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牢籠。扭曲的人性——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

從沒有懷疑過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不論是色彩、鏡頭還是畫面,都給人以很強的視聽衝擊力。而在看《大紅燈籠高高掛》,仍然耐人尋味,模仿置身於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靜靜地傾聽著女人們悲涼的控訴和無聲的吶喊。

影視塑造了封建大家庭中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陳老爺,這個在片中從未露面的一家之主,導演多用逆光塑造其威嚴、神祕而令人畏懼的形象。他以規矩為名,為府中女人們編制了一張巨大的網,頌蓮、梅珊,大太太、卓雲以及僕人玩偶樣的被他操控,女人的命運被他玩弄於鼓掌之間。他冷酷無情,成為封建社會的代名詞。頌蓮,作為一個曾經的大家閨秀、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大小姐,因為家庭的沒落成為陳府的小老婆。他率真、善良、執拗、在男權的威脅下,勇於抗爭,尋找真愛。但是由於好強的個性,她逐漸淪為封建社會殺人的幫凶,間接害死了梅珊和雁兒。與頌蓮同病相連的還有梅珊,她也是封建社會的完全反叛者,但為了生存而不得不依附陳老爺,卻最終走向了死亡。

相比頌蓮和梅珊,大太太和卓雲則完全淪為封建社會的維護者,不覺悲哀的失去了本應有的自我守護意識,而大太太和卓雲的區別則在於良知。大太太自始至終盡職責地守護陳家上下,不生是非。卓雲則笑裡藏刀,為了永不滿足的慾望,害死了梅珊。 善於運用色彩配合影片需求的張導,始終沒讓觀眾失望,影片的整體色彩為深藍、灰、白。夏天沒有生機盎然的綠,秋天沒有碩果累累的金,連冬天純白的雪,也都滲著灰藍,看著讓人產生透心底的涼。在這樣的冷色調下,那一排排過分溫暖的燈籠,成為陳府大院裡唯一溫馨的偽裝。紅是火,而火,正是院中姨太太心中的慾望之火,權利之火和嫉妒之火。同時,片中角色服裝的顏色也是偷窺角色心理的重要暗示。初來乍到的頌蓮,白衣黑裙,還是學生打扮的她曾與迎接她的花轎背道而馳,純潔而是非分明;捲入權利戰鬥的她,紅紫相間的旗袍、明黃色想變得夾襖都是她處於地位巔峰、得意心理寫照;直到她被封燈以後,暗藍色成為頌蓮著裝的主調。到最後,瘋了的頌蓮穿著曾經的學生裝,想回到過去,卻已是物是人非。

"

從沒有懷疑過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不論是色彩、鏡頭還是畫面,都給人以很強的視聽衝擊力。而在看《大紅燈籠高高掛》,仍然耐人尋味,模仿置身於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靜靜地傾聽著女人們悲涼的控訴和無聲的吶喊。

影視塑造了封建大家庭中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陳老爺,這個在片中從未露面的一家之主,導演多用逆光塑造其威嚴、神祕而令人畏懼的形象。他以規矩為名,為府中女人們編制了一張巨大的網,頌蓮、梅珊,大太太、卓雲以及僕人玩偶樣的被他操控,女人的命運被他玩弄於鼓掌之間。他冷酷無情,成為封建社會的代名詞。頌蓮,作為一個曾經的大家閨秀、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大小姐,因為家庭的沒落成為陳府的小老婆。他率真、善良、執拗、在男權的威脅下,勇於抗爭,尋找真愛。但是由於好強的個性,她逐漸淪為封建社會殺人的幫凶,間接害死了梅珊和雁兒。與頌蓮同病相連的還有梅珊,她也是封建社會的完全反叛者,但為了生存而不得不依附陳老爺,卻最終走向了死亡。

相比頌蓮和梅珊,大太太和卓雲則完全淪為封建社會的維護者,不覺悲哀的失去了本應有的自我守護意識,而大太太和卓雲的區別則在於良知。大太太自始至終盡職責地守護陳家上下,不生是非。卓雲則笑裡藏刀,為了永不滿足的慾望,害死了梅珊。 善於運用色彩配合影片需求的張導,始終沒讓觀眾失望,影片的整體色彩為深藍、灰、白。夏天沒有生機盎然的綠,秋天沒有碩果累累的金,連冬天純白的雪,也都滲著灰藍,看著讓人產生透心底的涼。在這樣的冷色調下,那一排排過分溫暖的燈籠,成為陳府大院裡唯一溫馨的偽裝。紅是火,而火,正是院中姨太太心中的慾望之火,權利之火和嫉妒之火。同時,片中角色服裝的顏色也是偷窺角色心理的重要暗示。初來乍到的頌蓮,白衣黑裙,還是學生打扮的她曾與迎接她的花轎背道而馳,純潔而是非分明;捲入權利戰鬥的她,紅紫相間的旗袍、明黃色想變得夾襖都是她處於地位巔峰、得意心理寫照;直到她被封燈以後,暗藍色成為頌蓮著裝的主調。到最後,瘋了的頌蓮穿著曾經的學生裝,想回到過去,卻已是物是人非。

紅色的牢籠。扭曲的人性——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本片的鏡頭豐富,表現手法多樣。影片多采用俯拍,方方正正的庭院像是棺材一樣死氣沉沉,成為傳統意義上“規矩”的化身。犬牙交錯的院落一遍遍地出現,壓抑、陰森的氣氛撲面而來。在梅珊被綁去死人屋的那場戲中,由搖鏡緊跟頌蓮踉蹌的主觀鏡頭完整的記錄了梅珊的無用掙扎,一個個表現頌蓮的吃驚、恐懼的特寫面部鏡頭和最後的模仿頌蓮踉蹌的主觀鏡頭,揭示了封建社會吃人的內幕,成為頌蓮無法找到出口而終於淪為瘋子的原因。除此之外,對頌蓮捶腳時的臉部和腳的特寫鏡頭充分展示了頌蓮由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享受的變化過程,標誌了頌蓮逐漸對地位爭奪的認可。同時,不斷出現高大的庭院和特寫鏡頭構成的重複蒙太奇,使得影片意蘊悠長。在影片的構圖中,人物常常處於幽暗城牆的一角,或者處於縱深得庭院之中,彷彿人物無處可走,跌入封建社會黑暗的無底洞。

影片沒有繁複完整的音響,卻使人印象深刻。從影片一開始的女聲京劇“咿呀”的急促鼓點到每次捶腳如心臟跳動的敲擊,再到女聲憂鬱纏綿的“啊······”,導演選用京劇這種老式唱腔原因便是基於京劇代表著封建社會。前兩者往往用於形容人物焦急的心態,而後者則是封建男權社會中被禁錮的女人的抗議,女子無權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權而辯護的無聲呻吟。 《大紅燈籠高高掛》瀰漫著封建腐朽的氣息,它已然成為一個符號,藏匿在陳府的角角落落:京劇式的音樂、紅紅的燈籠、捶腳······各種有形的、無形的,都被籠罩在封建的毒霧中,迷失方向。正如德里達所描述的後現代文本形態:所知不明,而能指無限流淌。 “人和鬼就差一口氣,人就是鬼,鬼就是人”,當送臉真的像鬼一樣,開始在閉塞的陳府院落行屍走肉,找不到出口時,彷彿,我看到從很久以前穿越時空的刺耳吶喊。

"

從沒有懷疑過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不論是色彩、鏡頭還是畫面,都給人以很強的視聽衝擊力。而在看《大紅燈籠高高掛》,仍然耐人尋味,模仿置身於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靜靜地傾聽著女人們悲涼的控訴和無聲的吶喊。

影視塑造了封建大家庭中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陳老爺,這個在片中從未露面的一家之主,導演多用逆光塑造其威嚴、神祕而令人畏懼的形象。他以規矩為名,為府中女人們編制了一張巨大的網,頌蓮、梅珊,大太太、卓雲以及僕人玩偶樣的被他操控,女人的命運被他玩弄於鼓掌之間。他冷酷無情,成為封建社會的代名詞。頌蓮,作為一個曾經的大家閨秀、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大小姐,因為家庭的沒落成為陳府的小老婆。他率真、善良、執拗、在男權的威脅下,勇於抗爭,尋找真愛。但是由於好強的個性,她逐漸淪為封建社會殺人的幫凶,間接害死了梅珊和雁兒。與頌蓮同病相連的還有梅珊,她也是封建社會的完全反叛者,但為了生存而不得不依附陳老爺,卻最終走向了死亡。

相比頌蓮和梅珊,大太太和卓雲則完全淪為封建社會的維護者,不覺悲哀的失去了本應有的自我守護意識,而大太太和卓雲的區別則在於良知。大太太自始至終盡職責地守護陳家上下,不生是非。卓雲則笑裡藏刀,為了永不滿足的慾望,害死了梅珊。 善於運用色彩配合影片需求的張導,始終沒讓觀眾失望,影片的整體色彩為深藍、灰、白。夏天沒有生機盎然的綠,秋天沒有碩果累累的金,連冬天純白的雪,也都滲著灰藍,看著讓人產生透心底的涼。在這樣的冷色調下,那一排排過分溫暖的燈籠,成為陳府大院裡唯一溫馨的偽裝。紅是火,而火,正是院中姨太太心中的慾望之火,權利之火和嫉妒之火。同時,片中角色服裝的顏色也是偷窺角色心理的重要暗示。初來乍到的頌蓮,白衣黑裙,還是學生打扮的她曾與迎接她的花轎背道而馳,純潔而是非分明;捲入權利戰鬥的她,紅紫相間的旗袍、明黃色想變得夾襖都是她處於地位巔峰、得意心理寫照;直到她被封燈以後,暗藍色成為頌蓮著裝的主調。到最後,瘋了的頌蓮穿著曾經的學生裝,想回到過去,卻已是物是人非。

紅色的牢籠。扭曲的人性——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本片的鏡頭豐富,表現手法多樣。影片多采用俯拍,方方正正的庭院像是棺材一樣死氣沉沉,成為傳統意義上“規矩”的化身。犬牙交錯的院落一遍遍地出現,壓抑、陰森的氣氛撲面而來。在梅珊被綁去死人屋的那場戲中,由搖鏡緊跟頌蓮踉蹌的主觀鏡頭完整的記錄了梅珊的無用掙扎,一個個表現頌蓮的吃驚、恐懼的特寫面部鏡頭和最後的模仿頌蓮踉蹌的主觀鏡頭,揭示了封建社會吃人的內幕,成為頌蓮無法找到出口而終於淪為瘋子的原因。除此之外,對頌蓮捶腳時的臉部和腳的特寫鏡頭充分展示了頌蓮由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享受的變化過程,標誌了頌蓮逐漸對地位爭奪的認可。同時,不斷出現高大的庭院和特寫鏡頭構成的重複蒙太奇,使得影片意蘊悠長。在影片的構圖中,人物常常處於幽暗城牆的一角,或者處於縱深得庭院之中,彷彿人物無處可走,跌入封建社會黑暗的無底洞。

影片沒有繁複完整的音響,卻使人印象深刻。從影片一開始的女聲京劇“咿呀”的急促鼓點到每次捶腳如心臟跳動的敲擊,再到女聲憂鬱纏綿的“啊······”,導演選用京劇這種老式唱腔原因便是基於京劇代表著封建社會。前兩者往往用於形容人物焦急的心態,而後者則是封建男權社會中被禁錮的女人的抗議,女子無權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權而辯護的無聲呻吟。 《大紅燈籠高高掛》瀰漫著封建腐朽的氣息,它已然成為一個符號,藏匿在陳府的角角落落:京劇式的音樂、紅紅的燈籠、捶腳······各種有形的、無形的,都被籠罩在封建的毒霧中,迷失方向。正如德里達所描述的後現代文本形態:所知不明,而能指無限流淌。 “人和鬼就差一口氣,人就是鬼,鬼就是人”,當送臉真的像鬼一樣,開始在閉塞的陳府院落行屍走肉,找不到出口時,彷彿,我看到從很久以前穿越時空的刺耳吶喊。

紅色的牢籠。扭曲的人性——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