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年清明節,58歲的康熙宣佈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題記:看問題需要動態、全面地看待

康熙皇帝歷來被人稱作“明君”,“康熙盛世”雖然並非過去宣傳的那樣的美好,但也是確實存在的。

自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始,清朝開始進行“全國性恢復建設”。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明節(二月廿九,4月4日)這一天,康熙皇帝宣佈了一項重大的個人決定!要求全國官員不必再討論,必須先行執行,細節問題以後慢慢交流。

這就是,康熙朝“永不加賦”問題。總體上對於這一政策,絕大部分主流學者都持“積極看法”,但隨著網絡學者地加入,將這一問題評論輕率化了。

例如在本平臺內部就有三篇文章,用不同的標題、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時間發出同樣一篇文章,其主體觀點就是:“永不加賦”只是康熙為了博取好名聲,不顧國情、國力而出的問題,同樣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問題——百姓逃荒。

“靜止地看待問題”,當然可以得到一些正確的觀點。但“永不加賦”並沒有給清廷財政帶來多大問題,許多問題並不是“永不加賦”這一財政稅收問題導致的,而是因為其他原因。

例如流民問題。它是封建社會中國永久的問題,遇到災荒、動亂乃至戰亂,流民問題就會出現,什麼“盛世”都會有。同時,康熙五十一年的政策,從政策出臺到真正實行必然會有一個過程,這是每個成年人都應該有的“意識”。以流民來評價單一的稅賦問題很不厚道。

1712年清明節,58歲的康熙宣佈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永不加賦”問題從提出,中經雍正的“攤丁入畝”(1723年)定型,再到乾隆五年(1740年)徹底完成,歷經27年。作為康熙皇帝本身的價值在於:提出政策方向,開始進行大規模建設。

(1)戰後26年,康熙決定全國性進行民生建設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三,康熙對直隸、奉天、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宣佈,康熙五十年的地丁銀和歷年虧欠全部免除,共計956萬2500兩賦稅免收。

康熙五十年十月初三,康熙對山西、河南、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宣佈,康熙五十一年的地丁銀和歷年虧欠全部免除,共計1015萬3400兩賦稅免收。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三,康熙對江蘇、安徽、山東、江西宣佈,康熙五十二年的地丁銀和歷年虧欠全部免除,共計1234萬8797兩賦稅免收。

以上三年全國性免除了19個省級行政區的3206萬4697萬兩白銀的稅收。除此以外,折三年還對沒有進行普免的省份進行省內免稅,近三年共免除3800多萬兩白銀的賦稅。請注意,這是針對田地、人口的全國性免稅,不僅包括地主,還重點對佃戶們進行免稅。

這代表了什麼?

代表經過26年的發展,從1684年開始的全國性建設已經取得了成績,財政日漸充盈,而老百姓生活還很困苦的情況下,康熙從1710年開始大規模照顧民生問題、為民減稅運動。

康熙五十一年,清明節這一天,更是放了個大招!

(2)1712年清明節的聖旨,宣告清朝“全國性大建設民生問題”開始,選擇這一天,很明顯是一種意寓“政治清明、天下平祥”的含義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的清明節那一天,康熙發佈了一道聖旨,內容很讓人振奮。即從明年開始以後的時期,國家賦稅納稅人口按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口數量收取。日後無論生出多少人也不能變。

1712年清明節,58歲的康熙宣佈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與此同時,康熙皇帝為了促進民生問題,宣佈大規模的減稅政策,又不完全統計,康熙朝總共減免賦稅1億4千萬兩白銀。

那麼?康熙為什麼要制定如此政策。他的理由很簡單:為了避免前朝滅亡教訓,我要知道真實的人口數,你們誰都別騙我,我不是想趁機加稅,相信我的真誠!

康熙認為:如今天下和平已久,百姓戶口日漸繁多,那麼,大清國到底有多少人呢?不知道!

戶部不知道、百姓不知道、皇帝更不知道。那麼,皇帝不知道老百姓有多少人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是,該交多少稅不知道。

其次,打起仗來,能動員多少兵馬不知道。

最後,老百姓早期反來也沒心理準備。向前朝農民起義,剿了一批又一批層出不窮。怎麼這麼多人呀!

為何這麼多人不在朝廷掌握中?除了“賤民問題”外,主要原因就在於:老百姓們生活都很苦,為了少繳稅,往往想盡一切辦法避稅、免稅、逃稅。

有錢有權的人可以合理合法地逃稅。沒錢的人普通來百姓只好少報人口逃稅。正如康熙在聖旨中所說“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戶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納錢糧。”

那麼,不交稅的那些人在幹什麼?

百姓的回答估計會把康熙嚇死,“鹹雲:蒙皇上弘恩並無差徭,共享安樂、優遊閒居而已。”

1712年清明節,58歲的康熙宣佈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因此,康熙很著急,到底有多少人遊手好閒呀?萬一有事兒,這些人都是不穩定因素呀。總要先了解情況。

康熙知道百姓的想法,便在聖旨中告訴官員們、百姓們“朕故欲知人丁之實數,不在加徵錢糧也。”

康熙甚至威脅直隸督撫及相關人口普查官員:朕於就近直隸地方遣人逐戶挨查即可得實!

意思很明確,雲貴川等地區離我遠,我不容易查。直隸總督你小心點兒,少欺瞞我!我派人挨家挨戶去查,肯定能得出實際數字,別以為我不會。我的目的就是想知道真實的人口數量不是為了加稅!你們全都不用擔心!

最後,康熙斬釘截鐵地說: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此事毋庸速議”!我一個人就這麼定了,等以後再慢慢地說細節!

對於“永不加賦”問題,許多人都有一個擔心:影響財政收入,不僅康熙朝的官員們如此,就是有些現代網絡史學家也是如此認為。

(3)“永不加賦”問題沒有影響財政收入問題

有些人受影視劇影響,總覺得康熙朝末期多麼爛,給雍正留下一個爛攤子。

其實,並非那麼不堪。影視劇為了捧“主角”往往利用手段給他增加光環。

“三藩之亂”被平滅代表清朝已經沒有被推翻的威脅;“施琅收復臺灣”代表清朝最本質的敵人被消滅。也就是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始,清朝就進入了“全面建設”時期。再到永不加賦時期,清廷的庫存白銀數量可以代表財政收入的一部分。

1712年清明節,58歲的康熙宣佈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之所以說一部分,就在於任何朝代戶部掌控的錢都只是朝廷掌控的錢的一部分而已。

康熙戶部存銀(以後年份照此省略)十一年1810萬;十二年2136萬;十六年531萬;十七年334萬;二十五年2605萬;二十六年2896萬。

可見戰亂一停,戶部存銀問題逐漸釐清,二十五年即達2605萬兩。由此,逐漸升高,在康熙朝,存銀最高年份是五十八年的4737萬兩,其後為四十七年的4718萬兩。康熙五十九年到六十一年,數字開始下降,到了雍正元年就只有2371萬兩庫存了。

為什麼?那三年清廷在用兵於:定西藏、屯兵青海對付準噶爾等,由此才造成康熙朝最後三年庫存白銀大幅下降。軍費是封建社會朝廷最大的花銷,什麼時候打仗什麼時候財政支出就陡然上升。中國和歐美國家對戰爭的區別在於:中國的戰爭從來不是為了發財,一般是為了穩定。歐美國家則主要是為了掠奪財富。所以,古代中國因戰爭發大財很少,歐美一般都是為了發大財主動挑起戰爭。

因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統治思想後,儒家因此比較反對戰爭。對於這一點,宋朝最為典型。其次,就是晚清時期。

但即使如此,我們發現:從戶部存銀看,“永不加賦”政策對清廷的財政收入收入沒有產生負面影響。因為,戰爭一結束,雍正朝的財政收入、戶部存銀立刻上來了。

雍正朝乃至乾隆朝的國力發展、民生基本穩定,其實主要就有賴於“永不加賦”,因為它主要針對的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而農民是當時的主體人群。同時,“永不加賦”等減稅免稅政策,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發展,經濟作物有促進了手工業發展、商業發展等。

1712年清明節,58歲的康熙宣佈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可以說,“永不加稅”問題利國利民。

(4)“永不加賦”問題利國利民,但政策發揮效應是有時間過程的。而且,稅賦問題是單一問題,它不能解決封建社會頂層設計問題、吏治問題嗎,更不能影響儒家思想問題,因此,不能毫無理由地把“晚清的失敗”打在康熙屁股上

康熙“永不加賦”問題,毫無爭議地可以說是一項好的政策。但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更有執行能力問題,還要看客觀環境變化,如此等等,定然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不能像本平臺內的某兩篇文章所做的那樣,把晚清的錯誤歸咎到康熙的“永不加賦”上,其實根本經不起任何推敲。把一個半世紀後的事情推到一個半世紀前的做法,本來就是錯誤的。

在中國封建社會,沒有一項好的政策能在二三十年內不走樣,好的變壞的。其根本就在於仁政問題。這是整個封建社會(也可以說是古代中國)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如果把心態放平正應該會認同。但歷史從來不會被公正評價的學問,因為是人的學問,是人就會有錯誤或錯誤嫌疑;因為是人的學問,評價者就會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同樣一段歷史文字,你如果本身就對清朝有其他想法,自然好的也可以說成壞的。

特別是在目前情況下,更是如此。康熙朝“永不加賦”政策對於當時的中國卻有好處,但它的政策發揮是有時間過程的。其根本路徑就是:康熙朝小範圍實現,雍正朝經過“攤丁入畝”真正實現,乾隆前期得到真正實現。

例如“陋規”問題。“陋規”問題的本質就是“貪腐”問題。有些人認為“陋規”問題的擴大是因為康熙朝“永不加賦”政策造成的。首先,“陋規”問題古已有之,宋朝、明朝都比較明顯,只不過,宋明沒有形成明顯的“潛規則”。

貪腐涉及到“人性本惡”觀念(我是管人的人,難道跟你被管的人一個生活水平嗎)、封建我、社會的等級觀念(我是官、我是民之父母你老不百姓不供養父母不供養官員嗎?),以及明朝和順治康熙朝實行的“低工資制”所造成的官員生計問題、以及清朝的財政制度設計問題(地方官員留給一定的稅收,但如果地方內發生戰亂、災荒等問題,要先自行籌集經費進行墊付,然後經由戶部報銷)等諸多問題。

1712年清明節,58歲的康熙宣佈一項重大個人決策

下文提示:

因為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可以介紹清楚的,因此,本文之後我們將從康熙認為“永不加賦”後對財政收入影響,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彌補,去說明康熙對這一民生問題的考慮並非像有些人“簡單粗暴”地評價那樣:只是為了臉上的麻子兒少些,讓自己更漂亮而已!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作何解釋?

1896年圍繞能否重新重用,帝后之爭再起李鴻章更磨刀霍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