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發放十多萬“光榮之家”光耀門楣'

大同 山西晚報 孫露 山西 跳槽那些事兒 山西新聞網 2019-08-21
""大同發放十多萬“光榮之家”光耀門楣

最近,大同市開展了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家庭頒發、懸掛“光榮之家”光榮牌工作。一塊塊光榮牌,承載著一段段感人肺腑、激勵成長的光榮歷史。山西晚報記者就此展開採訪,見證了屬於這些最可愛的人的榮光時刻。

懸掛光榮牌工作啟動

一朝參軍,一生光榮;一人蔘軍,全家光榮。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懸掛“光榮之家”牌的工作部署,日前,大同市正式啟動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

光榮牌為長28釐米、寬13.5釐米的長方形,重量350克,鈦金質地,製作精美。正面金黃色的烤漆底,“光榮之家”4個鮮紅的魏碑字醒目居中,下方暗影圖案是萬里長城,四周鑲嵌紅色花邊,右下方的黑色宋體落款字是:山西省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廳監製。

大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時說,光榮牌是每位軍人輝煌歷史的見證,是每個軍人家庭默默付出的見證。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家庭懸掛光榮牌是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這是一種精神榮譽的象徵,更是一種責任擔當,也是對新時代軍人軍屬最好的慰藉。

按照統一部署要求,全市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依託街道(鄉鎮)及社區(村)分步驟、按時間表完成光榮牌懸掛,同時完成建檔立卡工作,通過信息採集和懸掛光榮牌提升退役軍人生活保障水平,營造愛國擁軍、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

上門送光榮牌

“您好!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給您送‘光榮之家’光榮牌啦!一人蔘軍,全家光榮,向您致敬!”從5月份開始,平城區南關街道興國寺社區工作人員將“光榮之家”光榮牌陸續送到轄區烈屬、軍屬、退役軍人家中並幫助懸掛。

“我是江蘇人,當兵的時候是在軍醫院,後來退役來到大同,一轉眼60多年了,沒想到還得到了這份殊榮。看著‘光榮之家’光榮牌掛在家裡,我們的心就和這日頭一樣暖暖的,我真切感受到身為一名軍人的榮耀。”92歲高齡的退役軍人黃曼萍說,光榮牌雖小,但分量很重。“光榮之家”承載著從軍報國的無上光榮,體現出黨和國家、社會對軍人的尊崇。

“每當敲開老兵們的家門,看到他們欣喜的表情,坐下來聆聽老兵們戰火紛飛的年代記憶,就能感受到他們對自己軍旅生涯的那份自豪。”平城區興國寺社區黨支部書記李霞說。在走訪、發放過程中,工作人員深深感受到退役軍人對懸掛光榮牌的喜悅之情,強烈的榮譽感油然而生。此外,基層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還通過入戶走訪、開展座談會、電話詢問等方式,對退役軍人家庭進行慰問,詳細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從軍經歷、轉業經歷、有何訴求,以精準掌握復退軍人的數量、分佈等,梳理統計確有困難的復退軍人基本情況,建立臺賬,以更好地開展擁軍優屬,服務廣大退役軍人。目前,全市已發放近十多萬“光榮之家”光榮牌。

兩代軍人家庭的自豪

高玉忠,73歲,家住平城區新建南路街道建設里社區。他19歲參軍,是國家第一批消防兵,退役後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女兒受其影響,嫁給了一名曾在空軍服役的軍人,外孫受家庭薰陶,立志要參軍。一家兩代都是軍人,是名副其實的軍人之家。高玉忠退休後,一直支持社區工作,去年初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共參與社區各類志願活動20餘次,並發動家人積極參與。

近日,建設里社區為高玉忠頒發了“光榮之家”光榮牌,表達社區對軍人家庭的關愛。高玉忠從社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光榮之家”光榮牌後,激動地說:“這塊光榮牌是黨和政府給我們一家的榮譽,我永遠記得我是一個兵,會把軍營的好傳統好作風帶到社區,為社區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建設里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榮譽牌雖小,卻象徵著軍人一生的榮譽。此次發放光榮牌激發了廣大退役軍人愛國、愛家的政治熱情,營造了濃厚的擁軍優屬氛圍,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大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懸掛光榮牌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弘揚擁軍優屬優良傳統、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光榮牌並非一掛了之,全社會應該對這些光榮之家多一些關愛與扶持,並以此促進雙擁工作的開展,讓“光榮之家”熠熠生輝。

山西晚報記者 郭斌 通訊員 孫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