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之戰: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邲(音bì)之戰,又稱“兩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公元前597年,楚國圍攻鄭國,晉國派苟林父率三軍救鄭,雙方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北)展開爭奪。

邲之戰: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爭鄭是晉、楚兩國鬥爭的焦點。邲之戰時,秦已與晉國反目,不必再顧慮西方,宋也誠心事楚。惟有鄭國受晉的威脅,對楚叛服不常。楚若能降服鄭國,則能封鎖晉國南下之路,進而控制中原。所以邲之戰前,晉、楚雙方圍繞鄭國展開了長久的爭奪。

邲之戰: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春秋列國

從周匡王五年(公元前608年)到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的三年中,晉四次伐鄭,鄭服於晉。而從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到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的八年中,楚七次伐鄭,鄭又轉而服於楚。鄭國認為:“晉、楚無信,我焉得有信?”採取了“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的策略,楚強服楚,晉強服晉。這就引發了晉、楚為爭鄭而爆發的邲之戰。

邲之戰: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鄭為擺脫長期遭受晉、楚交攻的困境,企圖策動兩國決戰,以便依戰爭勝負決定其最終歸屬,遂遣使赴晉軍中, 請其發兵攻擊楚軍。楚莊王為麻痺晉軍、鬆懈其鬥志,兩度遣使向晉軍求和,示弱於敵。本無意與楚軍決戰的荀林父見楚軍求和,立即應允。

正當雙方行將盟會之時,楚軍忽遣小股兵力襲擾晉軍,製造事端,誘其出戰。晉將魏錡、趙旃違抗荀林父的不得擅自與楚軍交戰的命令,乘赴楚軍大營議和之機,先後率部向楚軍營地發起攻擊。荀林父聞訊,急遣部分戰車前往接應。楚莊王親率部分楚軍擊敗來犯之敵.並乘勝追擊敗逃的趙旃。其時,晉軍援兵將至,楚令尹孫叔敖深恐莊王有失,急令全軍列陣迎敵。

邲之戰: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孫叔敖


佈陣畢,為先發制人,孫叔敖令楚軍全面出擊,掩襲倉猝趕至的晉援軍。晉援軍大敗。楚軍乘勝對晉軍駐地發起猛攻。早有防範的晉上軍主將士會沉著鎮定,指揮上軍且戰且退,損失不大。而毫無防備的晉中、下軍面對楚軍的進攻不知所措,傷亡慘重,潰敗北逃。晉軍退至黃河南岸的邲地。慌不擇路的荀林父為保全殘部竟鼓勵全軍渡河北逃。缺乏統一指揮的晉中、下軍士卒遂自相砍殺,搶船爭渡。晉軍最終慘敗而歸。

邲之戰: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楚莊王

楚軍的勝利,則在於作戰指導的高明一籌。楚莊王親自統率楚軍,指揮集中統一,不像晉軍那樣各自為政。在戰前一再遣使偵查晉軍的虛實,並佯作求和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和鬆懈晉軍的防衛。

在作戰中,又通過挑戰應戰,由小戰變為大戰,迅速展開奇襲突擊行動,一舉擊潰晉軍。至於論者多以為楚軍沒有實施猛烈的追擊,以致未能取得更大的戰果。這其實是不諳春秋時作戰遵循“逐奔不遠”軍禮原則的誤解。在當時軍禮原則的規範下,楚軍只能是“不窮不能”,而無法脫離具體歷史條件去聚殲晉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