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囚徒困境”

創業 電子商務 京東 雷軍 中國經濟信息雜誌 2017-06-07

文 | 《中國經濟信息》副總編輯 張興軍

互聯網看似機會無限,但任何試圖做法市場的後來者,都面臨著巨頭的圍牆。要麼依附,要麼死亡,有第三條路嗎?

雷軍2010年12月做米聊時,最怕的就是騰訊。但當時雷軍還尚村一絲僥倖,認為騰訊有所反應之時或許米聊已經成功了。然而,後發的微信在短短一年時間,就完成了1億用戶的積累,把米聊等所有同質應用甩在身後,繼而拿下了社交的又一座巔峰。而米聊,真正成了小米之家的準內部交流工具,儘管量級也頗可觀,卻再也無法做成殺手級的應用了。

米聊案例的典型之處,是它代表了幾乎所有試圖在互聯網世界有所斬獲的創業者們的共同困境。作為後來者,即使強大如雷軍,都要考慮如何面對騰訊,面對阿里,面對百度,面對一切可能與之成為對手的巨頭。

你能聽到的成功案例,有哪一家是與巨頭絕緣的?京東、58同城、美團點評、搜狗選擇了騰訊,微博、高德、優酷等選擇了阿里巴巴,而滴滴出行,兩邊都站,這客觀上也是其併購Uber中國以及打敗易到等一眾對手的最主要的原因。

能夠坐著和巨頭談條件的人畢竟是少數,京東的劉強東和順豐的王衛堪稱這裡面的異類了。騰訊自己做電商不是很成功,轉而通過戰略投資的方式成為後者最大的股東;馬雲覬覦順豐的成就,在投資未能成行的前提下,成立菜鳥物流,終於還是把順豐拉攏了進來。但總體上,順豐是獨立的,並不像“四通一達”那樣過分依賴於阿里系電商的訂單。

互聯網看似機會無限,但任何試圖做大市場的後來者,都面臨著巨頭的圍牆。要麼依附,要麼死亡,還有第三條路嗎?尤其在當下巨頭什麼都想做的創業環境下,新晉的創業者皆是步履維艱。

“互聯網+”和這一波移動浪潮的確是帶動了前所未有的創業激情,但除了獲得巨頭投資和得到巨頭隱蔽的企業,又有哪家能夠抵擋得住所謂的模仿、借鑑與超越。於是,幾家獨大取代了互聯網行業的整體繁榮,這種“馬太效應”將成為未來數年乃至更久中國互聯網世界的主流。留給創業者的,或許就剩下了錦衣夜行這一條路,他們只能在特巨頭們熟睡時緊趕幾步,免得一覺醒來就被無情地超越或顛覆了。

都知大樹好乘涼,但創業者唯一的生存與強大之路,卻是讓自己成為大樹,迎擊風雨,茁壯成長。然而像京東、順風這樣脫穎而出的創業者,著實不多。大多數的創業者,命運仍如玩偶一般,被一雙雙看不見的手所擺佈。

聽起來很是悲壯,但事實確實如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