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如何來的?

春秋戰國 清明節 介子推 晉文公 一路向東南 2017-04-07

清明節已經快要來了,相信有的朋友已經提前去看望自己的先輩了,那麼你們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嗎?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一般的工作單位都會放假,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是熱情不減啊,可以看出大家對先祖的懷念一直在,奮鬥了一年,總是要抽出一天的時間來瞻仰自己的先祖。其實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歷史文化的影響下,有很多少數民族都有清明節掃墓這個習俗,例如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著一些少數民族,他們都有清明節祭祖的習俗。清明節如何來的?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這時他割下了自己的肉,煮了一碗湯給公子喝下,過不了多久,公子的病漸漸的好了,大概過了20年後,公子已經做了國君,也就是春秋時期的霸主晉文公,後來晉文公恩賞了當年隨從的部下,唯獨忘了介子推,於是大臣紛紛請求晉文公要賞賜介子推,只是介子推已經帶著自己的老母親悄悄的離開了,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心裡非常慚愧,親自帶著人去綿山尋找介子推,可是綿山太大了,兩個人太難找了,於是又人獻策,說用火燒,就可以把人給薰引出來,但也無濟於事,在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了,哭了起來,卻在他的衣襟上發現了什麼,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又來到綿山,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就是流傳的清明節的由來,一直延續到今天,看得出到如今人們在親情的這份感情上有多濃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