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稻草狗 狗鎮 黑社會 法律 虹膜 2017-03-28

文 | 思嘉

達斯汀·霍夫曼曾經演過一部電影叫《稻草狗》,1971年的,導演是著名的暴力大師山姆·佩金帕。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稻草狗》

在這部電影裡,霍夫曼演一個文質彬彬的數學家大衛,他和妻子住進了一個小鎮,但小鎮卻並不歡迎他們的到來。鎮民查理在一次騙去打獵的時候,強姦了大衛的妻子艾米。面對妻子的暗示與羞辱,大衛忍氣吞聲了。

後來,大衛又救了一個弱智男孩,因為這個弱智男孩誤殺了一個女孩,鎮上的人為了找這個男孩,拿著槍,到大衛家門口威脅他。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稻草狗》

影片接下來用了整整半個小時,講大衛一反懦弱印象,提起槍來保護家宅,毫不留情地打擊闖上門來的這些暴徒。

請問這時候,你的道德和同情心會站在哪一邊?是大衛這邊,還是暴徒那邊?

法律又會站在哪一邊?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稻草狗》

我很好奇,美國的法律會不會判大衛一個「沒有正確處理鎮民的暴力圍攻」,犯了故意傷害罪,甚至一級謀殺罪?你可以報警嘛,警察去看看,反正還沒有死人,美國人民是有持槍權的哦,他們只是去要人。「要人可以,不殺人就好。」所以千萬不要反抗過度啊!等到真要你命的時候,你再反擊也不遲!

我認為這絕對不可能。起碼美國的法律,還分得清什麼是真正的正義。

當一個人受到凌辱和脅迫,而正義剛好缺席之時,個人是該束手就擒,還是奮起反擊?反抗的滯後性,如何應對凌辱和危險的即時性?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還有部電影叫《狗鎮》,很多人都看過。妮可·基德曼飾演的格蕾絲逃進了一個小鎮裡。小鎮上的作家湯姆說服鎮民讓她留下來,但他們後來發現格蕾絲也不是個好鳥,原來是個通緝犯哪,這還有啥可說的,該按照法律,交給警方啊。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狗鎮》

不過他們並沒有這麼辦,這些人想到一招,要求格蕾絲為小鎮幹活,作為容身的代價。格蕾絲只能答應。萬萬沒想到,她留下來後每天除了幹活不止,鎮民們變本加厲,輪番找理由羞辱她,強姦她,連「好人」湯姆也加入這些凌辱她的人之列,格蕾絲在小鎮上淪落到連狗都不如的境地。她想要逃走,都還被湯姆出賣,被抓回來繼續羞辱。

你說在這時候,格蕾絲該如何應對自己面臨的羞辱,她有權反擊嗎?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狗鎮》

最意想不到的反轉來了,這個格蕾絲竟然是黑幫老大的女兒,她是未來的黑幫接班人。現在黑幫尋到了小鎮,格蕾絲的地位立刻從地下來到了天上,她成了無上權力的擁有者。

她在小鎮受的那些欺辱,該怎麼辦呢。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狗鎮》

她爸勸她,格蕾絲啊,你看,這強姦都強姦過了,不在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裡呢。正當防衛要求必須要在強姦發生進行時才是不犯法的。你這,再防衛就成防衛過當、蓄意報復了,要判刑的。

她爸還說,格蕾絲啊,他們也沒拿刀子捅你是不是,沒有使用工具,你的生命健康權也沒受到傷害和威脅,所以你不能拿他們怎麼辦啊。

電影要是這樣,我們還能接受嗎?

當然不能接受,這簡直太荒謬了。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狗鎮》

所以電影的最後,格蕾絲決定跟著爸爸回去繼承家業,但條件是,她殺光了全小鎮的人,包括老人和孩子。而她自己,親手殺死了湯姆,只給小鎮留了一條狗。

至少在電影裡,格蕾絲的報復是正義的。

有人說,未經審判的報復,就是私刑,那麼我最後介紹一部波蘭斯基的電影《不道德的審判》。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不道德的審判》

這部電影的原名其實是《死亡與處女》,但中譯名直接點出了影片的實質,它是關於法律和道德的拷問。

影片中西格妮·韋弗飾演的波利娜,少女時期曾經蒙著眼睛被一個醫生以及其殘暴的手段多次施虐,強姦14次。

用她自己的話說:「他們把我綁在桌子上,用電擊器電我,用皮鞭抽打,用菸頭燙我的胸部,甚至用金屬棒插入我的下體。我以為大聲叫喊可以減輕痛苦,誰知道沒有任何結果……」

這件事給波利娜留下終身陰影。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不道德的審判》

多年之後,波利娜已經成家。在一個雷雨天的夜晚,鄰居米蘭達拜訪。僅憑著對聲音的記憶,以及米蘭達車中一盤舒伯特《死亡與少女》交響樂的磁帶——那個醫生每次在強姦她的時候會聽的音樂。波利娜認定米蘭達就是當時傷害自己的凶手,於是她發了瘋似的把米蘭達綁在房間,要和丈夫一起審判這個罪犯。然而,米蘭達分明有著確鑿的不在場證據,這令丈夫也難以相信波利娜的認定。

因為所掌握的證據並不足以上法庭,在法律無效的時刻。波利娜只能在自己的家中展開私刑,虐待米蘭達,讓他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

這的確是一場不道德的審判,不符合程序的正義。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不道德的審判》

但設想一下,波利娜要是按照律法,叫來警察,把米蘭達送上法庭,她還能得到什麼?整部影片是建立在法律不作為的前提之下的——波利娜當年受辱,也是因為熱衷學生運動被祕密警察逮捕,她受到的是律法的傷害——所以這些都讓波利娜的報復讓觀眾覺得大快人心。

影片直到最後,也沒有明確地告訴觀眾,米蘭達到底是不是當年那位施暴的醫生。這場虐待和私刑,也就因此成為對觀眾良知的考驗,為我們列出了各種複雜的選項,但沒有哪一項是絕對不偏不倚,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

除了以暴制暴,當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不道德的審判》

但在這些選項中,我們沒有權利永遠預先排除個體的反擊,排除以暴制暴。因為在法律無法保護,甚至還會反過來傷害當事者的困境中,他除了反擊,還有別的選擇嗎?

在道德上,反擊者是無罪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