家級、自治區級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並被認定為“自治區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學在廣西區內一本招生的專業

2600餘項,其中“973”前期專項、“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00餘項,2016年實現國家優青項目零的突破。自2013年以來,每年科研總經費均在億元以上,2018年,科研經費突破2億元。

學校早在1987年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1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實現了廣西在此獎項的突破。近年來,獲廣西自然科學一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獎科技獎勵54項。獲專利授權370項,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列為廣西第二所知識產權工作試點高校,連續7年被評為全區知識產權工作先進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學報》為全國綜合性科學技術類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評為全國、廣西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