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氣象站成世界首批百年站

大氣科學 地震 楊曉波 日本 北國網官方 2017-06-08

本報記者實地探訪:從神祕“小紅樓”到觀測自動化

1904年起,營口就有了氣象觀測站,除因歷史原因有5年中斷外,百餘年來它一直記錄著天氣變化。

2017年5月17日,第69屆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會議認證通過全球首批60個百年氣象站,我國營口等4個氣象臺站因建站歷史悠久、多年致力於持續觀測以及推動探測環境保護等成功入選。

本報記者來到了這個全國唯一得以保存舊址的氣象站,去感受歷史,瞭解天氣預報背後的人和事。

二層紅磚樓 氣象屈辱史

“姥爺家旁邊還有一棟二層紅磚小樓,它是那片區域唯一的二層小樓,鶴立雞群的。它有著跟姥爺家一樣的紅磚,我們一直叫它‘小紅樓’。那個小紅樓太神祕了,窗子很小,裡面黑洞洞的,樓梯也很窄,好奇如我,去過一次也不敢再去了。”這是營口人宋倩在《營口:那些銘刻在百年紅磚老屋上的城市興衰》一文裡的回憶。而這座留給宋倩兒時印象深刻的神祕小紅樓,就是遼寧營口地區最早的氣象觀測站。

營口氣象觀測站,始建於1904年8月,距今近113年,原址位於新市街的青柳街327番地(東昇街32號),從1904年10月起,正式有氣象記錄,後兩三年間更名為關東觀測所營口支所。說起這段歷史,就繞不開中華民族受人欺凌的屈辱史。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俄國人戰敗,日本人佔領了營口。日本中央氣象臺在遼寧省設立了兩個觀測所,營口的第七臨時觀測所即為其中之一,為日軍侵略戰爭提供氣象情報。營口第七臨時觀測所即為關東觀測所營口支所的前身。主要觀測氣象要素有氣壓、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量、雲量、日照等。

日本戰敗 火燒營口支所

1937年,業務範圍從最初單一的氣象調整至氣象、天象、地震、地磁及與此相關聯的觀測、調查和氣象預報。關東觀測所營口支所脫離了關東軍氣象部隊控制,改為偽滿中央觀象臺管理,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在營口市氣象觀測站史和營口市氣象局大事記中,這樣記錄著:日軍撤離營口前,日本人點火焚燒關東觀測所營口支所,致使觀測儀器及1943年3月-1945年8月營口氣象資料損失。在營口市氣象局檔案館,現在還保存著從1905年1月至1942年的月報、年報和多年統計資料,這是營口保留下來的最早的氣象觀測數據。自此,關東觀測所營口支所的時代結束了,之後5年,營口再沒有建立過氣象監測機構,氣象記錄中斷。

1949年氣象觀測再次恢復

1949年3月27日,這一天對於營口氣象史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東北解放後,新成立的東北氣象臺派專員到營口重新建立了氣象觀測站工作,仍選定關東觀測所營口支所的位置建立新站,二層小紅樓成為了氣象觀測站的業務辦公場所。同年4月,營口恢復了中斷5年的氣象記錄。建站之初,儀器設備極為簡陋,除有小型蒸發以外,其餘觀測均以目測為依據。

當時觀測站裡承擔這樣快速且高頻度業務增加的工作人員只有2人,無論從工作強度還是工作壓力上都可謂是一種挑戰。建站以來,營口氣象站先後經歷了3次搬遷:1955年9月由東昇街32號遷至營口市通惠街郊外;1973年1月遷至營口市區站前區東風路58號郊外;2005年12月遷至西炮臺公園控制區,也是現址。1974年營口氣象站資料參加了全球氣象資料交換,成為了世界天氣監視網合作成員,今年批准為百年氣象站。

從人工觀測進入現代化

在他人眼中幾個時間點就可一帶而過的營口氣象站歷史,在當年奮戰在一線的老職工眼中,卻是他們真真切切經歷過的每一天。1958年5月,16歲的付仁相從遼寧省氣象學校被分配到了營口氣象臺工作。“我是坐著一輛人力三輪車去的營口氣象臺,當時的氣象臺已經不再是那個小紅樓了,搬遷到了一個蘇式建築中,一共兩層,第一層是7間磚瓦房,第二層是一個大平臺,專門用來觀測天氣要素。我的工作是觀測天氣,觀測站需要建在比較偏僻的位置,要求沒有遮擋,便於觀測天氣。每隔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就要出去觀測,夜晚也是如此。對於還是大小夥子的我來說,夜晚觀測時也會覺得有些害怕。”別看環境艱苦,提起這段工作經歷,今年75歲的付仁相眼中仍充滿著熱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類輔助機器、自動化觀測設備開始引入,營口氣象觀測也如同乘坐了一輛現代快車。付仁相親眼見證了這一氣象歷史變遷,營口市氣象觀測站站長楊曉波更是對此深有體會。“在2002年時,絕大部分的氣象要素都實現了自動觀測,按照中國氣象局印發的《綜合氣象觀測業務發展規劃》要求,到2020年將全面實現觀測業務現代化,到時部分氣象觀測站將無人值守。”

的天氣預報。

“觀測員和預報員的關係就像是X光片和醫生,觀測員記錄數據,預報員來給天氣‘把脈’。”楊曉波給出了一個特別的比喻。本報記者走進氣象觀測站,揭開天氣預報的那些“祕密”。

每小時肉眼看風速兩分鐘

付仁相做了十餘年的觀測員工作,至今他還記得風要素測量口訣“仰首注目兩分鐘”。他介紹,那時的風速是通過風壓板測量的,風壓板高度13米左右,觀測員要仰頭觀察至少2分鐘以上,通過觀察風壓板被風吹起的高度,來判斷風的速度。幾乎每次觀測完風速,大家的脖子都會痠痛好一會兒。”付仁相不無感慨地回憶說,“到1968年1月,坐在屋子裡就可以測量風向風速了,這種脖子痠痛測風的日子才結束。”

10年以上的預報員才算經驗豐富

1976年來到營口氣象臺做預報工作的張惠玉介紹,1983年前觀測員的數據並不是直接傳送給預報員,需要對照查算表,形成編碼,打電話給郵政局。“不同的氣溫、氣壓、相對溼度等都會對應一個編碼。預報員把這些數字通過郵政局傳輸給國家氣象局。最終國家氣象局會形成一個全國的預報產品和天氣圖。這時候,資料才會到預報員手中,我們預報員就是根據這張圖和數據來進行氣象預報。”張惠玉說起這一過程,就好像破譯密碼般神祕。一個合格的預報員最少也要磨練上3年左右,10年左右的預報員才敢稱經驗豐富,在預報行業,絕對是“薑還是老的辣”。

合格的觀測員:先看三個月雲

濃積雲、鉤捲雲、毛卷雲、透光高積雲,雲一共有29類。認識每類雲、瞭解它的特性,也是觀測員的工作之一。“你看,遠處那個就是鉤捲雲”,楊曉波指著遠處的雲說道。能有如此的“特異功能”都靠雷打不動的看雲。“每天每隔三個小時就要出去定時觀雲,就連晚上也是如此。”楊曉波演示了起來,需要選擇空曠區和距離參照物,至少看2分鐘,來判斷這個雲在十等分的情況下佔多大面積,距離地面高是3000米還是5000米。而這些都是通過肉眼來完成的,不用藉助任何器械。要想作為一名合格的觀測員,前三個月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看雲,要知道每種雲對應的天氣現象,這些分時段記錄下來的雲數據都會成為氣象預報或人工增雨的判斷基礎。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王瑩

相關

新聞

29類雲 哪片雲會下雨

一眼就知道

出門前,我們總是習慣看看天氣預報,來決定今天的著裝。而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溫度、風力大小、降雨、大雪等一系列氣象數據均來自氣象觀測員和預報員之手。每小時肉眼看風速2分鐘,3小時一次觀雲,下雨天定時測降雨量,雪地裡放氣球測高空風,一點一滴的記錄匯聚成每天的“數據庫”,預報員以此來做出第二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