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

每年7月下旬,我們都會迎來“大暑”這個節氣。既然,在“暑”前加了一個“大”,這也就表示,天氣進入到了一個非常炎熱的階段。在這一段時間內,天氣會變得非常悶熱,風速又比較小,加上溼度大,不要說人不舒服,連那些蚊蟲們,都沒有了蹤跡。

在古人的眼中,這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它們相生相剋。按照這種對應關係,秋天到冬天,就是金生水,冬天到春天,則是水生木,而春天到夏天,是木生火。這三種關係,都是相生,惟有一種,夏天到秋天,是相剋的關係—火克金。

"

每年7月下旬,我們都會迎來“大暑”這個節氣。既然,在“暑”前加了一個“大”,這也就表示,天氣進入到了一個非常炎熱的階段。在這一段時間內,天氣會變得非常悶熱,風速又比較小,加上溼度大,不要說人不舒服,連那些蚊蟲們,都沒有了蹤跡。

在古人的眼中,這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它們相生相剋。按照這種對應關係,秋天到冬天,就是金生水,冬天到春天,則是水生木,而春天到夏天,是木生火。這三種關係,都是相生,惟有一種,夏天到秋天,是相剋的關係—火克金。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從這種說法可以看出,夏天到秋天,需要經歷一段比較“痛苦”的過程。夏天壓制了秋天,所以,“秋”則需要潛伏一段時間,於是,一年中最熱的這段時間,就被叫做“伏”。清代作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 ...使天只有三時而無夏,則人之死必稀。”進入伏日,便進入“苦(難)夏(季)”了。

現在,我們可以抱著冰西瓜,躲在空調房間裡,看著戶外的大太陽。但是,在古代,他們又是如何打發這一段難熬的天氣的呢?

白居易曾用詩文表達自己過夏天的心得: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在白居易看來,就是心中什麼也不想,心情一旦安靜下來,身體自然就涼快了。

"

每年7月下旬,我們都會迎來“大暑”這個節氣。既然,在“暑”前加了一個“大”,這也就表示,天氣進入到了一個非常炎熱的階段。在這一段時間內,天氣會變得非常悶熱,風速又比較小,加上溼度大,不要說人不舒服,連那些蚊蟲們,都沒有了蹤跡。

在古人的眼中,這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它們相生相剋。按照這種對應關係,秋天到冬天,就是金生水,冬天到春天,則是水生木,而春天到夏天,是木生火。這三種關係,都是相生,惟有一種,夏天到秋天,是相剋的關係—火克金。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從這種說法可以看出,夏天到秋天,需要經歷一段比較“痛苦”的過程。夏天壓制了秋天,所以,“秋”則需要潛伏一段時間,於是,一年中最熱的這段時間,就被叫做“伏”。清代作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 ...使天只有三時而無夏,則人之死必稀。”進入伏日,便進入“苦(難)夏(季)”了。

現在,我們可以抱著冰西瓜,躲在空調房間裡,看著戶外的大太陽。但是,在古代,他們又是如何打發這一段難熬的天氣的呢?

白居易曾用詩文表達自己過夏天的心得: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在白居易看來,就是心中什麼也不想,心情一旦安靜下來,身體自然就涼快了。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這當然是指精神層面的納涼,除了這些,富有創造力的古人,還想出了不少好辦法。考古學家就發現,遠在周代的時候,就有了存放冰塊的冰窖。專門負責採冰的人,還有專門的稱謂,叫做“凌人”。據《周禮》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

冬天採冰夏天用,當然,君王也會把這些冰賞賜給他的大臣們,稱為“頒冰”或“賜冰”,這種情況一直沿襲到了清代。

並且,考古學家們發現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一種專門用來存放冰的容器,叫做“冰鑑”,它是用青銅製作的,上面有蓋子,通過金屬的傳導作用,釋放出冷氣,來降低室內的溫度。由於,它的結構是雙層或者上下層,裡面還可以放一些水果飲料等其他吃的東西。

到了清朝,這種容器就成了木桶,但是,其功能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只不過在底部多出了小孔,可以用來排放融化了的冰水。而且底部也裝了託,這樣的話,就不至於太潮溼了。這在《匋雅》載:“都下有玻璃窯… …其尤為適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備,且甚美觀。冰桶制方,而蓋分兩半,各有錢竅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銅箍兩道,瓷桶亦摹仿箍式,橫現凸文。”

"

每年7月下旬,我們都會迎來“大暑”這個節氣。既然,在“暑”前加了一個“大”,這也就表示,天氣進入到了一個非常炎熱的階段。在這一段時間內,天氣會變得非常悶熱,風速又比較小,加上溼度大,不要說人不舒服,連那些蚊蟲們,都沒有了蹤跡。

在古人的眼中,這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它們相生相剋。按照這種對應關係,秋天到冬天,就是金生水,冬天到春天,則是水生木,而春天到夏天,是木生火。這三種關係,都是相生,惟有一種,夏天到秋天,是相剋的關係—火克金。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從這種說法可以看出,夏天到秋天,需要經歷一段比較“痛苦”的過程。夏天壓制了秋天,所以,“秋”則需要潛伏一段時間,於是,一年中最熱的這段時間,就被叫做“伏”。清代作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 ...使天只有三時而無夏,則人之死必稀。”進入伏日,便進入“苦(難)夏(季)”了。

現在,我們可以抱著冰西瓜,躲在空調房間裡,看著戶外的大太陽。但是,在古代,他們又是如何打發這一段難熬的天氣的呢?

白居易曾用詩文表達自己過夏天的心得: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在白居易看來,就是心中什麼也不想,心情一旦安靜下來,身體自然就涼快了。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這當然是指精神層面的納涼,除了這些,富有創造力的古人,還想出了不少好辦法。考古學家就發現,遠在周代的時候,就有了存放冰塊的冰窖。專門負責採冰的人,還有專門的稱謂,叫做“凌人”。據《周禮》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

冬天採冰夏天用,當然,君王也會把這些冰賞賜給他的大臣們,稱為“頒冰”或“賜冰”,這種情況一直沿襲到了清代。

並且,考古學家們發現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一種專門用來存放冰的容器,叫做“冰鑑”,它是用青銅製作的,上面有蓋子,通過金屬的傳導作用,釋放出冷氣,來降低室內的溫度。由於,它的結構是雙層或者上下層,裡面還可以放一些水果飲料等其他吃的東西。

到了清朝,這種容器就成了木桶,但是,其功能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只不過在底部多出了小孔,可以用來排放融化了的冰水。而且底部也裝了託,這樣的話,就不至於太潮溼了。這在《匋雅》載:“都下有玻璃窯… …其尤為適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備,且甚美觀。冰桶制方,而蓋分兩半,各有錢竅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銅箍兩道,瓷桶亦摹仿箍式,橫現凸文。”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除了用冰來降溫,古人還想出了其他的辦法,打發這個讓人不愉快的季節。

在先秦的時候,四面通風的亭子,就是很好的消暑地。我們現在去一些園林,就會發現一些水榭,這也是古人夏天用來避暑的好地方。它的面積不會太大,現在有些地方會仿製這些建築,更多的是讓遊客駐足休息罷了。漢代有個專門納涼的宮殿,叫清涼殿,據說當時有一位叫董偃的大臣,很得漢武帝的欣賞,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到那個地方去蹭涼。

唐朝避暑的地方,則是含涼殿。配備了當時非常先進的製冷裝備,用了冷水循環的方法,通過機械傳動,帶動扇輪,產生的風力,就將冷氣送到了宮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到屋頂,再沿著屋簷淌下來,人為的形成了一個水簾,製造出非常涼爽的環境。除了用水降溫,古人還充分利用了深井。

在《雲仙雜記》中,就記錄了一位唐朝的宦官,他在別墅的一個房間裡,鑿了七口井,上面蓋著雕刻的木盤。一到夏天,他就坐在井上,壓根就感覺不到夏天的熱度。當然,除了這些,古人還發明瞭瓷枕,由於中間是空心的,可以透風,再加上表面又是冰涼的釉面,這樣睡覺的時候,就能夠降溫啦。它出現在隋朝,但在宋代的時候,特別流行。

"

每年7月下旬,我們都會迎來“大暑”這個節氣。既然,在“暑”前加了一個“大”,這也就表示,天氣進入到了一個非常炎熱的階段。在這一段時間內,天氣會變得非常悶熱,風速又比較小,加上溼度大,不要說人不舒服,連那些蚊蟲們,都沒有了蹤跡。

在古人的眼中,這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它們相生相剋。按照這種對應關係,秋天到冬天,就是金生水,冬天到春天,則是水生木,而春天到夏天,是木生火。這三種關係,都是相生,惟有一種,夏天到秋天,是相剋的關係—火克金。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從這種說法可以看出,夏天到秋天,需要經歷一段比較“痛苦”的過程。夏天壓制了秋天,所以,“秋”則需要潛伏一段時間,於是,一年中最熱的這段時間,就被叫做“伏”。清代作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 ...使天只有三時而無夏,則人之死必稀。”進入伏日,便進入“苦(難)夏(季)”了。

現在,我們可以抱著冰西瓜,躲在空調房間裡,看著戶外的大太陽。但是,在古代,他們又是如何打發這一段難熬的天氣的呢?

白居易曾用詩文表達自己過夏天的心得: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在白居易看來,就是心中什麼也不想,心情一旦安靜下來,身體自然就涼快了。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這當然是指精神層面的納涼,除了這些,富有創造力的古人,還想出了不少好辦法。考古學家就發現,遠在周代的時候,就有了存放冰塊的冰窖。專門負責採冰的人,還有專門的稱謂,叫做“凌人”。據《周禮》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

冬天採冰夏天用,當然,君王也會把這些冰賞賜給他的大臣們,稱為“頒冰”或“賜冰”,這種情況一直沿襲到了清代。

並且,考古學家們發現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一種專門用來存放冰的容器,叫做“冰鑑”,它是用青銅製作的,上面有蓋子,通過金屬的傳導作用,釋放出冷氣,來降低室內的溫度。由於,它的結構是雙層或者上下層,裡面還可以放一些水果飲料等其他吃的東西。

到了清朝,這種容器就成了木桶,但是,其功能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只不過在底部多出了小孔,可以用來排放融化了的冰水。而且底部也裝了託,這樣的話,就不至於太潮溼了。這在《匋雅》載:“都下有玻璃窯… …其尤為適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備,且甚美觀。冰桶制方,而蓋分兩半,各有錢竅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銅箍兩道,瓷桶亦摹仿箍式,橫現凸文。”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除了用冰來降溫,古人還想出了其他的辦法,打發這個讓人不愉快的季節。

在先秦的時候,四面通風的亭子,就是很好的消暑地。我們現在去一些園林,就會發現一些水榭,這也是古人夏天用來避暑的好地方。它的面積不會太大,現在有些地方會仿製這些建築,更多的是讓遊客駐足休息罷了。漢代有個專門納涼的宮殿,叫清涼殿,據說當時有一位叫董偃的大臣,很得漢武帝的欣賞,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到那個地方去蹭涼。

唐朝避暑的地方,則是含涼殿。配備了當時非常先進的製冷裝備,用了冷水循環的方法,通過機械傳動,帶動扇輪,產生的風力,就將冷氣送到了宮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到屋頂,再沿著屋簷淌下來,人為的形成了一個水簾,製造出非常涼爽的環境。除了用水降溫,古人還充分利用了深井。

在《雲仙雜記》中,就記錄了一位唐朝的宦官,他在別墅的一個房間裡,鑿了七口井,上面蓋著雕刻的木盤。一到夏天,他就坐在井上,壓根就感覺不到夏天的熱度。當然,除了這些,古人還發明瞭瓷枕,由於中間是空心的,可以透風,再加上表面又是冰涼的釉面,這樣睡覺的時候,就能夠降溫啦。它出現在隋朝,但在宋代的時候,特別流行。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還有一種夏季睡覺納涼用的物品,叫“竹夫人”,是用竹篾編成的,成網狀的圓筒形,睡覺的時候就可以抱著它,起到了一定的消暑作用。所以,炎熱的夏季,對於古人而言,似乎並不是那麼難過。但是,對普通老百姓而言,上層階級中的那些避暑辦法,他們是享用不到的,比如:冰塊,直到後來,由於儲藏條件的改進,一般人家才有機會在夏天用上冰塊。

更多的人,可能都像白居易詩中所寫的那樣,找一個地方,無所事事的呆著,自然就涼快了。當然,到了宋代以後,各種冷飲小吃的出現,也幫著化解了如何度夏季這一難題。

古人們,僅是利用了自然條件,就能夠將夏天過的相當有滋有味,這些純天然的方法,對於我們現在的環境保護,未嘗不是一種啟發。

參考資料:

【《閒情偶寄》、《周禮》、《匋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