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畜牧業 養豬 農資 三農 Pigstoday 2017-04-02

故事的開始源於朋友的離職,據本科畢業僅僅兩年時間,當時同時進入一家公司的幾個同學來來回回如今僅剩一人還在那裡工作。沒錯,我也離職了。本著離職不理行的原則,開始了自己在行業媒體的一些工作,從小白到入門,也算是一種技術的成長。

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之前所在的公司也算的上是一個有名的國企下屬的自收自支企業,從進場開始,一切生活用品和食宿都由公司免費提供還定期發放消耗品,從不拖欠工資。

事情發生在介紹的朋友去上班兩天之後,沒有任何前兆的離職,讓我又一次開始注意到養豬行業招人真的是這麼艱難!

直到自己走出去之後才發現養豬福利和待遇要比同時畢業轉行的同學要高很多,但為什麼這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離職呢?

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前一段老領導突然打來電話,話語間感覺他也變得不在那麼執著,似乎已經接受了年輕人留不住的偏見思維,當然,也免不了抱怨員工老齡化的嚴重程度。

工作性質的原因,也接觸過大大小小的養殖企業和養豬人,從談話中我都能感受到那種意圖培養年輕力量的迫切與無奈。回想自己真正接觸的幾個規模還算可以的豬場,除去實習生,真正年輕的技術骨幹基本是鳳毛麟角。那些大型的養殖公司會通過一系列的企業文化強行灌輸來留下這些年輕力量,但這樣做的前提是,他們真的有較完善的企業文化系統和讓大眾接受的企業精神。

每年畢業季,各大企業瘋狂的進行校招,各種福利誘惑,當然,還有他們能為畢業生提供的平臺和機會。短短几年時間,迫於人才競爭,養殖一線工作的工資翻了一番,這還不包括各種績效獎金。

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可是,那些中小企業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校招基本沒有什麼競爭力的前提下如何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生力量呢?

記得幾年前,還在流行著飼料公司技術服務的模式,用我們的飼料,我們為你提供技術廠長和技術員,養殖場也不用提供額外的工資。當年一直覺得這種模式很彆扭,可又想不出來有什麼可以取代的方法,直到現在,才明白過來,一個員工一定是給為自己買單的老闆賣力的。

早幾年,自己家親戚也籌建了一個300頭母豬的豬場,由於老闆年輕,開始的幾年並不是特別在意招聘和培養技術骨幹,什麼活都自己幹,拉上退休的叔叔阿姨們一起開始了豬場的工作,還好,一切順利。可這幾年,自己年齡也長了,資金也積累了,所面對的不再是養好豬,於是,各種應酬會導致豬場技術管理開始出現小問題。前幾天給我打電話問我能不能給介紹個踏實的同學,工資待遇都好說,我也很留意這個事情,但是翻來翻去,不知道能介紹誰過去。

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今天,接到讀者投稿,作者是在一個豬場託管公司上班,薪水還算可以,看到文章的標題,“一個養豬人的吶喊—為什麼養豬不能是一個正常職業”,我不知道該如何迴應,我也剛剛從這個偏見中走出來,還不足以安慰別人。

都說這是一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養豬的年輕人拿著高額的工資為什麼還要紛紛逃離呢?難道世俗傳播的時代烙印是錯的嗎?為什麼連新生代90後都開始在意世俗的眼光了呢?

中午和前輩討論了這個話題,90後年輕人不是不喜歡高工資,而是需要能證明自己價值的工作!所以,如何引導年輕人喜歡這個行業才是我們作為媒體人能為養豬人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我不敢妄言所有的同輩都不喜歡這個工作,但是在各大企業瘋狂招攬人才之後,留給你選擇的還有多少?

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也有養豬人開始嚐到人工智能,開始跟風大肆宣揚未來一個人可以養幾萬頭母豬,但是這一個人,你從哪裡找?自動化只是加快了生產效率,但並不能解決人才缺失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社會和行業現象,很多稍有所成的養殖老闆在無奈之下強行開始培養自己的後代,這也僅僅侷限於負責企業管理,真正能進去豬圈配種,採精的技術人員還是得不到解決,我從來不認為,一個老闆可以天天事必躬親。

那麼,作為一個身處漩渦中的年輕人,一個養豬行業的後生,我的一些真實想法或許可以代表一些年輕人,也有可能會為各位招聘時提供一點小小的思路。

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首先,基本的工資待遇是必須的,雖然年輕,但我也不認為我比任何人差。拋開學習的時期,合理的工資體制是對我們工作付出和工作價值的肯定。福利待遇不要求比肩蘋果之類的互聯網公司,但至少也要讓人感到舒適。

其次,機會和平臺要公平、要可以看到希望。某大型企業在招聘時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場長競選”制度,工作滿一年,就可公開競選場長。即使競選是失敗,我也心服口服,而不是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得不到表現的機會。

然後,提倡分享而不是灌輸。除了技術相關,小的企業,老闆本身就是企業文化的記載,我們會因為一個人而喜歡一件公司,一份事業。好的分享機制能讓年輕人更容易打成一片,拋開階級關係的工作關係會更長久穩定。

最後,社會偏見和家庭後顧之憂。社會的偏見會導致年輕人礙於面子不想接觸養豬行業。我見過一家企業在招聘時直接幫助男方女朋友解決了工作問題,兩個人在同一個豬場待到養殖項目被砍後不得跳槽到另一家豬場。雖然,這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這是我目前見到的最好的解決員工後顧之憂的案例。

養豬斷層 誰來扛起行業大旗

年輕人難招,從業人員老齡化這是一個很嚴峻的事實,也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不願意下到一線工作。要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選到適合自己的人,沒有什麼比了解年輕人和消除社會偏見更重要了。

來源:今日養豬 小小滿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