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以南的民族問題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這是因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氏族從各方面進入了這個地區。原來居住在這一地區的氏族,有些和外來的氏族融合了,有些則受到外來氏族的影響,起了一定的變化,有些還保留了原有的特點或特點的一部分。他們在氏族融合的過程中,都有變化,都互相影響,因此,情況是複雜的。

現任臺灣大學教授的羅香林,在他所著的《百越的源流和文化》以及《中夏系統中的百越》二書中,都主張越族源出於夏民族。他的論點,主要是依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的如下片斷記載“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對此,清人樑玉繩在他所著的《史記志疑》卷二十二中早就指出夏少康封庶子於會稽的說法,是不可相信的。

春秋初年,在華夏族的北方有狄,南方有楚,雜居中原一帶的則是諸戎。但在春秋時代的史籍中,都未提到越族的先世和華夏族有什麼血緣關係。

春秋以前,越族的名稱尚未出現,中原的華夏族對居住在黃河以南廣大地區的民族,都泛稱為“蠻”,而對居住在長江流域的民族,則稱為荊蠻、楚蠻。據《史記索隱》載“荊者楚之舊號,以州而言之曰荊”。“蠻者閩也,南夷之名,蠻亦稱越”。荊蠻楚蠻,指居住在荊州的越人和揚州的越人。揚州是戰國時代作品《禹貢》所載的地名,指吳國和越國,今浙江、江蘇二省。

春秋戰國時代的史籍,多次記載荊蠻、楚蠻的習俗是“被髮文身,錯臂左衽”,《戰國策·趙策二》“越人跣行,不穿履”,“越人被髮,不戴冠”(《呂氏春秋·本味篇》)。這都表明越人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顯然不同於中原地區華夏族的束髮加冠。

越族因其住地的不同,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各種不同的名稱。

春秋戰國時代的越族,大部分居住在漢水流域、長江中下游及東南沿海一帶,分佈在漢水中流一帶的叫揚越。分佈在湖南北部一帶地區,即在楚郢都之南,與楚國相鄰的叫夷越屬揚越的一個支派。分佈在湖北秭歸以至四川奉節一帶的叫夔越。分佈在浙江的稱于越。揚越、夔越、夷越後來均先後被楚國所並,成為楚國的一部分。

楚人應是東夷族的一支。自稱是顓頊之後,統治楚王室的是羋姓。周公東征熊盈,當時熊盈居住在山東南部,周公東征後,被迫遷居於西方。周成王時才始封熊繹於楚蠻,熊繹五傳至周夷王時的熊渠,興兵伐庸和揚越,拓展至湖北江陵附近。周宣王時,方叔徵荊蠻,楚人被迫南遷,向南方荒蕪地區開拓,《左昭》二十二年傳載:“若敖蚡冒至於文武,地不過同”(方百里之地曰同)。可見在西周和東周之時,楚地的疆土並不大,僅是小小的百里之國而已。

文王熊貨即位後,遷都於郢,開始向漢東諸小國進攻,即《左傳》所載的“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成王熊揮時,命令尹元子大舉伐鄭,於是楚地千里,成為中原諸族在南方最大的強國。文獻中所載的楚地千里,主要是吞併揚越、夔越及夷越之地,即以長江中游為中心的一帶地區形成的。

春秋時代的史籍,講到越的先世,都說夔越,越、閩和楚同是姓羋。例如《國語·鄭語》,“祝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羋姓夔越,不足命也。閩羋蠻矣”。《國語·吳語》注“勾踐,祝融之後,元常之子,羋姓也”。《墨子·非攻篇》下“越王繄虧,出自有遽”。《墨子·閒話》“有遽即楚君熊渠”。可見,楚、越同是姓羋。因而我們初步認為楚越在遠古時是來自同一祖先,是同一氏族中血緣關係比較親近的親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