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羊老司機詳解羔羊軟癱症,不少養羊戶都遇到過的問題!

畜牧業 養羊 母乳餵養 懷孕 積食 快樂養殖 2018-12-05

原本好好的羔羊突然站不起來了,這是不少養羊戶都遇到過的問題,我們將這類症狀統稱為“羔羊軟癱症”,其多發生於60日齡內的羔羊,舍飼羊多發於放牧羊,山羊多發於綿羊,冬春季節多發於夏秋季節。羔羊軟癱症僅是一種症狀並不是特指某一種疾病,很多疾病均可引起羔羊軟癱症,例如羔羊白肌症、羔羊低血糖症、羔羊積奶(消化不良)、羔羊痢疾等,今天小編便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羔羊軟癱症!

養羊老司機詳解羔羊軟癱症,不少養羊戶都遇到過的問題!

一、羔羊軟癱症的發病原因

引起羔羊軟癱症的疾病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其發病原因卻存在較多的相似之處。小編通過相關資料及實踐得出,羔羊軟癱症的發病原因主要有3點。

1、母羊因素

不少養羊戶感覺母羊與羔羊軟癱的關係並不大,實則不然,可以說母羊是造成羔羊軟癱的首要因素,特別是舍飼圈舍的母羊。第一是母羊妊娠後期營養缺乏,要知道羔羊70%的初生體重都是在妊娠後期所生長,因此母羊到了妊娠後期便需要大量的營養才能滿足羔羊生長髮育對營養的需求,可不少養羊戶並沒有對母羊妊娠後期加料的觀念,這便會導致羔羊初生體重輕、體質差等問題;第二是母羊長期圈養運動量較少,導致母羊及羔羊體質差;第三是大量飼餵精料、飼料單一導致母乳多但營養不全面,裡面缺乏鈣、硒、維生素E等礦物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第四是母羊患有乳房炎導致乳汁稀薄或變質,羔羊吃了這樣的乳汁便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2、羔羊因素

第一是羔羊初生體重輕,先天弱羔,這樣的羔羊消化能力及適應能力較差;第二是母羊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難產,進而使羔羊缺氧窒息或羊水進入肺部;第三是羔羊初生後沒有及時吃上、吃足初乳,導致羔羊體質和適應能力跟不上。

3、環境因素

第一是環境溫度低羔羊需要更多的能量來禦寒,這樣羔羊便會吃更多的奶來保證營養需求,吃的多了便容易出現積食進而出現軟癱;第二是羔羊趴臥在冰冷的地面使胃腸消化機能減弱,羔羊便容易出現積食及軟癱症狀;第三是環境衛生差、致病菌多或母羊乳頭致病菌多,使羔羊患梭菌性疾病、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從而出現軟癱症狀。

養羊老司機詳解羔羊軟癱症,不少養羊戶都遇到過的問題!

二、羔羊軟癱的具體病症及防治

上面說了引起羔羊軟癱的各類疾病的共同發病原因,接著我們再看一下具體病症及其防治方案。

1、羔羊白肌症

羔羊白肌症是由於缺硒或維生素E所致,羔羊20~60日齡為發病高峰期,而且體型越大、越肥的羔羊發病率越高,這是因為羔羊生長越快對硒的需求越多缺硒的症狀表現越明顯,故而良種肉羊的發病率高於本地羊種。患病羔羊常表現為弓背,四肢無力,運動困難,臥地不起等,死後解刨則可見骨骼肌肉蒼白,心肌變性等。

該病的防治方法較為簡單,加強母羊妊娠期的飼養管理,供給適量的豆科牧草,缺硒地區的母羊產羔前可進行補硒;出現白肌症的羔羊可肌內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1~2毫升,隔7天再次注射一次,一般注射兩次即可好轉,預防可每月注射一次,三月齡後便可以停止注射。

2、羔羊低血糖症

羔羊低血糖症是新生羔羊(多發於10日齡內的羔羊)由於血糖濃度降低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機能障礙為特徵的營養代謝病,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餓的,例如羔羊初生後沒能及時吃上初乳、羔羊體質虛弱吮乳困難、母羊缺乳或拒絕哺乳等。患病羔羊常表現為低血糖、體溫下降、軟弱無力、臥地不起、全身發抖、精神亢奮或抑制等。

羔羊初生後應及時輔助吃上、吃足初乳,母羊缺乳或拒絕哺乳時應進行人工哺乳或選擇其他母羊代乳。羔羊患病後應做好保溫工作,防止體內熱量及血糖流失,可採用20%的葡萄糖注射液20~30毫升靜脈注射或口服,並輔助吃上充足的母乳,一般2~3天便可以恢復。

養羊老司機詳解羔羊軟癱症,不少養羊戶都遇到過的問題!

3、羔羊積奶(消化不良)

羔羊積奶的就是消化不良導致奶積在胃腸內並形成奶塊,其發病原因較多,第一母羊採食過多的精料導致乳汁較稠難以消化,而羔羊又吃了過多較稠的乳汁;第二羔羊趴臥在冰冷的地面使胃腸消化機能減弱,乳汁滯留在胃腸內難以下行;第三羊舍溫度低,過於潮溼,晝夜溫差大、缺水或羔羊受到驚嚇等原因。羔羊出現積奶後會有精神萎靡、食慾廢絕、兩耳下垂、大量流涎、四肢無力、全身柔軟,嚴重者臥地不起,同時可聞到糞便具有酸臭氣味,手觸嘴巴發涼,觸摸胃內有大小不一的光滑硬塊(積奶塊)。

母羊乳汁較稠時應適當給羔羊喂一些溫水,同做好圈舍保溫工作,避免羔羊直接趴臥在冰冷的地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本病的發生。當羔羊出現積奶時,首先應控制羔羊吃奶量和對圈舍進行保溫,發病後12~24小時內可以停止餵奶,而後隨著治療及羔羊的恢復間隔3~4小時餵奶10~20毫升;其次應將羔羊胃內的奶塊輕輕捏碎,並給羔羊喂服胃蛋白酶片2片、複合維生素B片1片、維生素C片1片,每天兩次,當羔羊胃內沒有積奶後可加喂益生菌製劑例如乳酶生、酵母片及乳酸菌素片等,一般3~5天羔羊便可以恢復正常。

4、羔羊痢疾

可引起羔羊痢疾的病原微生物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產氣莢膜梭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輪狀病毒等,其發病原因主要為圈舍環境差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母羊趴窩時病原微生物沾染到乳頭上,羔羊哺乳時經口進入體內,加之羔羊體質差、抗病能力差便會發病。患病羔羊會有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腹瀉,脫水,逐漸消瘦等症狀。

母羊產前30天、20天兩次注射羔羊痢疾疫苗,可有效預防梭菌所引起的羔羊痢疾,羔羊出生後前3天每天喂土黴素片1片(12.5萬單位),連喂3天,可有效預防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羔羊痢疾,做好圈舍衛生消毒工作,做好圈舍保溫工作亦可在較大程度上避免羔羊痢疾的發生。羔羊痢疾腹瀉不嚴重的情況下,可口服土黴素、磺胺脒或肌內注射慶大黴素、痢菌淨等藥物,同時口服乳酶生、酵母片或乳酸菌素片輔助治療,腹瀉嚴重的情況下還需要靜脈注射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等進行補液、調節電解質平衡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