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北清這件事兒,應該反思的不僅是家長,更應該是?

大學 法國 加拿大 哈佛大學 童書媽媽三川玲 童書媽媽三川玲 2017-08-25

參觀北清這件事兒,應該反思的不僅是家長,更應該是?

“北清”就是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家長帶孩子來北京而不去“北清”幾乎是不可能的;當我們討論家長和孩子素質,以及參觀“北清”所帶來的“怪現狀”的時候,真正需要反思的,究竟是誰呢?

暑假開始不久,我們就去了夏令營,離開北京有一個月了。

回到北京之後,比較密集地聽到了一些最近發生的新聞。其中,“排隊帶孩子去北大清華”尤為令我吃驚。

趁著暑假,帶孩子去北大清華逛逛,本來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每年都有。但是,為什麼到了今年,愈演愈烈,甚至造成了很多的衝突,乃至有“黃牛”“偷渡”等鬧劇發生,堪稱21世紀目睹之怪現狀了。

參觀北清這件事兒,應該反思的不僅是家長,更應該是?

北大清華

到底有什麼可看的呢?

是啊,不就是一個學校嗎,至於在烈日下帶著孩子排幾個小時的隊,吃那麼多的苦、遭那麼多的罪進去嗎?

有時候我就想啊,如果這些家長和孩子把這份毅力和堅持,用在其他方面,該起到多大的效果啊!

但是,我不想去譴責紛鬧的場面,滿地的垃圾——無論是誰排在哪裡,都不免會做出這些舉動的。可悲兼可笑的是,偏偏在這所最有文化的府地,讓斯文如此掃地,不禁令人感慨真真是誰也寫不出的“人間戲劇”。

去過北大清華的人,都知道里面其實沒啥可看的——如果不是很瞭解北大清華的歷史和文化的話。就算是非常瞭解的人,帶著朝聖的心態而來,也會發現有很多遺蹟並沒有維護得很好。

帶著孩子來的家長,自然對歷史掌故不會有多大的興趣。他們來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孩子,這裡就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你的目標就是成為這裡的學生。另外,這裡彙集了很多文氣,孩子在這裡留下點兒痕跡、許個願,會沾沾仙氣兒,考試成績好些。

很樸實、很實用、很功利、很直接,然而,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我並不是說,帶著孩子去北大清華這個事情沒有什麼用。而是鬧到現在的這種體驗,實在是很難激發孩子對北大清華精神的理解,對北大清華文化的熱愛,也自然很難激發孩子真正的內在動力。

作為孩子,他們感受到的是什麼呢?

哇,北大清華殿堂如此之高,門檻如此之難以跨過,保衛起來如此壁壘森嚴,能夠進入一窺面目要付出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要購買黃牛票、乘坐快遞三輪車去偷渡……

好不容易排了幾個小時的隊之後,進去的那一刻就激動到高潮了,忙著拍照、合影、留念,最好再弄點兒可以帶回去的紀念品,回去之後可以時時瞻仰一下。

我寫這段兒有點兒戲劇化,但進入到校園參觀的家長和孩子,不會覺得這有什麼不對——這不挺好的嘛!

說實在話,我也覺得家長和孩子無論抱著什麼樣的目的來北大清華參觀,都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當很多的媒體都在關注來參觀的家長和孩子的不文明的行為的時候,我很想說的是,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想想:

為什麼家長就只願意

帶孩子去北大清華?

很簡單,在家長的心目中,全中國只有一所名校,名字叫做“北清”。

參觀北清這件事兒,應該反思的不僅是家長,更應該是?

如果你文科全國最好,就去北大,如果理科全國最好,就去清華。如果你沒有考上“北清”,對不起,你就不是一流的人才。

所以啊,暑假到了,家長帶著孩子想去大學裡體驗一下,結果沒得選啊,誰也不想有了第一的,去看第二的。也所以啊,除了北清之外,北京的其他那麼多的北師大啊、人大啊、北外啊、傳媒大學啊、理工大學啊……好像從來都沒有類似“參觀”引發的新聞。

其實,我老覺得這不應該啊。

我吧,沒有上過什麼名校,想法就特別的單純。

我就想啊,中國人這麼多,從概率上來講,優秀的人才肯定不少,每個年齡段裡都有那麼成千上萬的。如果只有“北清”這麼一所學校,怎麼能夠容納得了呢?那不是浪費了很多很多好的苗子嗎?

再說了,好的教授也不能都放在一個學校裡吧,這也不利於教師的成長啊。全國最好的老師和學生,都放在一個學校裡,難道全中國都只靠著這麼點兒人來發展嗎?我們現在大力平衡基礎教育的資源,為什麼大學不可以資源平衡呢?

還有啊,現代和未來的知識領域,將會越來越細分,還有很多專業是要新創的。那麼,為什麼不可以讓更多的大學,成為在某個領域內超過北清的呢?現在大學都搞綜合,結果,大學之間專業有太多的重置和浪費,比如農業大學搞了個藝術系,藝術大學搞了個園林系,這不是吃撐了嗎?

我認識一個法國的朋友,畢業於巴黎大學。他告訴我,巴黎有十幾所大學,都叫巴黎大學,巴黎第一大學,巴黎第二大學……巴黎第十三大學。

我想當然地問,這是按學校排名劃分的嗎?他回答說,法國的大學從來都不進行排名。大學的名字簡單地以數字區分,每個大學在某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專注和優勢,比如有的以數學為優,有的以人文為優,有的以藝術為優……你可以憑自己的熱愛去選擇。

我當時聽下來,總覺得這麼公平是挺好的,可是真的不排名,是不是也不太適合競爭呢?

現在呢,我想,不排名的大學設置,至少可以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造成全國孩子都奔著一所名校去奮鬥。而那種看似公平的選拔機制,其實從進入大學的那一天,就是不公平的。

當然了,後來我去了很多國家,也帶著好奇和朝聖的心態,去過很多著名的大學。

我這才發現,原來無論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還有澳大利亞……國外的大學,都是沒有圍牆的。往往是你拿出地圖問路的時候,別人就告訴你,你現在就在某某大學裡。

參觀北清這件事兒,應該反思的不僅是家長,更應該是?

▲耶魯大學的校園。

我有一位多年的摯友,居住在加拿大。當孩子已經七八歲的時候,也很想讓孩子去美國感受一下哈佛耶魯的名校風範——和我們的家長來看北大清華的出發點一模一樣。

為此,他們全家專門在假期安排了去美國名校的旅行。結果呢,她告訴我,兩個孩子在哈佛的草坪上,看到有人在遛狗,就再也不願意走了。

回到加拿大後,她問孩子們:去了世界名校,到底有什麼感想啊!在她鼓勵期盼的眼神中,孩子們大膽地告訴她:“媽媽,我們決定養一條狗!”

參觀北清這件事兒,應該反思的不僅是家長,更應該是?

▲庫茲敦大學是賓夕法尼亞州文化多樣性程度較高的學校之一,校長 Kenneth S. Hawkinson在校園裡遛狗,他還邀請教務人員帶狗到校園裡走上一圈,互相問好。

她笑著跟我說起那次“有企圖的旅行”,表示以後再也不帶他們去名校參觀了,“指不定以後家裡要養多少種動物呢!”

所以啊,再回到家長這裡,與其帶著孩子去參觀北清,還不如給孩子養條狗呢!

如果孩子能夠獨立照顧好一條狗,收穫的東西應該比參觀北大清華要多的多。

___END___

作者簡介

童書媽媽聯合創始人:白滔滔

學機械、轉經濟,自學寫作進入媒體,歷經新週刊、南方報業,後創業從事數字出版。著及編著有《我手機》《十三億》《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詩300首》等。喜歡鑽研教育思想,開發寫作課程,和讀書會家長孩子交流。同時,擔任北京中致兒童關愛基金會副理事長,致力鄉村幼師等項目。他還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兒的爸爸,是女兒小丸子眼中永不斷電的故事機。

童書媽媽:熱愛新觀念,懂得新方法。百萬新生代家庭信任的家教參考。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