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一場“安創未來科技創芯大會”,大咖們挖出了不少AI芯片創業的技巧和門道。

文︱亞亞君

圖︱現場拍攝&安創加速器

6月14日,安創加速器(Arm Accelerator)在上海舉辦了“安創未來科技創芯大會”。會上,安謀科技(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藍海智能系統CEO李力遊、華登國際中國董事總經理黃慶等嘉賓致辭並發表了演講。這批見證並陪伴中國半導體成長的“老兵”,依舊在貢獻自己的智慧。

“我不應該做愚蠢的創業公司,因為這是一條必死的路。”李力遊這句話不僅說出了半導體產業創業的極度艱難,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中國半導體產業成長之路。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到底是如何成長?到底應該怎樣面對未來?初創企業應該怎麼活下去?這些問題在這場會議上似乎都有了答案。

中國半導體從過去到現在

華登國際中國董事總經理黃慶的幾張演講PPT瞬間把人們拉回到了中國半導體成長初期的草莽時代:“上世紀90年代,中國半導體公司都在做反向設計。隨後的2000年左右,山寨起來了,利用低成本優勢完成了廉價替代,這是中國半導體非常成功的地方。”如今很多企業加強研發、引進新功能、和一線客戶合作,實現了提高附加值的目標。黃慶認為:“現在有非常多的公司開始引領市場,這是中國半導體走向成熟的一個過程。”

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華登國際中國董事總經理黃慶

於此對應的半導體企業,黃慶則舉出了一些例子,比如新濤科技、矽力傑、海思、BAT再到AI芯片公司。其中新濤科技成立於1997年,是國內第一家以風險投資+硅谷模式運作的IC設計公司。矽力傑則是一個國際型公司的代表,海思創業幾十載,如今呈現了引領之姿。隨後Rokid等系統公司、BAT這些互聯網公司也開始涉足芯片產業。再到最近兩年大火的AI芯片企業不斷髮聲。

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如果再加上中國集成電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研發成功,這一切似乎就串起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經歷。而如今,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緊接著黃慶就說道:“這些公司都達到所謂的成功,是至少要做十年冷板凳的。”

縱觀歷史發展,全球半導體趨勢在走向整合,一個產業也是從百家爭鳴到巨頭壟斷。於此對應的則是,國內公司不斷分化、內戰,導致人才資源分散。從下圖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8年中國IC設計公司的數量呈現不斷增加的態勢。但中國632家芯片設計公司中,87%少於100人。

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那什麼才能叫Billion美元級別的大公司呢?如下圖。

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從過去到現在,似乎只要中國企業願意做,就會不斷增加自己的話語權,慢慢將盤子做大。但現實的格局顯然沒有那麼簡單。一方面是VC對半導體企業興趣不濃,正如安謀科技(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所說:“投資人恨不得你立刻有營收,立刻能上市。”隨後又表示:“現在貿易戰下,人才和技術方面又多了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

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安謀科技(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

吳雄昂口中的成功關鍵包括:市場、人才和資金。如今大環境下,芯片創業公司還能好好活著嗎?

創業公司真是死路一條?

“必死的路”出自李力遊之口,而從李力遊的簡歷來看,從創立展訊到展訊被收購,再到成為imagination的CEO,如今又自己出來創業成立AI芯片新公司“藍海智能系統”。也許你不會理解,為什麼選擇創業呢?

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藍海智能系統CEO李力遊

純粹從市場角度來看,李力遊給出了幾組數據:AI訓練/推理芯片市場預計未來幾年在不斷增加(其中AI訓練芯片市場(Cloud)在2021年突破了160億美元,AI推理芯片市場(Cloud+Edge)市場在2021年也能接近140億美元);安防監控芯片終端市場在2021年達到14億美金左右;汽車深度學習計算市場將從2017年的約5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約50億美元。(備註:AI訓練/推理芯片市場、安防監控芯片終端市場的數據是根據李力遊現場演講PPT中的條狀圖中對應數據的大概值。如下。)

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這批見證中國半導體成長的人,是如何看待創業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說AI芯片的市場規模未來5年將增長10倍,至2022年達到35億美元,但依舊被國外企業壟斷。這是否就沒有機會了呢?

李力遊似乎看到了突破口:“去年英偉達發佈的V100非常貴,面積也達到了800多平方毫米,堪稱歷史最大的芯片,但良率只有百分之十幾,這說明(國際巨頭)也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似乎就是李力遊創業的意義所在。

隨著算力、高性能需要更高集成度、更先進工藝的芯片。好的芯片也需要更復雜的IP、更長的研發週期、更高的成本。多樣化的AI場景也需要多樣化的芯片,但高成本、更長週期的芯片難以快速相應多樣化的需求。這似乎成了一條殺出重圍的缺口。

而李力遊也說到自家藍海智能產品的技術和業績均實現世界領先的AI SoC公司的水準。譬如,一個芯片設計能同時用於“雲”和“端”;降低75%的雲訓練成本;靈活可擴展架構能至少縮短研發期一年;最低功耗的AI訓練/推理芯片實現在終端做訓練。

肇觀電子CEO馮歆鵬從現實意義出發,他認為:“雖然AI非常火熱,但我們仍然面臨類似人口老齡化等諸多問題的挑戰。其最關鍵的就是要提高生產效率,所以我們要更加智能。”顯然AI芯片的未來任重道遠,創業公仍有為社會服務的諸多機會。

安謀科技(中國)產品副總裁劉澍從另一個角度提及AI芯片創業的意義:“如果我們創業時,做一個人人都會做的芯片,然後請人開發,隨後流片。這顯然不是突破價值的一種形勢。從IP公司來看,我們做底層加速器,以IP形式來完成底層的差異化。確保客戶的產品也能打造差異化,此外還會有一些定製化服務,幫助客戶一起成長。”

當然創業公司只顧憑空想象自己到底有什麼價值,有時候卻不如想一想,如何替產業大企業完成價值。正如博世、寶馬的發言人所說的那樣,符合兩家公司的發展觀,就是合作的基礎。

雖然大咖們都發言表明了AI芯片創業公司有不少機會,但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那句“芯片行業畢竟需要耐得住性子。”

END

探索訪談

從蘇州開始,TechSugar編輯部計劃走訪上百家電子半導體公司,貼近企業一線,探索產業真相,為大家帶來更真實、更接地氣的報道,給本土企業一個發聲的機會。歡迎企業留言或私信接洽採訪事宜。

探索訪談

《探索訪談》往期回顧:

●能訊半導體:5G時間窗口只有三年

●曼普拉斯:AGV導航傳感器的市場進階路

●美圖半導體: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生存啟示錄

●慧聞科技:傳感器“細嗅薔薇”

●三榮高科:四十年經驗日本芯片設計服務公司如何看中國市場

●美思迪賽半導體:在電源管理IC市場“攻城略地”

●銳成芯微:IP生意的尬與順

●TTM:PCB技術發展兩大趨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