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
"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畢亞軍版權/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刊發

1990年,曹德旺來到福清石竹山,他是來廟裡出家的。

這一年曹德旺44歲,他是福清的知名企業家,一直做玻璃生意,從1985開始涉足汽車玻璃領域,1987年又獲批興建與政府合資、專營汽車玻璃的福耀玻璃。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規模已達基本建設投資3500萬元,產值5000萬元,很受當地政府重視。

曹德旺的出家舉動影響很大,甚至驚動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們覺得必須要把曹德旺勸回來,不然福耀那一大攤子可怎麼弄。

領導們苦勸無果後,只好請出廟裡最受曹德旺信任的老和尚。老和尚對曹德旺說,“曹總,您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靜下心,好好地去把企業辦好,別動這個唸了。”

曹德旺有一些失落,但還是聽從了老和尚的話,下山好好辦企業去了。

這家企業,如今已發展成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其國內市佔率為70%,國際市佔率為23%,客戶囊括了世界前20大汽車製造商。此外,曹德旺還向社會捐贈了超過60億元人民幣,被譽為“中國首善”。

曾經滄海

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這得從他的早期經歷說起。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裡家世代經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商人,在日本學做生意多年,賺了不少錢,回國後則在上海廣泛投資,是永安百貨的大股東。內戰時期,他們家從上海遷回福清高山,不幸的是他家的貨輪連同船上的財產,在運輸途中沉沒了。

好日子結束,苦日子開始。

曹德旺從小就過著一天兩餐的清貧日子,但母親不讓他跟別人說,怕被人家瞧不起。從五年級開始,他幫母親扒樹葉或茅草,供燒菜之用。由於這些活要在課間幹,所以會弄一身汗,他就跳進淺水溝洗澡。誰成想這事給他惹來了麻煩,教導主任將他抓成“玩水”的壞典型,召集全體同學到操場上批評他。他氣壞了,覺得委屈,便在教導主任蹲廁所時,向其腦袋上尿了一泡尿,原本他想用小石頭砸,但又怕家裡賠不起。

事後自然是對方上門理論,而他母親則不斷給人家道歉。這事本可以就這麼了了,但曹德旺心裡卻過不去,覺得沒臉回學校,便輟學了。

之後,14歲的曹德旺開始給村裡放牛,此外幫母親撿柴和挑水。閒暇時,他則自學哥哥用過的教材,還用賺到的錢買了《新華字典》和《辭海》。

15歲那年,父親開始帶他做販賣菸絲和水果的生意,他們從福州進貨,然後用自行車運到高山來賣。父子的分工是:兒子負責採購和運輸,父親則負責銷售。每次進貨大約30斤,要騎行100多公里,來回三天時間,每回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半收工,不避寒暑。

這個生意做了四五年,利潤很薄,一天也就掙3塊錢,還要提心吊膽:當時政府不讓幹這個。後來他父親在售賣菸絲時被工商局逮了個正著,菸絲和自行車都被沒收了,這個生意也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父親雖然聰明,也會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政府不認可不支持,根本沒有前途可言,我還年輕,不能重走父親的老路。”多年後,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這樣總結。

獨闖商海

"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畢亞軍版權/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刊發

1990年,曹德旺來到福清石竹山,他是來廟裡出家的。

這一年曹德旺44歲,他是福清的知名企業家,一直做玻璃生意,從1985開始涉足汽車玻璃領域,1987年又獲批興建與政府合資、專營汽車玻璃的福耀玻璃。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規模已達基本建設投資3500萬元,產值5000萬元,很受當地政府重視。

曹德旺的出家舉動影響很大,甚至驚動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們覺得必須要把曹德旺勸回來,不然福耀那一大攤子可怎麼弄。

領導們苦勸無果後,只好請出廟裡最受曹德旺信任的老和尚。老和尚對曹德旺說,“曹總,您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靜下心,好好地去把企業辦好,別動這個唸了。”

曹德旺有一些失落,但還是聽從了老和尚的話,下山好好辦企業去了。

這家企業,如今已發展成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其國內市佔率為70%,國際市佔率為23%,客戶囊括了世界前20大汽車製造商。此外,曹德旺還向社會捐贈了超過60億元人民幣,被譽為“中國首善”。

曾經滄海

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這得從他的早期經歷說起。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裡家世代經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商人,在日本學做生意多年,賺了不少錢,回國後則在上海廣泛投資,是永安百貨的大股東。內戰時期,他們家從上海遷回福清高山,不幸的是他家的貨輪連同船上的財產,在運輸途中沉沒了。

好日子結束,苦日子開始。

曹德旺從小就過著一天兩餐的清貧日子,但母親不讓他跟別人說,怕被人家瞧不起。從五年級開始,他幫母親扒樹葉或茅草,供燒菜之用。由於這些活要在課間幹,所以會弄一身汗,他就跳進淺水溝洗澡。誰成想這事給他惹來了麻煩,教導主任將他抓成“玩水”的壞典型,召集全體同學到操場上批評他。他氣壞了,覺得委屈,便在教導主任蹲廁所時,向其腦袋上尿了一泡尿,原本他想用小石頭砸,但又怕家裡賠不起。

事後自然是對方上門理論,而他母親則不斷給人家道歉。這事本可以就這麼了了,但曹德旺心裡卻過不去,覺得沒臉回學校,便輟學了。

之後,14歲的曹德旺開始給村裡放牛,此外幫母親撿柴和挑水。閒暇時,他則自學哥哥用過的教材,還用賺到的錢買了《新華字典》和《辭海》。

15歲那年,父親開始帶他做販賣菸絲和水果的生意,他們從福州進貨,然後用自行車運到高山來賣。父子的分工是:兒子負責採購和運輸,父親則負責銷售。每次進貨大約30斤,要騎行100多公里,來回三天時間,每回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半收工,不避寒暑。

這個生意做了四五年,利潤很薄,一天也就掙3塊錢,還要提心吊膽:當時政府不讓幹這個。後來他父親在售賣菸絲時被工商局逮了個正著,菸絲和自行車都被沒收了,這個生意也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父親雖然聰明,也會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政府不認可不支持,根本沒有前途可言,我還年輕,不能重走父親的老路。”多年後,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這樣總結。

獨闖商海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此時,曹德旺已經不再認可父親的權威,他甚至對母親激動地說:“我不想老了以後像爸爸一樣,我要出去闖一闖。”

獨闖商海的第一個項目是做白木耳。起初曹德旺是自己種,然後販運到福州賣,後來他發現這樣並不賺錢,因為福建很多地方都在種。鎮上一位幹部告訴他,江西缺白木耳,利潤很高。他便興沖沖地跑去江西,發現真的很賺錢,於是開始專門做江西生意,而且只搞販運而不再種植。到1970年年底,他已經賺了3000元,那時蓋一個房子也就2000元。

發了財的曹德旺決定最後幹一票大的,就把3000元全投了下去。採購非常順利,許多村民甚至賒貨給他,一位公社幹部還入了股,不過沒有出錢,而是說可以做他的“保護傘”。

曹德旺信心十足地出發了,沒成想剛一進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貨,說這是“投機倒把”。他火急火燎地趕回老家,去找他的“保護傘”,豈料,那人突然宣佈自己得了重病,而且會“病中打人”。曹德旺的心徹底涼了,他不但失去了所有儲蓄,還欠了村民好多債。

後來,曹德旺只好做些苦力活賺錢,他參加了一個修水庫的工程,給人拉板車,每天三個來回,一天的工作量是半噸土,走五十多公里,工錢則只有3元。此外他還在工地上做過炊事員和修車工,每項工作都做得極其認真,深得領導賞識。

工程完工後,曹德旺獲得了一筆較為可觀的收入,有1000多塊。此外,工程負責人還幫他解決了江西白木耳的事情,讓他得以回本還債。

回首過往,曹德旺覺得今後不能再單槍匹馬地做生意了。

先客後主

結束破產風波後,曹德旺想過幾年輕鬆日子,便做起了果苗技術員,同時負責銷售工作。多年曆練之下,他的銷售能力突飛猛進,幫單位賺了很多錢,自己也掙了不少,到1975年,他已經掙了6萬多元。

1976年文革結束,曹德旺覺得可以搞點新生意了。此時一個朋友告訴他,做水錶玻璃非常賺錢,他聽後很動心,便跑去上海考察,發現的確如此。他一回到高山就去鎮子上找企業辦,提議興建一個玻璃廠。

鎮政府批准了曹德旺的提議,不久便興建了高山異形玻璃廠,曹德旺被安排做一名採購員。

這個結果不是曹德旺想要的,因為辦廠子的想法,以及廠子最初的人才、資源都是他找的,而他卻被邊緣化了,甚至一度差點出局,原因是他是個農民,廠子沒法給他安排編制。

曹德旺沒有抗議:他也覺得一個農民不能一步登天,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進入玻璃行業,只要有本事,還怕走不遠?之後他便在被分配的崗位上努力工作,摸清其中的門道,並開始有意識地建立業務和專家人脈。

由於體制缺陷,玻璃廠從建立之日起就不斷虧損,到1983年4月,鎮政府實在虧不下去了,決定儘快找人承包,而找來找去,只能找曹德旺,因為別人都不敢接手。

曹德旺知道會有這一天,但他卻不想乘人之危,他許諾給鎮政府一個超越後者預期的條件:到年底前上交6萬元利潤,超額部分他拿60%,留20%做發展基金,另20%則做員工福利。

接手之後,曹德旺大力推行改革,他結束了“大鍋飯”,實行三班倒,工廠24小時運轉,此外,他還新招了60名工人,將工人工資由18元提高到100元,比當時縣委書記的工資都高。

查閱的資料顯示,如此激勵之下,高山異形玻璃廠的產銷量從原來的幾十萬片猛漲到200萬片,工廠淨利潤22萬元,曹德旺本人則分得約6萬元。

這個業績讓曹德旺獲得多方認可:當年,他被評為福州市勞動模範,並當選福清縣政協常委和福州市工商聯副主委。

合資辦廠

"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畢亞軍版權/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刊發

1990年,曹德旺來到福清石竹山,他是來廟裡出家的。

這一年曹德旺44歲,他是福清的知名企業家,一直做玻璃生意,從1985開始涉足汽車玻璃領域,1987年又獲批興建與政府合資、專營汽車玻璃的福耀玻璃。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規模已達基本建設投資3500萬元,產值5000萬元,很受當地政府重視。

曹德旺的出家舉動影響很大,甚至驚動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們覺得必須要把曹德旺勸回來,不然福耀那一大攤子可怎麼弄。

領導們苦勸無果後,只好請出廟裡最受曹德旺信任的老和尚。老和尚對曹德旺說,“曹總,您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靜下心,好好地去把企業辦好,別動這個唸了。”

曹德旺有一些失落,但還是聽從了老和尚的話,下山好好辦企業去了。

這家企業,如今已發展成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其國內市佔率為70%,國際市佔率為23%,客戶囊括了世界前20大汽車製造商。此外,曹德旺還向社會捐贈了超過60億元人民幣,被譽為“中國首善”。

曾經滄海

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這得從他的早期經歷說起。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裡家世代經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商人,在日本學做生意多年,賺了不少錢,回國後則在上海廣泛投資,是永安百貨的大股東。內戰時期,他們家從上海遷回福清高山,不幸的是他家的貨輪連同船上的財產,在運輸途中沉沒了。

好日子結束,苦日子開始。

曹德旺從小就過著一天兩餐的清貧日子,但母親不讓他跟別人說,怕被人家瞧不起。從五年級開始,他幫母親扒樹葉或茅草,供燒菜之用。由於這些活要在課間幹,所以會弄一身汗,他就跳進淺水溝洗澡。誰成想這事給他惹來了麻煩,教導主任將他抓成“玩水”的壞典型,召集全體同學到操場上批評他。他氣壞了,覺得委屈,便在教導主任蹲廁所時,向其腦袋上尿了一泡尿,原本他想用小石頭砸,但又怕家裡賠不起。

事後自然是對方上門理論,而他母親則不斷給人家道歉。這事本可以就這麼了了,但曹德旺心裡卻過不去,覺得沒臉回學校,便輟學了。

之後,14歲的曹德旺開始給村裡放牛,此外幫母親撿柴和挑水。閒暇時,他則自學哥哥用過的教材,還用賺到的錢買了《新華字典》和《辭海》。

15歲那年,父親開始帶他做販賣菸絲和水果的生意,他們從福州進貨,然後用自行車運到高山來賣。父子的分工是:兒子負責採購和運輸,父親則負責銷售。每次進貨大約30斤,要騎行100多公里,來回三天時間,每回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半收工,不避寒暑。

這個生意做了四五年,利潤很薄,一天也就掙3塊錢,還要提心吊膽:當時政府不讓幹這個。後來他父親在售賣菸絲時被工商局逮了個正著,菸絲和自行車都被沒收了,這個生意也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父親雖然聰明,也會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政府不認可不支持,根本沒有前途可言,我還年輕,不能重走父親的老路。”多年後,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這樣總結。

獨闖商海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此時,曹德旺已經不再認可父親的權威,他甚至對母親激動地說:“我不想老了以後像爸爸一樣,我要出去闖一闖。”

獨闖商海的第一個項目是做白木耳。起初曹德旺是自己種,然後販運到福州賣,後來他發現這樣並不賺錢,因為福建很多地方都在種。鎮上一位幹部告訴他,江西缺白木耳,利潤很高。他便興沖沖地跑去江西,發現真的很賺錢,於是開始專門做江西生意,而且只搞販運而不再種植。到1970年年底,他已經賺了3000元,那時蓋一個房子也就2000元。

發了財的曹德旺決定最後幹一票大的,就把3000元全投了下去。採購非常順利,許多村民甚至賒貨給他,一位公社幹部還入了股,不過沒有出錢,而是說可以做他的“保護傘”。

曹德旺信心十足地出發了,沒成想剛一進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貨,說這是“投機倒把”。他火急火燎地趕回老家,去找他的“保護傘”,豈料,那人突然宣佈自己得了重病,而且會“病中打人”。曹德旺的心徹底涼了,他不但失去了所有儲蓄,還欠了村民好多債。

後來,曹德旺只好做些苦力活賺錢,他參加了一個修水庫的工程,給人拉板車,每天三個來回,一天的工作量是半噸土,走五十多公里,工錢則只有3元。此外他還在工地上做過炊事員和修車工,每項工作都做得極其認真,深得領導賞識。

工程完工後,曹德旺獲得了一筆較為可觀的收入,有1000多塊。此外,工程負責人還幫他解決了江西白木耳的事情,讓他得以回本還債。

回首過往,曹德旺覺得今後不能再單槍匹馬地做生意了。

先客後主

結束破產風波後,曹德旺想過幾年輕鬆日子,便做起了果苗技術員,同時負責銷售工作。多年曆練之下,他的銷售能力突飛猛進,幫單位賺了很多錢,自己也掙了不少,到1975年,他已經掙了6萬多元。

1976年文革結束,曹德旺覺得可以搞點新生意了。此時一個朋友告訴他,做水錶玻璃非常賺錢,他聽後很動心,便跑去上海考察,發現的確如此。他一回到高山就去鎮子上找企業辦,提議興建一個玻璃廠。

鎮政府批准了曹德旺的提議,不久便興建了高山異形玻璃廠,曹德旺被安排做一名採購員。

這個結果不是曹德旺想要的,因為辦廠子的想法,以及廠子最初的人才、資源都是他找的,而他卻被邊緣化了,甚至一度差點出局,原因是他是個農民,廠子沒法給他安排編制。

曹德旺沒有抗議:他也覺得一個農民不能一步登天,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進入玻璃行業,只要有本事,還怕走不遠?之後他便在被分配的崗位上努力工作,摸清其中的門道,並開始有意識地建立業務和專家人脈。

由於體制缺陷,玻璃廠從建立之日起就不斷虧損,到1983年4月,鎮政府實在虧不下去了,決定儘快找人承包,而找來找去,只能找曹德旺,因為別人都不敢接手。

曹德旺知道會有這一天,但他卻不想乘人之危,他許諾給鎮政府一個超越後者預期的條件:到年底前上交6萬元利潤,超額部分他拿60%,留20%做發展基金,另20%則做員工福利。

接手之後,曹德旺大力推行改革,他結束了“大鍋飯”,實行三班倒,工廠24小時運轉,此外,他還新招了60名工人,將工人工資由18元提高到100元,比當時縣委書記的工資都高。

查閱的資料顯示,如此激勵之下,高山異形玻璃廠的產銷量從原來的幾十萬片猛漲到200萬片,工廠淨利潤22萬元,曹德旺本人則分得約6萬元。

這個業績讓曹德旺獲得多方認可:當年,他被評為福州市勞動模範,並當選福清縣政協常委和福州市工商聯副主委。

合資辦廠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鎮政府嚐到甜頭後,決定繼續與曹德旺合作,希望雙方以合資形式辦廠。

合資方案是,鎮政府以賬面資產17.5萬元入股,曹德旺則出資17.5萬元,雙方各持股50%。曹德旺的錢不夠,他就以個人房產作抵押向銀行貸了8萬元,另外從一個關係好的外地政府借了3萬元,剩餘的6.5萬元則是找了三個合夥人。

1984年,曹德旺又碰到一件大好事,他發現了一個更賺錢的項目——汽車玻璃。當年6月,他帶母親去武夷山遊玩,期間給母親買了一根柺杖。開車的司機則不斷提醒他,千萬不要讓柺杖碰到玻璃,因為“賠不起”。曹德旺被司機的話逗笑了,他就是做玻璃的,心想一塊玻璃能貴到哪兒去?

可他一打聽嚇了一跳,這東西還真是貴得要死!華商韜略查閱的資料顯示,以馬自達汽車為例,換一塊前擋風玻璃要6000元,若急,8000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時中國的汽車,不論什麼類型什麼牌子,車窗一破就用膠紙糊上:有的是捨不得買,有的則是買不著。

曹德旺瞭解到這些信息後樂壞了:這簡直是一個利潤豐厚的空白市場!可他又想不通為什麼沒有人做呢,於是就去請教專家。

一位高人告訴他,中國的汽車大都是外國產的,牌子多且雜,作為配件的汽車玻璃難以形成較大規模,大企業也就不願意做,而小企業又大多沒有技術能力。要做這種生意,一是要有技術基礎和生產能力,二是要有耐心和恆心,要一個品種一個品種地做,而且要從維修市場做起。

曹德旺覺得自己完全符合條件,於是就決定幹。他很快就說服了鎮政府,然後聯絡行業專家,請人家來高山廠指導工作,解決技術難題。1985年元旦,他還向上海送出第一批培訓員工,而這一天也是合資協議生效的日子。

為了讓高山廠能在技術上不落伍,曹德旺在購買圖紙、模具和設備上特別豪爽:他第一次買一套價值2萬元的圖紙只談了幾分鐘。1987年,他在赴芬蘭考察時又看上一臺要價190萬美元的高端設備,能每40秒鐘造出一片價值幾百元的邊窗玻璃。他當時壓不下價來,而且沒那麼多錢,回國之後,他就去反覆說服鎮政府,最後於次年6月以108萬美元的價格購得該設備,是該設備的全球第一個買家。

幾年發展下來,曹德旺判定汽車玻璃比水錶玻璃更有前途,於是在1987年春向鎮政府提議合辦一個規模更大的工廠,專營汽車玻璃,定名福耀玻璃。同時他提議停辦高山異形玻璃廠,以集中資源到福耀,而高山廠1986年的產值已達596萬元,利潤為101萬元。

為了讓鎮政府批准所請,曹德旺讓渡了大量個人利益,但他的事業卻上了一個大臺階。就像我們開篇所提到的,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基本建設投資達3500萬元,產值為5000萬元,是當地的明星企業。

看破紅塵

"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畢亞軍版權/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刊發

1990年,曹德旺來到福清石竹山,他是來廟裡出家的。

這一年曹德旺44歲,他是福清的知名企業家,一直做玻璃生意,從1985開始涉足汽車玻璃領域,1987年又獲批興建與政府合資、專營汽車玻璃的福耀玻璃。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規模已達基本建設投資3500萬元,產值5000萬元,很受當地政府重視。

曹德旺的出家舉動影響很大,甚至驚動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們覺得必須要把曹德旺勸回來,不然福耀那一大攤子可怎麼弄。

領導們苦勸無果後,只好請出廟裡最受曹德旺信任的老和尚。老和尚對曹德旺說,“曹總,您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靜下心,好好地去把企業辦好,別動這個唸了。”

曹德旺有一些失落,但還是聽從了老和尚的話,下山好好辦企業去了。

這家企業,如今已發展成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其國內市佔率為70%,國際市佔率為23%,客戶囊括了世界前20大汽車製造商。此外,曹德旺還向社會捐贈了超過60億元人民幣,被譽為“中國首善”。

曾經滄海

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這得從他的早期經歷說起。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裡家世代經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商人,在日本學做生意多年,賺了不少錢,回國後則在上海廣泛投資,是永安百貨的大股東。內戰時期,他們家從上海遷回福清高山,不幸的是他家的貨輪連同船上的財產,在運輸途中沉沒了。

好日子結束,苦日子開始。

曹德旺從小就過著一天兩餐的清貧日子,但母親不讓他跟別人說,怕被人家瞧不起。從五年級開始,他幫母親扒樹葉或茅草,供燒菜之用。由於這些活要在課間幹,所以會弄一身汗,他就跳進淺水溝洗澡。誰成想這事給他惹來了麻煩,教導主任將他抓成“玩水”的壞典型,召集全體同學到操場上批評他。他氣壞了,覺得委屈,便在教導主任蹲廁所時,向其腦袋上尿了一泡尿,原本他想用小石頭砸,但又怕家裡賠不起。

事後自然是對方上門理論,而他母親則不斷給人家道歉。這事本可以就這麼了了,但曹德旺心裡卻過不去,覺得沒臉回學校,便輟學了。

之後,14歲的曹德旺開始給村裡放牛,此外幫母親撿柴和挑水。閒暇時,他則自學哥哥用過的教材,還用賺到的錢買了《新華字典》和《辭海》。

15歲那年,父親開始帶他做販賣菸絲和水果的生意,他們從福州進貨,然後用自行車運到高山來賣。父子的分工是:兒子負責採購和運輸,父親則負責銷售。每次進貨大約30斤,要騎行100多公里,來回三天時間,每回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半收工,不避寒暑。

這個生意做了四五年,利潤很薄,一天也就掙3塊錢,還要提心吊膽:當時政府不讓幹這個。後來他父親在售賣菸絲時被工商局逮了個正著,菸絲和自行車都被沒收了,這個生意也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父親雖然聰明,也會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政府不認可不支持,根本沒有前途可言,我還年輕,不能重走父親的老路。”多年後,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這樣總結。

獨闖商海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此時,曹德旺已經不再認可父親的權威,他甚至對母親激動地說:“我不想老了以後像爸爸一樣,我要出去闖一闖。”

獨闖商海的第一個項目是做白木耳。起初曹德旺是自己種,然後販運到福州賣,後來他發現這樣並不賺錢,因為福建很多地方都在種。鎮上一位幹部告訴他,江西缺白木耳,利潤很高。他便興沖沖地跑去江西,發現真的很賺錢,於是開始專門做江西生意,而且只搞販運而不再種植。到1970年年底,他已經賺了3000元,那時蓋一個房子也就2000元。

發了財的曹德旺決定最後幹一票大的,就把3000元全投了下去。採購非常順利,許多村民甚至賒貨給他,一位公社幹部還入了股,不過沒有出錢,而是說可以做他的“保護傘”。

曹德旺信心十足地出發了,沒成想剛一進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貨,說這是“投機倒把”。他火急火燎地趕回老家,去找他的“保護傘”,豈料,那人突然宣佈自己得了重病,而且會“病中打人”。曹德旺的心徹底涼了,他不但失去了所有儲蓄,還欠了村民好多債。

後來,曹德旺只好做些苦力活賺錢,他參加了一個修水庫的工程,給人拉板車,每天三個來回,一天的工作量是半噸土,走五十多公里,工錢則只有3元。此外他還在工地上做過炊事員和修車工,每項工作都做得極其認真,深得領導賞識。

工程完工後,曹德旺獲得了一筆較為可觀的收入,有1000多塊。此外,工程負責人還幫他解決了江西白木耳的事情,讓他得以回本還債。

回首過往,曹德旺覺得今後不能再單槍匹馬地做生意了。

先客後主

結束破產風波後,曹德旺想過幾年輕鬆日子,便做起了果苗技術員,同時負責銷售工作。多年曆練之下,他的銷售能力突飛猛進,幫單位賺了很多錢,自己也掙了不少,到1975年,他已經掙了6萬多元。

1976年文革結束,曹德旺覺得可以搞點新生意了。此時一個朋友告訴他,做水錶玻璃非常賺錢,他聽後很動心,便跑去上海考察,發現的確如此。他一回到高山就去鎮子上找企業辦,提議興建一個玻璃廠。

鎮政府批准了曹德旺的提議,不久便興建了高山異形玻璃廠,曹德旺被安排做一名採購員。

這個結果不是曹德旺想要的,因為辦廠子的想法,以及廠子最初的人才、資源都是他找的,而他卻被邊緣化了,甚至一度差點出局,原因是他是個農民,廠子沒法給他安排編制。

曹德旺沒有抗議:他也覺得一個農民不能一步登天,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進入玻璃行業,只要有本事,還怕走不遠?之後他便在被分配的崗位上努力工作,摸清其中的門道,並開始有意識地建立業務和專家人脈。

由於體制缺陷,玻璃廠從建立之日起就不斷虧損,到1983年4月,鎮政府實在虧不下去了,決定儘快找人承包,而找來找去,只能找曹德旺,因為別人都不敢接手。

曹德旺知道會有這一天,但他卻不想乘人之危,他許諾給鎮政府一個超越後者預期的條件:到年底前上交6萬元利潤,超額部分他拿60%,留20%做發展基金,另20%則做員工福利。

接手之後,曹德旺大力推行改革,他結束了“大鍋飯”,實行三班倒,工廠24小時運轉,此外,他還新招了60名工人,將工人工資由18元提高到100元,比當時縣委書記的工資都高。

查閱的資料顯示,如此激勵之下,高山異形玻璃廠的產銷量從原來的幾十萬片猛漲到200萬片,工廠淨利潤22萬元,曹德旺本人則分得約6萬元。

這個業績讓曹德旺獲得多方認可:當年,他被評為福州市勞動模範,並當選福清縣政協常委和福州市工商聯副主委。

合資辦廠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鎮政府嚐到甜頭後,決定繼續與曹德旺合作,希望雙方以合資形式辦廠。

合資方案是,鎮政府以賬面資產17.5萬元入股,曹德旺則出資17.5萬元,雙方各持股50%。曹德旺的錢不夠,他就以個人房產作抵押向銀行貸了8萬元,另外從一個關係好的外地政府借了3萬元,剩餘的6.5萬元則是找了三個合夥人。

1984年,曹德旺又碰到一件大好事,他發現了一個更賺錢的項目——汽車玻璃。當年6月,他帶母親去武夷山遊玩,期間給母親買了一根柺杖。開車的司機則不斷提醒他,千萬不要讓柺杖碰到玻璃,因為“賠不起”。曹德旺被司機的話逗笑了,他就是做玻璃的,心想一塊玻璃能貴到哪兒去?

可他一打聽嚇了一跳,這東西還真是貴得要死!華商韜略查閱的資料顯示,以馬自達汽車為例,換一塊前擋風玻璃要6000元,若急,8000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時中國的汽車,不論什麼類型什麼牌子,車窗一破就用膠紙糊上:有的是捨不得買,有的則是買不著。

曹德旺瞭解到這些信息後樂壞了:這簡直是一個利潤豐厚的空白市場!可他又想不通為什麼沒有人做呢,於是就去請教專家。

一位高人告訴他,中國的汽車大都是外國產的,牌子多且雜,作為配件的汽車玻璃難以形成較大規模,大企業也就不願意做,而小企業又大多沒有技術能力。要做這種生意,一是要有技術基礎和生產能力,二是要有耐心和恆心,要一個品種一個品種地做,而且要從維修市場做起。

曹德旺覺得自己完全符合條件,於是就決定幹。他很快就說服了鎮政府,然後聯絡行業專家,請人家來高山廠指導工作,解決技術難題。1985年元旦,他還向上海送出第一批培訓員工,而這一天也是合資協議生效的日子。

為了讓高山廠能在技術上不落伍,曹德旺在購買圖紙、模具和設備上特別豪爽:他第一次買一套價值2萬元的圖紙只談了幾分鐘。1987年,他在赴芬蘭考察時又看上一臺要價190萬美元的高端設備,能每40秒鐘造出一片價值幾百元的邊窗玻璃。他當時壓不下價來,而且沒那麼多錢,回國之後,他就去反覆說服鎮政府,最後於次年6月以108萬美元的價格購得該設備,是該設備的全球第一個買家。

幾年發展下來,曹德旺判定汽車玻璃比水錶玻璃更有前途,於是在1987年春向鎮政府提議合辦一個規模更大的工廠,專營汽車玻璃,定名福耀玻璃。同時他提議停辦高山異形玻璃廠,以集中資源到福耀,而高山廠1986年的產值已達596萬元,利潤為101萬元。

為了讓鎮政府批准所請,曹德旺讓渡了大量個人利益,但他的事業卻上了一個大臺階。就像我們開篇所提到的,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基本建設投資達3500萬元,產值為5000萬元,是當地的明星企業。

看破紅塵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回到開篇提出的問題:1990年,企業辦得好好的,44歲的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

直接的原因是曹德旺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而他當年讀了一本叫《弘一大法師李叔同》的書,反覆讀了三遍後,他決定出家。

李叔同是近代的一位傳奇僧人,一生63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曹德旺對他的評價是:其一生光明磊落,瀟灑飄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看完李叔同的傳記,回頭看看自己,雖然生意做的不錯,但每天都必須堅持工作16小時,每月出滿勤,得到的亦不過是三餐果腹。太累了,太累了,有必要做這麼辛苦嗎?”

曹德旺的困惑似乎也是我們今天許多人的困惑,即每天拼命工作的意義何在?一般而言,有三種動力支撐一個人拼命工作:一、為了家庭;二、為了企業;三、為了賺錢本身,而曹德旺在這三方面都遭遇了困惑。

先說家庭。曹德旺1968年結婚,妻子叫陳鳳英,是一個沒讀過書、老實巴交的女人。當初結婚不是因為相愛,而是為了找一個人照顧因長期飢餓而患浮腫病的母親。曹德旺夫妻可謂患難多年,可是雙方卻無法交流:妻子始終停留在過去,對於生意和藝術一片茫然;曹德旺則自學了企業經營的各種學問,此外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

苦悶之下,曹德旺開始去外界尋找知己。20世紀80年代初,在承包高山異形玻璃廠前後,他愛上了一個讓他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不過這段戀情並沒有發展下去,而是被曹德旺親手結束了。當時,曹德旺調查了100對典型夫妻,抽樣涵蓋工人、醫生、幹部、老師、商人等群體,他發現沒有一個人對自己的家庭滿意,包括那些外界看來的“天作之合”。“我認為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換家庭的事情了,再換,就是換1000個照樣也沒有用啊。”

愛情沒了,寄託也就沒了。

再說企業。曹德旺在與鎮政府合辦高山異形玻璃廠時曾遭遇過一次誣告,讓他對辦企業本身也產生了懷疑。

1986年3月,全國掀起了農村整黨整風運動,曹德旺並不是黨員,卻被當時鎮領導班子的一些人給告了,說他有“經濟問題”,而且“十分嚴重”。

曹德旺因過於耿介而與這些人在辦廠時發生過沖突,他雖然覺得自己沒有問題,但還是決定去縣政府申辯。當天,縣裡各部門的領導都到場了,曹德旺滔滔不絕地講了兩三個小時,每一條都無懈可擊,就是態度不夠好:他在申辯過程中竟然豎了中指!這害的一向支持他的時任縣委書記陳元春,不得不對眾人賠笑說,“他是個農民,我們要包容他。”

事情並沒有完,那夥人又把官司告到了福州市,福州市不行又告到福建省,福建省不行又告到了中紀委,最後北京和省裡組成聯合調查組,但仍沒有查出問題。北京的領導氣得大吼:這不是胡鬧嘛!縣裡也於隨後改組了高山縣的領導班子,將那夥人分調到其他地區。

最後說賺錢。曹德旺賺錢的動力一直源於“過好日子”的願望,這讓他從14歲到44歲起早貪黑地幹了三十年。但這個動力隨著他的發跡變得越來越弱,他不喜歡奢侈的生活,最奢侈的事情也就是蓋了幾棟房子,而他妻子也不愛花錢。既然花不了那麼多錢,那又為什麼去拼命賺那麼多呢?

曹德旺不是那種賺錢的原教旨主義者,認為賺錢本身就是意義,就能確保幸福。家族的經歷告訴他人生無常,錢賺多了不一定幸福,而且守不住。他家本來是大富之家,但一場戰亂就讓一切歸零,他自己在生意場上也是起起落落,最近一次是他被人誣告後,他的三個合夥人因害怕受牽連而要求退股,而他們的股份價值已從當初的6.5萬元漲到了十幾萬元,這害的曹德旺不得不舉債收購。這些債雖然後來都還了,但卻讓曹德旺看清了財富來去無常、飄忽不定的本質,因而對賺錢本身產生了懷疑。

總之,到1990年,曹德旺在塵世間已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因此想遁入空門。

重組福耀

從石竹山回來後,曹德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事業,他覺得唯有把企業辦得受人尊敬才有意義。

曹德旺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推動公司上市。1990年夏天,他去新加坡出差,一位銀行行長建議他將公司上市,告訴他這樣對公司健康、長遠發展好。回國之後,他便向省裡申請赴境外上市,而當時國內也正推動股市發展,省裡得到一個名額,就給了福耀。

一番運作之後,福耀確定於1991年6月22日上市,之前先發行1600萬股原始股,每股1.5元,共融資2400萬元。原始股的認購非常踴躍,興業銀行買了200萬元,省、市、縣三級政府、媒體以及事業單位的領導和職工,好多人也都買了。

然而沒多久,社會上就傳起一個流言,說福耀股票不能上市了,曹德旺是想捲款跑路。聽聞消息後,那些認購人都來找曹德旺退股,而此時股價已從1.5元漲到了2.5元。擠兌之下,曹德旺只能舉債回購股票,錢是從高利貸借的,利息1分到2分,總共回購了約400萬股。看著那些股票,曹德旺苦惱得不行,時常流淚,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回來。

1992年,曹德旺得到了興業銀行的幫助,用銀行貸款還了高利貸。之後,他全力推動股票上市,到北京求助中汽華聯的領導,去跑國家體改委。1993年6月,福耀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價當日收報於40.05元,創福建省首批上市公司股價之最。

到上市時,曹德旺總共持有近500萬股,在清償了所欠債務後,他淨賺將近2億元。不過,他並沒有沉溺在發財的狂喜中,而是繼續推動福耀的發展。

當時,福耀發展最大的障礙是定位不清:除了福耀玻璃之外,福耀當時還有工業村公司、裝修公司、加油站、高分子公司、配件公司和香港貿易公司等,是一個多元化集團。

上市之前,曹德旺曾拿福耀的報表給香港交易所的一位總監看,希望對方指點一二。結果對方說,“你這個是垃圾股。你小小的公司什麼都做,誰敢買你們的股票?!你的公司必須重組,只做最擅長的,其他的都賣掉。”

聽完這番高論,曹德旺一開始是猶豫的:重組,說得輕巧!那方方面面的關係是好搞定的?但後來他開始重視這個意見,彼時,他讀了一本叫《聚焦法則》的西方管理書籍,也說辦企業應該搞專業化經營。那段時間,他還去美國參觀了福特博物館,發現那些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是專業化經營。

從美國回來後,曹德旺就將專業化經營定為福耀發展的天條,隨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組,最後只保留下汽車玻璃業務。

管理嬗變

"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畢亞軍版權/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刊發

1990年,曹德旺來到福清石竹山,他是來廟裡出家的。

這一年曹德旺44歲,他是福清的知名企業家,一直做玻璃生意,從1985開始涉足汽車玻璃領域,1987年又獲批興建與政府合資、專營汽車玻璃的福耀玻璃。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規模已達基本建設投資3500萬元,產值5000萬元,很受當地政府重視。

曹德旺的出家舉動影響很大,甚至驚動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們覺得必須要把曹德旺勸回來,不然福耀那一大攤子可怎麼弄。

領導們苦勸無果後,只好請出廟裡最受曹德旺信任的老和尚。老和尚對曹德旺說,“曹總,您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靜下心,好好地去把企業辦好,別動這個唸了。”

曹德旺有一些失落,但還是聽從了老和尚的話,下山好好辦企業去了。

這家企業,如今已發展成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其國內市佔率為70%,國際市佔率為23%,客戶囊括了世界前20大汽車製造商。此外,曹德旺還向社會捐贈了超過60億元人民幣,被譽為“中國首善”。

曾經滄海

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這得從他的早期經歷說起。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裡家世代經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商人,在日本學做生意多年,賺了不少錢,回國後則在上海廣泛投資,是永安百貨的大股東。內戰時期,他們家從上海遷回福清高山,不幸的是他家的貨輪連同船上的財產,在運輸途中沉沒了。

好日子結束,苦日子開始。

曹德旺從小就過著一天兩餐的清貧日子,但母親不讓他跟別人說,怕被人家瞧不起。從五年級開始,他幫母親扒樹葉或茅草,供燒菜之用。由於這些活要在課間幹,所以會弄一身汗,他就跳進淺水溝洗澡。誰成想這事給他惹來了麻煩,教導主任將他抓成“玩水”的壞典型,召集全體同學到操場上批評他。他氣壞了,覺得委屈,便在教導主任蹲廁所時,向其腦袋上尿了一泡尿,原本他想用小石頭砸,但又怕家裡賠不起。

事後自然是對方上門理論,而他母親則不斷給人家道歉。這事本可以就這麼了了,但曹德旺心裡卻過不去,覺得沒臉回學校,便輟學了。

之後,14歲的曹德旺開始給村裡放牛,此外幫母親撿柴和挑水。閒暇時,他則自學哥哥用過的教材,還用賺到的錢買了《新華字典》和《辭海》。

15歲那年,父親開始帶他做販賣菸絲和水果的生意,他們從福州進貨,然後用自行車運到高山來賣。父子的分工是:兒子負責採購和運輸,父親則負責銷售。每次進貨大約30斤,要騎行100多公里,來回三天時間,每回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半收工,不避寒暑。

這個生意做了四五年,利潤很薄,一天也就掙3塊錢,還要提心吊膽:當時政府不讓幹這個。後來他父親在售賣菸絲時被工商局逮了個正著,菸絲和自行車都被沒收了,這個生意也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父親雖然聰明,也會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政府不認可不支持,根本沒有前途可言,我還年輕,不能重走父親的老路。”多年後,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這樣總結。

獨闖商海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此時,曹德旺已經不再認可父親的權威,他甚至對母親激動地說:“我不想老了以後像爸爸一樣,我要出去闖一闖。”

獨闖商海的第一個項目是做白木耳。起初曹德旺是自己種,然後販運到福州賣,後來他發現這樣並不賺錢,因為福建很多地方都在種。鎮上一位幹部告訴他,江西缺白木耳,利潤很高。他便興沖沖地跑去江西,發現真的很賺錢,於是開始專門做江西生意,而且只搞販運而不再種植。到1970年年底,他已經賺了3000元,那時蓋一個房子也就2000元。

發了財的曹德旺決定最後幹一票大的,就把3000元全投了下去。採購非常順利,許多村民甚至賒貨給他,一位公社幹部還入了股,不過沒有出錢,而是說可以做他的“保護傘”。

曹德旺信心十足地出發了,沒成想剛一進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貨,說這是“投機倒把”。他火急火燎地趕回老家,去找他的“保護傘”,豈料,那人突然宣佈自己得了重病,而且會“病中打人”。曹德旺的心徹底涼了,他不但失去了所有儲蓄,還欠了村民好多債。

後來,曹德旺只好做些苦力活賺錢,他參加了一個修水庫的工程,給人拉板車,每天三個來回,一天的工作量是半噸土,走五十多公里,工錢則只有3元。此外他還在工地上做過炊事員和修車工,每項工作都做得極其認真,深得領導賞識。

工程完工後,曹德旺獲得了一筆較為可觀的收入,有1000多塊。此外,工程負責人還幫他解決了江西白木耳的事情,讓他得以回本還債。

回首過往,曹德旺覺得今後不能再單槍匹馬地做生意了。

先客後主

結束破產風波後,曹德旺想過幾年輕鬆日子,便做起了果苗技術員,同時負責銷售工作。多年曆練之下,他的銷售能力突飛猛進,幫單位賺了很多錢,自己也掙了不少,到1975年,他已經掙了6萬多元。

1976年文革結束,曹德旺覺得可以搞點新生意了。此時一個朋友告訴他,做水錶玻璃非常賺錢,他聽後很動心,便跑去上海考察,發現的確如此。他一回到高山就去鎮子上找企業辦,提議興建一個玻璃廠。

鎮政府批准了曹德旺的提議,不久便興建了高山異形玻璃廠,曹德旺被安排做一名採購員。

這個結果不是曹德旺想要的,因為辦廠子的想法,以及廠子最初的人才、資源都是他找的,而他卻被邊緣化了,甚至一度差點出局,原因是他是個農民,廠子沒法給他安排編制。

曹德旺沒有抗議:他也覺得一個農民不能一步登天,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進入玻璃行業,只要有本事,還怕走不遠?之後他便在被分配的崗位上努力工作,摸清其中的門道,並開始有意識地建立業務和專家人脈。

由於體制缺陷,玻璃廠從建立之日起就不斷虧損,到1983年4月,鎮政府實在虧不下去了,決定儘快找人承包,而找來找去,只能找曹德旺,因為別人都不敢接手。

曹德旺知道會有這一天,但他卻不想乘人之危,他許諾給鎮政府一個超越後者預期的條件:到年底前上交6萬元利潤,超額部分他拿60%,留20%做發展基金,另20%則做員工福利。

接手之後,曹德旺大力推行改革,他結束了“大鍋飯”,實行三班倒,工廠24小時運轉,此外,他還新招了60名工人,將工人工資由18元提高到100元,比當時縣委書記的工資都高。

查閱的資料顯示,如此激勵之下,高山異形玻璃廠的產銷量從原來的幾十萬片猛漲到200萬片,工廠淨利潤22萬元,曹德旺本人則分得約6萬元。

這個業績讓曹德旺獲得多方認可:當年,他被評為福州市勞動模範,並當選福清縣政協常委和福州市工商聯副主委。

合資辦廠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鎮政府嚐到甜頭後,決定繼續與曹德旺合作,希望雙方以合資形式辦廠。

合資方案是,鎮政府以賬面資產17.5萬元入股,曹德旺則出資17.5萬元,雙方各持股50%。曹德旺的錢不夠,他就以個人房產作抵押向銀行貸了8萬元,另外從一個關係好的外地政府借了3萬元,剩餘的6.5萬元則是找了三個合夥人。

1984年,曹德旺又碰到一件大好事,他發現了一個更賺錢的項目——汽車玻璃。當年6月,他帶母親去武夷山遊玩,期間給母親買了一根柺杖。開車的司機則不斷提醒他,千萬不要讓柺杖碰到玻璃,因為“賠不起”。曹德旺被司機的話逗笑了,他就是做玻璃的,心想一塊玻璃能貴到哪兒去?

可他一打聽嚇了一跳,這東西還真是貴得要死!華商韜略查閱的資料顯示,以馬自達汽車為例,換一塊前擋風玻璃要6000元,若急,8000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時中國的汽車,不論什麼類型什麼牌子,車窗一破就用膠紙糊上:有的是捨不得買,有的則是買不著。

曹德旺瞭解到這些信息後樂壞了:這簡直是一個利潤豐厚的空白市場!可他又想不通為什麼沒有人做呢,於是就去請教專家。

一位高人告訴他,中國的汽車大都是外國產的,牌子多且雜,作為配件的汽車玻璃難以形成較大規模,大企業也就不願意做,而小企業又大多沒有技術能力。要做這種生意,一是要有技術基礎和生產能力,二是要有耐心和恆心,要一個品種一個品種地做,而且要從維修市場做起。

曹德旺覺得自己完全符合條件,於是就決定幹。他很快就說服了鎮政府,然後聯絡行業專家,請人家來高山廠指導工作,解決技術難題。1985年元旦,他還向上海送出第一批培訓員工,而這一天也是合資協議生效的日子。

為了讓高山廠能在技術上不落伍,曹德旺在購買圖紙、模具和設備上特別豪爽:他第一次買一套價值2萬元的圖紙只談了幾分鐘。1987年,他在赴芬蘭考察時又看上一臺要價190萬美元的高端設備,能每40秒鐘造出一片價值幾百元的邊窗玻璃。他當時壓不下價來,而且沒那麼多錢,回國之後,他就去反覆說服鎮政府,最後於次年6月以108萬美元的價格購得該設備,是該設備的全球第一個買家。

幾年發展下來,曹德旺判定汽車玻璃比水錶玻璃更有前途,於是在1987年春向鎮政府提議合辦一個規模更大的工廠,專營汽車玻璃,定名福耀玻璃。同時他提議停辦高山異形玻璃廠,以集中資源到福耀,而高山廠1986年的產值已達596萬元,利潤為101萬元。

為了讓鎮政府批准所請,曹德旺讓渡了大量個人利益,但他的事業卻上了一個大臺階。就像我們開篇所提到的,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基本建設投資達3500萬元,產值為5000萬元,是當地的明星企業。

看破紅塵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回到開篇提出的問題:1990年,企業辦得好好的,44歲的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

直接的原因是曹德旺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而他當年讀了一本叫《弘一大法師李叔同》的書,反覆讀了三遍後,他決定出家。

李叔同是近代的一位傳奇僧人,一生63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曹德旺對他的評價是:其一生光明磊落,瀟灑飄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看完李叔同的傳記,回頭看看自己,雖然生意做的不錯,但每天都必須堅持工作16小時,每月出滿勤,得到的亦不過是三餐果腹。太累了,太累了,有必要做這麼辛苦嗎?”

曹德旺的困惑似乎也是我們今天許多人的困惑,即每天拼命工作的意義何在?一般而言,有三種動力支撐一個人拼命工作:一、為了家庭;二、為了企業;三、為了賺錢本身,而曹德旺在這三方面都遭遇了困惑。

先說家庭。曹德旺1968年結婚,妻子叫陳鳳英,是一個沒讀過書、老實巴交的女人。當初結婚不是因為相愛,而是為了找一個人照顧因長期飢餓而患浮腫病的母親。曹德旺夫妻可謂患難多年,可是雙方卻無法交流:妻子始終停留在過去,對於生意和藝術一片茫然;曹德旺則自學了企業經營的各種學問,此外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

苦悶之下,曹德旺開始去外界尋找知己。20世紀80年代初,在承包高山異形玻璃廠前後,他愛上了一個讓他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不過這段戀情並沒有發展下去,而是被曹德旺親手結束了。當時,曹德旺調查了100對典型夫妻,抽樣涵蓋工人、醫生、幹部、老師、商人等群體,他發現沒有一個人對自己的家庭滿意,包括那些外界看來的“天作之合”。“我認為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換家庭的事情了,再換,就是換1000個照樣也沒有用啊。”

愛情沒了,寄託也就沒了。

再說企業。曹德旺在與鎮政府合辦高山異形玻璃廠時曾遭遇過一次誣告,讓他對辦企業本身也產生了懷疑。

1986年3月,全國掀起了農村整黨整風運動,曹德旺並不是黨員,卻被當時鎮領導班子的一些人給告了,說他有“經濟問題”,而且“十分嚴重”。

曹德旺因過於耿介而與這些人在辦廠時發生過沖突,他雖然覺得自己沒有問題,但還是決定去縣政府申辯。當天,縣裡各部門的領導都到場了,曹德旺滔滔不絕地講了兩三個小時,每一條都無懈可擊,就是態度不夠好:他在申辯過程中竟然豎了中指!這害的一向支持他的時任縣委書記陳元春,不得不對眾人賠笑說,“他是個農民,我們要包容他。”

事情並沒有完,那夥人又把官司告到了福州市,福州市不行又告到福建省,福建省不行又告到了中紀委,最後北京和省裡組成聯合調查組,但仍沒有查出問題。北京的領導氣得大吼:這不是胡鬧嘛!縣裡也於隨後改組了高山縣的領導班子,將那夥人分調到其他地區。

最後說賺錢。曹德旺賺錢的動力一直源於“過好日子”的願望,這讓他從14歲到44歲起早貪黑地幹了三十年。但這個動力隨著他的發跡變得越來越弱,他不喜歡奢侈的生活,最奢侈的事情也就是蓋了幾棟房子,而他妻子也不愛花錢。既然花不了那麼多錢,那又為什麼去拼命賺那麼多呢?

曹德旺不是那種賺錢的原教旨主義者,認為賺錢本身就是意義,就能確保幸福。家族的經歷告訴他人生無常,錢賺多了不一定幸福,而且守不住。他家本來是大富之家,但一場戰亂就讓一切歸零,他自己在生意場上也是起起落落,最近一次是他被人誣告後,他的三個合夥人因害怕受牽連而要求退股,而他們的股份價值已從當初的6.5萬元漲到了十幾萬元,這害的曹德旺不得不舉債收購。這些債雖然後來都還了,但卻讓曹德旺看清了財富來去無常、飄忽不定的本質,因而對賺錢本身產生了懷疑。

總之,到1990年,曹德旺在塵世間已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因此想遁入空門。

重組福耀

從石竹山回來後,曹德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事業,他覺得唯有把企業辦得受人尊敬才有意義。

曹德旺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推動公司上市。1990年夏天,他去新加坡出差,一位銀行行長建議他將公司上市,告訴他這樣對公司健康、長遠發展好。回國之後,他便向省裡申請赴境外上市,而當時國內也正推動股市發展,省裡得到一個名額,就給了福耀。

一番運作之後,福耀確定於1991年6月22日上市,之前先發行1600萬股原始股,每股1.5元,共融資2400萬元。原始股的認購非常踴躍,興業銀行買了200萬元,省、市、縣三級政府、媒體以及事業單位的領導和職工,好多人也都買了。

然而沒多久,社會上就傳起一個流言,說福耀股票不能上市了,曹德旺是想捲款跑路。聽聞消息後,那些認購人都來找曹德旺退股,而此時股價已從1.5元漲到了2.5元。擠兌之下,曹德旺只能舉債回購股票,錢是從高利貸借的,利息1分到2分,總共回購了約400萬股。看著那些股票,曹德旺苦惱得不行,時常流淚,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回來。

1992年,曹德旺得到了興業銀行的幫助,用銀行貸款還了高利貸。之後,他全力推動股票上市,到北京求助中汽華聯的領導,去跑國家體改委。1993年6月,福耀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價當日收報於40.05元,創福建省首批上市公司股價之最。

到上市時,曹德旺總共持有近500萬股,在清償了所欠債務後,他淨賺將近2億元。不過,他並沒有沉溺在發財的狂喜中,而是繼續推動福耀的發展。

當時,福耀發展最大的障礙是定位不清:除了福耀玻璃之外,福耀當時還有工業村公司、裝修公司、加油站、高分子公司、配件公司和香港貿易公司等,是一個多元化集團。

上市之前,曹德旺曾拿福耀的報表給香港交易所的一位總監看,希望對方指點一二。結果對方說,“你這個是垃圾股。你小小的公司什麼都做,誰敢買你們的股票?!你的公司必須重組,只做最擅長的,其他的都賣掉。”

聽完這番高論,曹德旺一開始是猶豫的:重組,說得輕巧!那方方面面的關係是好搞定的?但後來他開始重視這個意見,彼時,他讀了一本叫《聚焦法則》的西方管理書籍,也說辦企業應該搞專業化經營。那段時間,他還去美國參觀了福特博物館,發現那些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是專業化經營。

從美國回來後,曹德旺就將專業化經營定為福耀發展的天條,隨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組,最後只保留下汽車玻璃業務。

管理嬗變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1994年,曹德旺接觸了國際著名汽車玻璃供應商法國聖戈班,雙方一見鍾情,並開始談判合資事宜。

曹德旺引進聖戈班有兩個目的,一是緩解公司因重組而產生的資金壓力,二是吸納對方先進的生產流程、設計思路、工藝路線和培訓經驗。

具體合作方案於1995年獲批,並於1996年春節後執行,其中在中國大陸的部分是,雙方在福耀之下成立萬達汽車玻璃公司,聖戈班以約1.28億元人民幣獲得51%的股份,曹德旺則獲得不低於15%的股份。此外,福耀還獲得了聖戈班上海汽車玻璃包邊廠49%的股權。福耀一方可謂收穫頗豐。

不過這段合作只持續了三年,而且公司從賬面上看非但沒有盈利,還陷入了連年虧損。同時,雙方在人事上還發生了摩擦,誰看誰都不順眼。顯然,分手已成必然,關鍵是怎麼分?

曹德旺向聖戈班開出了優厚的退出條件:將後者最初的入股資金100%返還,無需其承擔虧損責任,但要求其在5年之內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中國投資同類工廠。最終,聖戈班接受了曹氏方案。

曹德旺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他通過三年近距離學習,已經完全瞭解了對手:國際巨頭也不過如此嘛。他相信只要再給他五年時間,聖戈班就是再回來,也不是對手了。

在向高手學習方面,曹德旺簡直是不遺餘力,一有機會就向人家要經驗。2008年5月,他受邀參加韓國KSA標準協會的高管研討會,其間,他熱情讚頌了韓國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呼籲韓國企業家將這些管理方法,作為一種產品賣給中國企業。

除了韓國人之外,曹德旺還跟所合作的日本原料商請教。有一段時間,由於汽車廠的降價,福耀陷入賺不著錢的局面,曹德旺就要求日本合作商降價15%,但對方死活不肯。怎麼辦?曹德旺想出了一個雙贏方案:你不降價可以,但你得幫我改善生產流程和設計工藝,讓我能從製造上壓低成本。結果日本合作商接受了他的提議,從而大幅提升了福耀的管理水平。

當然福耀更重要的管理還不是技法,而是一種自我驅動的苦行僧式精神,而曹德旺是這種精神的源頭。

曹德旺每天四五點起床,沒有休息日,唯一的愛好是打高爾夫球,還是一個人打。他說自己沒有朋友,也不去混什麼圈子,或者出席這會那會,他覺得沒意思。那什麼有意思呢,就是工作,去研究那塊汽車玻璃。

也許,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管理。

對戰美國

除了以上國內成就外,曹德旺還取得了一項享譽國際的成就:他在美國和加拿大打贏了兩場反傾銷官司。

2001年年初,應世界第四大汽車玻璃製造商美國PPG的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福耀等5家中國汽車玻璃製造商展開傾銷調查,並於4月初步裁決福耀等生產的ARG擋風玻璃涉嫌傾銷。次年3月,美國商務部則最終裁決,向福耀等中國企業加徵11.8%的反傾銷稅。

與此同時,加拿大也展開了對福耀等中國企業的傾銷調查,申請人同樣是美國PPG。

美國PPG這是要把福耀趕出北美市場啊,怎麼辦?曹德旺組織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並於會後決定,不管被訴的其他中國公司怎麼迴應,自己都要應訴這兩場官司。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如果不應訴,就等於承認了傾銷,而這將導致連鎖反應,接下來就是退出整個國際市場,而隨後也將失去中國市場,因為全球八大汽車廠都是全球採購。

曹德旺覺得不能等死,更何況,福耀根本就不是傾銷,怎麼能讓人家扣屎盆子呢?他展開了反擊,其對策如下:2002年10月,他在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成立了中國反傾銷研究所,他親任理事長,並邀請時任外經貿副部長龍永圖擔任總顧問,另外,他從國內外聘請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對策。據報道,他還在美國砸下300萬美元,聘請了美國最好的反傾銷律師。

福耀最終贏得了兩場官司: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終審裁定,來自中國的汽車擋風玻璃沒有對加拿大國內工業造成侵害;2004年10月15日,美國商務部則終審裁決,福耀出口至美國的汽車擋風玻璃視同“零傾銷”,而此前多加徵的稅費將予以退還。

這兩次勝利意義非凡,這是中國加入WTO以來第一個反傾銷勝訴的案例,而且幫福耀打了一個大大的國際廣告。

慈悲為懷

曹德旺終於做出了一家為國家爭氣,讓世界矚目的公司,這也算沒辜負他當初下山的心願。而在商業成就之外,他還在慈善領域不斷貢獻著,並將其視為禮佛的一種方式。

“佛經講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佈施是六度的第一條。謙虛誠實,與人方便,這些都是佈施的方法。佈施則又分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只能算是小善。”曹德旺說。

曹德旺所說的“小善”可不小,在一般人看來,那已經是令人仰望的功德了。汶川地震時,他捐贈了2000萬;玉樹地震時,他捐贈了1個億;西北五省特大旱災時,他捐贈了2個億;福州市修路及危房改造時,他捐贈了3個億;福州市新建圖書館時,他捐贈了4個億······

2011年5月5日,曹德旺更捐出價值35.49億元的3億股福耀集團股票,在北京設立了當時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河仁慈善基金會(以其父親的名字命名)。

截止目前,曹德旺對社會的總捐贈已經超過60億元,且均為個人捐贈,未動用公司一分錢。因為這些善舉,曹德旺在2010年被媒體評為“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或稱“中國首善”。

曹德旺慈善事業的獨特之處還不在於其捐款的數額,儘管這個數字已經很驚人了,而在於他的心境——“我捐款是沒有條件的。不像有些人捐款,是要拿一塊地、一個項目來換。”

所謂的“沒條件”,不僅體現在他不把慈善當買賣做,還體現在他對慈善本身也不設條件,這一點在救人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

2007年5月,福耀北京分公司聘用的一名20歲實習生得了白血病,該生來自河北農村,與母親相依為命,無錢自救。當時一些主管不建議援救,因為該生並非簽約員工,而且得的是白血病。曹德旺卻堅持救人,說那孩子才20歲,而他最終掏了七八十萬醫療費。

如果說這還是救與自己相關的人的話,那曹德旺在救不相關的人方面也非常積極。

2006年,他在飛機上看報時得知吉林雙遼一戶農家生了一對雙胞胎,但無錢撫養,他很快就聯絡了那家人,為對方開與福耀雙遼職工相同的工資,但並不要求對方去上班。不久後,他又在《海峽都市報》上得知另一戶農家生了三胞胎,家長無錢購買孩子必需的保溫箱,他就主動聯繫醫院資助了保溫箱,還於後來向那家人支付三個孩子到18歲前的生活費。

而像上面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曹德旺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說“佛教是我的靈魂”,而他的行動證明了這句話的分量。

由於在商業和慈善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曹德旺還在2009年5月31日,獲得了有“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是獲得該獎的首位華人企業家,而此前獲獎的西方企業家包括戴爾計算機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星巴克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eBay創始人彼埃爾•奧米迪亞。

除了個人事業外,曹德旺還經常對一些公共話題發言,而且一張嘴就令人擊節讚歎。比如,最近因房價漲到了離譜的地步,他兩年前的一段採訪視頻又被人翻了出來,用來痛批房市。他到底說了啥,你還是自己看吧,也欣賞一下曹老爺子的風采。

中國科創板新機遇/資本破局研討峰會

幫助企業解決以下問題——

①頂層架構 ② 商業模式③股權設計

④ 品牌推廣⑤股權融資 ⑥企業轉型

⑦資源對接 ⑧ 商業計劃書⑨上市輔導

【特邀投資人專家】

前知名投資機構總經理 馮正明、東方賽富董事長 劉俊宏、洞見資本創始人 杜明堂、中青創投董事長 付巖、玖弘基金董事長 安陽、前海梧桐併購基金創始人 謝聞慄、時空資本總裁 陳銘全、樹道諮詢創始人 王靖飛...

●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畢亞軍版權/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刊發

1990年,曹德旺來到福清石竹山,他是來廟裡出家的。

這一年曹德旺44歲,他是福清的知名企業家,一直做玻璃生意,從1985開始涉足汽車玻璃領域,1987年又獲批興建與政府合資、專營汽車玻璃的福耀玻璃。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規模已達基本建設投資3500萬元,產值5000萬元,很受當地政府重視。

曹德旺的出家舉動影響很大,甚至驚動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們覺得必須要把曹德旺勸回來,不然福耀那一大攤子可怎麼弄。

領導們苦勸無果後,只好請出廟裡最受曹德旺信任的老和尚。老和尚對曹德旺說,“曹總,您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靜下心,好好地去把企業辦好,別動這個唸了。”

曹德旺有一些失落,但還是聽從了老和尚的話,下山好好辦企業去了。

這家企業,如今已發展成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其國內市佔率為70%,國際市佔率為23%,客戶囊括了世界前20大汽車製造商。此外,曹德旺還向社會捐贈了超過60億元人民幣,被譽為“中國首善”。

曾經滄海

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這得從他的早期經歷說起。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上海,祖籍福建福清,家裡家世代經商,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商人,在日本學做生意多年,賺了不少錢,回國後則在上海廣泛投資,是永安百貨的大股東。內戰時期,他們家從上海遷回福清高山,不幸的是他家的貨輪連同船上的財產,在運輸途中沉沒了。

好日子結束,苦日子開始。

曹德旺從小就過著一天兩餐的清貧日子,但母親不讓他跟別人說,怕被人家瞧不起。從五年級開始,他幫母親扒樹葉或茅草,供燒菜之用。由於這些活要在課間幹,所以會弄一身汗,他就跳進淺水溝洗澡。誰成想這事給他惹來了麻煩,教導主任將他抓成“玩水”的壞典型,召集全體同學到操場上批評他。他氣壞了,覺得委屈,便在教導主任蹲廁所時,向其腦袋上尿了一泡尿,原本他想用小石頭砸,但又怕家裡賠不起。

事後自然是對方上門理論,而他母親則不斷給人家道歉。這事本可以就這麼了了,但曹德旺心裡卻過不去,覺得沒臉回學校,便輟學了。

之後,14歲的曹德旺開始給村裡放牛,此外幫母親撿柴和挑水。閒暇時,他則自學哥哥用過的教材,還用賺到的錢買了《新華字典》和《辭海》。

15歲那年,父親開始帶他做販賣菸絲和水果的生意,他們從福州進貨,然後用自行車運到高山來賣。父子的分工是:兒子負責採購和運輸,父親則負責銷售。每次進貨大約30斤,要騎行100多公里,來回三天時間,每回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半收工,不避寒暑。

這個生意做了四五年,利潤很薄,一天也就掙3塊錢,還要提心吊膽:當時政府不讓幹這個。後來他父親在售賣菸絲時被工商局逮了個正著,菸絲和自行車都被沒收了,這個生意也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父親雖然聰明,也會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政府不認可不支持,根本沒有前途可言,我還年輕,不能重走父親的老路。”多年後,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這樣總結。

獨闖商海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此時,曹德旺已經不再認可父親的權威,他甚至對母親激動地說:“我不想老了以後像爸爸一樣,我要出去闖一闖。”

獨闖商海的第一個項目是做白木耳。起初曹德旺是自己種,然後販運到福州賣,後來他發現這樣並不賺錢,因為福建很多地方都在種。鎮上一位幹部告訴他,江西缺白木耳,利潤很高。他便興沖沖地跑去江西,發現真的很賺錢,於是開始專門做江西生意,而且只搞販運而不再種植。到1970年年底,他已經賺了3000元,那時蓋一個房子也就2000元。

發了財的曹德旺決定最後幹一票大的,就把3000元全投了下去。採購非常順利,許多村民甚至賒貨給他,一位公社幹部還入了股,不過沒有出錢,而是說可以做他的“保護傘”。

曹德旺信心十足地出發了,沒成想剛一進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貨,說這是“投機倒把”。他火急火燎地趕回老家,去找他的“保護傘”,豈料,那人突然宣佈自己得了重病,而且會“病中打人”。曹德旺的心徹底涼了,他不但失去了所有儲蓄,還欠了村民好多債。

後來,曹德旺只好做些苦力活賺錢,他參加了一個修水庫的工程,給人拉板車,每天三個來回,一天的工作量是半噸土,走五十多公里,工錢則只有3元。此外他還在工地上做過炊事員和修車工,每項工作都做得極其認真,深得領導賞識。

工程完工後,曹德旺獲得了一筆較為可觀的收入,有1000多塊。此外,工程負責人還幫他解決了江西白木耳的事情,讓他得以回本還債。

回首過往,曹德旺覺得今後不能再單槍匹馬地做生意了。

先客後主

結束破產風波後,曹德旺想過幾年輕鬆日子,便做起了果苗技術員,同時負責銷售工作。多年曆練之下,他的銷售能力突飛猛進,幫單位賺了很多錢,自己也掙了不少,到1975年,他已經掙了6萬多元。

1976年文革結束,曹德旺覺得可以搞點新生意了。此時一個朋友告訴他,做水錶玻璃非常賺錢,他聽後很動心,便跑去上海考察,發現的確如此。他一回到高山就去鎮子上找企業辦,提議興建一個玻璃廠。

鎮政府批准了曹德旺的提議,不久便興建了高山異形玻璃廠,曹德旺被安排做一名採購員。

這個結果不是曹德旺想要的,因為辦廠子的想法,以及廠子最初的人才、資源都是他找的,而他卻被邊緣化了,甚至一度差點出局,原因是他是個農民,廠子沒法給他安排編制。

曹德旺沒有抗議:他也覺得一個農民不能一步登天,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進入玻璃行業,只要有本事,還怕走不遠?之後他便在被分配的崗位上努力工作,摸清其中的門道,並開始有意識地建立業務和專家人脈。

由於體制缺陷,玻璃廠從建立之日起就不斷虧損,到1983年4月,鎮政府實在虧不下去了,決定儘快找人承包,而找來找去,只能找曹德旺,因為別人都不敢接手。

曹德旺知道會有這一天,但他卻不想乘人之危,他許諾給鎮政府一個超越後者預期的條件:到年底前上交6萬元利潤,超額部分他拿60%,留20%做發展基金,另20%則做員工福利。

接手之後,曹德旺大力推行改革,他結束了“大鍋飯”,實行三班倒,工廠24小時運轉,此外,他還新招了60名工人,將工人工資由18元提高到100元,比當時縣委書記的工資都高。

查閱的資料顯示,如此激勵之下,高山異形玻璃廠的產銷量從原來的幾十萬片猛漲到200萬片,工廠淨利潤22萬元,曹德旺本人則分得約6萬元。

這個業績讓曹德旺獲得多方認可:當年,他被評為福州市勞動模範,並當選福清縣政協常委和福州市工商聯副主委。

合資辦廠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鎮政府嚐到甜頭後,決定繼續與曹德旺合作,希望雙方以合資形式辦廠。

合資方案是,鎮政府以賬面資產17.5萬元入股,曹德旺則出資17.5萬元,雙方各持股50%。曹德旺的錢不夠,他就以個人房產作抵押向銀行貸了8萬元,另外從一個關係好的外地政府借了3萬元,剩餘的6.5萬元則是找了三個合夥人。

1984年,曹德旺又碰到一件大好事,他發現了一個更賺錢的項目——汽車玻璃。當年6月,他帶母親去武夷山遊玩,期間給母親買了一根柺杖。開車的司機則不斷提醒他,千萬不要讓柺杖碰到玻璃,因為“賠不起”。曹德旺被司機的話逗笑了,他就是做玻璃的,心想一塊玻璃能貴到哪兒去?

可他一打聽嚇了一跳,這東西還真是貴得要死!華商韜略查閱的資料顯示,以馬自達汽車為例,換一塊前擋風玻璃要6000元,若急,8000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時中國的汽車,不論什麼類型什麼牌子,車窗一破就用膠紙糊上:有的是捨不得買,有的則是買不著。

曹德旺瞭解到這些信息後樂壞了:這簡直是一個利潤豐厚的空白市場!可他又想不通為什麼沒有人做呢,於是就去請教專家。

一位高人告訴他,中國的汽車大都是外國產的,牌子多且雜,作為配件的汽車玻璃難以形成較大規模,大企業也就不願意做,而小企業又大多沒有技術能力。要做這種生意,一是要有技術基礎和生產能力,二是要有耐心和恆心,要一個品種一個品種地做,而且要從維修市場做起。

曹德旺覺得自己完全符合條件,於是就決定幹。他很快就說服了鎮政府,然後聯絡行業專家,請人家來高山廠指導工作,解決技術難題。1985年元旦,他還向上海送出第一批培訓員工,而這一天也是合資協議生效的日子。

為了讓高山廠能在技術上不落伍,曹德旺在購買圖紙、模具和設備上特別豪爽:他第一次買一套價值2萬元的圖紙只談了幾分鐘。1987年,他在赴芬蘭考察時又看上一臺要價190萬美元的高端設備,能每40秒鐘造出一片價值幾百元的邊窗玻璃。他當時壓不下價來,而且沒那麼多錢,回國之後,他就去反覆說服鎮政府,最後於次年6月以108萬美元的價格購得該設備,是該設備的全球第一個買家。

幾年發展下來,曹德旺判定汽車玻璃比水錶玻璃更有前途,於是在1987年春向鎮政府提議合辦一個規模更大的工廠,專營汽車玻璃,定名福耀玻璃。同時他提議停辦高山異形玻璃廠,以集中資源到福耀,而高山廠1986年的產值已達596萬元,利潤為101萬元。

為了讓鎮政府批准所請,曹德旺讓渡了大量個人利益,但他的事業卻上了一個大臺階。就像我們開篇所提到的,到1989年,福耀玻璃的基本建設投資達3500萬元,產值為5000萬元,是當地的明星企業。

看破紅塵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回到開篇提出的問題:1990年,企業辦得好好的,44歲的曹德旺為什麼想出家?

直接的原因是曹德旺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而他當年讀了一本叫《弘一大法師李叔同》的書,反覆讀了三遍後,他決定出家。

李叔同是近代的一位傳奇僧人,一生63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曹德旺對他的評價是:其一生光明磊落,瀟灑飄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看完李叔同的傳記,回頭看看自己,雖然生意做的不錯,但每天都必須堅持工作16小時,每月出滿勤,得到的亦不過是三餐果腹。太累了,太累了,有必要做這麼辛苦嗎?”

曹德旺的困惑似乎也是我們今天許多人的困惑,即每天拼命工作的意義何在?一般而言,有三種動力支撐一個人拼命工作:一、為了家庭;二、為了企業;三、為了賺錢本身,而曹德旺在這三方面都遭遇了困惑。

先說家庭。曹德旺1968年結婚,妻子叫陳鳳英,是一個沒讀過書、老實巴交的女人。當初結婚不是因為相愛,而是為了找一個人照顧因長期飢餓而患浮腫病的母親。曹德旺夫妻可謂患難多年,可是雙方卻無法交流:妻子始終停留在過去,對於生意和藝術一片茫然;曹德旺則自學了企業經營的各種學問,此外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

苦悶之下,曹德旺開始去外界尋找知己。20世紀80年代初,在承包高山異形玻璃廠前後,他愛上了一個讓他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不過這段戀情並沒有發展下去,而是被曹德旺親手結束了。當時,曹德旺調查了100對典型夫妻,抽樣涵蓋工人、醫生、幹部、老師、商人等群體,他發現沒有一個人對自己的家庭滿意,包括那些外界看來的“天作之合”。“我認為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換家庭的事情了,再換,就是換1000個照樣也沒有用啊。”

愛情沒了,寄託也就沒了。

再說企業。曹德旺在與鎮政府合辦高山異形玻璃廠時曾遭遇過一次誣告,讓他對辦企業本身也產生了懷疑。

1986年3月,全國掀起了農村整黨整風運動,曹德旺並不是黨員,卻被當時鎮領導班子的一些人給告了,說他有“經濟問題”,而且“十分嚴重”。

曹德旺因過於耿介而與這些人在辦廠時發生過沖突,他雖然覺得自己沒有問題,但還是決定去縣政府申辯。當天,縣裡各部門的領導都到場了,曹德旺滔滔不絕地講了兩三個小時,每一條都無懈可擊,就是態度不夠好:他在申辯過程中竟然豎了中指!這害的一向支持他的時任縣委書記陳元春,不得不對眾人賠笑說,“他是個農民,我們要包容他。”

事情並沒有完,那夥人又把官司告到了福州市,福州市不行又告到福建省,福建省不行又告到了中紀委,最後北京和省裡組成聯合調查組,但仍沒有查出問題。北京的領導氣得大吼:這不是胡鬧嘛!縣裡也於隨後改組了高山縣的領導班子,將那夥人分調到其他地區。

最後說賺錢。曹德旺賺錢的動力一直源於“過好日子”的願望,這讓他從14歲到44歲起早貪黑地幹了三十年。但這個動力隨著他的發跡變得越來越弱,他不喜歡奢侈的生活,最奢侈的事情也就是蓋了幾棟房子,而他妻子也不愛花錢。既然花不了那麼多錢,那又為什麼去拼命賺那麼多呢?

曹德旺不是那種賺錢的原教旨主義者,認為賺錢本身就是意義,就能確保幸福。家族的經歷告訴他人生無常,錢賺多了不一定幸福,而且守不住。他家本來是大富之家,但一場戰亂就讓一切歸零,他自己在生意場上也是起起落落,最近一次是他被人誣告後,他的三個合夥人因害怕受牽連而要求退股,而他們的股份價值已從當初的6.5萬元漲到了十幾萬元,這害的曹德旺不得不舉債收購。這些債雖然後來都還了,但卻讓曹德旺看清了財富來去無常、飄忽不定的本質,因而對賺錢本身產生了懷疑。

總之,到1990年,曹德旺在塵世間已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因此想遁入空門。

重組福耀

從石竹山回來後,曹德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事業,他覺得唯有把企業辦得受人尊敬才有意義。

曹德旺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推動公司上市。1990年夏天,他去新加坡出差,一位銀行行長建議他將公司上市,告訴他這樣對公司健康、長遠發展好。回國之後,他便向省裡申請赴境外上市,而當時國內也正推動股市發展,省裡得到一個名額,就給了福耀。

一番運作之後,福耀確定於1991年6月22日上市,之前先發行1600萬股原始股,每股1.5元,共融資2400萬元。原始股的認購非常踴躍,興業銀行買了200萬元,省、市、縣三級政府、媒體以及事業單位的領導和職工,好多人也都買了。

然而沒多久,社會上就傳起一個流言,說福耀股票不能上市了,曹德旺是想捲款跑路。聽聞消息後,那些認購人都來找曹德旺退股,而此時股價已從1.5元漲到了2.5元。擠兌之下,曹德旺只能舉債回購股票,錢是從高利貸借的,利息1分到2分,總共回購了約400萬股。看著那些股票,曹德旺苦惱得不行,時常流淚,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回來。

1992年,曹德旺得到了興業銀行的幫助,用銀行貸款還了高利貸。之後,他全力推動股票上市,到北京求助中汽華聯的領導,去跑國家體改委。1993年6月,福耀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價當日收報於40.05元,創福建省首批上市公司股價之最。

到上市時,曹德旺總共持有近500萬股,在清償了所欠債務後,他淨賺將近2億元。不過,他並沒有沉溺在發財的狂喜中,而是繼續推動福耀的發展。

當時,福耀發展最大的障礙是定位不清:除了福耀玻璃之外,福耀當時還有工業村公司、裝修公司、加油站、高分子公司、配件公司和香港貿易公司等,是一個多元化集團。

上市之前,曹德旺曾拿福耀的報表給香港交易所的一位總監看,希望對方指點一二。結果對方說,“你這個是垃圾股。你小小的公司什麼都做,誰敢買你們的股票?!你的公司必須重組,只做最擅長的,其他的都賣掉。”

聽完這番高論,曹德旺一開始是猶豫的:重組,說得輕巧!那方方面面的關係是好搞定的?但後來他開始重視這個意見,彼時,他讀了一本叫《聚焦法則》的西方管理書籍,也說辦企業應該搞專業化經營。那段時間,他還去美國參觀了福特博物館,發現那些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是專業化經營。

從美國回來後,曹德旺就將專業化經營定為福耀發展的天條,隨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組,最後只保留下汽車玻璃業務。

管理嬗變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1994年,曹德旺接觸了國際著名汽車玻璃供應商法國聖戈班,雙方一見鍾情,並開始談判合資事宜。

曹德旺引進聖戈班有兩個目的,一是緩解公司因重組而產生的資金壓力,二是吸納對方先進的生產流程、設計思路、工藝路線和培訓經驗。

具體合作方案於1995年獲批,並於1996年春節後執行,其中在中國大陸的部分是,雙方在福耀之下成立萬達汽車玻璃公司,聖戈班以約1.28億元人民幣獲得51%的股份,曹德旺則獲得不低於15%的股份。此外,福耀還獲得了聖戈班上海汽車玻璃包邊廠49%的股權。福耀一方可謂收穫頗豐。

不過這段合作只持續了三年,而且公司從賬面上看非但沒有盈利,還陷入了連年虧損。同時,雙方在人事上還發生了摩擦,誰看誰都不順眼。顯然,分手已成必然,關鍵是怎麼分?

曹德旺向聖戈班開出了優厚的退出條件:將後者最初的入股資金100%返還,無需其承擔虧損責任,但要求其在5年之內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中國投資同類工廠。最終,聖戈班接受了曹氏方案。

曹德旺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他通過三年近距離學習,已經完全瞭解了對手:國際巨頭也不過如此嘛。他相信只要再給他五年時間,聖戈班就是再回來,也不是對手了。

在向高手學習方面,曹德旺簡直是不遺餘力,一有機會就向人家要經驗。2008年5月,他受邀參加韓國KSA標準協會的高管研討會,其間,他熱情讚頌了韓國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呼籲韓國企業家將這些管理方法,作為一種產品賣給中國企業。

除了韓國人之外,曹德旺還跟所合作的日本原料商請教。有一段時間,由於汽車廠的降價,福耀陷入賺不著錢的局面,曹德旺就要求日本合作商降價15%,但對方死活不肯。怎麼辦?曹德旺想出了一個雙贏方案:你不降價可以,但你得幫我改善生產流程和設計工藝,讓我能從製造上壓低成本。結果日本合作商接受了他的提議,從而大幅提升了福耀的管理水平。

當然福耀更重要的管理還不是技法,而是一種自我驅動的苦行僧式精神,而曹德旺是這種精神的源頭。

曹德旺每天四五點起床,沒有休息日,唯一的愛好是打高爾夫球,還是一個人打。他說自己沒有朋友,也不去混什麼圈子,或者出席這會那會,他覺得沒意思。那什麼有意思呢,就是工作,去研究那塊汽車玻璃。

也許,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管理。

對戰美國

除了以上國內成就外,曹德旺還取得了一項享譽國際的成就:他在美國和加拿大打贏了兩場反傾銷官司。

2001年年初,應世界第四大汽車玻璃製造商美國PPG的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福耀等5家中國汽車玻璃製造商展開傾銷調查,並於4月初步裁決福耀等生產的ARG擋風玻璃涉嫌傾銷。次年3月,美國商務部則最終裁決,向福耀等中國企業加徵11.8%的反傾銷稅。

與此同時,加拿大也展開了對福耀等中國企業的傾銷調查,申請人同樣是美國PPG。

美國PPG這是要把福耀趕出北美市場啊,怎麼辦?曹德旺組織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並於會後決定,不管被訴的其他中國公司怎麼迴應,自己都要應訴這兩場官司。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如果不應訴,就等於承認了傾銷,而這將導致連鎖反應,接下來就是退出整個國際市場,而隨後也將失去中國市場,因為全球八大汽車廠都是全球採購。

曹德旺覺得不能等死,更何況,福耀根本就不是傾銷,怎麼能讓人家扣屎盆子呢?他展開了反擊,其對策如下:2002年10月,他在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成立了中國反傾銷研究所,他親任理事長,並邀請時任外經貿副部長龍永圖擔任總顧問,另外,他從國內外聘請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對策。據報道,他還在美國砸下300萬美元,聘請了美國最好的反傾銷律師。

福耀最終贏得了兩場官司: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終審裁定,來自中國的汽車擋風玻璃沒有對加拿大國內工業造成侵害;2004年10月15日,美國商務部則終審裁決,福耀出口至美國的汽車擋風玻璃視同“零傾銷”,而此前多加徵的稅費將予以退還。

這兩次勝利意義非凡,這是中國加入WTO以來第一個反傾銷勝訴的案例,而且幫福耀打了一個大大的國際廣告。

慈悲為懷

曹德旺終於做出了一家為國家爭氣,讓世界矚目的公司,這也算沒辜負他當初下山的心願。而在商業成就之外,他還在慈善領域不斷貢獻著,並將其視為禮佛的一種方式。

“佛經講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佈施是六度的第一條。謙虛誠實,與人方便,這些都是佈施的方法。佈施則又分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只能算是小善。”曹德旺說。

曹德旺所說的“小善”可不小,在一般人看來,那已經是令人仰望的功德了。汶川地震時,他捐贈了2000萬;玉樹地震時,他捐贈了1個億;西北五省特大旱災時,他捐贈了2個億;福州市修路及危房改造時,他捐贈了3個億;福州市新建圖書館時,他捐贈了4個億······

2011年5月5日,曹德旺更捐出價值35.49億元的3億股福耀集團股票,在北京設立了當時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河仁慈善基金會(以其父親的名字命名)。

截止目前,曹德旺對社會的總捐贈已經超過60億元,且均為個人捐贈,未動用公司一分錢。因為這些善舉,曹德旺在2010年被媒體評為“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或稱“中國首善”。

曹德旺慈善事業的獨特之處還不在於其捐款的數額,儘管這個數字已經很驚人了,而在於他的心境——“我捐款是沒有條件的。不像有些人捐款,是要拿一塊地、一個項目來換。”

所謂的“沒條件”,不僅體現在他不把慈善當買賣做,還體現在他對慈善本身也不設條件,這一點在救人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

2007年5月,福耀北京分公司聘用的一名20歲實習生得了白血病,該生來自河北農村,與母親相依為命,無錢自救。當時一些主管不建議援救,因為該生並非簽約員工,而且得的是白血病。曹德旺卻堅持救人,說那孩子才20歲,而他最終掏了七八十萬醫療費。

如果說這還是救與自己相關的人的話,那曹德旺在救不相關的人方面也非常積極。

2006年,他在飛機上看報時得知吉林雙遼一戶農家生了一對雙胞胎,但無錢撫養,他很快就聯絡了那家人,為對方開與福耀雙遼職工相同的工資,但並不要求對方去上班。不久後,他又在《海峽都市報》上得知另一戶農家生了三胞胎,家長無錢購買孩子必需的保溫箱,他就主動聯繫醫院資助了保溫箱,還於後來向那家人支付三個孩子到18歲前的生活費。

而像上面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曹德旺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說“佛教是我的靈魂”,而他的行動證明了這句話的分量。

由於在商業和慈善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曹德旺還在2009年5月31日,獲得了有“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是獲得該獎的首位華人企業家,而此前獲獎的西方企業家包括戴爾計算機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星巴克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eBay創始人彼埃爾•奧米迪亞。

除了個人事業外,曹德旺還經常對一些公共話題發言,而且一張嘴就令人擊節讚歎。比如,最近因房價漲到了離譜的地步,他兩年前的一段採訪視頻又被人翻了出來,用來痛批房市。他到底說了啥,你還是自己看吧,也欣賞一下曹老爺子的風采。

中國科創板新機遇/資本破局研討峰會

幫助企業解決以下問題——

①頂層架構 ② 商業模式③股權設計

④ 品牌推廣⑤股權融資 ⑥企業轉型

⑦資源對接 ⑧ 商業計劃書⑨上市輔導

【特邀投資人專家】

前知名投資機構總經理 馮正明、東方賽富董事長 劉俊宏、洞見資本創始人 杜明堂、中青創投董事長 付巖、玖弘基金董事長 安陽、前海梧桐併購基金創始人 謝聞慄、時空資本總裁 陳銘全、樹道諮詢創始人 王靖飛...

●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曹德旺:一度出家遁入空門,紅塵看破卻成世界第二汽車玻璃製造商

點擊左下角的“瞭解更多” 打開會議鏈接,查看會議流程與報名!

(如果站外看不到“瞭解更多”鏈接的話,可以進入今日頭條APP顯示點擊查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