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誠: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迫害全名單

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從不同方面大肆清算改革,共展開三波反擊。

第一波

1898年9月21日,下旨通緝康有為、康廣仁,並將御史(監察官員)宋伯魯革職。

23日和24日,先後在北京逮捕譚嗣同(34歲,軍機章京)、楊銳(42歲,軍機章京)、劉光第(40歲,軍機章京)、楊深秀(50歲,監察御史)、康廣仁(32歲,無官職,協助其兄改革)、林旭(24歲,軍機章京)、張蔭桓(62歲,戶部左侍郎,相當於財政部副部長,當時負責京師礦務鐵路總局)、徐致靖(54歲,禮部右侍郎)等8人。

28日,慈禧得到榮祿告密之後,以“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等罪名,下旨將楊銳、劉光第、譚嗣同、楊深秀、康廣仁、林旭6人“即行處斬”,不審而誅,史稱“六君子”。

29日,下旨將張蔭桓發配新疆,交地方官“嚴加管束”(1900年被斬於新疆)。徐致靖“永遠監禁”。

第二波

六君子被殺之後,清廷暫停了幾天迫害和殺戮。從10月4日起,慈禧又開始清算。

首先整頓大內。4日,她親自審訊,將親近光緒和珍妃的太監楊瑞珍、楊長文、張得明、戴恩如4人殘酷地當場“杖斃”,罪名是“干預國政”、“串通是非”,活活打死之後“拋入萬人坑”。另10名同情光緒的太監分別處以“重責二百校、永遠枷號”和“板責一百、枷號二年”的殘酷刑罰。

10月8日,將光緒軟禁在中南海瀛臺,將瀛臺所有建築的門全部“堵砌”,並將孤島瀛臺通往對岸的橋板撤掉,派出大量人員看管。珍妃則被施以杖刑,禁錮在中南海淑清院。

4年前(1894年),慈禧就曾抓住珍妃的一個過錯,處死珍妃手下的太監,並命太監李蓮英對珍妃進行“杖責”,有的史書還說是脫光了珍妃的衣服打棍子,果其如此,當是對皇妃前所未有的羞辱。慈禧這樣做,當然是為了打擊光緒。珍妃是光緒的最愛,慈禧對珍妃實施毒辣手段,乃至後來處死珍妃,給光緒造成了無法言表的精神刺激。

慈禧還同時對朝臣繼續痛下殺手。自10月4日起,將李端棻、陳寶箴、陳三立、江標、熊希齡、王錫蕃、李嶽瑞、張元濟、王照、文廷式等人革職,“永不敘用”。後又陸續革職幾十人。

除六君子之外,這些維新志士,在今人心中,恐怕已經“身名俱沉”。為追思改革百年之悲,特對部分革職者做一簡介。

李端棻(1833~1907),貴陽人,刑部尚書(相當於司法部長)o光緒於9月4日罷免禮部尚書懷塔布等六大臣,5日任命李端棻為新的禮部尚書。李端棻1896年曾上《請推廣學校折》,首次倡議設立京師大學堂(即今北大)。李端棻還將堂妹許配給梁啟超,並向光緒推薦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革職發配新疆兩年後赦還,回貴陽辦學。

陳寶箴(1831~1900),江西修水人。1895年任湖南巡撫(湖南第一把手),與按察使(負責法律、監察的副省級官員)黃遵憲、學政江標在湖南力行新政,辦時務學堂,引進梁啟超、譚嗣同講學,是清末地方大員中力主變法的風雲人物。革職後回老家隱居。1900年,慈禧下旨令陳寶箴自殺。

陳三立(1853~1937),陳寶箴之子,著名詩人,吏部(相當於中央組織部)主事。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協助父親在湖南推行新政,革職後陪父親隱居。後與人合辦鐵路公司。

1911年時反對武昌起義。以後日趨保守。1928年,徐悲鴻為陳三立畫像。其子陳寅恪、陳衡恪分別為著名史學家、畫家。

熊希齡(1870~1937),湖南鳳凰縣人,翰林院庶吉士(皇帝顧問機構的中低級官員),協助陳寶箴在湖南推行新政,任時務學堂總理。民國成立後進入政界,歷任財政總長、國務總理。後辭職專心於社會事業,創辦香山慈幼院並投身抗日救亡。毛澤東說:“熊希齡是做過許多好事的。”周恩來說:“熊希齡是袁世凱時代第一流人才。”

張元濟(1867~1959),原籍浙江海鹽,出生於廣東,總理衙門章京。被光緒破格召見,陳述意見。張元濟曾建議設“議政局”總攬大權進行政治改革。革職後下海主持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出版業奠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毛澤東曾接見張元濟,詢問當年光緒召見的情景。

王照(1859~1933),天津人,禮部主事。上書請求光緒訪問日本,瞭解明治維新成功之道,被懷塔布阻撓。光緒怒罷懷塔布等六大臣,賞王照三品頂戴,導致鬥爭白熱化,王照陷入漩渦中心。政變之後,王照逃往日本。他在日本受日文假名啟發,研究漢語拼音字母。1900年回國,推廣漢語拼音。

黃遵憲(1848~1905),廣東梅州人。黃遵憲自30歲至47歲,先後擔任駐日本、美國、英國、新加坡外交官,寫出名著《日本國誌》和《日本雜事詩》。

1896年,在上海蔘與組織強學會,創辦《時務報》,鼓吹變法。同年被光緒任命為湖南按察使,與陳寶箴等協力新政,使湖南風氣大變,被保守勢力嫉恨。

1898年7月被任命為駐日本公使。他從湖南啟程到上海,見京師形勢不妙,滯留上海不肯進京。10月8日,清廷密電兩江總督(總管江西、江蘇、安徽三省軍民政務的大員。清初江蘇和安徽同屬江南省,因稱兩江總督)劉坤一,將黃遵憲祕密看管。黃遵憲被軟禁,中外震動,日本展開救援,保住了他的性命。

以上兩波,均為人事方面的報復。除人事之外,還展開了政策面的清算,是為第三波。

第三波

自政變之日起,一個月左右,慈禧把光緒裁撤的機構一一恢復,查封了《時務報》,取消官民上書權,把被撤職的官員一概復職,又撤銷農工商總局,科舉考試也恢復舊制採用八股文。

總之,一一復辟,只有京師大學堂保留了下來。

慈禧特別痛恨自由的新聞界。10月9日,清廷發佈上諭說:

前經降旨將官報、時務報一律停止。近聞天津、上海、漢口各處,仍復報館林立,肆口逞說,捏造謠言,惑世誣民,罔知顧忌,亟應設法禁止。著各該督撫認真查禁。其館中主筆之人,皆斯文敗類,不顧廉恥,即由地方官嚴行訪拿,從重懲治,以息邪說而靖人心。

由此可見慈禧的倒行逆施。

慈禧萬萬沒想到的是,兩年多之後,由於一系列內憂外患的逼迫,她竟然自掌嘴巴,不得不重新走上戊戌變法的道路,企圖挽救大清。

但是,由於一再錯過良機,終於導致大清覆滅。

馬立誠: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迫害全名單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點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拍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