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化:春秋霸主之晉國2

第十七代 晉武公(前679年—前676年),名“稱”,曲沃成師之孫,莊伯之子,通過成師、莊伯、武公三代,最終曲沃代翼,晉武公時晉國由侯爵升為公爵。

第十八代 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名詭(guǐ)諸(zhū),晉國曆史上的有為之君,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領詭諸而得名。在位期間攻滅驪戎、耿、霍、魏等國,擊敗狄戎,復採納荀息假道伐虢之計,消滅強敵虞、虢,史稱其“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開疆拓土,奠定了晉國霸業。即位後用士蒍(wěi)之計,盡殺公族,導致晉國無公族。後期發生了驪(lí)姬(jī)之亂,重耳(晉文公)出亡。著名的文臣有:狐突(兒子狐偃和狐毛,均隨重耳出亡)、士為(wěi)(其孫士會,範氏之祖)、荀息(裡克殺了悼子後,以身相殉,孫荀林父中行氏之祖、孫荀首智氏之祖)、呂省、郤芮(呂省、郤芮均隨夷吾出亡),武將有裡克(先後殺奚齊、悼子,後被晉惠公所逼自殺)、趙夙(孫趙衰,趙氏之祖)、畢萬(孫魏犨,晉國魏氏之祖)、郤豹等。

第十九代 晉惠公(前650年—前637年),名夷吾,晉獻公之子,晉文公之弟,夷吾的母親名叫小戎子,是翟國狐氏之女,她與其姐姐大戎狐姬同嫁晉獻公。大戎狐姬生晉文公重耳,重耳年長於夷吾。和晉文公重耳同為晉國名臣狐偃之外甥。驪姬之亂後流亡樑國(位於今陝西韓城南)。晉獻公死後,晉國大夫裡克先後殺死驪姬之子奚齊、悼子(卓子),迎立晉惠公繼位。惠公繼位後逼殺裡克,誅殺邳鄭和裡克的餘黨七輿大夫,和秦國發生“泛舟之役”,民間有“晉惠公借糧——有借無還”的歇後語。

第二十代 晉懷公(前637年—前636年) ,名圉(yǔ) ,晉惠公之子,晉惠公去世後繼位,為晉惠公出亡樑國時,樑國國君女兒嫁給惠公所生,懷公繼位後畏懼重耳回國奪權,下令狐突召回兩個兒子狐毛與狐偃,欲削弱重耳的勢力。狐突不從,被殺。後重耳回國,晉懷公的心腹呂省和郤芮臨陣倒戈,晉懷公被迫出奔高梁,很快被重耳派人殺死,年僅22歲。

第二十一代 晉文公(前636年—前628年) ,名重耳,晉獻公之子,公元前636年正月,在秦兵三千人的護送下,欒枝、郤谷為內應,入晉國國都絳即位。繼位後平定呂省、郤芮叛亂。公元前635年後平定周王室王子帶之亂。公元前632年,伐衛,伐曹,同年夏,與楚國進行了著名的“城濮之戰”,並踐土會盟,成為春秋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公元前628(晉文公九年)年十二月己卯,晉文公卒,在位共八年。晉文公將晉國二軍擴大為三軍,,又因遊牧民族對晉國侵擾而設立三行。後裁撤三行,增設新二軍,即新上軍、新下軍,為五軍。

正史記載,重耳駢(pián)脅(又名駢肋),民間有傳說重耳為重瞳(tóng)子。

注:關於晉文公生辰,《左傳》中說:“僖公二十八年,(晉獻公)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僖公二十八年即公元前672年(晉獻公五年),《國語》如是說。按此說法,重耳當生在公元前672年以後,到繼位時不滿36歲,去世時不滿45歲。

《史記》中說“獻公二十二年……是時重耳年四十三”,晉文公繼位的時“時年六十二矣”,也就是說重耳生於前697年(晉武公十九年),繼位時已經62歲,去世時70歲。

兩種說法前後相差二十五年。

第二十二代 晉襄公(前628年—前621年) ,名驩(通"歡"),晉文公之子,在位期間北伐狄人,南略楚國,東征衛國,西征秦國,著名“崤(xiáo)之戰”和“彭衙之戰”中擊敗秦國,“箕之戰(春秋名將先軫殉國)”中大敗翟軍,“汦(zhǐ)水之戰”中擊敗強楚。“崤(xiáo)之戰”為中國著名的圍殲戰,秦國全軍覆沒,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被捉,致使秦國整個春秋不敢再東出。

晉襄公繼文公後稱霸中原,將晉國霸權再次推向高峰。學者全祖望的《鮚崎亭集外編》將晉襄公列入春秋五霸之一。近現代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先秦史著名史學家童書業、先秦史及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等學者均認為晉襄公為當時的霸主。

第二十三代 晉靈公(前620年—前607年) ,名夷皋(gāo),晉襄公之子,晉文公之孫。晉襄公薨,為了立新君,晉國各卿明爭暗鬥,趙盾派先蔑、士會到秦國迎公子雍,狐射姑(狐偃之子,亦稱賈季)派人到陳國召公子樂,公子樂返程途中被趙盾暗殺,狐射姑因和陽處父積怨,派人殺死陽處父,後逃亡翟國(今太原古交一帶)。後在夷皋母親穆嬴的爭取下繼位,為晉靈公。靈公幼年時國政基本由趙盾掌控,長大後不行君道,派人謀殺趙盾,致使趙盾出亡,後被趙盾堂弟趙穿所殺。

第二十五代 晉成公(前607年—前600年) ,名黑臀,晉文公之子,晉襄公異母弟,晉靈公的叔叔,母為周王室之女。趙穿殺死晉靈公後,趙盾派趙穿到東周迎黑臀回國,擁立他繼任國君,為晉成公。在位期間於楚國爭奪霸權,結盟鄭國,聯合白狄擊敗秦軍,並在扈邑會盟,延續了晉國的霸業。對內恢復公族官職,並設置餘子、公行官職,將這些官職委任給卿士們的嫡子、庶子擔任,從此晉國國君權勢逐漸被卿大夫所奪,埋下了三家分晉隱患。

注:晉成公非常寵幸荀首,封荀首於“智”地,從此荀首得以另立宗廟,從此智氏登上晉國的歷史舞臺。荀首之子荀罃隨晉悼公復霸晉國,任晉國中軍將,是智氏家族第一位正卿,直到智瑤三家分晉之晉陽之戰被殺,智氏滅亡。

第二十六代 晉景公(前599年—前582年) 名獳(rú),一名據,晉成公之子,“邲(bì)之戰”被楚國所敗,使楚莊王成為霸主。“鞍之戰”中擊敗齊國,聯合衛國攻滅赤狄嗇咎如部,對內誅滅了先谷(先軫的兒子)家族,殺死趙同、趙括,滅了趙氏家族(著名的《趙氏孤兒》取材於此),晉景公時晉景公晚年將國都由絳遷往新田(今山西侯馬),並改稱新絳。

注:趙氏家族,趙衰跟重耳流亡翟國時,娶叔隗(wěi),生趙盾,重耳即位後,把女兒嫁給趙衰,稱趙姬,生趙同、趙括、趙嬰齊。趙盾之子趙朔娶晉景公妹妹莊姬,生趙武,趙朔死後,莊姬和趙嬰齊通姦,趙同和趙括因此把趙嬰齊放逐到齊國。莊姬懷恨在心,便誣告趙同、趙括。公趙同、趙括等被晉景公滅門,留下趙朔之子趙武,史稱“下宮之難”,趙武即民間所稱的“趙氏孤兒”。

晉文化:春秋霸主之晉國2

山西陽泉盂縣藏山相傳為趙氏孤兒藏孤地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